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首都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廳作文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游北京首都博物館作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咋寫?600字
首都博物館觀后感
基地分會組織我們參觀了首都博物館。首博新館于2006年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正式投入使用。它集北京珍貴文化遺產和當代建筑成就于一體,是一座國際先進、國內一流的大型綜合性博物館。北京國寶薈萃,首博收藏了一大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溫潤玉器中體會古人對平安生活的向往,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3000多平方米的展廳,陳列了《古都北京歷史文化與城建》、《古都北京藝術精品展》、《京劇文化展》、《京都舊事老北京民俗展》,可謂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集中展示。
我們興致勃勃地參觀了每一層的展覽。從戰國時代一直到民-國解放時期的歷史文物一一陳列在櫥窗中,貨幣、撰文、玉器、碑文以及皇室專用物品。清朝盛世時期的街市微縮景觀圖全部用木頭雕刻,做工精細,工程繁雜,陳列了皇帝身穿的龍袍,每一針每一線都凝聚了制工者的智慧與辛勞。皇帝戴的金翼善冠制工相當考究,筆筒、帶勾、鳳釵、金簪、金鏨花飾件、紋鐲等全部是純金做的,顯示了皇室生活的奢華,這些是當時的百姓望塵莫及的啊!
四層是藝術精品展,古瓷的精品都在這里一覽無遺了,彩瓷、青花、黃釉等種類繁多。五層的民俗文化展最貼近百姓生活,當我們進入這個展廳時,感覺像回到了老北京,親切之感油然而生,看到這里立刻感覺到了做個北京人的自豪與驕傲。老北京的結婚習俗、過年習俗、包括生子的習俗讓我們這些生長在70后的人感到新鮮。結婚在老北京有其特有的程式,迎親儀仗隊、抬婚轎、抬聘禮、洞房花燭等一系列的程序,繁復又熱鬧非凡,新娘要穿鳳冠霞披,女孩子一輩子的大事就在這熱鬧非凡的氛圍中完成了。過年是中國的大節日,過去的百姓一年中最盼望的就是這個節了,從臘月二十三一直到大年三十每天都有事情做,送財神、買年畫、貼對聯、祭灶神,充滿了年味,大人孩子各個精神飽滿,迎接春節。老北京的街頭滿是熱鬧的景象,街頭賣藝人踩高蹺、舞扇、雜耍,一片太平盛世,體現了老百姓對平安生活的向往。
非常感謝工會組織的這次活動,令我們大長見識,對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感到自豪,更加深化了我們的愛國主義思想以及民族自豪感。博物館濃縮了一個國家的文明精華,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展館共有五層自下而上,我們一行是從五層自上而下參觀了老北京風情文化展、青銅器展、玉器展、書法展、國畫展,這是一座名符其實的歷史與文化藝術的殿堂,它保存著和陳列著北京五十萬年的人居史及三千年的城市史,還有眾多中華民族的瑰寶,體現了中華民族的風采!
今天,我去了首都博物館,發現里面的類容真是太精彩了
可惜的是,今天只看了一半,因為時間不夠
但我還是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文物。
我之一眼看到首都博物館,就覺得真是太宏偉壯觀了。
我之一次看到外形這么好看的博物館,讓人迫不及待想看里面的類容
我和媽媽進了博物館內,就覺得這個博物館內外都非常好看
我和媽媽進了左邊的一個大的圓柱形的樓,知道了之一層是多媒體的影院
但我看到的不單單是影院,看到的是一大排電腦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關文物的游戲
我也試著玩了玩,發現里面的游戲還不錯,但我旁邊的阿姨且睡著了
我們進了影院,發現電影要過半個小時才開始演,我和媽媽都覺得沒必要在這了耗費光陰,于是就上了樓
第二樓是講的書法 我看到了好多進士寫的書法,覺得寫得真是好呀
,真是眼花繚亂啊~!~!~!
我們上了第三樓看到的也是書法,但多了一些國畫作品。這次雖然也有書法作品但是寫的人就不一樣了,盡是一些明,清代朝廷命官和大書法家寫的,雖然我看不懂但至少我之一眼的直覺就覺得作者非同一般,我覺得讓我這個不懂書法的來看都覺得很好的話,這個寫書法的一定是到了很高程度的人
還有第三層的畫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說幾乎嘴巴就沒停過,都在說:好呀好呀.........
第四層和第五層展覽的是一些玉器,我覺得這些玉器真是雕得好精致呀就不由得問了媽媽一句:古時候怎么有這么多的玉器呀?
媽媽說:古時候的人少玉器多,所以幾乎每人都有玉器
我總算知道了~!
這一層唯一遺憾的就是有一些非常精致的玉器,博物館拿到外國去展覽了,沒讓我好好的大飽眼福
我們和媽媽到了6層也就是這棟樓的更高層我剛剛一上去就啊的一聲,我叫媽媽趕快來看,我眼前的就是一個古時候有錢人用的書房,可惜的是這個書房的門被攔著了
我還以為就只有這些了呢,可是我沒想到的是這一層的里面還有呢~!我進了里面看見了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指的是那些我就不多說了)我之一眼看到的是毛筆,我看到了我從生下來都沒有看到過最細的毛筆和最粗的毛筆,這些毛筆的筆桿都是用的玉做的,真奢侈~!還有,我看到到了一大塊黑色的東西上面刻得有非常精致的圖案,我想這應該是壓紙的吧!可是,我一看簡介就蒙了,這居然是磨墨用來磨的東西,我又不由得說了一句:真奢侈呀!
我總算看完了5層,就差1層的了,于是我和媽媽就下了電梯,來看電影了

作文首都博物館,不少于800字。比如一些感受,或者有關展廳的介紹
參觀首都博物館
10月13日,首都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廳作文我們來到首都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廳作文了首都博物館。一下車,一座氣勢恢弘的建筑物呈現在眼前,懸挑的屋頂氣度不凡,玻璃幕墻晶瑩透亮,而一個繡跡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墻而出,斜倚在幕墻上。
走進首都博物館一樓大廳,迎面便是一座紅柱綠檐,高大敞亮的牌樓,上面刻著三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營造出濃濃的老北京味道。牌樓左右兩邊的展廳別具一格,一個像長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個簡直就是青銅鼎,剛才那個破墻而出的怪物,原來就是那巨大展廳的一角。老師說首都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廳作文:“青銅鼎是圓廳,“木匣”是方廳。”
首都博物館歷史文化展廳作文我們乘著電梯來到圓廳的六層,參觀“玉器精品展”。進入展廳,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這里有用來求雨的玉豬龍、盛酒的樽和撓癢癢的如意。最吸引我的還是翠扳指,它渾身閃著
翠綠無暇的光,有瓶蓋大小,是清代大太監李連英珍藏的,而且也是皇家才能擁有的。
走到五層,我們參觀了“書房珍玩精品展”。在這里古代的文房四寶筆墨紙硯樣樣齊全,還有著名的湖筆端硯,但我的眼睛卻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為這小小的墨盒里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相傳古代有一個人去京城趕考,妻子覺得他背著硯臺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裝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到進棉花,書生寫字時,只要沾上一點水,就能寫字了。這樣就發明了中國之一個墨盒。
參觀完圓廳最后一個展廳青銅器精品展,我們又來到方廳參觀“老北京民俗展”。進入一間間不同的展室,展現在眼前的是老北京過年,結婚,祭天……的風俗,那已有上百年歷史的老“冰箱”仿佛把我們帶到遙遠的過去。
中午,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首都博物館。在車上我想:首博真是一個歷史的長廊,讓我們穿越了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歲月,又回到了現在。
首都博物館老北京民俗作文
我們觀看了古代繪畫藝術精品展廳,那里陳列的是明清繪畫作品。順著二層的螺旋結構我們來到了三層的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以收藏或流傳于北京的明、清時期的名家墨書精品為主線,展示北京書法藝術的特色。四層有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以反映燕國青銅器文化面貌為主線,從鑄造技術、造型、紋飾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銅藝術。四層還有京劇文物展,有那些漂亮的臉譜,戲服,聽戲的茶樓,坐在小桌旁看著前面的大屏幕正在上演的戲劇,能真實親切感受到當時來茶樓休閑的人,那種自在享受的情緒。
四層還有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它分宋遼金、元、明、清四個展廳,以宋遼金至明清時期北京地區重要遺址、墓葬、窯藏出土文物為主。該展覽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個歷史時期出土及傳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國古代陶瓷發展史各階段發展軌跡,集中體現了中華瑰寶----中國古代瓷器藝術的歷史風貌。個性簽名網
五層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分為新石器至南北朝時期、隋唐至遼金時期、元明清時期三大部分。本展覽從展現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發,反映了北京地區的玉器發展史和藝術特色。我十分喜愛青白玉,看上去十分的純凈,有些能夠說是晶瑩剔透,看了就讓人喜愛。五層還有老北京民俗展,在這個展廳隨處可見用小泥人模仿當時婚慶熱鬧喜慶的場面,透露出當時純樸的民風民情。除了這些還記得有剪紙展,風箏展,北京小吃展,服飾展。
透過此次參觀,孩子們大大開闊了眼界,首都博物館留給我們的是太多驚奇,太多的震撼,真讓人難忘啊!
求幫忙找一篇暑假參觀首都博物館或國家博物館的作文!500字!謝謝
在我踏出首都博物館的最后一步時,不禁連想感慨:這是一個蘊含著多么璀璨文明的瑰寶呀!我很慶幸今天能與相識已久的同學們一起觀光,一起分享,一起收獲。好奇的來,驚喜的走。滿載著無限的樂趣與滿足。從一層逛到五層,映入眼簾的一切都一直在充實著一顆空虛的心。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在這一刻,向我展開了。
歲月流轉,幾十,幾百,甚至是幾千年的東西,今天依舊那么清晰。看似簡單的,其實這些全都是讓人灑盡汗水的。遠處金碧輝煌,活靈活現的佛像,往近處細細斟酌,才知道這一道道的刻畫有多么不容易。
看著那些古代玉器,看著那一道道形態不一的花紋,不同的形狀,這具有極高的歷史和藝術價值。條理不一的瓷器,各具風韻的京城舊事,開拓眼界的書房珍玩,輝煌的古都北京歷史……一幅幅贊不絕口的畫面在眼前出現,這是一個令人多么難以忘卻的時刻呀,在博物館里,玻璃架上的,立在地面上的,掛在墻上的,無不反應出了以前北京人的聰慧。
在這個非凡的境界里呆了三小時,感受,品味,斟酌了許多非凡的東西 。心里不禁生出了一絲羨慕,欣賞。為何上一代的人如此偉大?為何中華民族的文化如此璀璨?真希望,在將來的某一天,被稱贊的是我們。品味著這一本收獲,觸動著筆尖,記錄著這一段記憶。在千里之外,好像又聽到了贊嘆。
今天在學校的領導組織下,我們來到位于北京長安街沿線的首都博物館。剛來到這個壯觀的比武官時,我們的心情是無比的激動,從外觀上看這個比我館的設計是十分獨特的,有一個像綠色的大鐘似的東西突出來,拒收這是一個十分大的放映廳。從總體上看這個東西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特色。
一進入博物館大廳,映入眼簾的是一面碩大的老北京式大牌坊,頓時一股濃濃的京味氣息撲向我們。我們首先參觀了“大英博物館”,在這個館中有272件展品是英國博物館捐獻出來的,展品出自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等不同時期與各大洲。同時記錄了不同人群和個人的多樣化表現。在這次展覽中有許多的展品都是舉世無雙的藏品,而且是首次在中國展出。如來自新西蘭的毛利人戰時用哨,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版畫代表作《三個十字架》,達·芬奇的《裸體男子畫像》,拉斐爾的《圣女像》等。我想這些展品的展出意味著我國與別國文化的交流。通過展出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了解世界,了解我們的歷史。 當然看完大英博物館的展出,讓我不得不向一個問題,為什么要“侵略”別國的文化?如果少一些侵略和掠奪,每一個國家都可以完好的把持各國的文化,在以后各國的交往中,可以享受一下各國的文化歷史的特點。還有在以后的交往中就會少一些糾紛!
中午午飯過后,我們來到首都博物館的其他展館。這個展館一共有五層,每一層都據有各自的特點,而且體現出了我們中華明祖的特點與風采。二層的展區主要是一些歷史事件及一些關于歷史事件的產品,在這一層,我們找到了許多關于歷史課上的指示,通過蘭立體電影與詳細地介紹,讓我們對歷史這一學科更加得感興趣,而且知識也掌握得更加牢靠。同時也知道了在新中國成立前,我國的幾個重要轉折點的實踐與電表的人物,通過這一層參觀讓我更加的熱愛祖國,而且有一種想為祖國獻出自己全部力量的決心。而第三層則是我國的建筑,進入展館,我們可以看見許多的古建筑的模型和一些門上的裝飾品,在這里我了解到我們北京的幾個“門”的分布及名稱。通過我們對“門”和建筑裝飾的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看出,我國古代人的生活氣息及生活習慣。才可以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而四層則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是以宗教為主,大多數則為佛像的展出,這些佛像顯得十分的莊重,而且具有神圣的感覺,每個國家的佛像都是不同的,都具有各國的特點。從中我們可以了解到,以前的人們拜宗教的程度以及信仰與愛好。以便于我們以后的學習和研究。
更具有民族氣息的就是五樓的展出,在這里我們可以找到許多的舊式玩意,如“七巧板,抖空竹,抓周盤”等,這些都是老北京的特色玩意兒,而且還有描繪,嫁娶的展館。真是京味十足呀!讓我們感覺到了老北京人的熱情與熱鬧。而且通過這些東西的展出讓我們知道了許多北京的習俗,和國粹“京劇”的歷史!
總體來說,這次的首都博物館只有是有意義的,有必要的。因為通過參觀我學習到了許多歷史知識,還看到了世界聞名,讓我了解了許多歷史事實的真相,認識了自然。了解到了老北京是如此的熱鬧與好玩。這讓我更加的熱愛學習,熱愛歷史,熱愛自然。熱愛祖國!
昨天,在書社和團委的組織帶領下,參觀了首都博物館,感慨萬千。走進館內,心中頓生一種空曠,久遠,渾厚,莊重之感。
穿過曲緩的走廊,我們逐層觀閱。在這里,我們不僅看到了歷代宮廷古瓷,還欣賞了名家翰墨,從古樸的青銅器遙想燕趙悲歌。
踏著清緩流轉的音樂,走進了明清繪畫作品展。昏黃的燈光下,一幅幅巨大的山水潑墨畫,或掛立,或橫鋪,筆墨工細,設色淡雅,詩畫相融。文人畫家通過筆墨丹青,肆意揮灑出意境深邃,飄逸,清幽,惟美的世外桃源。而這形神兼備的繪畫藝術足以展示古代封建文化鼎盛時期的獨特魅力。
往上走,是明清書法藝術精品展。中國書法藝術是更具民族特色的藝術之一,可謂中華文化藝術之“大雅”與“大美”。“無聲之音,無形之相”,有如無聲的詩,無音的歌,一寸毫錐,揮灑氣韻風骨,愛恨離愁,書寫著人們最本質的精神世界。有“集書之大成者”美譽的著名書畫家文徽明書法造詣深厚,篆、隸、楷、行、草各體兼工。適筆遒勁流暢,法度嚴謹,筆峰挺秀,自成一體。令人拍案稱奇。
第四層是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有各種兵器,如直內短胡——穿戈,柱脊短劍,長鋌箭鏃,反映了當時各諸侯國爭戰不休的社會狀況。也陳列著許多生活用具,如飲酒紋鼎,禮儀上用于客人洗手的雙耳蟬聯紋盤和裝飾的鳩權杖首飾。這些埋藏了千年而又重見光明的器物,盡管有些是銹跡斑斑,但以其豐富的器類,高超的工藝技術,超凡的藝術價值,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等鮮明的特點早已聞名于世。這些閃爍著古人智慧光芒的青銅器體現了古人模仿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也是研究當時社會形態的珍貴材料。
最引人注目的是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它們千奇百態,溫潤透徹,令人賞心悅目。而各種玉璋、玉制詩洗、翡翠雕龍帶鉤和李蓮英戴的翡翠扳指以及從他墓中掘出的大量金、銀、玉器也反映了皇室的奢華和清朝晚期的腐朽衰敗。
最后一站是“元代青花瓷展覽”。周杰倫的一首絕美的《青花瓷》把人們對瓷的喜愛演繹得淋漓盡致。置身于這色彩紛呈,靈巧秀逸,精致獨特的瓷海中,仿佛隔著千年的煙雨,望著“裊裊的炊煙”,體驗到古人淡雅的情思及對美的追求。
首都博物館收藏的這樣一批極具文化和藝術欣賞價值的歷史文物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性格,文化傳統,道德觀念,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化身。然而令人痛心的是中華文化的逐漸勢微、凋落已是不可爭議的事實。在展覽中,參觀人數最少的當數字、畫展了。中華的書法、字畫不再受到關注,由此聯想到沒落的中醫,凋零的戲曲,傳統節日的迷失以及西洋節日的盛起。國家在文革之后就沒有形成一種文化體系,而導致現有狀況。盡管近年來不斷出現“祭祖大典”,“孔子祭典”之類活動,不過是掛羊頭賣狗肉而已……所以我們不但要懂得珍惜深厚的歷史文化,更應該竭力將其發揚光大,讓它走出記憶,活在當下,重新在世界舞臺上綻放光彩。
今天,我去了首都博物館,發現里面的類容真是太精彩了
可惜的是,今天只看了一半,因為時間不夠
但我還是看到了很多精彩的文物。
我之一眼看到首都博物館,就覺得真是太宏偉壯觀了。
我之一次看到外形這么好看的博物館,讓人迫不及待想看里面的類容
我和媽媽進了博物館內,就覺得這個博物館內外都非常好看
我和媽媽進了左邊的一個大的圓柱形的樓,知道了之一層是多媒體的影院
但我看到的不單單是影院,看到的是一大排電腦并且有很多人在玩有關文物的游戲
我也試著玩了玩,發現里面的游戲還不錯,但我旁邊的阿姨且睡著了
我們進了影院,發現電影要過半個小時才開始演,我和媽媽都覺得沒必要在這了耗費光陰,于是就上了樓
第二樓是講的書法 我看到了好多進士寫的書法,覺得寫得真是好呀,真是眼花繚亂啊~!~!~!
我們上了第三樓看到的也是書法,但多了一些國畫作品。這次雖然也有書法作品但是寫的人就不一樣了,盡是一些明,清代朝廷命官和大書法家寫的,雖然我看不懂但至少我之一眼的直覺就覺得作者非同一般,我覺得讓我這個不懂書法的來看都覺得很好的話,這個寫書法的一定是到了很高程度的人
還有第三層的畫我和媽媽一邊看一邊說幾乎嘴巴就沒停過,都在說:好呀好呀.........
第四層和第五層展覽的是一些玉器,我覺得這些玉器真是雕得好精致呀就不由得問了媽媽一句:古時候怎么有這么多的玉器呀?
媽媽說:古時候的人少玉器多,所以幾乎每人都有玉器
我總算知道了~!
這一層唯一遺憾的就是有一些非常精致的玉器,博物館拿到外國去展覽了,沒讓我好好的大飽眼福
我們和媽媽到了6層也就是這棟樓的更高層我剛剛一上去就啊的一聲,我叫媽媽趕快來看,我眼前的就是一個古時候有錢人用的書房,可惜的是這個書房的門被攔著了
我還以為就只有這些了呢,可是我沒想到的是這一層的里面還有呢~!我進了里面看見了文房四寶(文房四寶指的是那些我就不多說了)我之一眼看到的是毛筆,我看到了我從生下來都沒有看到過最細的毛筆和最粗的毛筆,這些毛筆的筆桿都是用的玉做的,真奢侈~!還有,我看到到了一大塊黑色的東西上面刻得有非常精致的圖案,我想這應該是壓紙的吧!可是,我一看簡介就蒙了,這居然是磨墨用來磨的東西,我又不由得說了一句:真奢侈呀!
我總算看完了5層,就差1層的了,于是我和媽媽就下了電梯,來看電影了
我們的運氣可真好剛剛到,電影就開始了,電影的類容是這樣的:講了北京是怎么成為首都的,加上北京的文化,我總算知道了北京這個地方大致的歷史了。
末了,我給媽媽說我還想看,媽媽說時間不夠了。
我只好依依不舍的走了,但是我在首都博物館收獲了許多,知道了許多新知識,這一趟真是受益匪淺那~!
求參觀首都歷史博物館的觀后感(要快)600字左右
從93年來北京上大學,到現在有13年之多了。13年來,每天生活在這個城市,卻有一種“不知廬山真面目”的感覺,除了上學時的歷史課本之外,再沒有真正立體全方位的去了解過我們的首都。
參觀首都博物館新館給了我這個機會。首都博物館新館坐落于西長安街延長線白云路的西側,外觀雄偉,氣勢磅礴。進入之后,按照導覽圖一一參觀,不知不覺沉醉于祖國首都的一草一木,一鼎一印之中。
通過參觀首都博物館,我對首都的認識在以下四方面得到了提升:
一為博。首都地大物博自是早就知道,但僅限于一個模糊的概念。這次系統詳細的參觀了古代玉器藝術精品展、古代瓷器藝術精品展、古代佛像藝術精品展、燕地青銅藝術精品展、古代書法藝術精品展、館藏京劇文物展、書房珍玩精品展等各項展覽,不禁感慨祖國首都的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首都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和養育著生活在這里的2000萬人民百姓。
二為史。北京是古城,歷史悠久。曾有多個朝代以此為都,北京的歷史中填充著無數色彩繽紛的故事。承載著朝廷權威的皇家玉璽,記錄著世代變遷的竹簡,刻畫著滄海桑田的鐵器銅器,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器古玩,還有留著戰爭疤痕的民間遺物,每一件都在給我們講述著自己說不完的經歷和史實。
三為情。老北京的民俗和風土人情是聞名世界的。展廳中模仿的婚慶場面洋溢著熱鬧喜慶,也洋溢著純樸的民風民情;原汁原味的老北京吆喝,從頭到尾透著誠懇和熱情;還有日漸稀少的老北京四合院的風情,街坊鄰里們談笑風生,互相幫助,誰家有事,一聲招呼,一個院落攜手共濟,不是親情而勝似親情,讓我們現代人無比羨慕那美好的和諧。真正老北京的民情是淳厚的、溫和的、謙遜的,這是需要我們現在去重溫,去尋找和拾回的。
四為美。名勝古跡之美,現代建筑之美,自然風光之美,北京的美無處不在。活靈活現的皮影兒和面人兒,獨特的傳統服飾和民間剪紙,享譽世界的京劇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書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藝術之美更是魅力無窮。再看從博物館本身的建筑設計,到展區展品的設置,無處不在的貼心服務,到細心品味的參觀人群和天真活潑、認真參觀學習的孩子們,也展示了我們首都北京的精神文明之美。
只有真正了解一個城市,才會真正熱愛她。參觀之后這一個月以來,我走在街上總是有意無意的用欣賞的目光去觀察路邊的建筑;每次看到有損市容市貌的行為時心中總是想,這么好的城市,我們為什么不能好好愛惜她保護她。首都博物館是一個窗口,應該面向社會各界免費開放,讓大家都來了解北京,熱愛北京,進而更加熱愛祖國,熱愛黨,熱愛人民。很難想象一個亂貼小廣告或隨意扔垃圾的人會是一個對首都,對國家充滿感情的人。因此,倡議各中小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集體參觀,倡議我們同事帶家人和孩子前去參觀,倡議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到首都博物館進行參觀和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