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展廳講解稿的知識,其中也會對展館講解稿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口語交際"我是小小講解員”選擇一處地方,寫好講解內容作文150字?
這個范圍很廣的展廳講解稿,你可以解釋一種自然現象展廳講解稿,物品的的用法程序展廳講解稿,也可以介紹一個地方。
肇慶科技館解說詞(800)
科技解說詞
初一七班
兒童類展廳是我要介紹滴一個種類滴科技展品區。它位于肇慶市端州區滴科技館三樓,共有29項展品,專門針對兒童滴這一特點,好奇滴特點,設計了一些參與性強,形式活潑滴項目。在兒童們在游玩滴同時中體驗狂熱及滴神奇,感受科學滴魅力,接受科學只是滴啟蒙教育,是他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科學,從而喜歡上科學,這個兒童展廳,不僅針對兒童開展啟蒙滴作用,還對大人們,從淺淺滴科學途徑了解科,我們從而感到,科學滴發展無止盡。
‘滾球’,它體現了許多人意想不到滴收獲。它滴展示主題是:展項一次由多名觀眾共同參與,通過操作機械傳動裝置是鋼球在軌道中循環運動。在參與滴過程,既可以充分發揮參與者滴動手能力,還能加深他們對各種機械裝置滴認識,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彼此之間滴協作精神,增強他們滴團隊意識。開張這個活動,對大家滴動手能力又提升了,能培養協作精神,對許多人來說是,挺難滴,這次滴活動,對參加過滴人都受益匪淺!
改展項10余個操作位置,是可以多人參與的項目,他是通過皮帶輸送裝置滴,轉向閥門裝置,杠桿頂升裝置,凸輪放裝置,滑輪提升裝置,齒輪條輸送裝置渦輪蝸桿閥門裝置,剪式連杠升降裝置。螺旋頂升裝置,落選下降裝置,平行四邊形傳送機構,赫齒機構,管機構等10余中簡單機械裝置滴趣味操作,來完成鋼球沿軌道滾動,越障礙,上升,下降滴工作循環。觀眾通過操作裝置中滴各種機械傳動裝置,移動軌道內滴球體做一個完整滴循環,可以認識他們還開展了滾球的比賽,這是一個多大滴趣味啊!
我們通過這樣一個科技展品,不僅知道了它滴作用和外貌,功能,還能知道,它給人帶來滴許許多多滴有益活動,使人可以動起手來,還可以知道它針對兒童滴奉獻,它給人帶來了協作精神,還有余下滴28項展品,它滴功能雖然都不同,但是它給兒童帶來了愉悅感,快樂,動手能力,協作精神等等。我們可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滴機會,快去參加吧!
科技展現了人類文明滴發展,還展現了科技對人類滴貢獻,但最終,人類有收回了成本,那成本是人類對人類滴利益——回饋人類,科技是人類偉大滴創造!

消防器材展廳解說詞
應廣大觀眾的要求展廳講解稿,3月1日,抗美援朝紀念館提前向公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首日,抗館迎來2000多名觀眾,是往年同期的10倍。 首位觀眾是一對夫妻 因為是之一天免費開放,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張忠勇,一直留意著誰是之一位進來的觀眾。 時間剛剛8點,一對男女走進大廳,嘴里不停地感慨展廳講解稿:“真漂亮、真壯觀。”張忠勇走上前與二位交談得知,展廳講解稿他們是一對夫妻,丈夫名叫楊玉利,是化纖公司下崗職工。 當展廳講解稿他們看到毛澤東、彭德懷等偉人的雕像時,不禁感嘆:真是惟妙惟肖啊!在戰斗英雄黃繼光展位前,夫妻倆眼含熱淚,原來他們的小兒子正在黃繼光生前所在團當兵。 在參觀過程中,二人停停走走,不時地拿出筆和本記錄著。臨走時,他們還買了一本解說詞,說回家好好看看,哪不清楚,再回抗館仔細參觀。 免費參觀很受歡迎 3月1、2日是雙休日,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記者發現,家庭觀眾和結伴參觀者成為主體,旅行團和高校學生也占很大一部分。 記者在領票處碰到了正在排隊的市民于先生。他說,“今天展廳講解稿我們家來了老少三代5口人,以前抗館一張門票40元,全家人不能一塊來,現在好了,永久性免費開放,想哪天來都行,真是方便了。 這兩日,參觀抗館的旅行團也有很多,主要來自本溪、撫順等周邊城市。本溪團的周先生對記者說:“很幸運,抗館之一天免費開放就趕上了。”周先生說,以后他要帶孩子來,讓孩子受教育,多了解歷史和文化。 雖說抗館是永久性免費觀看,但也得持票進入。抗館根據自身容量和保護展品的需要,合理調控觀眾人數,周二至周五,每天發票3000張,雙休日、節假日每天發票4000張。同時,抗館提醒廣大市民,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用以設備維護和展品調整。 有秩序參觀 文明參觀 為了游客能夠安全、有秩序地參觀,抗館特地增加了許多便利服務設施。抗館制訂了應急預案,增設了照明、消防、安防、展柜等設施,增加了導示牌、輪椅、嬰兒車等方便觀眾參觀的用具。 記者看到,觀眾們在展廳里,不再是腳步匆匆地瀏覽,而是認真地在每個展柜前仔細觀看,聽取講解。 不少參觀者表示,抗館的免費開放,將會引起更多人了解歷史的興趣,提高市民文化素質。
造船企業展廳解說詞誰給提供下?
這個解說詞要根據你們廠實際情況來寫啊,要言之有物,真正去宣傳你們的工廠,如果你簡單找個其它單位的解說詞,能用上嗎?能起到你們領導要求的作用嗎?不要弄巧成拙啊。
展廳的解說詞,就根據你們展覽的主線來寫,突出你們的產品特色,突出廠領導及全體職工的貢獻,突出各個階段發展的軌跡,突出黨的領導。。。
你如果文化水平不夠的話,可以先收集所有展覽的材料,如工廠的布置、占地面積、主要的船舶產品的具體參數、職工的情況 等等,然后再找人幫你編輯一下即可。
求智能家居展廳的解說詞
要設計一個針對用戶30-50分鐘瀏覽欣賞過程展廳講解稿的劇本展廳講解稿,嵌入一些智能家居場景事件展廳講解稿,打動用戶。
求文檔: 韓美林藝林館解說詞
來源于百度百科
北京韓美林藝術館簡介
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梨園鎮主題公園內,由通州區投資興建,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該藝術館2006年4月18日破土動工,歷時兩年完工。梨園鎮黨委、政府為了保質保量完成韓美林藝術館的建設,鎮主要領導親自參與藝術館的規劃施工、理念設計,并派出副鎮長鄧忠義親自到施工現場坐鎮指揮。
藝術館的主體建筑為灰白色基調的現代風格,內部裝修簡約,空間開闊。據了解,該建筑的設計者為國內著名建筑設計師崔凱,韓美林藝術館的設計風格與其設計的首都博物館的風格有接近之處。據介紹,紀念館的館藏藝術品包括韓美林捐贈的繪畫、書法、雕塑、陶瓷、民間工藝品等在內的10000件藝術作品,并向通州區捐贈2000件藝術作品。另外韓美林先生還將有幾千件展品在這里流動展覽,這也是該館成為國內迄今為止展覽私人展品最多的藝術館。
2008年6月25日,北京韓美林藝術館落成儀式在通州梨園鎮主題公園舉行。這座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的漂亮建筑囊括了他的創作精華,同時也濃縮了他的人生寫照——苦盡甘來。這座藝術館是中國內展出個人作品最多的藝術館。從2004年11月選址確認到2006年4月破土動工,歷時近4年落成,藝術館主體建筑以灰白色為主基調,藏品包括韓美林捐贈的繪畫、書法、雕塑、陶瓷等在內的2000件藝術作品,還將有近3000件展品在此輪換展出。韓美林早年命運多舛,曾被下放勞動達十余年之久,然而生活中的磨難并不妨礙他對美、對藝術的執著追求,鍥而不舍的精神加之與生俱來的藝術靈感,始獲今日之成就。作為中國當代最杰出的工藝美術大師,韓美林涉獵的門類廣泛而富于深度,既有雅俗共賞的書畫作品,也有獨具匠心的雕塑篆刻,其中最為出名的作品莫過于他親手創作的“奧運福娃”。
環境
建筑面積近萬平方米的藝術館,主體建筑為灰白色基調,內部裝修簡約、空間開闊。韓美林藝術館內部大致分為四個展廳,為:一樓兩個,二、三樓各一個。各個展廳內容基本一致,以陶藝、雕塑、書法與繪畫為主。
看點
——奧運吉祥物設計原件首次亮相
韓美林藝術館外雕塑
在韓美林藝術館開館慶典上,將有眾多社會名流前來慶祝,正在備戰奧運的中國體操隊全體運動員也趕來捧場。最為引人關注的是,韓美林先生參與設計的奧運吉祥物的全部手稿將在開館儀式上首次亮相,而且部分手稿將捐贈給國際奧委會。記者了解到,福娃的一些原始設計造型將之一次為人們所見,這些造型將系統展示福娃這一造型的產生、設計和演變過程,全面展示韓美林先生在福娃的設計過程中,在設計思想、文化元素運用以及藝術觀念上的微妙變化和發展。這些展品還將補編制成圖冊,作為特殊的紀念品獻給全世界。
——珍貴禮品“再造乾坤”
在開館儀式上,對韓美林的雕塑作品“再造乾坤”進行了揭幕。據了解,這件作品的靈感來自于中國文化的太極,因而也備受國際友人的青睞。受國際奧委會的委托,韓美林將以玉石精心制作同樣的太極禮品,作為北京奧運會期間的珍貴禮物贈送給世界各國貴賓。據人民介紹,韓美林先生設計的巨型雕塑作品“東方”被安放在大運河北起點的運河文化廣場,該作品總高度32米,重達260噸,已成為通州大運河北起點的獨特城市景觀。
——“小福娃”放飛和平鴿
在韓美林的重要作品“母與子”前,來自全國東、西、南、北、中5所福娃希望小學的5名學生,與來賓共同放飛1000只和平鴿。據介紹,韓美林多年來一直默默致力于公益事業,在很多貧困地區建立了希望小學,他每天還親自接這些孩子到北京來開闊眼界,并陪孩子們玩耍。今年,韓美林又在東西南北中五個地區建立了5所福娃命名的希望小學。儀式上,來自這五所學校的五名學生,穿著由韓美林親手設計的、象征“希望與崛起”的服裝,親手放飛和平鴿。
杭州韓美林藝術館
韓美林藝術館,位于杭州植物園分類區北面,總用地面積為8925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1969平方米,建筑總面積為4207平方米,其中主館建筑面積為3677平方米,于9月30日建成,2005年10月19日正式開館。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忠禹等領導為藝術館揭幕。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中央統戰部部長劉延東為藝術館開館發來賀信。中國作家協會黨組書記金炳華,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文聯副主席馮驥才致辭。國家有關部委、省市有關單位,以及來自文化、藝術、新聞等領域的嘉賓共300余人參加開館儀式。
設計理念
文獻館
韓美林藝術館杭州韓美林藝術館坐落在杭州植物園里面,被竹子包圍著,很是清秀。簡單的線條結構和樸素的外墻裝飾讓整個建筑呈現出質樸的樣貌,不招搖,不眩目,只是安靜的共處,就像與周圍的綠意生長在一起相得益彰。
這是設計師陳耀光的特意按排:白灰的外墻,大塊面的透明玻璃,建筑在自然面前呈現出謙虛而低調的性格,而細致連排的百葉隔扇和木線條裝飾,又展示出凝結著智慧與技術的建筑角度的人工個性,但是所有的安排,都圍繞著一個重要的軸心,那就是韓美林先生的三千多件藝術品。當參觀者由綠意盎然的室外園囿,追尋著樸素的建筑外墻,走入藝術館的那一刻,事先鋪墊的自然與不經意的心理狀態,被室內精彩的藝術展示效果嚴重打破,驚艷的感受就不絕于心了。
藝術館共有三層,設立了多個展區。一樓以雕塑為主、二樓展示動物畫和瓷塑、三樓則主要是書法作品。特別引人關注的是一樓的雕塑展區,走進藝術館大門,迎面而來的一座“天書墻”極為震撼,墻上刻著的30多個類似漢字的奇怪符號,尚未破譯,是韓美林先生在研究古陶時發現的。同樣以巨大引人關注的還有位于一樓左側雕塑展區的一座2米多高的北魏佛祖頭像,頭像由青銅塑成,線條流暢,眼皮低垂、神態安詳,顯得博大寬容而又不失威嚴。一樓右側主要介紹韓先生的生平,圖片、文字以及創作手稿,在右側墻壁上,一幅名為“奔豹”的壁畫極有氣勢,畫高2米,寬8米覆蓋了整個墻面,畫上數只大豹咆哮著,奔騰欲出極富張力。
值得一提的是藝術館的光線設計,設計之初,韓美林先生就提到光線的塑造要求,希望能夠突出雕塑的立體感并對書畫作品能有較好的色彩還原性,避免產生眩光,影響展出效果。另外,展出的作品均為原件,應當切實避免因光輻射及熱輻射對展品帶來的損害。所以設計師陳耀光在藝術館室內光線方案中,采取自然光與人造光有機結合的方式,甚至在某些展出位置,大膽將自然光線設為主光源,這種設計完美的實現了韓美林先生對展品的展出要求,并且成就了該藝術館內部設計中的一大特色,是藝術館室內照明設計中的一次具有積極意義的完美實踐。
韓美林不喜歡囿于條條框框,尊重他的要求,藝術館里所有的展品都沒有設置標簽加以說明,這無疑提高了觀眾欣賞藝術的難度,所以有必要提醒觀眾,可以通過報紙、網站對韓美林的作品提前作一些了解,以便在欣賞過程中更有收獲。此外,一樓的文獻館主要介紹韓美林的坎坷人生和對藝術的不懈追求,以及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所創作的大型城市雕塑,建議觀眾首先參觀這里。
雕塑館
韓美林藝術館整個藝術館,最寫實的恐怕是三尊巨型紫銅佛像了,兩尊在一樓的雕塑館,一尊在屋外,其中那尊立佛,6米多高,從一樓直沖三樓……除此之外,在雕塑館內陳列的則是數十件人物和動物的雕塑作品。人物和動物,是韓美林作品的永恒主題。
一圈看下來,大體可以把這些雕塑歸為兩類,一類是圖騰類的作品,韓美林把對象夸張變形,并把動物的某一特質,比如眼睛等,用特定的“語言”表現出來,很能反映東方的神秘精神;另一類是生活化的,主要是以人物,特別是母與子為題材,非常富有情趣,而且還把中國傳統藝術的曲線美表現了出來。
“雕塑給人的感覺往往是說教的,你可以體會其中的意義,但往往是莊重、肅穆。而我們眼前所有的作品都是‘動’的,不呆板,你可以看到其中舞動的靈魂,韓美林能夠把這種語言放大”。在謝海眼里,眼前的這些作品與純藝術的雕塑并不一樣,“他更重視老百姓的感受,創作的是觀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這是一種進步”。
繪畫館
走上二樓,右手是繪畫館。韓美林喜好動物,圈內無人不知,于是他的繪畫作品,自然而然地使展館變成了一個“動物園”。韓美林畫的猴、馬、牛、羊……一鉤、一點、一撇都活生生地躍然紙上,使人可以感受到它們的音容笑貌,隨時可以從紙面上跳出來,是活的、有感情的“活畫”。欣賞這些作品時,你一定會覺得它們是可以與我們人類心靈相通的。
“我們看畫已形成定勢,往往看筆墨、看傳承,但欣賞韓美林的畫使人改變了看畫的方式。我們不能用理論來評判作品的好壞,韓美林‘一把排筆打天下’,雖然沒有遵循傳統技法,卻讓整體畫面很有氣度”。謝海說,讓人驚訝的還有韓美林對于顏色的運用。“像品紅等高純度色,在中國畫里是基本被排斥的,但是韓美林卻能大膽地巧妙運用,反而艷而不俗。比如幾幅畫雞的作品里,有品紅、翠綠這樣比較忌諱的色彩,但卻讓人覺得必不可少”。
工藝館
走進二樓另一邊的工藝館,陶藝、掛毯、剪紙、木刻、刺繡等藝術品會讓你一驚。因為一位中國的藝術家,能夠涉及那么多的領域,是非常難得的。我們在這里所見的各種藝術品都有融會貫通之處,體現了韓美林藝術的全面性。 韓美林的藝術創作絕不拘于形式和材質,但他永遠能夠找到最恰當的方式來充分表達他所要表達的主體和思想。比如他用鈞瓷做成瓷瓶,瓶耳上有的是魚紋,有的云朵,無不體現東方的韻味。“細節決定一切。同樣是一個局部,放在那里就是功夫。他就處理得錦上添花”。 “有人評價韓美林是中國的畢加索,他確實以擅長繪畫、雕塑、陶藝而成為當今美術領域中少有的多面手,就像畢加索一樣,什么都會玩。大師所具備的廣采博收,我在這里看到了。一個人的專養非常重要,我想,他也教給我們一個道理———一個藝術家就是需要不斷地耕耘,盡管你并不知道能不能夠收獲”。
綜合藝術館
設置在三樓的綜合藝術館,陳列了陶藝、繪畫和雕塑等多種類型的作品,其中最多的是書法,這是韓美林藝術創作的另一個重要領域。這個有心人從金文、甲骨文以及古陶文字中收集了幾千個難以考證其音、義的文字,作為其書寫的“內容”。眼前的這些書法作品,很多都是無法識讀的文字,但卻讓我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欣賞其結構的美和線型的美。
“‘花非花,字非字’。在這里,其實讀不讀得出這是個什么字,已經毫無意義。文字就像動物一樣,變成了韓美林抒發內心的一種載體。我猜測他把書法放到綜合藝術館,而不設一個書法館,正是這個原因。書法藝術是最能表現心境的,韓美林在創作的時候已經達到了一種無礙的境界,想如何就如何,無法不改變你的思路。另外從理論上來說,他的書法,在速度美、章法美方面也已經達到了一定的程度,這是毫無疑義的”。
在博物館講解,怎樣才能做一個出色的講解員?
背詞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進展廳背。很多講解員平時在辦公室背詞,但是進了展廳一句話都說不出來,腦子是斷片的,因為他們無法把文物和講詞聯系起來。其實只要你在展廳里背,效率就高的多,因為你站在那個地方,看著那件文物,對于你來說都是提示,當各種感官和講解內容聯系起來以后,你記住它們就容易的多了。
誰有關于革命舊址方面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解說詞
金門中心小學德育教育展廳解說詞
歡迎大家來到金門中心小學德育展廳。
我們金門中心小學走過了97年的風風雨雨。多少年來,在我們金門人的心中始終涌動著一股熱血,她激勵著我們走好人生的每一步。倪淑英,一個多么響亮的名字,她是我們金門人的精神,使我們金門人前進的動力,使我們每一個金門人的驕傲。
在戰火烽飛的年代,國難當頭,強盜肆虐,金門小學里一位美麗善良的女教師毅然放棄了優裕的生活條件,放下了教鞭,舉起了鋼槍奔赴抗戰前線,她就是倪淑英。1937年,二十歲的他加入了中國新時代,先后擔任冀中公安局秘書、副主任、機要秘書等職。1943年的一天,日本侵略者又一次瘋狂地向我根據地發起了進攻,倪淑英和戰友們奮勇反抗,槍炮聲持續了三天三夜,身負重傷的倪淑英,望著倒在身旁的戰友,從容地從懷里掏出以被鮮血染紅了的公文包,抓起身旁還冒著熱氣的、被鮮血染紅的泥土,一把一把地撒在公文包上,突然,一顆罪惡的子彈向她射來,倪淑英倒下了,她倒在了埋著機要文件的土地上,倒在了他熱愛的土地上,她用自己的身軀蓋住了公文包,保護了國家機密,犧牲時年近26歲。
“逝者如斯,歲月如流。”倪淑英烈士曾高舉著的戰旗傳到了我們的手中,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傳承歷史,弘揚精神。
1997年在金門小學90年華誕之際,我們在橫山烈士陵園建立了德育教育基地,將學校圖書館命名為“淑英圖書館”。從此,淑英圖書館成了小伙伴們的聚會的地方,館內藏書逾萬冊,每天中午都有學生來圖書館里看書、學習,這兒成了學生拓展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提高品味的重要場所。每一屆大隊干部、新加入的兒童團員、少先隊員們都會聚集在倪淑英高大的銅像前莊嚴宣誓,紛紛表示要牢記歷史、緬懷先烈、努力學習、開創未來。在這兒,我們開展了讀歷史書,講“淑英” 故事,寫“我心中的倪淑英”等活動,大隊部還在此開展了豐富多彩的中隊主題活動,“心中的‘五旗’在飄揚”、“講校史、愛校園”、“呼喚誠信”等,這些活動讓同學們記憶猶新。這兒,也成為我們身邊的德育教育基地。
此外,我們還走出校園,每年清明時節,全校師生都會來到橫山烈士陵園向倪淑英烈士敬獻花圈,瞻仰烈士紀念館。平時,每周三下午,大隊輔導員都會帶領隊員到“暖心園”勞動;每年的重陽節學校組織學生到敬老院為老人讀報、掃地、擦窗等,新年之際,同學們給爺爺奶奶講故事,表演節目,貼春聯,一次次的愛心捐款,扶貧幫困,我們實踐者、體驗著、收獲著……96年我校被評為江蘇省手拉手先進學校,多次被評為市、區德育教育先進單位。你們看,這一張張獎狀、一面面錦旗、一座座獎杯不正是我們金門人前進的腳印嗎?
倪淑英,那響亮的名字浸潤了一代一代的金門人。
倪淑英,那偉大的精神激勵了一批一批的金門人。
這兒僅僅是一所百年老校的縮影,但又是我們發展的一個窗口,透過這小小的窗口,我們相信,在德育教育這面大旗下,金門中心小學前進的腳步將會更扎實,更穩健、更將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