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夜總會互動游戲,以及夜總會互動幾種游戲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亞馬遜將是游戲界的未來?
《無主之地:前傳》(Borderlands: The Pre-Sequel)是2K Games在2014年10月發售的一款FPS游戲夜總會互動游戲,正式上市前幾個月,時任2K總裁的克里斯托弗·哈特曼(Christoph Hartmann)還沒有為封面敲定方案。有一天他突發奇想,決定讓家里的寵物狗茜茜來做這個決定。
哈特曼讓負責營銷的同事在地板上擺出大約40個不同的封面圖案,然后告訴員工,他會把選擇權交給茜茜。茜茜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最后撲通一下坐在她喜歡的封面上,那也就是數百萬玩家后來看到的《無主之地:前傳》封面。考慮到這個決定的重要性,2K市場團隊對這種異乎尋常的做法感到震驚。
現在夜總會互動游戲你知道了《無主之地:前傳》封面的來歷了
哈特曼不是剛進行業的新手,在歐美游戲行業里,他是頗有影響力的人物。哈特曼在Take-Two Interactive服務超過20年,曾參與開發初代“三男一狗”,后來又參與創辦了Take-Two重要的子公司2K Games,并長期擔任總裁,因而哈特曼的舉動更加讓同事們大吃一驚。
2018年,哈特曼突然宣布從2K Games總裁的位置上離職,幾個月后他加入亞馬遜,如今領導著亞馬遜成立不久的電子游戲部門。雖然哈特曼擁有豐富的從業經驗,但人們在網上卻幾乎看不到他的身影。
哈特曼說,他的目標是少說多做,避免發表浮夸、炒作式的言論。不過,他也無意掩飾自己的雄心壯志:希望把亞馬遜塑造成“未來的迪士尼”,將游戲的重要性提升到與影視、音樂和零售業務同樣的水平。
如今,哈特曼正在努力完成職業生涯中迄今為止遇到過的最艱巨的任務:讓亞馬遜成為游戲業內家喻戶曉的品牌。
哈特曼加入亞馬遜時,任亞馬遜游戲工作室副總裁
業界新人
哈特曼出生于羅森海姆,一座位于慕尼黑和薩爾茨堡中間寧靜的德國小鎮。與喜歡踢足球的大多數同齡人不同,哈特曼從小接觸籃球運動,并迷上了美國文化,在18歲時成功申請到了一個高中交換生項目,到紐約住了一年。
哈特曼的父母都是成功的牙科醫生,鄰居們都想知道他是否會繼承家業。“我心想,為什么夜總會互動游戲?誰說我一定要當牙醫?我真的愿意在接下來40年里都檢查別人的嘴巴嗎?”21歲那年,即將念大學的哈特曼前往哥斯達黎加旅行,想看看自己究竟對什么工作感興趣。雖然沒能找到答案,但也獲得了寶貴的經驗,認識到絕不能碌碌無為地度過一生。
有趣的是,哈特曼的游戲之路始于音樂。在慕尼黑商學院念大學期間,他在當地夜總會 *** 當DJ,賺錢承擔部分學費。1970年出生的哈特曼熱愛音樂,喜歡皇后樂隊、The Cure、AC/DC、史密斯樂隊,以及Run DMC、野獸男孩等,對他影響很大。
出于對音樂的熱情,哈特曼申請進入貝塔斯曼音樂集團(BMG Music)西班牙分公司實習,在那里經歷了許多趣事。哈特曼渴望成為一位藝人經理,就像他的偶像之一克萊夫·戴維斯那樣,挖掘優秀的樂隊和藝人。克萊夫·戴維斯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美國唱片制作人,曾擔任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總裁,挖掘和培養了珍妮絲·賈普林、布魯斯·斯普林斯汀、比利·喬爾、史密斯飛船樂隊和惠特妮·休斯頓等殿堂級音樂人,同時還擁有敏銳的商業頭腦。
實習期間,哈特曼發現自己和某個同事很聊得來——他以為對方是辦公室的門衛。那個人經常走到哈特曼的辦公桌前聊天,交談氛圍輕松愉快,幾乎無所不談……哈特曼后來才意識到,他面前的人不是門衛,而是BMG的負責人。憑借與老板的私交,哈特曼成了BMG互動部門的一名 *** 員工。
1995年,哈特曼移居英國倫敦,在貝塔斯曼新成立的電子游戲部門BMG互動工作。哈特曼很快意識到,與音樂相比,他對電子游戲更有熱情。在他看來,游戲和互動娛樂能夠更真實地表達藝術和個性。
當時,山姆·豪斯是部門負責人,日后他將成為Rockstar Games的聯合創始人和總裁。哈特曼對能與豪斯共事感到興奮,部分原因在于后者不是從寫程序起家的游戲開發者。山姆·豪斯的父親擁有倫敦著名的Ronnie Scott's爵士俱樂部,母親曾在電影《復仇威龍》中飾演角色,而他本人是一位成功的音樂視頻制作人,正在以全新的視角來制作游戲。
“我認為這對創建一個像Rockstar這樣的品牌來說很重要。在那個年代,電子游戲被許多人視為玩具,而R星的使命是讓游戲變得更酷。”哈特曼說。
隸屬貝塔斯曼旗下的BMG互動是R星的前身
重大收購
進入BMG互動是哈特曼職業生涯的一個轉折點。時至今日,哈特曼仍然對音樂充滿熱情,但他決定將注意力轉向游戲,因為游戲更有潛力。“我感覺這是個非常誠實的行業,既屬于娛樂,又有技術成分,所以顯得很真實。在音樂行業,大家都習慣了商業互吹,而游戲產品往往能得到更客觀、中肯的評價。”
BMG互動于1997年推出初代“三男一狗”。游戲在英國表現還不錯,但作為其全球發行商,Take-Two顯然看中了那款游戲的吸引力,并于1998年收購了BMG互動。這次收購對Take-Two的未來產生了深遠影響。
哈特曼說,“三男一狗”的2、3代發售后,他和團隊開始收獲“超出預期”的商業成功。哈特曼承認,“三男一狗”開發的初期常常陷入經濟困境,有時甚至難以支付員工工資。
這款游戲對行業有著極大的影響,但其中的暴力元素也隨之召來了各方的譴責
Take-Two收購BMG互動后不久,山姆·豪斯和他的兄弟丹·豪斯成立了新工作室Rockstar。然而,“三男一狗”系列的爆火也引發了意料之外的連鎖效應:投資人開始向Take-Two施加壓力,要求他們創作更多暢銷游戲,而不是完全依賴于單個系列。
2000年,Take-Two收購Gathering of Developers,隨后成立了發行部門Gotham Games,并任命哈特曼擔任高級執行副總裁。Gotham Games后來更名為2K Games,負責“發行所有非R星開發的游戲”。在Take-Two的設想中,2K是一個與R星互補,而非彼此競爭的發行品牌。公司成立初期,由于財力有限,哈特曼在挑選項目時不得不做出一些艱難的決定。
“我覺得自己就像死神。只要我一出現,人們就會緊張得汗流浹背。”他說。
位于德國的Take-Two分公司成立于上世紀90年代后期,由哈特曼主導建立
2005年,哈特曼完成了在2K的之一筆重大交易:獲得“文明”系列的發行權,并收購了其開發商Firaxis Games。當時,2K還發行了根據“探險家朵拉”“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等品牌改編的游戲。不過哈特曼承認,2K的終極目標是創造完全屬于自己、由內部工作室開發的游戲品牌,發行第三方游戲僅僅是實現這個目標的一種方式。
“我們是Take-Two的一個分支部門,需要讓游戲產品更多樣化,而不再完全依賴于那個爆款。”曾經為2K工作12年,后來隨哈特曼一起跳槽亞馬遜的薩拉·安德森回憶說,“起初,2K團隊的規模非常小,就在Take-Two辦公樓的馬路對面,所有人都擠在一個小房間里辦公。”
《生化奇兵》
2007年,由編劇兼總監肯·列文在Irrational Games帶領團隊制作、2K發行的主視角射擊游戲《生化奇兵》獲得了空前成功,后來還發展成為了擁有幾款續作的系列。
《生化奇兵》的原名是“BioShock”,意思是“生化震撼”,意在向制作人Warren Spector發行于1994年的名作《系統震蕩》(System Shock)致敬,《生化奇兵》的精神內涵也與《系統震蕩》頗為相似。
《系統震蕩》誕生于1994年,在當年也是足夠酷的游戲。《系統震蕩》的完全重制版預計在明年早些時候發售
鮮為人知的是,在這款游戲問世前,哈特曼和列文曾因為意見分歧而爆發激烈沖突。
“按照最初的策劃案,《生化奇兵》是一款角色扮演游戲。”哈特曼回憶說,“我們一直在考慮是否將它稱為一款混合品類游戲?但在測試階段,這種描述沒能引起媒體或玩家的共鳴,所以我們轉而將它描述為一款擁有深刻故事情節的FPS游戲。列文經常和我爭吵,他是個固執己見的人。當時我也還年輕,為了完成一些目標而承受巨大壓力。”
哈特曼認為,在某種程度上,正是他與列文之間的“健康”爭吵,促使《生化奇兵》成為一款受玩家歡迎的游戲。“如果我不給他壓力,列文很可能現在還在制作《生化奇兵》。”哈特曼笑著說,“如果他的意志不夠堅定,也無法完成這樣一款Metacritic媒體平均分達到96分的游戲。”
“這就是我從游戲開發中學到的東西……我們需要一套制衡體系,創意主管和制作主管各司其職:前者的工作是制作最出色的游戲,后者得確保項目按時完工。雙方既需要密切配合,也難以避免會發生一些爭吵。當我和列文出現意見分歧時,我寧愿跟他吵一架,而不是任由事態發展,等到難以補救時才后悔。”
“生化奇兵”系列中描繪的反烏托邦世界一直被津津樂道
大膽押注
《無主之地》也是2K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游戲,發售于2009年。在初代《無主之地》發售前9個月,哈特曼批準了開發團隊對游戲的美術風格進行大改。后來,他還親自為《無主之地》初代(不是那部前傳)挑選了一個前衛的封面。
“我對團隊提交上來的之一批封面方案不太滿意,當時只剩下最后3天了……所以我從頭看了所有的方案,還多次和開發工作室Gearbox Software的創始人蘭迪·皮奇福德交談。我發現在某張封面里,有個家伙用一根手指指著自己的腦袋,看起來就像要自殺。當時我就說,用它吧。大家都很驚訝,但我覺得沒問題。那是一張富有視覺沖擊力的封面,在娛樂領域,有時夜總會互動游戲你未必要選擇最合乎邏輯的選項,而是會挑選更令人過目難忘的。”
《無主之地》初代封面,后來,這個風格成了系列傳統
初代《無主之地》開發期間,哈特曼還做出了另一個大膽的決定。
按照哈特曼的說法,在正式發售前不到一年的某個時候,《無主之地》看上去與其他采用“虛幻”引擎制作的射擊游戲沒有太大區別,為了使它能夠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脫穎而出,Gearbox藝術總監布萊恩·馬特爾提議大改美術風格,采用卡通渲染畫風。哈特曼同意這個的想法,不過他還需要獲得Take-Two首席執行官斯特勞斯·澤尼克的批準。
“我告訴澤尼克,《無主之地》的畫面確實很棒,但如果跟其他游戲沒什么兩樣,那我們就完蛋了。我們不妨冒冒險。他說:‘你確定嗎?’‘是啊,我們得試試。’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正確的,短短3年后,市場上就出現了3款采用類似畫風的其他游戲。”
“無主之地”后續的游戲從這個美術風格里受益匪淺
作為2K市場部門的首批雇員之一,馬特·戈曼表示,每當團隊遇到問題時,哈特曼往往能夠提出獨特且出人意料的解決辦法。在戈曼看來,哈特曼讓寵物狗為《無主之地:前傳》“挑選”封面就是個例子。
“當時所有人壓力都很大,他決定用一種玩世不恭的做法來緩和緊張氣氛,我們經歷了人生中最奇怪、最超現實的時刻。在整整10分鐘里,我們心想:‘噢天啊,我們已經變成了一家奇怪的公司,老板來自另一個世界?’那10分鐘的體驗簡直像靈魂出竅,但后來茜茜離開了,他又告訴我們:‘別擔心,按你們的想法做。’”
“我搞砸了”
在哈特曼的領導下,2K逐漸成為一家大型發行商,但哈特曼也承認,他在為2K掌舵的最后幾年里犯了一些錯誤。“隨著年齡增長,人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當你處于‘建設’模式時,你也許覺得到處都是機會。但如果你塑造了一家規模遠超自己想象的公司,就很可能變得更加謹慎、焦慮,擔心把一切都搞砸了,然后你就會開始做出錯誤的決定。”
哈特曼舉例說,《求生之路》開發商Turtle Rock制作的非對稱射擊游戲《進化》(Evolve),以及Gearbox的英雄射擊游戲《為戰而生》都沒能取得2K預期的成功。
《進化》是THQ破產后,2K通過拍賣收購的一款游戲,主打非對稱競技玩法,還在E3和德國科隆游戲展上獲獎。不過在當時,出于提升銷量的目的,哈特曼要求在游戲中加入單人PvE元素,卻未能收獲預期效果。哈特曼還說,他認為《進化》應該從一開始就以免費模式運營。
“這款游戲只有PvP,我覺得我們必須添加PvE元素,因為我身邊的所有人似乎都認為它很難打開銷路。另一款射擊游戲《泰坦天降》曾試圖將玩家對戰作為賣點,但銷量平平。我的結論是,只有主機玩家才愿意購買純粹的PvP游戲,所以我們做了個廉價的PvE版本,可這完全是無用功……如今回頭來看,我們本應從一開始就免費運營《進化》。那才是個正確的決定,但這需要勇氣,我當時猶豫了,考慮再三后沒有這么做。”
2016年,《進化》在改為免費游戲后,玩家數量有了幾十倍的激增
對于《為戰而生》,哈特曼覺得Gearbox公布游戲的時間太早了。《為戰而生》在2014年E3上首次曝光,2016年發售,問世日期與暴雪的《守望先鋒》非常接近。哈特曼回憶說,2K在《為戰而生》的營銷和發售上犯了巨大錯誤,過早亮了自己的底牌,在營銷階段的投入力度卻遠遠不如《守望先鋒》。
“我們過早地宣布《為戰而生》,簡直愚蠢透頂。2014年E3展期間,我們向全世界玩家解釋了它將是一款怎樣的游戲,卻永遠無法兌現承諾……動視暴雪在營銷方面的投入達到了我們的10倍。我們也做了些事,但顯然無法與《守望先鋒》鋪天蓋地的宣傳相比。”
2021年1月,《為戰而生》在上線運營了大約5年后正式停服。
2012年,德國開發商Yager制作、2K發行的《特殊行動:一線生機》也曾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局面。作為一款第三人稱射擊游戲,《特殊行動:一線生機》的口碑還不錯,但銷量未能達到2K預期。“我向公司妥協了。這是Take-Two擁有的一個IP,他們不想讓它報廢,所以我們制作了一款跟《使命召喚》類似的游戲。當時我們想,只要能通過它拿下相當于《使命召喚》10%的收入,我們就知足了。”哈特曼說。
然而,《特殊行動:一線生機》的多人模式由另一家工作室開發,許多玩家覺得它與游戲的精神和基調背道而馳,對它完全不感興趣。“在游戲行業,贏家通吃的現象非常普遍。如果你看看EA在《戰地》與《使命召喚》的戰斗中花了多少錢,你就會琢磨……為什么非要擠進這個戰場呢?”
生不逢時的《為戰而生》
從2K轉投亞馬遜
隨著時間推移,2K的發行業務逐漸進入了某種固定模式。2017年,2K已經推出了《無主之地:前傳》《幽浮2》《文明6》和數個游戲系列的幾代續作。哈特曼幫助2K在業內站穩腳跟,發行了多款暢銷大作,但公司高層希望同一批IP每年都能取得更好的市場表現。
與此同時,3A游戲開發的規模變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困難,也越來越無趣。哈特曼覺得,他可能很難像過去那樣發現《生化奇兵》等有潛力的新游戲,或者牽頭收購Firaxis這類特立獨行的工作室。“到我60歲的時候,大概還會發行兩款《生化奇兵》和三款《無主之地》游戲。這就是我的人生嗎?算了吧,我可受夠了。”
因此,在擔任2K總裁十余年后,哈特曼離開了他參與創辦的這家公司。
哈特曼完全離開了游戲行業,但有一天,他突然接到亞馬遜打來的電話。起初,哈特曼覺得加入亞馬遜的想法很荒唐。“當時我想,到亞馬遜做游戲,這是真的嗎?不過說實話,發行游戲帶來的興奮感……有點令人上癮。這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喜歡跳傘,或者做其他愚蠢的事情。”哈特曼回憶說。
亞馬遜游戲工作室成立于2012年,剛開始主要面向Facebook和移動設備發行社交游戲,還招募了金·斯威夫特(《傳送門》設計師)、克林特·霍金(《孤島驚魂2》設計師)等知名開發者。但斯威夫特和霍金后來相繼離職,亞馬遜還于2019年解雇了數十名游戲開發人員。2021年,彭博社在一篇報導中詳細描述了亞馬遜游戲部門所經歷的動蕩時期;2022年3月,前亞馬遜游戲工作室負責人邁克·弗拉奇尼離職。
某種意義上講,亞馬遜之所以在游戲行業陷入困境,部分原因在于公司缺少一個集中的發行部門。據亞馬遜游戲圣迭戈工作室負責人約翰·斯梅德利透露,從2012到2018年,亞馬遜發行每款游戲時所采用的方法、流程都各不相同——直到哈特曼上任后,亞馬遜游戲才組建了一支擁有完備體系的發行團隊。
按照哈特曼的說法,與大部分傳統游戲公司不同,亞馬遜游戲部門不會受到財務和其他壓力的影響,如今正全力制作最受玩家歡迎的在線服務型游戲。
在TPS類型并不熱門的2012年,《特殊行動:一線生機》與《馬克思佩恩3》《幽靈行動:未來戰士》一同面世
2018年,哈特曼被亞馬遜任命為游戲工作室副總裁,負責領導游戲研發和市場營銷團隊。在亞馬遜,哈特曼有了新的目標。“我想做一款不同類型的游戲。在2K的時候,我們每年都需要像炒作爆米花電影那樣,大肆宣傳一款擁有復雜劇情的大型單人游戲,并確保在秋季發布……我已經厭倦了。之所以想制作在線服務型游戲,是因為我相信這就是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哈特曼對游戲行業的未來感到樂觀,但也有擔憂:他擔心隨著時間推移,大型在線服務型游戲會搶走玩家的所有注意力,使得新產品難以嶄露頭角,對整個行業的創新構成阻礙。
“如果你已經在某款游戲里投入成百上千個小時,就不太可能去玩其他游戲了。久而久之,市場上的游戲會變得越來越少,新游戲的空間也會越來越小……這種趨勢還會扼殺創造力,因為大家都開始做同樣的事情。我擔心游戲行業正朝著電影行業在上世紀90年代的方向發展,當時,幾乎所有公司都在一窩蜂地制作像《終結者》那樣的大型動作片。”
“如果有人帶著一款與《生化奇兵》類似的游戲來找我,我很可能不會拒絕。如果肯·列文明天打電話告訴我:‘我有個好想法,比《生化奇兵》好兩倍,能聊一聊嗎?’它可能不是一款在線服務型游戲,但我們可以設法分章節發布。”
《熔爐》的“殘酷”發布
作為亞馬遜游戲工作室副總裁,哈特曼所做的之一個重大決定,是如何處理亞馬遜自研的免費多人射擊游戲《熔爐》(Crucible)。該作于2020年5月正式上線,但在短短一個月后,亞馬遜就決定將它回爐重做。
哈特曼透露,他考慮過直接取消該項目,因為他非常清楚,《熔爐》很難與《堡壘之夜》《絕地求生》等暢銷戰術競技游戲競爭。不過,他認為亞馬遜的游戲團隊仍然通過發行《熔爐》學到了很多東西。
“如果你想參加歐冠,就得先踢一些比賽。看看巴黎圣日耳曼,他們簽約了世界上更優秀的球員,卻仍然沒能捧起歐冠獎杯。《熔爐》是否還有很大機會贏得成功?并不是。但你別忘了,當時我們面對正處于巔峰時期的《堡壘之夜》和《絕地求生》,做了一款跟它們類似的游戲……我們怎么可能贏?這完全是開玩笑。”
《熔爐》上線運營短短半年后就宣告停運,想要收拾好這個爛攤子談何容易
作為《熔爐》發行團隊的一員,薩拉·安德森承認,發行那款游戲的體驗相當“殘酷”。
“我們每天早上8點鐘開作戰室會議,討論游戲現狀,我們應該做什么,應該如何與玩家溝通,為玩家提供更好的服務。”她說,“與此同時,我們也會反思,試圖從這個項目中總結經驗教訓。我們沒有受任何懲罰。那段經歷讓我們明白,我們需要做得更好,確保推出深受玩家喜愛的游戲,但我們也可以冒險做一些可能失敗的事情,并從中學習。”
前段時間,亞馬遜代理發行的網游《失落的方舟》和自研網游《新世界》都收獲了成功。哈特曼認為,亞馬遜在游戲領域的成功案例殊為可貴,尤其是考慮到另一家財力雄厚的科技巨頭谷歌已經放棄自研游戲業務……2021年,谷歌宣布關閉公司旗下游戲工作室,裁掉了包括《刺客信條》制作人婕德·雷蒙德在內的大約150名員工。
“鑒于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我們永遠不能拿出一款有模有樣的游戲,這份成績單已經非常不錯。”哈特曼說,“其他公司也嘗試過,谷歌沒堅持太久,不到一年就認輸了。他們公布了很多重大消息和計劃,但我更喜歡少說多做,盡量保持低調,讓結果自己說話。”
雖然《新世界》和《失落的方舟》的玩家數量都出現了下滑,但哈特曼表示,亞馬遜將會繼續支持和完善這兩款游戲。“這就是亞馬遜的魅力所在。面對玩家數下降,某些傳統發行商可能會到此為止。不過,如果你觀察《最終幻想14》《上古卷軸Online》等其他網游,就會發現玩家人數的波動屬于正常現象。在韓國,《失落的方舟》一度流失了90%的玩家,但后來又回到了之前的水準。”
《失落的方舟》在Steam平臺的更高同時在線玩家人數在今年曾達到過130萬,全球玩家人數已超過2000萬
亞馬遜未來的游戲
迄今為止,亞馬遜已經對外公布的新作包括斯梅德利帶隊制作的一款全新在線服務型游戲,以及蒙特利爾團隊正在開發的一款新品,該團隊的部分成員曾參與開發《彩虹六號:圍攻》。另外,亞馬遜還將發行英國工作室Glowmade和加州獨立工作室Disruptive Games的新作,其中后者將是一款基于全新IP的在線多人動作冒險游戲。
斯梅德利回憶稱,他曾向哈特曼提交3款新游戲的策劃案,哈特曼選擇了最特立獨行、同時也最難以實現的概念,這讓他感到非常驚訝。“克里斯托弗挑選了最困難的一個,但那個概念非常獨特,市場上從來沒有出現過任何類似的游戲……他一下子就發現了最與眾不同的東西。”
亞馬遜剛剛以85億美元的價格完成對好萊塢電影公司米高梅的收購,哈特曼透露,米高梅的部分IP今后可能會被改編成電子游戲。例如,他認為《亞當斯一家》和《粉紅豹》等IP就很適合被用來制作手游。但哈特曼強調,亞馬遜游戲工作室不打算碰007系列,因為《殺手》系列開發商IO正在開發一款詹姆斯·邦德題材的IP衍生游戲,任何試圖與后者競爭的想法都是愚蠢的。
另一方面,亞馬遜的游戲也有可能被米高梅被改編成電視劇或電影。哈特曼提到,在亞馬遜新設立的全球媒體和娛樂部門(包括Prime Video、亞馬遜音樂、Audible、Twitch和亞馬遜游戲工作室),各個部門將有機會通過彼此協作來提升自己。
《新世界》上線之初有著夢幻般開局,但運營初期經驗上的不足險些斷送了這款游戲
“理想情況下,我們將會成為未來的迪士尼。我不知道我們是否能實現這個目標,但方法是對的。當然,今后也有可能出現另一種情況:米高梅喜歡我們的某款游戲,決定將它改編成一部電影。雖然目前還沒有任何具體的計劃,但一切皆有可能。未來會不會出現一部《新世界》的電視劇?為什么不呢?”
如今,哈特曼已經在游戲行業工作了近30年,但他不愿放松。
“我給自己的壓力,比任何其他人能給的壓力都大。當某款游戲收獲成功時,人們會說:‘讓我們慶祝吧。’但我不能。”哈特曼說,“首先,我會反思我們在哪些地方還能做到更好,因為任何方法都有改進的空間。其次,我會迅速將精力轉向下一款游戲。”
“對我來說,最糟糕的事情就是推出一款成功的游戲,因為我始終希望把事情做得越來越好,會給自己非常大的壓力……剛加入亞馬遜時,我說過我在游戲行業已經擁有漂亮的履歷,不用再向其他人證明自己——只要我能在亞馬遜推出兩三款暢銷游戲,就可以回家坐在搖椅上,向孫輩們講述我的故事了。如今,我們已經有了兩款市場表現相當不錯的游戲,我卻反而比過去更饑渴。我希望幫助亞馬遜成為全世界規模更大的在線服務游戲發行商。”
當然,哈特曼仍然會抽時間度假和陪伴家人。“我永遠把家庭放在工作的前面:家庭之一、工作第二、我自己排第三。我常常想著接下來要做的事情,有時也想放空大腦,暫時忘掉工作。我不認為自己是個徹底的失敗者,但會覺得自己有點幸運。這就是我對生活的態度。雖然我也有過糟糕的經歷,但最后總能幸運過關。”
本文編譯自:gamespot.com
原文標題:《The Man Running Amazon Games Talks His GTA Past, Failures, And Aspiring To Be The Disney Of The Future》
原作者:Eddie Makuch
罪惡都市維基百科介紹-Grand Theft Auto Vice City
罪惡都市中文網整理發布
《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英語:Grand Theft Auto: Vice City,又譯作“橫行霸道:罪惡都市”,簡稱GTA: VC),由Rockstar公司于2002年開發,是一套以犯罪為主題夜總會互動游戲的游戲,首度推出PS2版,其后也推出Xbox及電腦(Windows)版,在PS2版推出10周年時發布IOS及Android版。
概述
本作是利用前一年發行的GTA III引擎制作的獨立作品,引擎的機能在原作基礎上得以改進,包括更詳盡的車輛損壞系統,戰術動作,更先進的光照系統和更多的可操作交通工具,比如摩托車,直升飛機和小型水上飛機等。因為利用現成引擎,這款游戲的開發周期出奇的短,僅為11個月,是GTA歷史上開發周期最短的作品,卻取得夜總會互動游戲了空前的成功。
這是一款80年代主題游戲,充滿了對當時各種美國時政、音樂和流行文化的再現。主人公湯米的故事大體是以80年代著名熱血黑幫電影疤面煞星(Scarface)為藍本。地點的設定和氣氛設置則是極大模仿了80年代著名影視劇邁阿密風云(Miami Vice),“罪惡城”本身就是以邁阿密為原型的翻版,從地理地形上,和邁阿密的相似度比前作“自由城”和紐約的相似度還要大的多。
開發經費的相當一部分花在了雇請大牌明星配音上。這些明星往往是80年代好萊塢黑幫電影的演員。湯米的配音是《四海好家伙》(Goodfellas)的主角雷里奧塔(Ray Liotta),配角蘭斯的配音則是“罪惡邁阿密”演黑人探員的菲利浦·托馬斯。
故事情節
1971年,弗雷利(Foreili)家族頭目桑尼(Sonny)要求成員湯米·維斯堤(Tommy Vercetti)去暗殺一個打算破壞弗雷利(Forelli)家族業務的、住在自由城(Liberty City,前作GTA3的地點)的哈伍德區的人。但當他到達哈伍德區時,他遭遇了11個殺手的伏擊。湯米不得不殺死他們,最終被捕,面臨了謀殺指控。他本來被判死刑,由于弗雷利家族的介入,他只蹲了15年的監獄。1986年,湯米刑滿釋放。桑尼想在罪城(Vice City,以現實中邁阿密為原型)開展毒品生意,又不想親自“淌渾水”,于是已被人淡忘的“哈伍德屠夫”湯米成了更佳人選。湯米帶著錢和佛萊利的兩個保鏢,和罪惡城的合法前臺,神經質的律師肯·羅森博格(Ken Rosenburg)接頭后,前往碼頭和當地的大毒販萬斯(Vance)兄弟交易,沒想到風聲走漏,交易被全副武裝的不明人物打劫而中斷,雙方錢貨兩空,人員損失慘重,弗雷利的兩個保鏢都被打死,萬斯兄弟也死了一人(后證實是大哥Victor,前傳作品“俠盜獵車手:罪惡城故事”的主角),湯米跳進肯的車中逃過一劫。
當桑尼通過電話得知交易失敗,錢貨兩空的情況之后,怒不可遏,不是關心湯米的死活,而是責備他辦事不力,并逼其償還損失。湯米怒不可遏,但也毫無辦法,身無分文的他只能四處去湊錢并去調查搶劫毒品的元兇。在律師的幫助下,湯米參加了“上校”柯泰茲(Juan Garcia Cortez,拉美某小國的腐敗軍官,經營毒品生意)的舞會,見到了罪惡城的各界名流,原來他們都是在光鮮的外表下做著違法犯罪的勾當致富的。湯米在為上校工作的同時,也幫上校的各種黑道朋友做事掙錢。萬斯兄弟中幸存的小弟蘭斯(Lance)為了報仇,走上了同樣的道路并成為湯米的好友和搭檔。他們接洽了當地更大的毒梟,哥倫比亞人迪亞茲(Ricardo Diaz)并獲得此人的信任。
通過蘭斯的調查,他們發現迪亞茲本人其實就對毒品搶劫嫌疑更大,這樣一來,迪亞茲就是蘭斯的殺兄仇人。脾氣暴躁的蘭斯沒有克制,暴露了復仇心,被迪亞茲發覺并處以私刑。幸虧湯米及時從‘消息靈通人士’,閑漢肯特保羅(Kent Paul)處得知此事,營救出蘭斯。兩人決定先下手為強,干掉迪亞茲。他們用蘭斯準備的M4突擊步槍突擊迪亞茲的豪宅,將后者殺死。蘭斯的大仇得報,湯米也接管下迪亞茲的產業并組織起自己的幫派。
嶄露頭角的湯米威信不足,于是他帶著蘭斯‘敲山震虎’的開展了一系列收取保護費的‘專項行動’,很快成了罪惡城里不可一世的頭面人物。但他和蘭斯的裂痕也悄然產生,原因是蘭斯不甘只做湯米的小弟和打手,他經常遭到湯米的責罵,被斥為庸碌無能。湯米意氣風發,在罪惡城四處收購各種披著合法外衣的非法產業,從碼頭(接收走私毒品),夜總會(犯罪分子藏匿處),電影制片廠(生產色情電影)甚至印刷廠(專門制 *** ),無所不包。越做越大的湯米自然引起了老大桑尼的注意,看到湯米不再有主動還帳的意思,桑尼開始派人去湯米的產業征收保護費,但人員都被湯米殺死,兩人的沖突逐漸公開化。
桑尼決心親自帶人來到罪惡城找湯米討債,湯米用假鈔廠剛印出的三百萬美元高仿假鈔意圖蒙混桑尼,沒想到蘭斯此時背叛了湯米,投靠桑尼,并出賣了假鈔的事情。桑尼決定除掉湯米,并透露說其實湯米當初獲刑的真實原因正是他的陷害:原來他早就想把湯米滅口了,導致湯米1971年獲刑的‘屠殺案’真相其實是湯米出于自衛殺死了11個桑尼派來的打手。雙方在別墅激戰,湯米憑借高強的戰斗力和積攢的重火力,消滅了蘭斯,桑尼和其手下,坐穩了罪惡城老大的位子,并任命律師羅森博格為其“事業”新的副手和合伙人。
人物
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角色列表
主要人物
湯米·維賽迪 (Tommy Vercetti)
主條目:湯米·維賽迪
配音:雷·利奧塔
肯·羅森博格 (Ken Rosenberg)
湯米的律師,喜好吸毒,導致他有些神經質。
在還未成為湯米的律師前,肯原本是佛雷力家族的律師,但打官司打贏的幾率非常低,原因是因為肯是以作弊的方式考上律師的,因而被佛雷力家派到罪惡城當黑手黨的線人。
湯米來到罪惡城后,肯開車替湯米一行人載到罪惡港,卻被暴徒襲擊,因此與湯米不斷找出錢的下落 。在湯米買下馬里部酒館后,在酒館替客人彈琴,并與湯米一起策劃搶銀行的行動。在蘭斯被殺后,接替了蘭斯的職位,與湯米成為好友。
但好景不長,肯在不久后就被律師公會發現是以作弊的方式考上律師的,因而被開除。這使得肯很郁卒,因此不斷地吸毒,終至毒品成癮,因而湯米將他送到位于圣安地烈斯州的卡森堡醫學中心去戒毒。花了半年的時間,肯雖然戒毒成功,但頭也變禿了,而且湯米不只與他絕交,更將他趕出罪惡城,使的肯只好去拉斯云組華發展。
蘭斯·萬斯 (Lance Vance,1954 – 1986)
配音:菲利普·邁克爾·托馬斯(電影《邁阿密風云》里飾演主角)
本游戲主要配角,出現在《罪惡都市》和《罪惡都市傳奇》的角色。為《罪惡都市傳奇》主角維特的弟弟。協助他打擊三大黑幫。有勢利眼和小氣。能駕駛直升機,湯米的拍檔。但在最后為了錢而出賣湯米,其實也是承受不住湯米的脾氣,湯米曾在手下面前大罵他,導致他在幫派里顏面盡失。在最后一個任務“Keep Your Friends Close……”被湯米殺死。
重要人物
桑尼·佛雷力
桑尼是佛雷力家族(Forelli Family)的領導人。和另一個意大利黑手黨──里昂家族 (Leone Family)一直是處于水火不容,對立的狀態。
桑尼和湯米很早就認識,在湯米加入佛雷力家族后,與湯米關系很好,但湯米那憤世嫉俗的個性以及善于處理事情的能力讓桑尼擔心自己總有一天會被湯米給毀掉,因而陷害湯米,害他被關進大牢長達15年。
15年后,佛雷力家族決定開始向南方的罪惡城發展。而之一件事就是和萬斯家族進行交易,而桑尼認為湯米就是之一人選,但多半的人都不贊成。不過桑尼卻認為湯米可以替家族先在罪惡城打下基礎。因此,桑尼派了兩名小弟陪同湯米去罪惡城。
但隨著錢被搶走,再加上湯米后來對于桑尼的來電都敷衍過去,以及蘭斯的背叛,因此桑尼帶領家族成員直接殺入湯米的豪宅,與維賽堤幫展開一場大槍戰。最后,佛雷力家族徹底大敗,多半的成員也都被殺,桑尼也包含其中。
維克托·萬斯 (Victor Vance,1948 – 1986)
萬斯家族(Vance Family)前任領導人,《罪惡都市傳奇》的主角。不僅是湯米的好友,也是蘭斯的哥哥,在動畫一開始與湯米進行毒品交易時被迪亞茲的手下槍殺。
胡安·加西亞·科特斯(Juan Garcia Cortez)
配音:勞勃·戴維
綽號“上校”,簡稱Juan Cortez、Cortez,在罪惡城交游廣泛,經常在自己的豪華游艇上開派對,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首次登場。最后在“All Hands On Deck”遭到法國GIGN小組的襲擊,但均被湯米打敗,科特斯逃回家鄉。同時也是湯米的女友梅賽迪斯的父親。
梅賽德斯·科特斯(Mercedes Cortez)
科特斯上校的女兒,初次登場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似乎對湯米有好感。后在任務“Love Juice”中成為暴力至上樂團(Love Fist)的歌手,最后做了律師。
里卡多·迪亞茲 (Ricardo Diaz,1942 – 1986)
當地的大毒梟,南美洲哥倫比亞裔,在海星島擁有一棟豪華別墅,性格粗爆。游戲剛開始的動畫中,維特與湯米正在進行毒品交易時,他派出三名手下以槍殺死當時在場的所有人(湯米、肯與蘭斯三人僥幸逃脫,迪亞茲殺人是因為與桑尼關系緊張),在任務“Death Row”中又指派手下綁架蘭斯,抓到小海地的垃圾場,也因此當湯米成功救出蘭斯并將蘭斯送去市區醫院治療時,兩人便計劃干掉他,所以在任務“Rub Out”中,他被湯米跟蘭斯兩人殺掉,其別墅也被湯米所接收。
肯特·保羅(Kent Paul)
英國人,在罪惡城是馬里布酒館的經營人,同時也是暴力至上樂隊(Top Fist)的經紀人。在游戲曾替湯米提供有關被偷的錢的下落以及其他情報,但也常常被湯米毆打,致使保羅對湯米不滿而離開罪惡城,回去英國。
后來保羅成為另一個歌手 – 馬可(Maccer)的經紀人,并帶馬可前去圣安地列斯州的拉斯云組華發展,但卻被黑手黨欺負,在后來靠CJ的協助下才脫困,并成為羅西的助手。
菲爾·卡西迪(Phil Cassidy)
常出現在《俠盜獵車手》系列的軍火商。在罪惡城也有開設武器王國(Ammu – Nation)軍火店。越戰退伍軍人。于資產任務“The Shootist”加入湯米搶銀行的行列。在任務“Boomshine Saigon”中因誤爆炸彈而變成獨臂。在俠盜獵車手III和俠盜獵車手:自由城故事中是一名獨臂的軍火商。
史蒂夫·斯科特(Steve Scott)
色情片導演,初次登場于“The Party”,環球電影廠(Inter Global Films)擁有者(后來被湯米替代)。
凱迪·蘇珊(藝名Candy Suxxx,真名凱迪斯?珊德 Candice Shand)
只穿著泳衣的橘發女人,為斯科特的色情片角色,初次登場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另在圣安地列斯里的Vinewood區里的廣告牌上可見,其演過的電影約6個,Let me Bounce又在自由城故事中登場。
布萊克先生(Mr. Black)
稱呼湯米為里歐(由于里歐死后,他的手機被湯米奪走,所以以為湯米是里歐本人),是本游戲最神秘的人物。雖然并未在本游戲里未露面,但卻以語音的方式錄音在任何一座公共電話中,再打手機指派湯米去解他所委托的任務。
艾弗里·卡林頓(Avery Carrington,1935 – 1998)
德克薩斯州的物產要人和房地產開發者,總是戴著牛仔帽。分配給湯米的任務為三個支線任務,他在1998年到自由城時被愛徒唐納德和主角托尼殺害(抵達法蘭西斯國際機場后的一小段時間后就被殺死了,托尼還搶走了他的包,最后他的尸體被唐納德搶走)。
杰茲·托倫特(Jezz Torrent)
暴力至上樂團(Love Fist)的團員之一,也是主唱。初次登場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
米奇·貝克(Mitch Baker)
越戰退伍軍人,后來成為摩托車愛好者,為失落摩托車黨的首領。
次要人物
亞歷克斯·什魯布 (Alex Shrub)
罪惡市國會議員,同時也是凱迪的男朋友,初次登場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
BJ?史密斯 (BJ Smith)
汽車展示廳的負責人(后被湯米替代),原名BJ?瓊斯,初次登場于The Party的動畫中。
杰茲·托倫特 (Jezz Torrent)
暴力至上樂團(Love Fist)的團員之一,也是主唱。初次登場于任務“The Party”的動畫中。
佩西、迪科和威利 (Percy、Dick、Willy)
同托倫特一樣,均是暴力至上樂隊的成員,均首次出現于Love Juice的動畫中。
岡薩雷斯 (Gonzalez)
原是科特斯的手下,因叛變科特斯上校后在任務“Treacherous Swine”中被湯米殺死。另出現于罪惡城故事。
帕斯多·理查茲 (Pastor Richards)
僅登場于動畫“The Party”的動畫中,罪惡都市公共電臺的人員。
里歐·迪爾 (Leo Teal)
一個廚師,于任務“Back Alley Brawl”中被湯米殺死,其手機也被湯米奪走。似乎和古巴幫(Cuban)的首領翁貝托·羅賓那有密切關系。
卡爾·皮爾森 (Carl Pearson)
僅登場于支線任務“Road Kill”,是一名比薩外送員,而后在他賣完50個比薩以前就被湯米殺掉。
道森夫人 (Mrs.Dawson)
僅登場于任務“Waste the Wife”,因為丈夫的背叛而準備逃離罪惡城,最后被湯米殺死。
翁貝托·羅賓那 (Umberto Robina)
出現在《罪惡都市》和《罪惡都市傳奇》的人物。古巴幫(Cubans)的老大,爸爸阿爾貝托·羅賓那(Alberto Robina)在小哈瓦那(Little Havana)地區開了一間咖啡廳。個人喜好女色。
配音:丹尼·特雷霍
阿爾貝托·羅賓那 (Alberto Robina)
出現在《罪惡都市》和《罪惡都市傳奇》的人物。古巴老大翁貝托的爸爸,在小哈瓦那地區開了一間咖啡廳,有心臟病的問題。
里科 (Rico)
古巴幫的成員,認識湯米后兩人成為了朋友。支線任務“Naval Engagement”中自己的船被海地幫成員炸毀,不過成功僥幸逃脫,保住了一命。
寶萊阿姨 (Auntie Poulet)
海地幫(Haitians)的領袖,好像很久以前就認識湯米了。似乎能使用所謂的巫術。有一名退休的爺爺。但在湯米完成任務“Dirty Lickin’s”后,與湯米斷絕關系,致使湯米倒向了古巴幫。
佩佩 (Pepe)
古巴幫的成員,認識湯米后兩人成為了朋友。僅登場于支線任務“Trojan Voodoo”,與湯米、里科等人一起炸掉了海地幫的毒品工廠。
米奇·貝克(Mitch Baker)
越戰退伍軍人,后來成為摩托車愛好者,飛車黨首領。
卡姆·瓊斯 (Cam Jones)
鎖匠。在資產任務“No Escape?”中,湯米把他從警局的監獄中救出,及后與湯米等四人一起搶銀行。玩家可以選擇把他殺死,分紅會多一些。
希拉里·金 (Hilary King)
逃亡駕駛。在資產任務“The Driver”中,因湯米在車賽中贏過他而答應加入搶銀行的行列。資產任務“The Job”中負責接應搶銀行的湯米三人,卻因事跡敗露,希拉里被特警亂槍射死。
其他次要人物
麥克?格里芬 (Mike Griffin)
是黑先生在“Autocide”任務中提到的歐洲六人幫中的其中一個,普通工人,在他裝修完廣告牌之前就被湯米所殺。
蒂克?坦納 (Dick Tanner)
“歐洲六人幫”中的其中一個,乘坐著運鈔車(Securicar),被湯米殺死,其實蒂克只是一個普通的保安。
另外在俠盜獵車手III中有一個山口組高級司機叫坦納(見俠盜獵車手III角色列表)
馬克斯?哈蒙德和法蘭克?卡特(Marcus Hammond and Franco Carter)
兩個人是歐洲六人幫中的特工組,任務中由馬克斯開車,卡特坐在副駕駛,雙雙被湯米殺死(也有可能說卡特開車,馬克斯坐副駕駛)。
尼克?龔 (Nick Kong)
歐洲六人幫中唯一一個中國人,1986年前加入此幫,其小船被湯米所破壞,尼克也隨之死亡。
查理?迪爾森 (Charlie Dilson)
歐洲六人幫中的摩托愛好者,任務中查理駕著一輛PCJ-600摩托車,湯米將他殺死后,其摩托車也被湯米搶走。
喬治奧·佛雷力 (Giorgio Forelli)
佛雷力家族的成員,桑尼的堂兄,雖然并沒有 在本游戲中露面,但在任務“Jury Fury”中被別人告上法庭,而湯米就協助恐嚇陪審員,使希奧爾西奧無罪釋放。
唐納?勒夫 (Donald Love)
1986
艾弗里?卡林頓的保護者,只出現于“The Party”和“Two Bit Hit”。帶著一副眼鏡。
1998-2001(見俠盜獵車手III角色列表)
后來因覺得艾弗里想奪走自己的事業,唐納為此展開復仇。1998年艾弗里搭乘飛機準備前往史丹頓島的潘蘭迪克(Panlantic)公司,抵達法蘭西斯國際機場后的不一會兒,唐納就派托尼將他殺死并拿走他的箱子。唐納最后將其尸體奪走。2001年唐納的朋友東方老人遭到警察逮捕,派克勞迪拯救他,又讓克勞迪殺死了加瀨健治,后來又離開了自由城。
皮埃爾?拉彭思 (Pierre La Ponce)
任務“Mall Shootout”中出現的那名法國信使,發現湯米即將被法國SWAT小組傷害的時候突然叛變,湯米很快就殺死了他。
哈里和李 (Harry and Lee)
游戲一開始時湯米的隨身保鏢,在湯米與維特交易的過程中,被迪亞茲的手下所殺,同樣被殺的還有維特。
邁克 (注意,不是麥克?格里芬) (Mike)
是一名小人物,首次出場于“The Party”,原來是迪亞茲的手下。迪亞茲死后,就成為湯米的好朋友和隨扈,后來只出現于“Bar Brawl”和“Copland”中。
茂德?漢森 (Maude Hanson)
是“爆炸櫻桃”冰淇淋工廠的所有人。只在湯米買下工廠時以及“Distribution”中出現過,還臭罵了湯米一頓。
歐內斯特?凱利 (Earnest Kelly)
小海地印刷廠的擁有者,資產任務“Cap the Collector”中被桑尼的手下暗殺未遂,險些死亡。
庫格爾、齊伯林 (Cougar and Zeppelin)
罪惡城市出了名的兩位摩托車手,任務“Alloy Wheels of Steel”中與湯米比賽,均輸給他。
無名賽車手
只出現于“Alloy Wheels of Steel”,車技可能不如庫格爾和齊伯林,同樣輸掉了比賽。
得瓦因、杰斯洛 (Dwaine and Jethro)
船塢的所有人,只出現于“Boatyard Purchase Cutscene”。
朵里斯 (Doris)
又稱第羅斯,考夫曼出租汽車公司擁有者,總是出現于出租車任務中。
佩得羅?加西亞 (Pedro Garcia)
墨西哥幫領導人,只出現在“Gun Runner”中,后被湯米殺死,墨西哥幫也隨之銷聲匿跡。
精神病患者 (The Psycho)
討厭暴力至上樂團的人,此前患有精神病。幾乎被湯米殺死。
地產開發商 (Property Developer) (Avery Carrington的對手)
此地產開發商每天都在葉脈地區高爾夫俱樂部練球,由于有占領艾弗里的地產,艾弗里派湯米將此人以及他的保鏢都殺死。僅在任務“Four Iron”中出現過,只說了一段話。
偷毒品的人 (Love Juice Dealer)
人物原型為考夫曼汽車的駕駛者,因偷走了湯米為暴力至上買的毒品被湯米殺死,只出現于“Love Juice”。
主頁酒吧擁有人 (Front Page Café Owner)
僅登場于“Bar Brawl”,有兩名保安守衛(已被湯米殺死),向湯米提供情報后,下令湯米去殺死保安幫的剩余人員。
評價
俠盜獵車手:罪惡都市發布后,受到評論家和游戲迷們的普遍好評。PS2版本的綜合得分是95分(100滿分),次年(2003年)在PC上的移植版本也被認為非常成功,平均得分與PS2版相差無幾,達到94分,這幾乎是完美而空前的。游戲被評為2002年度PS2平臺更佳游戲,也是全世界銷量更高的的電子游戲之一,歷經數次再版,總共售出了1750萬份正版拷貝。
絕大多數評論者都認為“罪惡都市”比起前作,同樣廣受好評的的GTA III是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幾大游戲評測網站如Gamespot, IGN的編輯都不約而同的認為,更大的提高在于比前作更生動的氣氛,特別是能說善道個性十足的主角“湯米”大受好評,認為比前作的“啞巴克勞德”給人的印象深的多,劇中人物關系也總體更加緊密。另外就是對80年代氣氛的還原塑造被認為非常成功,細節考究,真實感強,據制作人Dan Houser采訪中說,這是因為制作組絕大多數成員出生于60 – 70年代,而80年代是對他們青年時代影響最深的年代,作為時代的親歷者,幾乎所有人馬都對80年代有著親歷的見解并投入了極大的感情。Game Informer的Mata Helgeson則認為任務的深度和趣味度比前作都有進步,故事情節一氣呵成,連貫性非常好。
爭議
除了對此類游戲情節暴力化的通泛指責,比如用電鋸殺人等血腥場面,更大的爭議其實來自于游戲的種族主義成分,后來甚至上升到政治高度。游戲中有兩個次要的幫派,分別被稱為“古巴幫”和“海地幫”,都是移民組成的犯罪團體,這兩幫派在主角的支持下互相火并,最后游戲中的“古巴人”甚至喊出了“Kill all Haitians”(殺光海地人)的口號。這個口號被認為有種族滅絕的嫌疑。海地和古巴裔移民團體迅速注意到這些內容,并且在一些地區進行了游行抗議,認為游戲制造虛構的仇恨,極大傷害了兩個群體的感情。事態迅速擴大,以至當時的紐約市長Michael Bloomberg在04年親自威脅Rockstar要“走法律程序”,Rockstar迫于壓力,公開道歉,并在再版中徹底刪除了“殺光海地人”等內容,事態才逐漸平息。
另外,這款游戲常常被人和教唆青少年犯罪聯系起來。2003年,18歲的惡少Devin Moore殺害兩名警官,他不諱招認動機和手法就是和“罪惡都市”學來的。后來2007年美一13歲少年Cody Posey被指殺害生父和義親等多名親屬。據證人反映,此少年更大的嗜好就是近乎強迫的一遍遍玩“罪惡都市”,殺人手法也確和游戲中的大同小異。Rockstar遭到起訴,控方認為如果沒有這款游戲,少年可能就不會產生殺人動機。但這個指控因證據不足敗訴。
花絮
為了推廣游戲,Rockstar作出一系列非傳統的安排,巧妙的介紹游戲內容:注冊了一系列網絡域名和游戲中虛擬廣告里提到的電話號碼,分別以游戲登場人物視角和80年代為主題,起到增強游戲背景真實感和烘托氣氛的作用。這些網站至今(2020年)仍可訪問,設有很多精巧的Flash互動內容。
1. “肯特保羅的80年代懷舊小站”
網站被塑造成登場人物“肯特保羅”于2002年(游戲故事發生后16年)開設的Blog類個人網站。其中談到很多對于80年代風俗,飲食,歷史,社會現象的回憶,也提及了很多游戲中的人物和事件,包括“86年度罪惡城市惡人榜”等。
2.罪惡都市警察局虛擬之旅
這是一個純粹的Flash互動頁面,展示了1986年的罪惡都市警察局(VCPD)的一間辦公室。訪問者可與辦公室內各種物品進行互動,游戲中的各種人物,車輛和武器資料,均以“警方檔案”的形式進行簡介。房間內還以一個極具80年代特色的收錄機,提供游戲中電臺和音樂節目的小樣。值得注意的是,辦公室的陳設和布置明顯參考了80年代著名影視劇《Miami Vice》中兩位警探主角的辦公室。
3.Degenatron
這是一個虛構的愛好者網站:按照說明,這是2000年某愛好者追憶80年代游戲機“Degenatron”(實為游戲中杜撰的物品)開設的網站,“搜集了相關老游戲的Flash模擬器和當時廣告”。GTA游戲中提到的虛構游戲如“Defender of Faith”,“Monkey’s Paradise”和“Red Square Penetrator”確實在此網站可以運行。這些游戲都是80年代現實中Atari 2600游戲的翻版和效仿。
4.電話
游戲中電臺廣告提到一些組織機構的電話號碼,如Pastor Richard’s Salvation Statue的募捐活動,Ammu-nation槍支店的電話號碼等,都以1-866開頭,酷似真實的美國電話號碼(一般影視作品的虛構電話號碼通常以1-555開頭,以讓觀眾知道是明顯虛構的)。如果玩家撥打這些電話確實能打通,電話另一頭是預設的錄音電話,會對游戲內容進行推廣并推銷游戲。
罪惡都市中文網整理發布

Triller推出Metaverz:您的全球娛樂一卡通通行證
Triller與Epik及娛樂行業最負盛名的藝術家合作,打造全球首個綜合性虛擬音樂、游戲、體育和現場活動平臺
領先的人工智能驅動型創作者平臺Triller正在以創作者優先的方式進入元宇宙。今天,Triller宣布了其最新投資項目Metaverz,這是一個同類首創的虛擬集成數字、技術、媒體和娛樂平臺。在Metaverz內部,粉絲們可以參加他們最喜愛藝術家的虛擬音樂會,或者穿過虛擬夜總會的天鵝絨攔繩,冒險進入一個VIP房間與名流、影響者和創作者進行互動。
Triller首席執行官Mahi de Silva表示:“我們非常激動地首次推出Metaverz,并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創作者開放直接訪問渠道。我們致力于為眾多用戶、創作者和企業擴展產品范圍,并在戰略上進駐元宇宙,將Triller置于Web3和去中心化等幾個引人注目趨勢的前沿。我們現在處于創作者內容未來的前沿,從NFT支持的收藏品和紀念品到虛擬音樂會再到游戲和購物,Metaverz生態系統均將具有開創性質。”
Metaverz目前通過各種數字財產和資產實現的元宇宙投資價值超過1億美元,并預計將快速增長。Triller的Metaverz將跨音樂、體育、游戲和現場活動領域實現運營。用戶可以參與Triller創紀錄的現場體育和音樂活動,這些活動吸引了全球數百萬觀眾——包括裸拳冠軍賽(Bare Knuckle Fighting Championship)、Triller搏擊俱樂部、Verzuz及諸多其他賽事——還可以在一個獨特的環境中與眾藝術家和其他粉絲互動,將世界帶到他們身邊。
Metaverz總監Christopher Taurosa表示:“當最喜愛的體育賽事遠隔千山萬水在某個大陸舉行,你仍然可以就坐前排,與其他粉絲分享難忘的時刻。如果想追求全新的數字購物體驗,你可以在我們虛擬購物中心的商店內購物;如果偏愛游戲,你可以和朋友們一起暢玩,并以只有在Metaverz才能提供的許多全新參與方式與社區互動。”
Metaverz是彰顯Triller如何成為由創作者為創作者打造的強大工具箱的最新示例。 Triller讓創作者能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將自身連接貨幣化,用戶參與度高達73%,而Instagram等其他平臺的參與度則僅為1%。
de Silva示:“Triller的Metaverz凸顯了其致力于賦能世界各地眾多創作者更大限度地擴大與粉絲的關系,同時開發強大的工具將品牌和創作者連接起來。Triller正在打破封閉式花園網絡的限制,Metaverz將繼續為Triller作為領先創作者平臺鋪平道路,為商業提供便利并更大限度地拓展受眾覆蓋范圍。”
Triller的開放式花園網絡消除了大型科技公司作為中介的地位,并將這一權力交還給創作者及其用戶手中,讓他們能夠直接與希望與其合作的品牌建立聯系。
Taurosa表示:“我們的核心重點是消除進入元宇宙的障礙。我們的平臺讓每個人都能夠與他們最喜愛的創作者無縫連接和互動,參加他們通常無法參加的活動,并直接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互動。Metaverz讓時間和距離的限制瞬間消弭于無形,為創作者經濟的雙方創造并使其縱享必要的內容和體驗空間——你可以去想去的地方,成為你想成為的人。”
Metaverz體驗的另一個獨特特征是Triller與領先的AR/VR和游戲體驗全球平臺Epik開展合作,為世界各地超過10億名游戲玩家提供卓越的數字體驗。Triller和Epik將在Metaverz中推出多項游戲,并宣布未來將與世界領先的游戲公司建立合作伙伴關系。得益于這種創造性合作,屆時將提供Metaverz Drop,玩家可以在其中購買物品和裝備升級及額外的包(如交易卡,包含游戲角色適用的物品或頭像)。
為慶祝Metaverz的推出,Triller將于10月22日在世界規模更大的電子音樂平臺阿姆斯特丹舞蹈盛會(Amsterdam Dance Event)期間舉辦一場由荷蘭DJ和電子藝術家Sam Feldt出席參加的現場表演活動。這項活動將對所有從Metaverz進入的人士免費開放。
Epik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Victor David表示:“我非常高興能夠與Triller合作推出Metaverz。這是一場完美的聯誼盛會,將Triller的社交網絡、創作者平臺、名流、活動和內容與我們的技術專長、視頻游戲網絡和會員計劃相結合。通過雙方合作,我們距離大規模采用更近了一步,其結果將是快速擴展到所有元宇宙。”
Triller與世界上數百個規模更大的品牌開展合作,每月實現超過7.5億次社交互動,正在抓住機會繼續將這些交易貨幣化。
de Silva表示:“我們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時間和資本來打造當今更先進的活動直播元宇宙平臺。我們一直與所有合作伙伴、影響者、名流和公司密切合作,確保這次發布不只是一場空談闊論,而是真正開啟一個新世界的征程。”
僅在2022年,Triller就收購了裸拳搏擊俱樂部(Bare Knuckle Fight Club)和枕頭大戰錦標賽(Pillow Fight Championship),從而擴大了其在格斗項目領域的影響力。在內容創作者領域,Triller還收購了Fangage(一個更大化創作者盈利的平臺),進一步推動了Triller將內容創作者放在首位的承諾。
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并成為更先了解Metaverz更新的用戶之一,請訪問;或在社交媒體上關注@triller,了解Metaverz.com廣告傳單、交付日期、名人代言、音樂會、體育活動、購物時刻和增強游戲體驗。
關于Triller
Triller是一個面向創作者的人工智能驅動型開放式花園技術平臺。Triller通過360度全方位的內容和技術視圖,將音樂文化與體育、時尚、娛樂和影響者結合起來,鼓勵影響者在各種社交媒體平臺上發布他們在Triller應用上創建的內容,并運用專有人工智能技術將其內容快速推送和跟蹤到附屬及非附屬網站和網絡,使他們能夠接觸到數以百萬計的其他用戶。此外,Triller還擁有直播音樂平臺VERZUZ;格斗運動品牌Triller Fight Club、Triad Combat和BKFC;領先的客戶參與平臺Amplify.ai;全球首屈一指的PPV、AVOD和SVOD流媒體服務FITE.tv;B2B高端網紅活動和體驗領導者Thuzio;創作者吸引眾多粉絲并實現內容貨幣化的平臺Fangage,以及一個讓品牌和經紀公司利用創作者進行社交參與和社交商業的平臺Julius。
關于Epik
Epik是全球領先的電子游戲授權機構,擁有超過300個電子游戲客戶端,將眾多品牌植入視頻游戲,通過全球規模更大的數字生態系統(具有數百個更受歡迎的娛樂品牌),為世界各地超過10億玩家提供優質數字產品和體驗。Epik被廣泛認為是區塊鏈行業的領先企業,通過可互操作的專有跨鏈技術,為高級授權的數字收藏品、NFT和獨家體驗提供合作。Epik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與AAA游戲公司開展NFT交易的NFT公司。
夜總會互動游戲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夜總會互動幾種游戲、夜總會互動游戲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