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廣州模型制作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廣州模型實體店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剛剛!中國鐵建四季度30項重點項目一覽
01、坦桑尼亞馬古富力大橋項目
中國土木在坦桑尼亞馬古富力大橋項目中積極運用中國智慧、給出中國方案。項目團隊將“四新”技術應用到項目生產中,并運用BIM技術對橋梁建設進行碰撞分析及模型制作,有效保障了馬古富力大橋項目施工質量。目前,該項目進度過半,大橋墩身已矗立在湖面之上,正在開始架設預制梁。
馬古富力大橋項目建成后將會成為非洲最長矮塔斜拉橋,為坦桑尼亞發展提供新機遇,更好地惠及當地百姓,對推進周邊地區社會和維多利亞湖區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02、滬渝蓉高鐵項目
中鐵十一局滬渝蓉高鐵武宜段5標項目正線長47.18公里,項目采用超大型旋挖鉆對鐘祥漢江鐵路特大橋進行大直徑超長深水樁基施工,利用先進的設備和技術加快建設,嚴控工程安全、質量、環保、進度,建設百年高鐵,確保工程如期建成通車。
滬渝蓉高鐵設計時速350公里,橫貫東中西、連接6省市、串聯3大城市群,是長江流域綜合立體交通體系的主骨干、全國八縱八橫高鐵網的主動脈,也是推動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發展的國家重點工程。項目建成后,武漢3小時內可達上海、重慶。
03、重黔鐵路項目
中鐵十二局重黔鐵路項目全面推行隧道成套機械化施工管理,開展智能機械化專業人才培養,推廣應用了隧道地質3D掃描技術,應用三臂鑿巖臺車和“36米有效長度移動棧橋+仰拱全幅鋼模板”,自行研發了智能噴淋養護工裝,培養出一批可堪重任的青年鐵路建設“先鋒隊”,成為企業鐵路建設創新示范點。
截至目前,重黔鐵路坪上、中興兩座萬米長大隧道進入正洞全面開挖階段,完成本年度施工計劃的87%。該項目建成后,將完善高速鐵路網布局,加快形成重慶至廈門的高速鐵路主干道,帶動沿線經濟社會發展。
04、青蘭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女姑口跨海特大橋
中鐵十四局青蘭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跨海特大橋是連接青島主城區和膠東國際機場,助力上合示范區交通高質量發展的重點項目。建設中,中鐵十四局建設者在深達8層樓的淤泥里打樁修橋,開設31個工作面,僅用8個月的時間創造了跨海特大橋合龍的奇跡。目前,該大橋全線T梁架設完成,進入橋面系施工階段,全體建設者以建設交通強國為指引,沐雨櫛風,力爭年底通車關鍵節點完成。
屆時,山東將再添8車道跨海大通道,有力提升區域交通互聯互通能力,推動經濟發展。
05、信陽市新五大道綜合改造項目
中鐵十五局在新五大道的建設過程中,因地制宜,更加注重細節和人性化,全力打造品質大道、生態綠廊,重點突出信陽市文化紅城、生態綠城的特色。原本老舊的新五大道一步步凈起來、綠起來、亮起來、美起來,華麗轉身為靚麗的城市景觀大道。截至目前,該項目主線段已實現通車,目前正在進行綠化帶和人行道的施工。預計至12月31日,剩余建設任務將全部完工。
06、杭甬高速公路復線濱?;ネㄖ骶€橋箱梁架設
在亞洲更大海上互通——杭甬高速公路復線濱海互通主線橋箱梁架設現場,中鐵十六局建設者們采用我國自主研制的“越海號”架橋機,通過場內整體預制、梁上運架的方法,有序推進1800噸整孔預制箱梁的施工、運輸、架設,更大程度避免了海上施工帶來的污染。
目前,濱海互通主線橋箱梁架設順利跨越連接舟山群島與寧波的重要進出通道——金塘大橋,該項目已完成箱梁架設總任務的79%。項目建成后,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和寧波舟山港集疏運網絡,推動世界級大灣區建設,促進浙江省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等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
07、同賽公路項目
中鐵十七局同賽項目在施工過程中,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廣州模型制作他們以箱梁管道定位胎架,解決了預制箱梁管道精準定位;用預制槽口底模,解決了箱梁槽口鋼筋、張拉管道、保護層等精準就位;采用“原生態”工藝工法,推廣應用新技術、新材料,打造天藍、山綠、水清的生產氛圍。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體進度的30%,正穩步推進道路、橋梁、隧洞施工。
該工程的建設將真正實現“來時青山綠水,走時綠水青山”的生態建設目標,成為青海省首個“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創建示范項目”,對推進青海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08、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
中鐵十八局參建的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是廣東省重點民生工程,其中,深汕隧道是國內更大跨度高速公路暗挖隧道,施工中,項目團隊采用單側壁及雙側壁導坑工法,使該隧道左線工程建設比原計劃提前23天貫通,后續將采用明挖下沉隧道形式通過深汕中心城區,加強城市中軸線南北向通透性,為深汕特別合作區經濟快速發展和人們的美好生活提供更便捷的交通條件。
項目建成后,深汕西高速公路全線將拓展為雙向八車道,設計時速提升至120公里,路基寬度由24.5米拓寬至42米,實現深汕與汕尾30分鐘、與深圳市區90分鐘高速公路快速互達。
09、西藏玉龍銅礦礦用卡車“油改電”項目
中鐵十九局西藏玉龍銅礦礦用卡車“油改電”項目投運,一期投入使用的40輛純電動礦用卡車每年可幫助施工方減少柴油消耗9983噸,相當于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809噸,替代電量約500萬千瓦時。
該項目作為高海拔綠色智慧礦山的踐行者,將牢牢抓住新能源、大數據、互聯網等時代機遇,深入推進高原生態環境保護,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
10、西延鐵路項目
中鐵二十局西延鐵路項目自進場之初就明確科技賦能、智慧建造的主基調。先后進行了大斷面淺埋軟塑黃土隧道施工變形控制、黃土路基邊坡綠色生態防護等6項關鍵技術的科研立項,廣州模型制作他們在保護好當地生態環境的同時,運用科技手段為建造紅色精品高鐵進行賦能。
目前,該項目通過使用優化后的大跨度懸灌梁掛籃跨鐵路施工技術方案順利實現了交口鎮北洛河特大橋上跨既有線(包西鐵路)轉體梁0號塊安全澆筑,這是該項目繼劉家河一、二號隧道貫通、橋梁樁基完成后的第6個重要施工節點。
11、廣通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
中鐵二十一局甘肅臨夏廣通河水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采取河底清淤治理、灘地生態修復、污水管網遷改、生態隔離帶建設等舉措,打造廣通河兩岸綠色生態廊道。截至目前,一期工程生態隔離帶已全面建成,截污管網已進入收尾階段,整體進度已達90%。
項目建成后,將有效提升河水環境質量,構建豐富的植物群落,營造鳥類的棲居環境,實現河暢、水清、岸綠、宜人的目標。
12、泉港海洋生態整治項目
中鐵二十二局泉港海洋生態整治項目通過對海岸線進行修復養護、海堤生態化改造,構建起一道道綠色生態海洋岸線。在近海處建設貝藻礁型防浪屏障減少潮汐海浪沖刷的同時,還為海洋藻類提供棲居平臺。設置在海洋中的垃圾攔截系統能夠有效攔截海洋垃圾,顯著改善海洋生態環境。
項目建成后,將持續加強海洋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對于保護海洋環境,打造海洋強國、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13、蘭原高速公路項目
中國鐵建投資集團投資,中鐵二十三局參建的蘭原高速公路項目以高質量施工推動高質量發展,從高質量、高效率的施工出發,嚴控質量和安全標準,掀起施工大干熱潮,強化創優管理,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健全、運行良好,質量檢驗合格率100%。10月21日和10月31日,他們相繼完成了主線瀝青路面全線貫通、路面工程全部完成兩項施工節點,為項目實現年內通車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蘭原高速公路項目通車后,將在黃河北岸構筑起一條新的東西大通道,對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鄭新一體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14、合新鐵路項目
中鐵二十四局合新鐵路站前6標項目通過優化施工方案減少了臨時用地征用,并對沿線耕地資源進行保護。他們還結合施工廢水的化學成分、水質特征進行針對性處理,以此類安全環保的共同參與方式筑牢了糧食的安全堤壩。目前,該項目橋梁下部結構已完成46.3%,預制梁生產在全線新進場標段領先。
合新鐵路聯通安九、昌吉贛、贛深高鐵,連接徐連客專、京滬高鐵二通道和沿海高鐵,對優化完善國內高速鐵路路網布局具有重要意義。
15、昌景黃鐵路項目
中鐵二十五局昌景黃鐵路項目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在信江主河道旁的樁基施工中設置泥漿循環系統,泥漿經沉淀過濾后及時外棄,同時采用拉森鋼板樁圍堰施工技術,后期支護樁拆除不產生建筑廢棄物,并對開挖區域及時回填、噴灑草籽,做到將“綠色”歸還大自然。截至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合同額的85%,且于10月31日完成信江西支特大橋的合龍,為后續無砟軌道施工及鋪軌奠定堅實基礎。
項目建成后,南昌到黃山將由原來3小時行程縮至1小時,對促進沿線旅游資源開發,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打造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和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具有深遠意義。
16、重慶東站項目
中鐵建設重慶東站項目成立青年突擊隊,抽調技術骨干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精心組織勞動競賽,現場6個工區比進度、賽形象、拼質效,施工作業面遍地開花,大干熱潮如火如荼,正在沖刺258標高承軌層主體結構施工。項目團隊提前8天完成地鐵主體結構目標,4個月完成70%的年度生產指標,得到了工程建設單位、地方業務部門的通報表揚。
項目建成后,對完善重慶“米”字型高鐵網,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打造立足西部、聯動東部、面向東盟、連接歐亞的開放門戶具有重要意義。
17、唐山高鐵并行段“四電”工程
中鐵建電氣化局京唐項目以科技創新為平臺,成功研制了新型穩固防傾斜接觸網梯車、智能制動限速平板車、智能安全帽、機柜組立裝置等多項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并廣泛應用于施工生產。他們先后取得國家專利22項、論文工法數篇,既為項目節約了成本、提升了技術實力和效率,又創造了經濟價值,取得了良好的社會信譽。
京唐項目奔跑在“軌道上的京津冀”的建設中,歷時2年完工,為京唐鐵路年內開通運營奠定了基礎,并帶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在交通領域率先突破。
18、東營河口區北部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
中國鐵建港航局東營河口區北部海岸帶生態系統保護修復項目作為恢復海洋生態系統穩定性、優化海洋生態環境的修復項目,項目團隊以守護碧海藍天,打造生態長廊為己任,從嚴從實落實安全生產與進度、質量各項要求,確保工程質量過硬,進度超前,完成項目生態修復功能。截至目前,全長5211米的生態壩體已基本建成,具備相關生態功能,并開始啟動相關海洋物種的選育工作。
項目建成后,將對推進生態環境大治理及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切實做好下游黃河三角洲海洋生態系統保護,優化海洋生態環境,助推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19、青藏鐵路格拉段道岔更換及信號系統改造工程
目前,由鐵一院勘察設計的青藏鐵路格拉段道岔更換及信號系統改造工程正在奮力攻堅。全體配合施工人員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砥礪奮進,克服高寒缺氧以及疫情影響,開展百日攻堅活動,用實際行動再現了“挑戰極限、勇創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目前,改造主體工程已全面完成,剩余附屬工程的收尾施工正緊鑼密鼓開展。
此次格拉段道岔更換和信號系統改造主體工程的全面完成,為提高格拉段運輸質量和運輸效率創造了條件,提升了青藏鐵路運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抗風險能力,將成為促進青藏高原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力引擎。
20、杭衢高鐵項目
鐵四院牽頭設計施工總承包的全國首條采用“PPP+EPC”模式運作的杭衢高鐵項目,無砟軌道正全面施工,站房及站后工程正在全力建設。全體建設者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并轉化為生動實踐,統一思想,緊盯目標,開展“沖刺四季度,獻禮二十大”重點項目立功競賽活動,持續推動項目施工大干。截至目前,項目開累完成形象進度產值169.60億元,占總投資計劃的71.77%。
項目建成后,對緩解滬昆鐵路運輸壓力,支撐杭州西站樞紐發展,推動杭衢同城化,助力浙西地區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具有重要意義。
21、銀蘭高鐵項目
目前,由鐵五院負責勘察設計的銀蘭高鐵甘肅段正在進行聯調聯試,項目團隊配合建設單位對該線軌道、路基、橋隧進行綜合評估及動力試驗,完成線路、供電、通信、信號、客服等系統各項數據采集,相當于對高鐵各業務系統和整體系統進行“入職體檢”。
銀蘭高鐵中蘭段是一條承擔著國家戰略支撐、區域協調發展、開發引領保障、沿線民生幸福的“西部大通道”。該鐵路開通運營后,蘭州至中衛的列車運行時間將從過去的5小時縮短為1.5小時左右。
22、洋呂鐵路項目
作為投資設計施工一體化管理單位,中鐵上海院洋呂鐵路1標項目部面對工期緊、任務重、新冠疫情、防臺防汛等諸多難題,始終沖鋒在前。2022年,洋呂鐵路1標順利實現鉆孔樁、承臺、墩柱、路基首件全線之一,率先完成了全線首聯連續梁澆筑,首座懸澆梁順利合龍,更大跨度支架現澆連續梁順利合龍等建設目標。
洋呂鐵路是通州灣新出??趪H一流港口建設“鐵路進港區、內河到碼頭、港口通大洋”綜合集疏運體系的關鍵工程,對打造通州灣長江集裝箱運輸新出??诩柽\體系,推進江(鐵)海聯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23、 *** 智達智慧物流平臺
“ *** 智達智慧物流平臺”是中鐵物資向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突破,同時也是中國鐵建增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韌性、穩定,打造“數字鐵建、智慧鐵建”,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利器”之一。該平臺在當下運營和未來的建設中運用物聯網和現代化高新技術,打造具有行業競爭力、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物流配送體系。截至10月底,該平臺累計新簽合同額占全年總目標的99.86%;實現了中鐵物資集團內部10個子公司自控公路運輸業務上線率100%。
該平臺未來將持續深入推進平臺建設走向成熟,提升供應鏈管理效率、成本和服務水平,助力中國鐵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24、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迭戈馬丁立交橋項目
在加勒比地區首座使用后張法架設的小箱梁橋——特立尼達和多巴哥迭戈馬丁立交橋項目現場,鐵建國際采用了后張法預制小箱梁先簡支后連續的施工工藝,梁型屬首次在加勒比地區應用,箱梁的設計、施工及安裝過程結合了國標與美標雙重標準,目前該項目已完成總體的85%,正穩步推進橋面負彎矩段混凝土澆筑和負彎矩段張拉工作。
項目完工后,將成為連接城市迭戈馬丁和西班牙港的主要道路,對完善迭戈馬丁市骨干路網,緩解交通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25、慶盛安置房項目
中鐵城建慶盛安置房項目是廣州更大的在建安置房項目,開工之初就將綠色環保低碳節能的施工理念和工藝應用其中,采用全現澆外墻+疊合板、預制樓梯+預制內隔墻的裝配式方案,裝配率達到51.4%,全過程落實“綠色工地”理念,應用建筑垃圾無廢處理、水資源凈化循環使用、裝配式路面等多項綠色施工技術,減少施工對周邊環境帶來的影響,實現綠色環保目標。
目前,該項目主體結構施工整體進度已經過半,建成后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宜居宜業宜樂的全新現代化都市社區樣板。
26、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項目
中國鐵建投資集團太原軌道交通1號線將繼續推動軌道交通領域核心技術研究,深入城市軌道交通視頻安全防護體系關鍵技術研究及設備研制,把人工智能、BIM新技術進行深度植入,不斷完善軌道交通信息化安全建設,通過科技賦能,引領城軌交通行業高質量發展。目前,項目正在高效推進建設中,新建21座車站已有14座主體結構封頂,24個盾構區間已完成8個雙線貫通。
該工程對太原市完善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加快建設國家區域中心城市步伐,推進太原都市區建設和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7、龍泉山生態保護修復暨國家儲備林項目
中國鐵建昆侖投資集團投資建設的龍泉山生態保護修復暨國家儲備林項目正搶抓秋冬季造林寶貴時節,大面積啟動栽植工作,力爭超額完成全年新造林1萬畝、退化林修復6萬畝的任務,實現培育樹苗長勢好、成活率高,香樟、椿樹等闊葉樹種科學搭配,儲備林長遠持續發展的目標。
龍泉山項目是中國鐵建參建的全球更大的城市森林公園項目。項目建成后,將對筑牢長江上游生態屏障,保障區域生態安全,保護生物多樣性,增加國家木材戰略資源儲備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28、深圳地鐵3號線四期項目
鐵建南方深圳地鐵3號線四期項目積極響應,迅速吹響沖鋒“號角”。開工以來的數百個日夜里,項目團隊攻堅克難,克服了地質復雜、上蓋結構工程量巨大等眾多困難,并全力推進項目主要目標節點建設。坪西站、富坪站、白石塘站的接連封頂,各區間盾構線的始發、下穿和貫通,咽喉區停車場99.9%土方等成就,掀起了施工大干高潮。項目全年產值預計將超15億元。
該條線路建成后,將極大緩解龍崗坪地片區的交通出行壓力。
29、廣州地鐵10號線項目
中鐵建華南建設廣州地鐵10號線總承包部聚焦項目建設,以問題為導向,狠抓施工現場安全質量管控,扎實開展黨建群建工作,動員全體職工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推動十號線工程建設有序開展,向圓滿完成年度目標沖刺。
十號線是廣州市中心區軌道交通的“加密線”,對緩解中心城區交通壓力,完善廣州市軌道交通“環形+十字+X形”主骨架線網結構和推動廣佛同城化發展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30、天津地鐵8號線項目
中鐵建華北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承建的天津地鐵8號線項目開工建設以來,立足培育“投建營”一體化全生命周期優勢,把高質量發展理念落實在每一個環節、每一道工序、每一個步驟當中,先后完成天津市交通委2021年科研課題立項3項,榮獲天津市建設工程優秀BIM技術應用Ⅱ類成果一項,通過科研創新帶動全線高質量建設。截至目前,8號線一期工程全年新增5座車站完成圍護結構,1座車站完成土方開挖,1個區間完成貫通,實現全年進度的80%。
該項目建成開通后,可與天津既有地鐵線路構架起快捷換乘的軌道交通網,提升市民出行通勤體驗。
注:文章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競賽第三名 | 倫教小學分校區新建工程 / 全體建筑
項目整體效果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 倫教小學分校區新建工程
設計單位 廣州全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項目地點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
項目狀態 概念方案
競賽名次 競賽第三名
建筑面積56917㎡
觀筑GUANZHU今天要分享的優秀概念方案來自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第二季倫教小學分校區新建工程的第三名方案,本方案來自廣州全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第二季是由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局、佛山市順德區代建項目中心主辦,深圳市觀筑建筑發展交流中心策劃組織。廣州全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從眾多設計單位中脫穎而出,最終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績。
項目視頻
園中院,院中園
模型照片
倫教小學的場地坐落在綠道景觀和高層社區之間,周邊河畔濕地,?;~塘,描繪出一片典型的珠三角農耕肌理。
除了要容納72班教學規模以外,任務書還提出了設置“雙跑道”的要求,要在場地中同時布置一個300米(須為標準跑道)和一個200米的跑道,以滿足日常和不同場景的使用要求。這是本項目的一個較為特殊的要求。
場地現狀(北側望向場地)
設計一方面要解決場地內外密度、社區、自然一系列矛盾,還要在不大的場地之中實現 “雙跑道”的設置,這是設計面臨的主要挑戰。
構思草圖
體形生成
策略1
疏密相間的抽象書院
通過對任務書和場地的分析,我們捕捉到了場地和正南北呈一個夾角。設計由此出發,引出了一條南北對角線,將場地分為兩個部分。
中鳥瞰圖
校舍布置在東側,連接社區。校舍的布局借鑒了傳統建筑“多進”的布局,通過細分網格,將建筑處理為短棟相間,錯位相連的格局,連接成延綿的網絡。建筑均采用正南北向,體量之間通過庭院和“冷巷”相連。
運動區布置在西側,作為主干道緩沖,降低了噪音干擾。同時,北側朝綠道打開,讓濱河景觀滲透進場地內部。
綠道里的校園
校舍與運動場兩個部分“疏密相間”的布局方式,一方面是為了滿足規劃硬性指標,更重要是出于協調校舍與周邊綠道,社區與道路關系做出的綜合考慮。
策略2
層層嵌套的格構校園
校園特殊的空間構成方式,受到了傳統建筑的啟發——園林之中嵌套著書院,書院之中又嵌套著園林。設計的本意是引入單元模數的思路,創造一個開放的空間框架,賦予校園理性的秩序。校園空間按照模數細分,由大至小,層層疊疊向下衍生。
單元網格系統
空間迭代
格構空間系統
屋頂花園
校園中部6棟教學樓,分為高、低兩個年級組團,互為鏡像關系。每棟樓容納3個年級,每層樓又容納1個年級,3個組團。標準層結合通高中庭,引入陽光和空氣,打破了傳統內廊格局。標準層的4個教室又可以兩兩成組,空間可分可合,以適應不同的教學場景。
校園空間剖透圖(請橫屏觀看)
單元模數的思路一方面保證落地的品質,也能很大程度提高空間的靈活性和適應性。
策略3
雙環互連的落地跑道
“雙跑道”一直是本設計的痛點和難點。如果按照高密度校園的布局思路,一般是將跑道置于建筑屋面,容易帶來板下的空間處理,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問題。在設計中我們一直在思考,在可行的條件下,有沒有可能通過設計讓跑道落地?讓孩子在真實的地面層活動?
雙環互連的落地跑道
在設計中,我們將兩個跑道銜接成“雙環”的形態。300米跑道直接落地,作為校園主要的開敞空間,200米跑道則是利用建筑組團的間隙,圍繞體育館一圈。兩個跑道均處理為地面跑道,并連接成“∞”形。這樣,不僅滿足了苛刻的建筑密度條件。同時,兩個跑道既能獨立使用,也能聯動,滿足了不同的場景需求。這是設計一個比較特殊的考慮。
策略4
對角共享的街角公園
為了進一步回應周邊社區與綠道,設計將場地四個對角空間釋放出來,植入了若干公共空間——圖書館,禮堂,體育館,以及一個位于綠道上的口袋公園。幾個公共空間通過與圍墻整合,創造出若干“街角公園”,朝向對角打開,與社區共享。
街角廣場
公共建筑結合天光,被塑造成光的容器,呈現樸素而有力量的品質。室內的空間與人的活動,都沉浸在光線之中。
公共空間室內
對于我們而言,倫教的教育傳統是一種空間教育——校園本身并不需要太多的形式表達,而是如同一個“開放的空間框架”。
我們希望這個“開放的空間框架”能夠提升未來校園的靈活性,適應性,多元性。既能容納倫教的教育傳統,也能適應未來教育理念的變化,讓倫教的傳統繼續傳承下去,面對不斷變化的世界,歷久而彌新。
一個開放的空間框架
(左:蒙德里安,Victory Boogie Woogie
右:倫教小學校園肌理)
技術圖紙
總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二層平面圖
三至六層平面圖
剖面圖
項目詳細信息
項目地址: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
總用地面積:37414.21㎡
總建筑面積:56917㎡
設計時間:2022年07月-2022年08月
設計階段:概念方案
設計單位:廣州全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主創建筑師:劉瀟、劉琮曉
設計團隊:鄧潔雯、林麗晴、劉馨然、翁喆銳、鄭依然(實習)
模型制作:超級有型工作室
視頻制作:藝城文化
-End-
編輯:李璽
校對:紀沖沖
本文由“廣州全體建筑設計有限公司”授權觀筑發布。歡迎轉發,禁止以觀筑編輯版本轉載。
【相關鏈接】
預公告 | 佛山市佛山一中順德學校建設工程全過程設計招標,即將啟動
評審結果公布 |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 · 第二季
200進36,資格預審結果 |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第二季
參賽單位全公示 |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第二季
競賽公告 |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 第二季—六所中小學校園新建、擴建設計競賽
答疑補遺 | 佛山市順德區最美校園行動計劃 第二季—六所中小學校園新建、擴建設計競賽
競賽之一名 | 佛山新城義務教育學校(初中)新建工程 / 深圳建科院+灣區規劃設計
競賽第二名 | 倫教小學分校區新建工程 / 深圳市柱梁枋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guanzhu_project@163.com

關于廣州模型制作和廣州模型實體店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