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科技展館講解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科技展館講解詞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求一篇上海科技館的解說詞
上海科技館位于開發中科技展館講解的世紀大道東端浦東新區市政中心廣場的南側.與世紀公園相鄰與東方明珠電視塔相望;與浦東行政管理中心、世紀大道、錦繡路等,相映生輝.建設基地由浦東花木分區行政文化中心9號及11號地塊組成.它將借助新的設計理念與管理手段,以"天地、生命、智慧、創造、未來"等五大展館為基本內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關系為主題,成為兼具展示與教育、科研與交流、收藏與制作、休閑與旅游等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上海科技館由兩塊獨立地塊組成.9號地塊設置主體建筑,11號地塊設置輔助建筑.總用地面積為68728m2.總建筑面積共約96067m2(擴初資料).其中主體建筑具有展示、服務、管理、收藏制作、設計、維修功能,輔助建筑為能源中心、研究、交流、情報、行政管理等功能.
作為上海市最主要的科普教育基地和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設基地,上海科技館以“自然·人·科技”為主題,以促進全體市民科學文化素質、提高城市綜合競爭力為宗旨,融展示與參與、教育與科研、合作與交流、收藏與制作、休閑與旅游于一體,以學科綜合的手段及寓教于樂的方式,使每個來參觀的觀眾能在賞心悅目的活動中,接受現代科技知識的教育和科學精神的熏陶。
上海科技館目前對外開放有:表現生物多樣性的"生物萬象";體驗各種地質變化的"地殼探密";展現現代影視技術的"視聽樂園";強調"好主意"是創意之源的"設計師搖籃";兒童體驗科學樂趣的"兒童科技園";表現多學科基本原理和典型現象的"智慧之光";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同生共榮的"地球家園";表現信息技術引領社會巨大變革的"信息時代";體驗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機器人世界";揭示人類破解物質和生命之謎的"探索之光";探索人體奧秘、傳播健康理念的"人與健康";以及展現人類實現飛天夢想足跡的"宇航天地"展區等12個展區。另外,還有突現蜘蛛奇特生活方式的蜘蛛展,體現我國古代創造發明的中國古代科技長廊、表現中外著名科學家的探索者長廊。位于延安東路260號自然博物分館內,有展現生命進化歷程的自然史展區。整體展示面積為6.55萬平方米。
上海科技館建有4個特種影院,分別是巨幕影院、球幕影院、四維影院與太空影院,他們組成科技展館講解了迄今為止亞洲規模更大的科學影城,年放映量可達到8000場次。
北京科技館新館介紹
北京科技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5個主題展廳以及公共空間科普展示。主展廳加上特效影視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面積可達到約6萬平方米。擁有常設展項800多個,其中大部分展項可讓觀眾動手操作或親身體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并有豐富的科技內涵。這些展項許多配有液晶播放互動設備,觀眾在參與互動科技項目時,可看到豐富生動的影像資料,也可從液晶屏上看到互動效果,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各個展廳特色鮮明,每個展廳大都是國內外最新研制的科技展項。
據透露,每個展廳的展項花費都在數千萬,這些充滿高科技技術的展覽項目將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觀感。新館還設置了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共4個特效影院。其中,動感影院和巨幕影院將在20日首先對公眾開放。
中國科技館新館作為200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北京主場,將于9月16日舉行開館典禮,16日至19日期間會面向單位及有組織的團體開放,20日起向社會公眾開放。
?看點1
侏羅紀恐龍“屹立歸來”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方塊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昨天已經在大廳組裝完畢,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因為要等到16日才能揭幕,三條龍目前還在大幕里面“沉睡”,只有高達6.5米、長27米的阿納川街龍忍不住“探出頭”看看新家。個頭較小的許氏祿豐龍、雙脊龍則被完全遮蓋,等待“蘇醒”的那天。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云南專程運來,并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電梯直梯幕墻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看點2
科學樂園專為兒童設計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歡樂農莊”里,一輛小拖拉機正在耕田,小朋友可以坐在拖拉機上嘗試耕作收割,拖拉機前的大屏幕上對應顯示整個模擬勞作的過程,十分有趣。
“空間站”里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這些都是兒童易于理解的,展項采用以游戲化互動參與為主的多樣化展教形式,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情境。”展廳的負責人說。
?看點3
機器人會現場畫素描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更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打太極、寫書法,本領不同凡響。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在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還有兩個不像人的機器人,可以現場為觀眾畫素描。這兩個機器人實際上是一套機械系統,觀眾看到的是畫畫的機械手臂。當觀眾坐在凳子上,機器人首先識別人臉,然后系統指揮機械手臂在一個液晶屏上畫出人臉的輪廓。
?看點4
兩特效影院將先亮相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后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更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座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座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向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新館票價與老館相同
據介紹,新館開放后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采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
除去展廳中的展品,新館的公共空間也有很多特色鮮明的展項,分布在新館展廳地下一層至四層,獨特的展品有:
小球陣列——位于一層西大廳天花板,由鋼絲懸掛的805顆直徑26厘米的小球組成長18米、寬12米的陣列;在計算機控制下,電機操縱著小球在空中上下直線運動,組成不同的幾何圖案。
生命螺旋——位于一層南大廳,由人體組成的巨大雙螺旋雕塑造型(高47米),表現DNA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及其造型之美。
機械旋律——位于一層科普長廊,組合各種齒輪、連桿、氣缸、活塞、凸輪、光圈、滑塊、車輪和擺動結構等,以復雜機械裝置及其聯動關系和運轉過程,表現機械及其金屬材料本身的美感。
分子運動墻——位于一層南大廳,20多個半球形“分子滑塊”自由運動、相互碰撞,在表現類似于布朗運動的微觀粒子運動之美的同時,再現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自由運動及相互碰撞的過程。
動態變形墻——位于二層北環廊。通過計算機控制的電磁閥帶動數百個氣缸桿伸縮運動,使墻面產生有規律的起伏變形,組成特定圖案或字符等,并可對背靠墻面的觀眾產生推出的效果。
生命歷程——位于地下通道。長達68米的藝術玻璃浮雕壁畫自西向東依次表現地球生命誕生、演化的歷程,內含生命進化的思想以及生命進化與環境的關系。
時間之輪——位于三層北環廊。透明表盤顯露出其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零部件,通過鐘表結構造型和機械運動,表現鐘表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運轉過程。
中國科技館有哪些好玩的項目?
展館內容
很大很好玩 一天逛不完
中國科技館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科技展館講解,分布著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等5個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科普展示區,加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和其科技展館講解他展教活動場地,總面積約達6萬平方米,是老館科技展館講解的6倍多。
據介紹,科技館新館建設共投資11.145億元,其中僅內容建設就花去7.9億元,展覽項目之多、內容之豐富,可以想見。新館不僅展項多,而且增添了大量新內容,其中39%科技展館講解的展項為創新性項目。
講解員告訴記者:“如今世界上的科技館已經逐步脫離原來那種高端的、遠離普通公眾的線路,開始走向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因此,中國科技館新館秉承了這個理念,讓青少年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知識,寓教于樂。”
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科技館新館快速穿梭瀏覽,目之所及,令人眼花繚亂,且所有的展覽項目都注重了趣味性和參與性,讓人們在快樂的游戲中領悟科技,啟迪智慧。
位于一層的科學樂園展廳設置了9個主題展區:認識自己、安全島、我們齊動手、創意工作室、歡樂農莊、山林探秘等,展項共計141個。
在科學樂園展廳的“歡樂農莊”展項前,一個小朋友正在媽媽的幫助下,當上了拖拉機手:他坐在小拖拉機模型上,一按“選擇”鍵,寬大的屏幕上就顯示出茬子地、已耕地、水田、莊稼豐收地四個項目。他在“水田”項目上重新按下“選擇”鍵后,耕地、播種、插秧、收割四個耕作階段依次出現。他在插秧項目上按下“確認”鍵后,手握方向盤,時而踩油門,時而踩剎車,著實過了一把“插秧癮”。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作為鎮館之寶矗立在這里,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目前更高更大的一座恐龍化石就在這里,它高達6.5米、長27米,還有個頭較小的,可別小看它們,它們一個是有“中華之一龍”美譽的許氏祿豐龍,一個是罕見的食肉恐龍——雙脊龍。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云南專程運來,并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幕墻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在魔方大廳,還有幾只巨型卡通飛艇懸浮在空中,參觀者可以通過遙控器操作它們,在大廳中營造出奇幻的氛圍。
華夏之光展廳設有序廳、中國古代技術創新和科學探索等5個分區,分別展示中國古代在采礦、冶金、農業機械、絲織等技術領域的創新發明,以及古代科學家在醫學、天文學、算學、物理學等方面進行的探索與發現,展項150多個。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至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
“空間站”里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展廳,設有8個展區: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光影之絢等,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在“探索與發現”A廳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項前,觀眾用手握住操作桿向右旋轉,鐵礦石便被“輸送”到“熔爐”內,煉鋼的全過程依次呈現;“胎兒發育”展項前,轉動圓形轉盤,“胎兒”便隨著時間的推進,在透明的玻璃球內慢慢變長、變大。在這里人們還可以親手發電,讓一個模擬的游樂場亮起來、動起來。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更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書法、打太極,本領不同凡響。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記者在“宇宙之奇”展區還體驗了一回美國科幻大片中乘坐太空船的感受,坐在太空船內,在星際間穿行,飛出太陽系,進入銀河系的星云。太空船自己會動,體驗者還可以進行宇航方向的控制。
在體形龐大的祿豐恐龍化石腳下,專門設有一個微縮的“恐龍挖掘”現場,觀眾可以在專家指導下挖掘、拼接恐龍化石……
“互動性是科技館的靈魂——如果只能看不能動,就是博物館了。”館長助理邵杰介紹,新館在觀眾動手操作和親自體驗上下了特別大的功夫,800多個展項中絕大部分是互動性、體驗式的。“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觀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彌補教學課堂和博物館的不足。”
在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展覽的貫穿脈絡,選取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關乎衣食來源的農業、關乎自身生活的健康、關乎家庭生活的家居與住宅、關乎社會生活的信息交流與交通運輸、關乎創造生活的工具與機械等,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觀眾感受到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同時,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一些問題以及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使觀眾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
在健康之路主題展區以這四大元素為主線,主要圍繞“理性選擇,保持健康”、“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疾病與醫療”四個分主題。講解員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遺傳占15%,社會與自然環境占17%,醫療條件占8%,而個人生活方式占60%。通過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問題的了解和對疾病與治療的體驗,正確地理解健康,理解健康要以預防養生為本,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舒適,沿著健康之路去經歷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在這里,人們可以感知生命健康的基本科學原理,從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生活意識。
交通之便主題展區緊貼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衣食住行”中的“行”,圍繞“交通面面觀”、“船舶與水運”、“火車與鐵路”、“汽車與公路”和“飛機與航空”五個分主題,展示“交通”中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交通系統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人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大家了解“交通”方面的科技,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激發對于“交通”的想象力,并深入思考“交通”問題。
記者在這里體驗了駕駛巨輪、磁懸浮高速火車、超智能汽車的感受。
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位于新館4層,面積5100平方米,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觀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觀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以未來生活的展示體現科技引領未來的思想,并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構架和連貫性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未來。
展廳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走向未來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絕大多數屬于創新性、研發性展項,部分展項展示內容或展示手段都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國際上也極為罕見。
挑戰與未來展廳展項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大型中國立體沙盤,并看到千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給我國帶來的變化,甚至親手“造就”青藏高原;你可以“操控”核裂變與核聚變,深入探討原子科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深思;你可以認識納米材料并親自體驗它的神奇;你可以重溫科學家克隆多利羊的過程,可以親自“操刀”進行神經干細胞微創手術;你還可以化身宇航員“參與”空間站對接,并到月球基地看一看;你還能深入海底一睹海底牧場,操作探測船進行可燃冰的資源探測、鉆探考察;最后,你不妨走進科幻世界,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與大膽想象,知道反物質火箭嗎?去過白矮星嗎?
記者在這里親手發射了火箭,體驗了楊利偉在太空艙內環繞地球的感受,還坐上月球車體驗了在月球漫步的失重感受。
觀眾在動手和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我們的工作經驗,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觀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閱讀相關提示,按要求動手,不能太著急,不能太興奮呦科技展館講解!”管理員不斷地提醒著大家。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后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更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坐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坐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到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聯網23家省市科技館
遠程科普教育更便捷
科技館新館還搭建了全國科技館資源共享視頻平臺,該平臺通過網絡把中國科技館和全國23家省市科技館鏈接在一起,不僅使館際科普項目協作更為便利,也為遠程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就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話題,與外地的小觀眾們進行了一場實時、可視的“科學對話”。
“信息化是新館的另一大特色。”邵杰介紹說,除建設基礎網絡系統外,新館還適當采用高科技手段,并結合科技館的展教特色,開發出RFID(射頻識別)應用系統、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和展示平臺等,其創新應用居國際領先水平。
“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是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建館宗旨;“教育、服務、支撐”是新館三大功能。新館常設展項為800多個,匯聚了經典的科技展示和更先進的科技成果。此外,科技館還配備了一支專門的研發隊伍,確保每年不低于10%的展品更新率。如果你要仔細看,一天恐怕看不完。徐延豪館長表示,他們將以一流的服務,把中國科技館新館這個世界一流的科普基地管好、用好。
逛科技館
很長知識很便宜
據介紹,新館開放后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采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因此,在科技館參觀時,電子票千萬不能丟。

中國科技館都介紹了什么物理知識,有原理更好。
一層大廳里最引人注目的裝置就是這面巨大的“機械墻”。
通過“血管墻”,參觀者可以了解到人體循環系統的工作原理。
參觀者還可以親身體驗工業生產的技術細節。
第1層 進來被“震”了
中國科技館新館坐落在奧林匹克公園和奧林匹克森林公園之間。從東門看過去,整體建筑讓人想起蒙德里安的繪畫作品,不對稱的幾何切割具有律動感和秩序感,正符合科技館應當具有的視覺形象。而從奧林匹克公園一面看過去,巨大的玻璃幕墻和巨幕影院球形建筑會在水面上留下色彩斑斕的倒影。
步入一層大廳,立刻映入眼簾的是一扇巨大的“機械墻”。這面墻極有形式感,看起來像一個機械主題的浮雕,但卻可以運動。仔細看,發現墻面的內容并不是隨意的堆砌,而是有意地選擇了幾種能夠轉換運動方式的機械結構,比如連桿-曲軸機構、快門機構、萬象聯軸節等等。機械墻就像具有“磁力”,讓人在把目光移走時會感到“黏滯感”,這更增加了看到大廳里巨大的“生命螺旋”時的驚奇感。這座玻璃鋼雕塑用手拉手的男女人體造型來表現DNA的雙螺旋結構,高達47米。
雖然橫在面前高高的扶梯讓人很想立刻沖上第二層,但是且慢!之一層還有三個大展廳等著你。“華夏之光”展廳專門表現我國的古代科技成果,給人之一印象就是眾多復原的水力機械裝置在展廳里不停忙碌著,嘩嘩的水聲和“碌碌”的機械聲相映成趣。強調“參觀者自己動手”在這個廳里體現得很充分,“魯班鎖”、“九連環”、“魚洗”,各種中國古代益智玩具讓參觀者玩得不亦樂乎。而給人印象最深的展品是兩型“地動儀”,一個是我們熟悉的王振鐸先生“復原”的“倒立桿”模型,一個是馮銳先生“復原”的“懸垂擺”模型,一立一垂的兩個桿,讓觀眾可以自己參與到對中國古代科技的思考當中。而同在一層的收費廳“科學樂園”用色彩斑斕的卡通形象引導兒童認識一些科學道理,這里有很多梯子可爬,很多水可玩,還有一個小舞臺讓小朋友們唱歌跳舞。另外,還有一個臨時展廳,這回展示的是“青少年科技創新活動三十年”成就展。
第2層 和科學家一起探索
二層公共區域最引人注目的就是三具恐龍化石。除了恐龍,氣泡成像和動態變形墻也是二層公共區域的亮點。氣泡成像靠機械電子裝置在適當的時候釋放氣泡,這樣氣泡在上升過程中就能形成各種圖案和文字;而動態變形墻利用一系列氣動結構讓一面墻像波浪一樣動起來,甚是驚人。
二層的展示廳是科技館傳統的“戲肉”———基本科學原理的展示和趣味小實驗。這里并不乏大型的視覺效果,A廳主要講述物理學和天文學的知識,在展廳里可以看到巨大的晶體模型和天體模型,還可以看到很Q的可以動的科學家塑像。很多互動的展示品讓人印象深刻,比如“旋轉的金蛋”,一個金屬蛋可以在一個圓盤上不停轉,就像著魔了似的。原來圓盤的下方有通電線圈,會在空間產生旋轉磁場,而金屬蛋是閉合的導體,線圈所形成的旋轉磁場會在金蛋中產生電流,并形成磁場,兩相作用,就讓金蛋著魔似的旋轉。而探索與發現B廳主要介紹數學、聲學和生物學的知識,里面有大型的生物組織模型,包括神經元細胞、肌肉細胞和精卵結合模型等,效果很奇幻。
第3層 科技如何改變生活
中國科技館新館順應世界科技館發展潮流,不是呆板地按照學科劃分展示區,而是強調了科技和人類生活的關系。三層展示區的總標題就叫“科技與生活”,分別介紹了交通機械、農業、健康、居住和信息傳播中的科技。這一層是多媒體互動技術用得最多的區域。在A廳“健康之路”展示區有一個“血管墻”,巨大的可以走人的血管模型上有兩個瓶子,以不同的速度注入紅色液體,以演示動脈血管和靜脈血管的區別。為了說明人體中所含的大量水分,有一個互動項目讓參觀者站在一臺電子秤上,電腦計算出他身體里水分的大概重量,然后參觀者往另一臺電子秤上放水桶,直到和自己身體里的水大體相當,參觀者會在氣喘吁吁地忙完一通之后驚訝自己“含水量”如此之高。
在B廳展示了吸塵器、抽油煙機、抽水馬桶等用品的拋面模型,其原理清晰呈現。C廳展示了信息技術的應用,這里有一個“數字水墻”,通過精確釋放水滴,可以讓落下的水幕在空中承現各種形狀或字樣。C廳另一個給人深刻印象的項目是“打擊病毒”,孩子們可以用一個造型很夸張的玩具槍打擊屏幕上閃現的病毒、蠕蟲和木馬。D廳展示了交通和機械方面的科技,一進門就看見一個“候機樓”的模型,機場的全景畫非常精彩。滿廳的飛機、火車、潛艇模型會讓喜歡機械的孩子們歡呼鵲躍。
第4層 人類如何面對未來
看過三層的展廳,親身體會科技對人類生活的巨大作用,參觀者來到四層“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能源技術、材料技術、基因技術、太空技術、海洋科學是會對未來發展產生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而地球環境的惡化則是人類面臨的更大問題。因為涉及很多新概念,設計者想出各種辦法來增加易懂性和互動性。在A廳里,巨大的中國氣候變化沙盤模型讓人印象深刻,而核聚變原理的演示則非常巧妙,參觀者需要用相當大的力氣擠壓電腦屏幕上的一個“擋板”,屏幕上的卡通化的氘原子隨之越擠越近,等到一個臨界點時,氘原子會化成一團火光,形象地闡示了“高壓引發核聚變”的難度。而B廳的基因技術和航天技術的演示強調了中國人的貢獻。
中國科技館的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為舊館的2.5倍。在里面走上一圈會讓人感到“腿軟”。讓人這樣“過癮”的大館真不多見。
看圖識新館
這座中國科技館新館是世界上更大的科技館之一,占地面積有4.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達到10.2萬平方米。在新館4層展館之中包括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5大主題展廳。此外,新館還設有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共四個特效影院,在地下層則設有觀眾餐廳。
中國科技館的新館比舊館著實大了不少。想在短時間內走遍新館的每一個角落,欣賞、操作這里陳列的每一件展品、裝置,還真是有一些難度。借助這里的新館平面圖,讓我們來看一看,這5大主題展廳究竟包括哪些具體的展覽,每一個展覽中又包括哪些可看、可玩的展品吧。
成都科技館 各樓層介紹
館內共5層樓科技展館講解,一樓包括航空航天展區、二灘水力發電模型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以及環幕4D影院科技展館講解;二樓包括機械展廳、電與磁展廳、機器人展廳、虛擬世界展廳、時光隧道等科技展館講解;三樓包括聲與光展廳、生態與環境展廳、天地萬象展廳等;四樓主要是青少年科技展館講解的科技展品,包括青少年科技展廳等;五樓還設有學術報告廳和院士廳。
肇慶科技館解說詞(800)
科技解說詞
初一七班
兒童類展廳是我要介紹滴一個種類滴科技展品區。它位于肇慶市端州區滴科技館三樓,共有29項展品,專門針對兒童滴這一特點,好奇滴特點,設計了一些參與性強,形式活潑滴項目。在兒童們在游玩滴同時中體驗狂熱及滴神奇,感受科學滴魅力,接受科學只是滴啟蒙教育,是他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科學,從而喜歡上科學,這個兒童展廳,不僅針對兒童開展啟蒙滴作用,還對大人們,從淺淺滴科學途徑了解科,我們從而感到,科學滴發展無止盡。
‘滾球’,它體現了許多人意想不到滴收獲。它滴展示主題是:展項一次由多名觀眾共同參與,通過操作機械傳動裝置是鋼球在軌道中循環運動。在參與滴過程,既可以充分發揮參與者滴動手能力,還能加深他們對各種機械裝置滴認識,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彼此之間滴協作精神,增強他們滴團隊意識。開張這個活動,對大家滴動手能力又提升了,能培養協作精神,對許多人來說是,挺難滴,這次滴活動,對參加過滴人都受益匪淺!
改展項10余個操作位置,是可以多人參與的項目,他是通過皮帶輸送裝置滴,轉向閥門裝置,杠桿頂升裝置,凸輪放裝置,滑輪提升裝置,齒輪條輸送裝置渦輪蝸桿閥門裝置,剪式連杠升降裝置。螺旋頂升裝置,落選下降裝置,平行四邊形傳送機構,赫齒機構,管機構等10余中簡單機械裝置滴趣味操作,來完成鋼球沿軌道滾動,越障礙,上升,下降滴工作循環。觀眾通過操作裝置中滴各種機械傳動裝置,移動軌道內滴球體做一個完整滴循環,可以認識他們還開展了滾球的比賽,這是一個多大滴趣味啊!
我們通過這樣一個科技展品,不僅知道了它滴作用和外貌,功能,還能知道,它給人帶來滴許許多多滴有益活動,使人可以動起手來,還可以知道它針對兒童滴奉獻,它給人帶來了協作精神,還有余下滴28項展品,它滴功能雖然都不同,但是它給兒童帶來了愉悅感,快樂,動手能力,協作精神等等。我們可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滴機會,快去參加吧!
科技展現了人類文明滴發展,還展現了科技對人類滴貢獻,但最終,人類有收回了成本,那成本是人類對人類滴利益——回饋人類,科技是人類偉大滴創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