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展廳音響怎么調,以及大廳音響怎么布置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展示廳音響設計
900方的展廳如果只是人聲產品介紹以及背景音樂播放,采用吸頂音箱類的公共廣播系統就可以;會議室是視頻會議的話則需要根據需求量身設計,采用專業會議音響設備;我們榮鋒音響公司做這一塊有13年經驗了,如果您有需要,歡迎進入我們官網看看。

這是我們展廳的音響控制器,不知道怎么調節重低音。最上面的五個旋鈕是什么意思?
更底下右面之一個是低音,這種設備不具有重低音功能。上面5個鍵是不是5個區域音量控制啊(不詳)。
展廳多媒體設備有哪些
展廳內的多媒體設備有電視,投影儀,調音臺。多功能音響。包括LED大屏幕。
音箱的大小與房間的匹配
音箱功率要和房間大小匹配
通常情況下,在選購音箱時還要考慮一個問題,那就是音箱功率與房間大小的匹配。兩者合理搭配,音箱的音效才會達到預期的理想境界。那種小屋子配大功率音箱、或者大屋子配小功率音箱的做法,都會對音箱的回放音效產生不良影響,都是不太明智的“行徑”。這種狀況就好像我們平時拿一個收音機,分別在衛生間、大客廳以及戶外所聽到的不同的聲音效果相似。所以說,好的音箱要有好的環境才能產生好的聲音。
時下由于很多家庭和個人的情況不盡相同,用來放置電腦/音箱的房間有大有小,既有10平方米以下的“陋室”,也有10~20平方米的、甚至還有25平方米以上的“大戶”人家。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房間的大小來分別搭配不同功率的音箱。在這些方案中,對于10平方米以下的“陋室”,一般建議你選用高保真耳機、10W~30W的微型2.0、微型2.1音箱為佳,那些4.1/5.1音箱既會擁擠得無法擺放、也難以達到預期效果,當然不宜選購。而10平方米以上,尤其是在15~25平方米這個范圍內的房間應該是較為常見的類型了,因此可供選擇的搭配方案也是最多的。市面上的功率為30W~100W的、大中型2.0、X.1音箱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選購了。這些音箱大多設計精良、功率充足、具有較高的性價比、有較好的音樂表現力。無論是音樂發燒友、游戲玩家,還是PC影院迷,大部分都可以得到滿足;
對于那些25平方米以上的“大戶”人家,適合與之搭配的音箱多要求在100~500W左右,目前市面上的此類國產音箱屈指可數,只有惠威的T200A(2.0)、羅技的Z-680(5.1)等幾款產品可供選擇,如果你腰包夠鼓,那些在電路設計和單元素質方面頗具優勢的進口大功率多媒體音箱也可加以考慮。
此外,影響音箱放音質量的還有音量調整與“煲機”問題。所謂的音量調整,就是將所有音箱的音量調整至聆聽者在座位上感到每一個音箱的音量均相等。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步驟,尤其是對于帶有環繞音箱、有精確3D定位要求的PC影院系統,也是決定其是否能夠得到震撼音效的關鍵因素之一。調音時可按照聆聽空間的大小、聆聽者與音箱的遠近,結合音箱說明書來耐心進行。
所謂的“煲機”問題,其性質與新車的“磨合”相似,即音箱買來后,先讓其以較大的功率持續工作,以達到使音箱揚聲器的振膜完全舒展、電路迅速老化、箱體接縫穩定等目的,最終使音箱的音質達到它所能達到的更好水平。“煲機”時間可視情掌握,一般在70~100小時左右即可。
****************************************************************************************
音響系統與聽音房間的匹配
筆者作為一名業余音響發燒友,在各式各樣的房間以及曠野中聽過很多臺音響發出的音響效果。直到上世紀90年代成都大發市場各種檔次的國產、進口音響器材大量涌現,為各層次的朋友配置過幾十套音響系統。這些音響安裝在各式各樣的聽音室內,通過調試、聆聽,總結出_些膚淺的看法和體會,與各位愛好音響的朋友分享。
一般地說,音源的負載是功放機,功放機的負載是音箱,而音箱的負載就是聽音的房間。
音響系統講究的就是一個匹配,其中音響系統和房間進行搭配是比較困難的。筆者參加過在成都舉辦的各屆全國音響展覽會,也聽過與會的各款名機,可以說參展者沒有一家不抱怨自己的音響系統與展示廳房間不匹配的問題。再者,我為各層次的朋友搭配的部分較高檔次的系統(價格大都在1萬~2萬元),在各自的房間中產生的效果真是千差萬別。總結一點就是,不管你的音響系統檔次有多高,只要和聽音環境不匹配,全都是白白浪費銀子,一句話就是空間失真的問題。
空間失真是指重放系統聲音輸出和進入人耳的聲音輸入之間的差別。這種失真主要是由于房間的諧振駐波產生的,由于房間中的墻壁、地板、天花板以及室內的各種物體,或者對某些頻率的吸收或反射。直達聲經過反射造成的起初的延遲聲和后來的延遲聲相互交織在一起造成失真,或者由于音箱位置擺放不好而使其方向性變窄,不能使原音聲場再現。對于以上問題,因各自的房間不同,以及各種設備的性能特點不一樣,哪怕是權威專家也難有統一的標準,只能根據各自的實際情況來調試搭配。一、房間大小與機器功率之間的匹配
功率放大器的功率輸出必須根據房間面積大小、高度、容積等條件來選擇,主要保
證重放時有一定的聲壓,而且要和音箱功率基本匹配。功率太小音量不夠,太大又造成浪費。一般家用根據經驗,膽機20W~50W,石機50W~100W額定輸出功率就可以了。
二、聽音房間的空間尺寸為了避免產生駐波,房間的空間尺寸的比例要合適。消除或者至少避免聲波因四周墻壁在某一頻率上產生共振,可大大提高系統重放時的聲音清晰度。一旦共振發生將很難消除,一間尺寸和裝修都已經固定的房間,并不是什么高檔器材和音源都可以完美重放的。一般家庭的客廳比較容易出現駐波的頻率大約在80Hz~300Hz,根據很多資料的介紹,聽音房間的長、寬、高比例應該是1.618:1:0.6侶,如房間尺寸差異太大,可以在裝修時通過調整天花板吊頂的高度來彌補,而寬度則可以調節墻面裝飾物的厚度(如電視墻、酒柜墻、古董架等)來彌補。
三、聽音房間的混響時間對于不同尺寸、構造,特別是室內六面材料都不同的房間,都存在不同的混響時間。混響時間的長短主要和發聲清晰度構成一對矛盾,混響時間太短,聲音枯燥發干,混響時間太長,聲音混淆不清,大量細節將無法在聲場中重現,大大影響欣賞音樂的效果。
混響時間就是指聲源停止發聲后,混響聲能衰減60dB所需的時間,其計算公式很多報刊均有介紹:
T60=0.163V/sa
式中:T60為混響聲能衰減60dB所需時間的符號,V為房間的體積,S為房間六面面積的總和,a為各面材料的平均吸聲系數
雙十五的舞臺音響在玻璃房的展廳回響太重怎樣調啊?還有點悶
回響大基本上沒治,除非重新裝修,悶的話用處理器,115Hz衰減6dB,Q值5,就不會那么悶了,更好用聲場測試軟件測一下,把低頻部分突出的都壓下去,如果是長方形展廳的話,更好把音箱擺在長的那一邊,回響會小點,鋪地毯也能減回聲,但是也吸高音
如何展示展廳的效果
經過權威的調查,展廳的面積大未必就有效果,相反,面積越大就越難于管理。很多國外專業汽車展廳的面積比我們的小很多,他們只在整體感覺上追求三個方面:明亮、功能、個性。展廳面積越大,功能就越容易被淡化。很多經銷商們還容易犯一個毛病,一看沒有客戶就關燈,熟不知很多客戶都是從外面路過時,看見樣車才產生的興趣。布置展廳的另一個學問是擺放展車,按照國外標準,離門口不遠處必須有3 輛展車,分別展示該車的側面、前臉和后臉。如果是帕薩特之類側面造型特別精美的車型,展示側面的樣車應被布置在大門正前方,并專門搭建展示臺,給顧客盡可能深刻的印象。同樣,如果汽車前臉美觀,也該放到主展示臺上。每個展示廳都該有一個主展臺,只是在展示前后臉時切忌正面對著大門,應該稍側一下,否則頗顯呆板。在主展臺的燈光運用上,如果想突出這類車型的流線效果,就應充分利用側光源而非投射光源,目前中國很多城市的大展廳的燈光效果都不好。在國外每個展示器材都有自己的參觀路線,門口的樣車是看外觀的,里面的可以觸摸,客戶可以仔細了解車輛的特性,再往里是關于這種車型的詳細介紹,包括廠方提供的資料和媒體評論。最后是商務洽談區。有條件的話,在參觀過程中還可以看見修理車間的工作景象。講師分析說,展廳面積一大,行進路線容易混亂,如果讓客戶隨意漫步,同樣是參觀一圈,效果會大打折扣。銷售顧問在面積過大的展示廳里也往往顧此失彼,難以為每個顧客提供全程陪同介紹。另外,普通的展覽器材擺放也不能隨意,在國外,一般兩輛樣車間的距離總在3到4個車門之間。車輛間距和汽車檔次也有關系,家庭轎車間的距離可以稍近一些,給人以汽車超市的感覺,隨著汽車售價提高,之間的距離也該越拉越開,到寶馬奔馳的層次,少放幾輛壓壓陣就足夠了。樣車展示講求的是專業性,特別忌諱將不同品牌不同型號的汽車比肩陳列,這種雜亂無章的大雜燴會讓顧客缺乏安全感。還有一些經銷商的通病需要注意:首先是一些大型展廳中的商務談判席離展車太遠。客戶總希望離樣車越近越好,抬頭就能瞧見。而有的展廳在談判席和樣車之間放置了幾盆綠化,嚴重阻擋了視線,顯然不太明智。其次,幾乎所有展廳里員工工作間的位置都不正確。按照國外的理論,銷售員應該在展示區邊緣辦公,為的是盡可能多地接觸客戶。經理和主管的位置應該在后臺,但視線必須開闊,能隨時掌握展廳里的動向、及時處理突發事件。老總辦公位置則要求更高,應能隨時縱覽整個展廳的全局,這些都應該加以改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