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北京沙盤模型,以及北京沙盤模型炒單群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奮進新時代”主題展引發強烈共鳴
帶著高溫灼燒痕跡的神舟十二號返回艙、2020年12月嫦娥五號返回器帶回的月壤、來自北京冬奧會開幕式最溫暖創意的“雪花”……9月27日北京沙盤模型,“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開幕。昨天北京沙盤模型,北京青年報記者在主題成就展現場看到,展覽中展示的大量真品實物引發參觀者的強烈共鳴,實物、沙盤展示區不僅成為市民的打卡地,跟著這些帶著鮮活記憶的展品,人們深深感受到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和偉大變革。
月壤、返回艙前
感受中國航天硬實力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緊扣“奮進新時代”這一主題,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為主線,聚焦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既展現事業發展的新局新貌,又揭示變革背后的力量和動能;既展現新時代中國新時代人的政治引領、思想指引,又反映廣大人民群眾團結一心、干事創業的良好風貌。展覽設置序廳、中央綜合展區、地方展區、展望展區、室外展區和互動展區6個展區,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角度豐富、內涵飽滿。
2008年9月27日,神舟七號航天員翟志剛在劉伯明、景海鵬密切配合下,圓滿完成我國首次空間出艙任務,邁出了中國人艙外行走的之一步。昨天,走進主題成就展,多處航天科技的展示讓人們看到了14年來中國航天的硬實力。在室外展區,人們可以看到天問一號著陸器和祝融號火星車模型,現場模擬其在火星表面工作的場景;走進中央綜合展區,月壤樣品的展示也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這里展示了由嫦娥五號帶回的1731g月球樣品中的100mg月壤。透過展示窗,觀眾們可以看到呈現灰黑色粉末狀的月壤。
除此之外,中央綜合展區展示的神舟十二號返回艙也成為觀眾拍照的熱門打卡區。神舟十二號為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發射的第十二艘飛船,搭載黨旗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2021年6月17日發射,9月17日返回。駐足在神舟十二號返回艙前,看著它身上斑駁的高溫灼燒痕跡,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的畫面仿佛再一次呈現在觀眾眼前。
“冬奧徽章”前
打卡獨屬中國人的浪漫
走進主題成就展的33個地方展區,北京作為之一個展區向觀眾展示了10年來北京緊緊圍繞“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首都北京沙盤模型?怎樣建設首都”這一重大時代課題,堅持首善標準、履行首都職責,深入落實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大力推動新時代首都發展所做的工作。展覽從首都功能不斷優化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提升、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熠熠生輝5組專題進行了全面展示。展覽還靈活運用科技展示手段,綜合運用多媒體裝置、互動體驗、實物展品、模型展品、燈箱櫥窗等多種展陳形式,打造精品陳列,全景式、多角度展示北京發展成就。
“圓夢奧運”、“首善北京”……1:20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彩車模型引發了一些觀眾的共鳴,觀眾一邊參觀一邊討論著2019年10月1日參與慶典活動那一刻激動的場景。駐足在數字中軸線的互動區,輕點“對望中軸”中的5個對望點位,觀眾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景山與鼓樓互眺、正陽門與天安門互眺、正陽門與永定門互眺等場景。
沙盤展示區
觀眾可直觀“軌道上的京津冀”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卻瓣瓣同心。”京津冀協同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示沙盤是北京展區重點之一,昨天也是市民的打卡地。通過實景沙盤、全息風扇、高清顯示屏等多媒體,幫助市民全面了解北京緊緊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續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交通、生態、產業、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協同發展取得的新突破。
沙盤分為堅定不移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高標準高質量推進河北雄安新區建設、高水平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推動通州區與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加快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一體化交通網絡跑起來、生態環境持續好起來、產業對接協作串起來、老百姓獲得感多起來等9個版塊。
北京展區的冬奧主題也成了市民打卡的熱門,和冰墩墩、雪容融合影,還可以來一次“滑雪”體驗。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徽章展柜前人氣最旺,這里集中展示超過了百枚的徽章,包括“點燃冬奧”倒計時、三山五園、冬奧場館、四大名著等系列徽章,傳統文化和現代創意讓人們感受到方寸之間生動的奧林匹克文化,這也是獨屬于中國人的浪漫。
文/本報記者 王薇
攝影/本報記者 郝羿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北京展區:精彩故事展現非凡十年
北京日報客戶端 | 記者 孫杰 潘福達 武亦斌 洪燕杰 美編 張存
輕點“對望中軸”,可身臨其境感受景山與鼓樓互眺、正陽門與天安門互眺、正陽門與永定門互眺等場景;駐足實景沙盤,“觸摸”京津冀協同發展新成效,感受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兩翼”齊飛新氣象……非凡十年,一幅壯美的新時代畫卷在北京展覽館鋪展開來。
凸顯首善標準,突出首都特色,“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北京展區通過100余張照片、100余件展品及圖表、視頻、科技展項等,全景展示出北京十年來的深刻轉型、歷史變革、巨大變化與嶄新面貌。 一展盡覽京華大地十年巨變,精彩的“北京故事”帶給觀眾的是驕傲和自豪,更是振奮和鼓舞。
身高177厘米的全尺寸人形仿生機器人。
看點1
國慶彩車模型 重溫歷史瞬間
走進北京展區,映入眼簾的之一組展品,是“首善北京”“圓夢奧運”“美好生活”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彩車微縮模型。三輛色彩鮮艷的彩車模型,按1比20等比例縮小。其中,融合天壇、北京雨燕、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等元素的“首善北京”彩車,是全國34個省區市和港澳臺彩車的頭車。它一下子就把觀眾的記憶拉回到盛況現場,重溫無比激動的歷史瞬間。
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彩車微縮模型亮相,讓觀眾再度感受到慶典盛況。
2019年開放北京香山革命紀念地,2021年全面修繕并重新開放北大紅樓……大力加強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的成果,是展覽濃墨重彩的一筆。充分挖掘首都紅色資源,加強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北京推動建設建黨、抗戰和新中國成立三大紅色文化主題片區。展廳里,觸手可及的紅色旅游資源地圖、紅色文化叢書、紅色地標打卡點明信片,皆是豐碩成果的體現。
“燕京八絕”櫥窗里,《凝香聚瑞》花籃、《錦繡和美》果盤、《文明互鑒》寶鼎、《四海升平》景泰藍賞瓶,個個巧奪天工。這些蘊含著花絲鑲嵌、雕漆、景泰藍等傳統技藝的展品,是2014年APEC會議等重要會議的領導人贈禮。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跑出“北京速度”。一批體現著首都科技創新的代表性展品,在展柜中特別陳列: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研發的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支持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類腦芯片“領啟·KA200”、為全球首款96核區塊鏈專用加速芯片打造的板卡。
“懷柔一號”衛星模型,則是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程中的一個重要成果。這顆2020年成功發射的科學衛星,可全天候監測高能天體爆發現象,未來將有力推動我國空間科學、空間技術、空間應用的發展。
“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模型。
看點2
明星沙盤 “觸摸”京津冀協同發展成效
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打好疏解整治促提升“組合拳”,北京作為全國之一個減量發展的超大城市,近年來持續增強與天津、河北兩地協同聯動,推動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加快構建。
一體化交通網絡跑起來,京張高鐵開通運營,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正式投用;生態環境持續好起來,京津冀區域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五大河流全部重現“流動的河”并貫通入海;產業對接協作串起來,2014年以來京冀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已簽約北京項目465個,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新增注冊企業累計超過3000家……
生機勃勃的京津冀大地上,交通、生態、產業等重點領域協同已率先突破,通過眼前的沙盤,成效一覽無遺。講解員介紹,精心設計的沙盤與高清顯示屏形成互動展示,觀眾可通過文字、圖片、圖表、視頻、動態演示等多種形式,非常直觀地感受到三地協同發展取得的新進展。這座沙盤已成為成就展的明星打卡點之一。
點開沙盤的“高標準高質量推進雄安新區建設”模塊,可以看到,北京以“交鑰匙”方式支持雄安新區新建的幼兒園、小學、中學三個學校項目,已全部建成交付;京雄城際鐵路運營已滿一年,京雄高速公路北京段正加快建設,初步形成兩地直連直通的交通體系。
目光轉向城市副中心,一批標志性重大工程梯次推進,劇院、圖書館、博物館加快建設,環球主題公園盛大開園,有序拉開了城市副中心建設框架。現場展出的“京華號”盾構機模型,用于北京東六環改造工程中西線隧道工程,更大開挖直徑可達16.07米。
“京華號”盾構機是我國自主研發制造的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用于北京市東六環路改造工程西線隧道工程中。
看點3
“數說”經濟 十年跨越三個“萬億元”大關
如展墻上一幅圖片所示,“三一重工北京樁機工廠”是全球之一家獲得“燈塔工廠”認證的重工業。“燈塔工廠”被稱為智能制造業的“奧斯卡”,目前全世界獲得認證的有103家,其中37家在中國,2家在北京。在北京,像這樣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對經濟增長貢獻超過50%。
視頻展示的“數說”經濟建設成績,令人振奮。過去十年,北京市地區生產總值不斷提升,跨越三個“萬億元”大關(即兩萬億元、三萬億元、四萬億元),2021年已突破四萬億元,人均值和全員勞動生產率始終排在全國前列。
動手點擊開放北京地圖,北京自貿試驗區和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重點園區的空間布局盡收眼底,再輕點圖標,還能查詢到各產業的分布點位、區域介紹。
著力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現場展出一張“北京三號”衛星A星三維模擬圖。這顆衛星厲害在哪呢?據講解員介紹, 它是一顆商業成像衛星,一秒鐘能拍2400多張照片,每張照片大約能覆蓋200米乘150米的區域,分辨精度能達到0.5米。
看點4
從采煤到覆綠 新舊對比圖展現生活巨變
緊緊圍繞“七有”要求和市民“五性”需求,堅持“民有所呼,我有所應”,北京從“接訴即辦”和保民生辦實事兩頭發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超大城市現代治理水平,城市更加宜居、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展墻上,一幅幅新舊對比圖頗有視覺沖擊力。門頭溝區“京西礦區”過去和現在的景象呈現在觀眾眼前,曾經的礦區荒涼破落,現如今實現從采煤到覆綠的歷史轉身。“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北京踐行新發展理念,在2020年底關閉了最后一座煤礦,同時進行產業轉型升級、生態治理,堅持大尺度綠化, 連續實施三輪百萬畝造林綠化工程,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4.6%,整個環境也變得更加宜居。
前門三里河街區環境整治的新舊對比圖同樣吸睛,今日三里河舊貌換新顏,再現“水穿街巷”美景。 過去五年,北京像這樣提升整治的背街小巷有將近4000條,不但居住環境改善了,古都風貌也得到了恢復。
更多照片和視頻展示了近年來北京生態保護的成效:藍天白云下的北海公園風景如畫,2021年統計的北京市PM2.5年均濃度為33微克/立方米,創歷史新低,比2013年降低63.1%,142條段黑臭水體全面完成整治;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北京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在這里生活的鳥類目前已知的就有300多種;密云水庫的照片展示了這一水利奇跡,2021年密云水庫蓄水量創歷史新高,達35.8億立方米,水資源戰略儲備能力穩步提升……
看點5
打卡“雙奧之城” 體驗冰雪運動速度與激情
在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打卡點,觀眾可以踏上滑雪互動裝置,親身體驗冰雪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一件件競賽場館的微縮模型,把觀眾的記憶帶回到了冬奧“北京時間”。被稱為“水晶鞋”的首鋼滑雪大跳臺,見證了谷愛凌和蘇翊鳴奪冠的巔峰時刻;“冰絲帶”國家速滑館,是2022年冬奧會北京主賽區唯一新建的冰上競賽場館;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改造成“冰立方”;國家雪車雪橇中心“雪游龍”,觀眾通過照片中可以看到全球獨具特色的360度回旋賽道。
展柜里陳列的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紀念徽章,將奧運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等元素巧妙結合,滿足從紀念到收藏的多重需求。另一側的展柜展示了嫦娥五號搭載的北京冬奧會的展示品以及北京奧運徽寶(典藏版)和冬奧徽寶(典藏版)紀念章。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籌備舉辦過程中,涌現出一大批事跡突出的集體和個人,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延慶場館群獲得的突出貢獻集體獎牌及證書,以及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突出貢獻個人證書及獎章也集中展示。
觀眾還可以觀看水陸兩棲機器人水下火炬接力的震撼視頻, 這是奧運史上首次實現機器人之間水下火炬接力,體現了科技奧運的魅力。在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打卡點,參觀者紛紛拍照留念。觀眾在現場還可以3D裸眼身臨其境感受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的盛況,也能踏上滑雪互動裝置,親身體驗冰雪運動的速度與激情。
觀展·提示
時間:至12月
地點:北京展覽館
預約:10月下旬將面向公眾開放個人預約參觀
“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記者探訪北京展廳
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引人關注。
兩屆奧運會火炬、冬奧會水陸兩棲機器人和水下火炬在身旁,沉浸式體驗滑雪北京沙盤模型;沙盤、屏幕聯動,全面了解京津冀協同發展最新成就;左邊數字中軸線、“燕京八絕”工藝品,右邊北斗定位芯片、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
在黨北京沙盤模型的二十大召開前夕,“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在北京展覽館舉行。9月28日,記者探訪北京展廳,發現展覽內容豐富多彩,可觀賞,可玩味。
9月28日,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北京展廳,觀眾體驗冰雪運動游戲。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北京展廳展覽共有五個部分
穿過北京展覽館主展廳,向前就是北京展廳。步入展廳,“中國紅”“豐收黃”兩色映入眼簾,展現首都恢宏大氣的氣質。展覽共有五個部分,分別是首都功能不斷優化提升、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提升、世界首個“雙奧”之城熠熠生輝,高度濃縮地展示了北京十年發展成就。
在“首都功能不斷優化提升”部分,參觀者可以在電子屏上點擊查看北京紅色地圖、翻閱首都紅色文化書系,還可以看到“覺醒年代”等網紅文創產品。在電子屏旁邊,參觀者可以自取明信片,并隨手蓋上香山革命紀念館、北京大學紅樓等景點的紀念章。另一面電子屏則顯示了數字中軸線,旁邊陳列了做工精湛的“燕京八絕”工藝品。在這里,還可以看到國慶70周年慶祝活動彩車的微縮模型等。
9月28日,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北京展廳,觀眾參觀拍照。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引人關注
北京展廳的明星景點之一,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示沙盤。9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北京展覽館觀展,曾在北京展廳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示沙盤前駐足。28日當天,不少參觀者來到同一位置拍照留念。
近年來,京津冀協同發展取得新突破。北京市持續疏解整治促提升,增強與天津、河北兩地協同聯動,推動雄安新區和城市副中心“兩翼”聯動發展,構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實現的新突破。北京展廳通過京津冀協同發展成就展示沙盤及兩個大屏幕將一系列成就全面展示了出來。
京東方柔性顯示屏、北斗定位芯片、長壽命超導量子比特芯片、自動駕駛示范區云控平臺……展廳內這些實物、模型顯示出,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展廳內,“北京對外開放布局圖”互動展項,集納體現了“兩區”“三平臺”建設成效。
展廳內有一組色彩鮮艷的圓柱引人注目。記者走進發現,這組圓柱有9個,上中下分別為紅色、黃色、綠色。展示的是2013年-2021年空氣質量各級別天數分布。其中,紅色部分代表的重污染天氣越來越短,綠色部分代表的空氣質量優良部分則越來越長。這是展覽的第四部分,展示了首都人民群眾生活品質明顯提升,這一部分圍繞“接訴即辦”“背街小巷治理”“兩件關鍵小事”和住房、醫療等民生保障,通過前后對比圖、實物展示等方式,體現了居民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9月28日,北京展覽館,“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北京展廳,現場展出的“懷柔一號”科學衛星模型。新京報記者 鄭新洽 攝
參觀者沉浸式體驗滑雪
踩上滑雪板,手持滑雪杖,在巨大的屏幕前一展身手……北京展廳更好玩的部分,莫過于“雙奧”之城這一環節。昨天下午,在冰墩墩和雪容融的陪伴下,不少參觀者沉浸式體驗了滑雪。這里,還展示了2008年和2022年兩屆奧運會的火炬,冬奧會水陸兩棲機器人及水下火炬,冬奧會冬殘奧會徽章,可謂是琳瑯滿目。
“很多參觀者對冬奧會冬殘奧會徽章非常感興趣。”講解員楊佳萍告訴記者,這是北京展廳人氣更高的展柜之一,這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與奧運精神的結合。
“展廳并不大,但內容非常豐富,我看了很長時間。展覽形式新穎,好看,好玩,令我對‘雙奧之城’,對首都的文化、科技發展印象非常深刻。”觀眾李女士告訴記者,這次參觀,讓她對北京這座城市更加了解。
據了解,展覽將持續至年底。
新京報記者 沙雪良
編輯 白爽 校對 劉越
北京沙盤模型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北京沙盤模型炒單群、北京沙盤模型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