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農村電商展廳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電商展館布展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農村電商建設的電商公共服務中心有什么作用
“互聯網+”時代農村電商展廳,農村電子商務蓬勃發展。這種創新型的農產品交易方式提高農村電商展廳了農民收入農村電商展廳,為農村經濟的發展培育了新的增長點,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農村如何發展電商?
首先得讓農村接受網絡和讓他們接受的條件,比如優惠或者意想不到的便利
農村電商平臺有哪些
一、農村 ***
阿里啟動“千縣萬村”計劃,招募專業化“農村 *** 合伙人”,服務站工作人員為村民提供咨詢和導購服務,包裹代收處;還為村民上線農產品,郵寄、銷售等。
二、京東農村
京東推出縣級服務中心和地方“京東幫”服務店。可為客戶提供代下單、配送展示等服務外,還包括培訓鄉村推廣員。
三、村村樂
村村樂偏向門戶形式,其中還有B2B業務,同時還包括分類信息,BBS社交,屬于O2O綜合服務商。
在農村開設電商服務中心需要準備什么?
這個你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因素:
1、首先自己的貨源,供應鏈的不能有偏差,而且要保證質量,有信得過人持續供貨給你。
2、發展客戶的難度,農村是一個電訊不發達的地方,很多人并不會用手機,或者不重視手機,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3、實在要做的話,廣告也是個問題,你要想好這個問題,風險性還是有的。
最后建議你可以考慮, 有城市包圍農村的計劃,從一些小區做起,以點到線,在以線到面。
農村電商 *** 服務站是由阿里巴巴和當地的政府部門一起合作的一項惠民項目,其目的是為了通過服務站,打通城市和農村的產業鏈,通過服務站,讓農村人學會在 *** 上購買東西,同時后期能夠幫助當地村民解決農產品銷路難問題,也就是幫助農民通過村淘賣農產品。目前很多電商都瞄準了農村市場,更大的就是阿里的村淘和京東的服務站。
重構農村電商,誰是先鋒
近期,縣域電商正在“頭條”上,第二屆中國縣域電子商務峰會在浙江桐廬舉辦。“小縣城、大生態”,電商風口刮向了農村。 發展縣域電商,何種模式才是捷徑?網易科技報道了當下中國8種縣域電商發展模式,通過解讀,分析重構農村電商生態,哪種模式是先鋒?
一、遂昌模式
早在2013年,阿里研究院就專門總結、提出并推廣了“遂昌模式”,知名度很高。您要想完整地了解“遂昌模式”,請您到網上搜索一下。限于篇幅和時間,我這里只把核心要點簡單地介紹一下。
傳統經濟特點:遂昌縣屬浙江省麗水市,山地占總面積的88%,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是個典型的山地縣。所以,遂昌的工業經濟一般,以農業經濟為主。但這里農林特色產品豐富,這也算是老天爺為遂昌人開的一扇窗吧。
電商模式:遂昌的電商協會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摸索出了這么一條銷售特色農林產品(竹炭、烤薯、菊米等)的模式:
生產方+服務商+網絡分銷商
據阿里研究院的統計,到2014年,遂昌縣以農林產品為主的電商交易規模已達5.3億元。此外,農產品電子商務還帶動了涉農旅游消費。全縣2014年“農家樂”接待游客達到262.95萬人次,經營收入2.66億元。兩項合計超過了8億元,這就是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帶來的附加紅利吧。
關鍵特點:“遂昌模式”的核心是“服務商”,就是“遂昌網商協會”下屬的“網店服務中心”,屬半公益性質。其核心業務有三塊兒:整合可售貨源、組織網絡分銷商群(以當地網商為主)、統一倉儲及發貨服務。
“網店服務中心”在遂昌農產品電商化的過程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制定并推行了農林產品的產銷標準。這使得雜亂無章的“農產品”向“商品”變身有了規范,使“買賣管”三方的溝通有了依據。2、直接或通過農村合作組織間接地推動農戶及加工企業按照上述標準去生產和加工,提升了當地網貨的質量。3、在縣里設立了“產品展廳”和“網絡分銷平臺”,統一制作商品的數據包(圖片、描述等)用于支撐網上分銷商選貨和網銷,降低了網商的技術門檻。4、統一倉儲,按照網絡分銷商們獲得的訂單統一發貨并提供售后服務,使他們實現了零庫存經營,降低了網商的資金門檻。5、推動實現了各環節的社會化大協作:農戶、合作社只管做好生產,加工企業只管做好加工,網絡分銷商只管做好推廣銷售工作。
模仿提示:“遂昌模式”仿照工業上的“流程化”模式建立起了農林產品的社會化大協作,自己把貨源整合、商品數據、倉儲、發貨及售后這些比較瑣碎復雜的工作承擔起來,讓上游的生產端和下游的銷售端專注于自己最擅長的工作,不用操心全產業鏈的事,提升了當地電商的整體運行效率和競爭力。這種模式在縣域電商的發展初期具有效率高的優勢,特別適合推動當地小電商的批量發展。問題是, “網商服務中心”是整個遂昌整個電商鏈條上的“單一故障點”,一旦這個環節出了問題,上下游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整個鏈條都有可能停止運行。這就像把辛辛苦苦養的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雖然看著省事兒,一旦這個籃子翻了就麻煩了。
適用地域:此模式比較適合電商基礎弱、小品牌多、小網商多的區域。
二、“通榆模式”
趁熱打鐵,咱們順便說說“通榆模式”,因為它跟“遂昌模式”很相似,但在品牌化和銷售環節有自己的特色。
傳統經濟特點:通榆縣隸屬吉林省白山市,是典型的東北農業縣、國家級貧困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以經批發和零售渠道賣原品的傳統方式銷售農產品;農村電商發展基礎落后;是我國著名的“雜糧雜豆之鄉”,綠豆、葵花等多項農產品的產量居全國之冠。
電商模式:為發展電子商務,2013年末,在當地縣委縣政府的鼎力支持和深入參與下,由社會力量投資成立了一家名叫“云飛鶴舞”的電商公司,形成了這種電商模式:
生產方+電商公司
通榆的“云飛鶴舞”在當地具備相對比較好的電商運營能力,屬企業性質。跟“遂昌模式”中的“服務商”類似,“云飛鶴舞”也是“通榆模式”的核心:它左手整合生產方(農戶、生產基地、合作社或農產品加工企業等)的產品(小米、綠豆、燕麥和竹豆等),右手經 *** 平臺賣出。這一項目于2013年10月啟動。在短短一年時間內,“通榆”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縣開始進入全國消費者的視線,還作為全國第三個農村 *** 的試點縣,被阿里巴巴納入“千縣萬村”的發展戰略。
關鍵特點:1、“云飛鶴舞”以網上直銷為主,也有少部分產品經網絡分銷商賣出,且多是外地的網絡分銷商。2、注冊了統一的品牌“三千禾”來統一所有農產品的包裝、銷售和服務。3、縣委縣政府從各部門抽調了精干力量組成了“通榆縣電子商務發展中心”,來全力配合該電商公司的工作。
模仿提示:與“遂昌模式”類似,這家電商公司也是通榆縣整個電商鏈上的“單一故障點”,如果出現問題,容易降低整個鏈條的運行效率,甚至“停擺”,需要特別注意。另外,與“遂昌模式”相比,“通榆模式”尚未對當地小網商的發展起到較好的拉動左右,因為當地的小網商不多。在將來,如果措施得當,利益分享機制合理的的話,“云飛鶴舞”也有可能把當地逐步成長起來的小網商納入分銷商體系。
適用地域:適合電商基礎薄弱,產品品牌化程度低,當地小網商稀少的區域。
三、“貨通天下農商產業聯盟”模式
背景:“貨通天下農商產業聯盟”(簡稱“聯盟”)的運營總部位于上海,目前的定位是非盈利組織。
電商模式:“貨通天下農商產業聯盟”正在努力打造一種適合大宗農產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流通模式BAB(Business AgentBusiness):
農產品供應商+聯盟+采購企業
這屬于B2B的一種。其中,聯盟是這個模式的核心。聯盟的主要任務是左手整合優質的農產品供應商(農民合作組織、合作社、生產基地和農產品加工企業等),右手整合品牌好、需求量大的農產品采購商(包括加工企業、餐飲集團和流通企業等),中間還有多種涉農服務機構,為采、供雙方提供以交易為核心的多種服務。聯盟從達成的交易中收取1-3%的服務費。
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自2014年下半年“貨通天下”農商產業聯盟電子交易平臺正式上線以來,已擁有正式會員近2000家,待審會員3000多家;交易品種涵蓋農產品十大類2900余種,累計實現交易額3.5億元,意向訂單十余億元。交易平臺會員(包括供應商和采購商)分布在河北、遼寧、山東、浙江、安徽、上海、福建、四川、陜西、新疆及臺灣等十余個省份,涉及農民聯合社、民企、國企、央企及外資、臺資企業,覆蓋種植和養殖、生產加工、餐飲、內貿外貿及金融保險等五大產業鏈節點,包括百勝集團(必勝客、小肥羊)、海底撈、真功夫、永和大王等餐飲百強企業,以及中儲糧、中農發、北大荒、卓信等糧食十強企業。目前,正在匹配的年度采購需求總額超50億元,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
農村電子商務專項資金怎么才能獲得
**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專項資金使用方案
按照財政廳、商務廳《黑龍江省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工作方案》農村電商展廳的通知(黑財經〔2015〕74號),結合我縣綜合示范縣工作具體情況和要求,特制定我縣電子商務進農村工作專項資金使用方案。
一、建設內容、補貼額度及功能要求
(一)縣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
1.建設內容。建設“線下服務中心”+“線上服務平臺”農村電商展廳的公共服務體系。線下服務中心主要是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建設,改造裝修形象展廳和辦公區。形象展廳包括綜合宣傳區、旅游體驗區、電商展銷區、攝影服務區、中國**特色館;辦公區包括設立培訓室、會議室(1間)、辦公室、創客中心等。線上服務平臺是與第三方平臺合作開展地方館,與天貓、京東、蘇寧、1號店等國內知名平臺合作。
2.資金安排。縣級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建設裝修改造和辦公家具、專業器材等費用預算為180萬元;辦公場所、設備采購和信息平臺建設費用預算為840萬元,其中政府補貼420萬元。
3.功能要求。充分發揮本地郵政系統點多面廣、功能完善等優勢,建設**縣物流配送中心500平方米,分辦公區、庫房、分揀車間等工程設施以及信息平臺。計劃2015年12月末建成并投入運營。
(四)電子商務人才培訓
1.培訓對象及內容。主要包括縣、鄉、村政府機關工作人員、企業負責人、合作社理事長、 *** 店店長和有志愿加入電商的人員,進行電子商務政策、理論、運營、實際操作等方面的培訓,包括店鋪開設流程、軟件使用技巧、店鋪裝修、美工處理、運營維護、營銷推廣、活動策略實戰等內容,實施長期跟蹤支持。
2.資金安排。累計培訓10000人次,每人培訓費用500元,共計預算為500萬元,其中政府補貼250萬元。
3.功能要求。授課與實訓相結合,實訓環節直接進行**特色產品的品牌化營銷,產品供應鏈、店鋪、物流全流程服務應用,學員能夠迅速開店并建立起網絡渠道體系,實現**特色產品網絡集群輔助性銷售。
(五)特色農產品品牌培育及推廣
1.建設內容。商標注冊,VI設計,全網統一標識、授權、定價,塑造品牌體系;根據平臺定位與運營方式的不同,進行不同的品牌策劃營銷;整體品牌策劃設計,建立專門團隊,購買第三方服務等。
2.資金安排。整體品牌策劃設計,購買第三方服務等費用預算為300萬元;建立專業運營團隊預算為280萬元;品牌宣傳(互聯網及社交新媒體宣傳、傳統媒介宣傳、交流活動宣傳)預算為600萬元;網點集群及推廣預算為60萬元;農產品標準化建設預算為100萬元;總計預算為1440萬元,其中政府補貼720萬元。
3.功能要求。重點對**“乳、豆、水、家具、滿繡”特色產品進行品牌化建設,突出網絡品牌可傳播口碑式營銷重點,打造整齊劃一的全網絡、全渠道銷售體系基礎。
二、項目推進和資金管理
(一)選拔企業。根據擬定方案,按照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通過政府采購或專家評審等辦法遴選相關項目承辦企業,向社會公示項目及其承辦企業,公示無異議后方可組織實施。
(二)檢查驗收。縣工信局、財政局應加強對項目資金使用情況的跟蹤檢查,積極推進項目建設速度,確保項目建設質量。收到企業驗收申請后,要及時對項目進行審核驗收,給出“合格”或“不合格”驗收結論。待項目建設整體驗收合格后,由縣工信局、財政局聯合向省商務廳、省財政廳上報驗收情況。
(三)資金撥付。縣域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站點、人員培訓可根據項目進度預撥部分資金;其它項目經驗收合格后,縣財政局按相關規定和標準撥付部分補貼資金,待整體建設項目驗收合格后,再撥付剩余全部資金。
(四)資金監管。項目資金應設立財政專戶,確保專款專用。相關硬件設施或項目建設應執行國家和我省相關規定,按照要求組織政府采購或專家評審。對騙取、挪用中央專項資金等違法行為,一經查實,將追回已撥付的補貼資金,并按《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國務院令第427號)的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三、相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是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責任主體,負責示范項目的組織領導和協調、總體規劃、管理監督等工作,工信局、財政局具體負責落實,負責修訂完善綜合示范方案,于2015年10月30日前將實施方案向社會公示,并報省商務廳、省財政廳備案。要強化責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