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農博會展廳好看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農博會展廳好看么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本文目錄一覽:
遼寧各地舉辦多種活動歡慶農民豐收節
本報訊 記者劉桂菊報道 為增添農業發展活力,提振農村發展信心,增加農民豐收體驗,近日,遼寧省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在沈陽、大連、錦州、營口4個主會場,31個分會場同步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
線上直播拓展銷路。同“屏”共振,讓豐收節氣氛“燃”起來。今年,遼寧省各地的慶豐收現場,不約而同做起在線直播等活動,讓網友身臨其境般感受現場的熱鬧。
豐收節當天,第22屆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在線上舉行,農博會采用云直播的方式,為重點產品直播帶貨,沈陽各地慶祝豐收節活動也在網上播放。
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官網上線的“大連市特色農產品網上展廳”,成了農業經營主體的集體秀場。90多個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推出200多種各自“看家寶貝”共慶豐收。展廳開通首日,不少農業經營主體收到了良好反饋。
此外,錦州義縣的花溪森林公園里,主播們在玉米搭建的農家小院熱情地直播帶貨。原本知名度就頗高的小粒花生又火了一把。營口會場同樣熱鬧。主播紛紛推介家鄉特產,引來眾多網友在線圍觀,線上銷量不斷躥升。
線下活動豐富多彩。朝陽市建平縣的大地上一片五彩斑斕,紅、黃、白、綠、黑五色雜糧正譜寫著豐收的樂章。在豐收節活動現場,該縣設置了1個主會場和5個分會場,近200家來自全國雜糧主產區的企業帶著初、深加工產品共聚一堂,現場制作的芝麻軟糖、小米鍋巴、雜糧粉等幾十種雜糧美食,讓現場觀眾贊不絕口。
鐵嶺市西豐縣,“慶豐收、游鹿鄉、促發展、迎盛會”活動在河畔夜市拉開序幕。啟動儀式上,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和西豐縣文藝愛好者還奉獻了一臺充滿東北特色的文藝演出,京東首屆農特產購物節西豐分會場同步啟動。為全面展示特色產業發展成果,活動現場設置了47個展位,推出西豐貢榛、雞心果、蠶蛹、鹿副產品、香菇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和美食。
擦亮“遼字號”農業品牌。已連續舉辦5年的豐收節活動,不僅是慶祝豐收、銷售產品的平臺,更是展示各地農業農村資源特色以及發展成就的一個窗口。
今年營口海蜇節,除了主打線上展銷外,還選擇7個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設立直播點,全面展示營口現代農業發展成就。活體海蜇、金燦燦的稻穗被搬進了會場,現場開啟水果、米飯、海蜇品鑒專區,營口“農業成果”一站式盡覽。
在大梨樹村,比豐收節慶典更熱鬧的是萬畝花果園里成熟的桃子、板栗、梨,漫山遍野掛滿了枝頭,散發陣陣誘人的果香,游客上山采摘,村民更是嘗到了豐收甜頭。“山上的果子大豐收,村里的景色更好看,我搭上鄉村旅游這趟車,一年能多收入四、五萬元。”大梨樹村村民崔鳳華喜悅地說。
記者從遼寧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此次豐收節期間,遼寧省各地圍繞鄉村產業振興組織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擦亮了遼米、遼菜、遼果、遼畜、遼鮮、遼藥等“遼字號”品牌特色農產品的名片。下一步,遼寧省將繼續通過大力推進遼寧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創建,不斷提升遼寧農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逛吃、逛看、逛耍…這個周末,天府農博園“熱”爆棚
逛吃、逛看、逛耍…這個周末,天府農博園“熱”爆棚
金秋九月,豐收時節。稻浪翻涌、巨人南瓜、生態集市、“五彩”場館......在第5個“中國農民豐收節”到來之際,天府農博園正式開園,同時也拉開了天府農博·踏秋季活動序幕。
9月25日,天府農博·踏秋季活動已進入了第三天,但是熱度不減,前來參觀、學習、淘貨的游客絡繹不絕。 記者在現場了解到,不少游客都是“回頭客”,因為對活動的內容感興趣,已經來了不止一回了。
稻田畫成主角,吸引超多“回頭客”
記者來到位于天府農博島的大田展區,只見金燦燦的稻田里一幅幅稻田畫形象生動,稻田邊游客絡繹不絕,紛紛拍照留念,感受豐收的喜悅。秋風徐來,沉甸甸的稻穗隨風搖曳,沙沙作響。“真的比我都大呢。”之一次來參觀的游客李琳琳挺直腰桿,興奮地和“巨型稻畫”比起了大小。
據了解,今年豐收節以“慶豐收 迎盛會”為主題,活動現場有面積3000畝的大田展區,用不同顏色的稻谷種出了全川規模更大的稻田畫,寓意著五谷豐登、六畜興旺。
為了再睹稻田畫的風采,今天上午9點,游客宋女士就帶著女兒進場了。她告訴記者,23日曾經來過一次,感覺農博園里面可看的東西挺多,當時比較匆忙,沒有逛夠,所以趁著周日再來看看。
為何稻田畫這么吸引游客呢?“這是用多個品種且顏色不同的作物種出來的。”站在農博園大田展區,工作人員指著田間“慶豐收 迎盛會”等字樣回答道,大田展區按照“一年四季永不落幕”的構想,營造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新場景融合的博覽空間,在稻田里構建出主題鮮明、農景交織的“無界”博覽格局。
逛看,逛耍……主題展游客收獲頗多
作為2022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的重要活動內容之一,系列主題展覽自開館后,就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陸續前往。
大國糧倉科技館的各類豐富農業“黑科技”是從事農業的人最喜歡的,在展廳一角,一款具備自主噴灑功能的農業無人機吸引了眾多游客駐足圍觀。“這款農業無人機集飛防和航測于一體,播撒載重能達到50公斤,實現農業精準化。”大疆農業無人機銷售經理王世臣向游客詳細介紹無人機噴灑系統、智圖系統和視覺感知系統。
人群中,家住成都大邑的王先生是帶著“目標”前來,主題展最易勾起回憶,“希望找到適合的科技成果,實現‘家庭菜園’的小夢想。”說罷,他又繼續逛展,繼續沉浸于農業科技的世界。
天府農博園主展館3號館—大國糧倉科技館內游客正在觀展
隨著農業現代化的實現,牛拉犁的農耕時代早已被機械化所代替。中華農耕文明館內一些老物件、視頻、圖像等,留住了老一輩人對農耕文化的記憶與鄉愁。
在中華農耕文明館內許多已經陳舊泛糧票、油票、肉票等吸引著游客張術蘭的注意,盡管一些票券已經殘缺不全,但上面的文字依舊清晰明了。“這些物品我都好久沒看見了,還是以前見過的。”張術蘭說,自己今年已經70歲了,從小在農村長大,這些老物件勾起了以前在農村的記憶和回憶,有一種說不出的親切感。
天府農博園主展館4號館—中華農耕文明館內游客正在觀展
各色美食惹人醉,游客“淘貨”滿載而歸
對于好吃嘴和愛淘貨的游客來說,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果展館內的懷遠藤編、新都蜀繡、會理石榴、涼山苦蕎……成為了他們的選購目標。
“展會上的東西,靠得牢。”來自成都雙流的陳阿姨,拎著一只沉甸甸的大布袋,從“購物大軍”中擠出來。她笑意盈盈地告訴記者:“每年我都來。今天一早我就地鐵轉公交趕來了,就想著能提前多備一些年貨。”
魏女士是第二次來逛展了,她是沖著美食展區來的,“我就喜歡吃美食,但是很少有機會能在一個地方吃到各地的美食。23日跟朋友一起來過一次,當時在這里吃了不少美食,不過癮,所以周日又來了。石榴、牛肉干、獼猴桃等等,這次我可要吃個夠。”說著,她就朝著牛肉干的展位走過去。
天府農博園主展館2號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成果展館內,游客正在參加金秋消費季活動
為了讓消費者享受到更多福利,據了解,今年的農博會還開通了線上平臺,產品涵蓋果蔬、糧油、茶葉、畜牧、酒水飲料、乳制品、休閑食品、調味品等近4000種商品。這也意味著,游客可以在家通過京東商城金秋消費季專場、抖音直播專場等形式線上買到所需產品。
傳統與現代,斑竹林野趣成新亮點
在天府農博園核心區的新津斑竹林景區,游客們欣賞別具一格的竹林畫廊、逛創意市集、聽戶外音樂會等,體驗濃郁的鄉土風情和農耕文化。
“這是我之一次天府農博園,太熱鬧了。”從成都自駕到新津旅游的張老先生開心極了,向記者展示著自己的攝影作品。“昨天拍到了稻田繪畫,這又趕上天府農博·踏秋季,這下能拍到更多鮮活的畫面了。”話音剛落,他又拿起相機,快速對焦、按下快門,拍下稍縱即逝的美好瞬間。
在斑竹林景區嘉年華活動上,游客還可參觀川西林盤、農耕文化館,近距離感受傳統農耕文化。值得一提的是,斑竹林景區嘉年華活動上還新增了時下年輕人喜歡的露營、戶外音樂會、咖啡品茗等內容,讓傳統與現代相結合,共同打造成一場豐收的盛會。
感受鄉村生活,游客動手慶豐收
“我來過兩次了的!”來自成都的陳女士一家5口自駕來到位于天府農博園核心區的藍城沐春風度假村,吃農家菜、逛農家小院,還體驗到采摘蔬果的樂趣,這讓多次來過這里的陳女士次次贊不絕口,金黃的稻田、小村莊景色美、村民樸實,這是這里給她留下的印象。
“民宿不僅僅需要好看,更重要的是體驗感。”藍城沐春風度假村相關負責人介紹道,根據天府農博·踏秋季活動,這里設置了不同的體驗項目,例如:春風拓印、石磨豆漿、手工香皂、手作香囊、彩繪石頭等,讓游客在這里真真切切感受到農耕的快樂,感受農業的魅力。“眼下,正值水稻成熟收割的時候,感興趣的游客也可以前往這里住民宿、品嘗特色農家美食”。藍城沐春風度假村相關負責人盛情相約道。
出行提示
游客朋友即可預約后
憑二維碼進入活動現場
“豐收節直通車”也已正式開行
更多出行事項
→戳這里了解←
此外,近期天氣變化
請提前關注天氣變化
也別忘了
繼續做好下面這些
大家要持續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
在日常生活中
自覺落實個人防護責任
常通風,勤洗手
不聚集,不扎堆
口罩千萬要戴好
—END—
遼寧:碩果飄香惹人醉 盛世金秋慶豐收
喜看稻菽千重浪,新農村里說豐年。9月23日是第五個中國農民豐收節,遼沈大地處處可見五彩繽紛的“豐”景。為增添農業發展活力,提振農村發展信心,增加農民豐收體驗,遼寧省以“慶豐收、迎盛會”為主題,在沈陽、大連、錦州、營口4個主會場,31個分會場同步舉行豐富多彩的慶祝活動,禮贊豐收,謳歌時代。
線上直播拓展銷路
同“屏”共振,讓豐收節氣氛“燃”起來。今年全省各地的慶豐收現場,不約而同做起在線直播等活動,讓網友身臨其境般感受現場的熱鬧。
豐收節當天,第二十二屆沈陽國際農業博覽會在線上舉行,農博會采用云直播的方式,為重點產品直播帶貨,沈陽各地慶祝豐收節活動也在網上播放。
“大家看過來!這是我們海洲栽培的特色‘五彩花生’,顆粒均勻、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一場別開生面的豐收節“云”端慶祝活動在康平縣海洲鄉開幕。直播間內,在6位主播的引導下,網友從不同點位觀看網紅直播帶貨、“線上”簽約、花生收獲,了解花生加工、打包等過程,感受農民豐收的喜悅。
肥嘟嘟的刺參、鮮綠的軟棗、農家笨雞蛋、有機稻米……大連市農業農村局官網上線的“大連市特色農產品網上展廳”,成了農業經營主體的集體秀場。90多個農業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村集體經濟組織,推出200多種各自“看家寶貝”共慶豐收。展廳開通首日,不少農業經營主體收到了良好反饋。以葡萄為特色產業的甘井子區營城子街道對門溝村就迎來了好幾撥兒采購隊伍。村委會委員劉萬里興奮地說:“接到了好幾個采購電話,銷了6萬多斤。”
鏡頭轉向錦州,直播帶貨如火如荼。“來看看我們義縣的小粒花生啊!好吃又營養,早買早發貨……”9月23日一大早,錦州義縣的花溪森林公園里,主播們在玉米搭建的農家小院里熱情地直播帶貨。原本知名度就頗高的小粒花生又火了一把。
營口會場同樣熱鬧。“今年我們營口海蜇大豐收,不僅個頭兒大,肉質還堅挺,味道鮮脆可口……”網紅“張同學”等主播紛紛推介家鄉特產,引起眾多網友在線圍觀,線上銷量不斷躥升。
線下活動豐富多彩
建平縣的大地上一片五彩斑斕,紅、黃、白、綠、黑五色雜糧正譜寫著豐收的樂章。豐收節活動現場,該縣設置了1個主會場以及5個分會場,以熱情的舞蹈、熱鬧的秧歌、非物質文化遺產剪紙等形式,展示建平雜糧產業成就。同時,近200家來自全國雜糧主產區的企業帶著初、深加工產品共聚一堂,現場制作的芝麻軟糖、小米鍋巴、雜糧粉等幾十種雜糧美食,讓現場觀眾贊不絕口。
“曬秋嘍!”谷子金燦燦,五味子紅彤彤,桃子羞紅了臉,梨子壓彎了腰……在鳳城市大梨樹村,豐收景象醉人心田。為慶祝豐收節,這里舉辦了“豐收喜悅”農事體驗接力賽,讓村民和游客一起貼近農業生產,感受農村習俗,體驗農民生活。
西豐縣,“慶豐收、游鹿鄉、促發展、迎盛會”活動在河畔夜市拉開序幕。啟動儀式上,鐵嶺市民間藝術團和西豐縣文藝愛好者還奉獻了一臺充滿東北特色的文藝演出,京東首屆農特產購物節西豐分會場同步啟動。為全面展示特色產業發展成果,活動現場設置了47個展位,推出西豐貢榛、雞心果、蠶蛹、鹿副產品、香菇等地方特色農產品和美食。
擦亮“遼字號”農業品牌
已連續舉辦5年的豐收節活動,不僅是慶祝豐收、銷售產品的平臺,更是展示各地農業農村資源特色以及發展成就的一個窗口。
今年的營口海蜇節,除了主打線上展銷外,還選擇7個具有代表性的科研機構和農業企業設立直播點,全面展示營口現代農業發展成就。活體海蜇、金燦燦的稻穗搬進了會場,現場開啟水果、米飯、海蜇品鑒專區,營口“農業成果”一站式盡覽。
在大梨樹村,比豐收節慶典更熱鬧的是萬畝花果園里成熟的桃子、板栗、梨,漫山遍野掛滿了枝頭,散發陣陣誘人的果香,游客上山采摘,村民更是嘗到了豐收甜頭。“山上的果子大豐收,村里的景色更好看,我搭上鄉村旅游這趟車,一年能多收入四五萬元。”大梨樹村村民崔鳳華難掩喜悅地說。
記者從遼寧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此次豐收節期間,遼寧省各地圍繞鄉村產業振興組織開展的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擦亮了遼米、遼菜、遼果、遼畜、遼鮮、遼藥等“遼字號”品牌特色農產品的名片。下一步,遼寧省將繼續通過大力推進遼寧農產品品牌培育和創建,不斷提升遼寧農業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市場競爭力。
關于農博會展廳好看和農博會展廳好看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