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非遺展廳前言,以及非物質文化遺產展廳前言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北京有諸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都有哪些?
1、智化寺京音樂。智化寺京音樂源自宮廷,采用了中國傳統的工尺譜方式,存留了唐、宋時期記譜法的許多特點,目前仍保留的曲牌有300余首。2、象牙雕刻。象牙雕刻是以象牙為雕刻材料的傳統工藝,其表現題材廣泛,記憶高難,作品高潔富有美感,是中國雕刻藝術的重要內容。3、景泰藍制作技藝。景泰藍也稱“銅胎掐絲琺瑯”,因成熟于明景泰年間,故稱之為景泰藍。制作精細復雜,須經制胎、掐絲、點藍等十幾道工序才能完成。
如何讓傳統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不能讓非物質文化遺產退隱到博物館里,而是應讓它融入到每個普通市民的生活點滴中。”6月11日,恰逢我國第十一個“文化遺產日”, “加強文化遺產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系列非遺主題活動即將拉開帷幕,青島市文化館相關負責人在闡述這項活動的初衷時如是說。由青島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主辦,青島市文化館、青島市非遺保護中心等承辦的系列活動,將開展包括演出、展覽、座談會等三大板塊7項活動,讓傳統文化走近市民身邊,讓其聽見那些古老文化的鮮活呼吸。
創新性+產業化 讓古老非遺“活”在當下
目前,青島擁有國家級非遺名錄項目12項、省級47項、市級97項,數量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城市中都位居前列;今年4月初,省文化廳確定了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我市18個代表性名錄名列其中,入選數量居全省各地市之首。
但非遺并非只是名錄冊上的一筆痕跡,“讓每個市民都切身感受到傳統文化中的璀璨魅力,并從中汲取無窮的文化營養,是新時代賦予每個非遺工作者的使命。”青島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非遺保護與傳承的根本問題,就是如何讓這些傳統文化活在當下,火在民間。
“讓非遺‘活’起來,最關鍵的還是需要意識上的創新以及產業化的支持。”這位負責人舉例說,在舉辦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專場晚會上,曾將鴛鴦螳螂拳和即墨祭海儀式九獅圖結合起來,上演了場面氣派的武術舞蹈;取材“非遺”項目泥老虎,讓數十名虎頭娃娃表演了富有童趣的舞蹈《泥老虎》,“從而在保留非遺項目精髓的前提下,為其注入新的血液,這就是一種意識上的創新。”
而在非遺產業化上,青島的非遺保護工作者們也在不斷摸索。青島市非遺保護中心的負責人介紹說,4月公布的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即墨市申報的指墨畫、春寶發制品傳統制作工藝,目前都已經進入到產業化的序列,傳承人不再僅僅依靠非遺項目保護經費這支拐杖前行,而是在市場化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生存、傳承之路;而今年10個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擴展項目名錄的青島項目中,城陽區申報的周氏流亭豬蹄制作技藝、市南區申報的香酥雞烹飪技藝和市北區申報的萬和春排骨砂鍋制作工藝赫然在列,“實際上,這些技藝已經產生了不錯的經濟價值,我們不妨再往前推一推,讓他們去探索產業化的可能性。”
微演藝+展覽培訓 讓傳統藝術“火”在民間
“非遺其實離每個市民很近,只是缺少有意識的關注而已。而我們希望通過一種不期而遇的形式,喚起大家的非遺記憶。”青島文化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兩年在青島興起的“微演藝”六進公益演出活動無疑與這種非遺文化普及思路相得益彰。據這位負責人介紹,端午節當天(6月9日),在青島萬象城東門(2號門),將有一場集傳統戲曲、武術表演、木偶戲于一體的互動民俗文藝秀與市民“不見不散”。而每逢節慶必推新的廣場演出與進校園活動也將如約而至——2016“鄉音鄉韻”青島市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專場文藝演出,將于6月11日上午10點在五四廣場中心舞臺舉行。
除了豐富多彩的演出之外,展覽活動分量也足夠,“剪紙藝術與生活對話”——2016青島民間剪紙藝術優秀傳承人作品展將于6月9日至6月底在青島市文化館群星展廳展出;“文化遺產日”期間,青島市文化館的“非遺”展廳,將以圖文和實物陳列的形式,向廣大市民介紹我市國家、省級、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
6月16日,青島市文化館還將邀請“非遺”十大門類專家以“加強文化非遺保護、振興傳統工藝”為主題探討我市“非遺”保護的新途徑、新方法。6月17日,青島文化館將邀請國家級“非遺”專家舉行2016“我們的工匠精神”——非物質文化遺產主題講座,講述傳統技藝類非遺項目應怎樣與百姓日常生活相融合。
“從演出到展覽、講座,我們希望這些活動能夠常態化,讓市民不僅僅在非遺日才能看到非遺的魅力,真正感受到 ‘天天都是非遺日’。”
上海大世界有什么好玩的
“大世界”位于西藏南路、延安東路交叉口。始建于1917年,創辦人是黃楚九。建國后曾改名“人民游樂場”,1958年恢復原名,1974年改名“上海市青年宮”,1981年1月25日大世界復業,定名為“大世界游樂中心”。“大世界”是上海更大的室內游樂場,素以游藝、雜耍和南北戲劇、曲藝為特色。從2008年起,為了修繕,大世界閉門謝客,重新開放時間待定。
一年四季都可以,更好的季節應該是春秋,因為上海的夏天這幾年特別熱,大世界又處于鬧市中心.因為它在解放前是一個特別出名的演出場所,所以名氣很大,只不過現在有點沒落,它附近上海音樂廳,上海大劇院,光明影都等,可以順便看看。
江東的民俗
走進江東區東郊街道寧豐村史館非遺展廳前言,里面陳列著攤谷耙、搗臼、草鞋編織機等一件件傳統老物件。這個面積只有100平方米非遺展廳前言的微型博物館非遺展廳前言,由村民提議修建非遺展廳前言,所有展品來自原寧豐村居民。歷史悠久的寧豐村,近年來經歷了舊村改造, “洗腳上樓”的村民在物質條件改善的同時,對精神生活有了更多追求。如今,這個小小的博物館不僅成為原寧豐村居民的精神家園,孩子們也在這里接受感恩教育,許多外地的民俗愛好者更是專門趕來參觀。
私營企業主陳輝出資建造大自然資源藝術館,館藏各類奇珍異石、名貴古木1000余件非遺展廳前言;市民王淑英開辦唐卡藝術館,把青藏高原的藝術帶到寧波;常青藤小區非遺展廳,居民累計自展藏品1萬多件;草根甬劇愛好者發起建立甬劇博物館,還成立了錦文甬劇社;丹頂鶴社區家風家訓面塑展廳里,面塑手藝傳承人王書濤會定期舉行公益授課,使得瀕臨失傳的面塑技藝重新走進公眾視野。與“高大全”的城市博物館相比,這些民辦博物館更多的是“小而精”,集中展示著非遺文化、民俗工藝、村史村貌等。
“引導民間力量參與微小博物館建設,不僅對公共文化服務形成有益補充,對傳播、傳承優秀文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江東區文廣新局負責人表示。
江東區為此專門出臺方案,對民辦博物館、名人故居、遺跡進行扶持和標準化提升。目前,已建成微小博物館(非遺館)20座,所有場館常年免費開放,年均開辦活動500次,接待5萬人次。
跪求一篇關于民俗攝影展的序言
中國民俗學界或民間文化界一直在使用“民俗”、“民俗文化”、“民間文化”、“民族民間文化”等概念。現在突然出現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學術名稱,而且這一名詞變得十分時髦,許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機構紛紛改名,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中心,有的提出要建立非物質文化遺產學學科等。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換湯不換藥,貼時髦的標簽。如同前些年,人類學熱起來,許多學科緊跟形勢,在學科前冠以人類學,如人類學社會學、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民俗學等等。人們不禁要問,這些是什么學科呢?究竟是社會學、民族學、還是民俗學,有必要加人類學壯其門面嗎。說到底我們從事這些學科研究的人有點心虛,缺乏自信,不敢承認民俗學或民間文化學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其實,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指我們以往熟悉和研究的民間文化、民俗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和“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是可以互相置換的。 民俗文化
有人認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概念比“民俗”、“民間文化”的概念包含的內容要豐富,要寬泛。我認為并非如此。相反“民俗”和“民間文化”的研究對象比非物質文化遺產更廣。一個簡單的道理是,民俗學研究的不止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它還包括了物質文化遺產。物質民俗、社會民俗、精神民俗都是民俗學研究的對象。這樣的看法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文化多樣性宣言》的精神并不矛盾。 民俗涉及的內容很多,直至今日它所研究的疆域仍在不斷的拓展,就今日民俗學界公認的范疇而言,民俗包含以下幾大部分:
生產勞動民俗
日常生活民俗
社會組織民俗
歲時節日民俗
人生禮儀
游藝民俗
民間觀念
民間文學
!!結合湖南某地的民俗,寫一份旅游開發策劃,1000字左右的。
大湘西神秘古城,古苗疆“非遺”大觀 湖南省吉首市乾州古城旅游策劃案例簡述
一、 背景
乾州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自治州首府吉首市區內的萬溶江畔,處在大湘西旅游的核心位置,交通便捷,擁有顯著的區位優勢。
乾州四周環山,中為盆地,有天星河、萬溶江從中穿過,形成三陸橫陳之勢,狀如乾卦。乾州古城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民俗風情獨特,風景名勝眾多,旅游資源非常豐富。自然景觀方面,有萬溶江畫舫、九龜尋母等自然生態景觀;建筑與設施方面,有青石板古街、古民居群、文廟等獨具特色的民族建筑;人文活動方面,有陜甘總督楊岳斌、天津總兵羅榮光等抗擊外侮的民族英雄、全國畫馬四杰之一的張一尊等歷史名人以及四月八、游“春”會、巫儺絕技等民族節慶活動。其中,乾州“春”會是湖南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燒龍”是乾州古城獨有民俗,具有較強的區域影響力和游客吸引力。
二、規劃思想
整合、優化、創新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以文化為靈魂,以民俗體驗旅游為核心,以休閑度假旅游、購物旅游為主導,最終把乾州古城打造成為湘西神秘文化符號、湘西邊城標志,建設成為高品位的、特色鮮明的、富有文化內涵的全省一流、國內知名的民俗體驗與休閑度假勝地、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三、戰略目標
1、總體目標(2011-2020)
將乾州古城建設成為省內一流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傳統文化產業更具競爭力、休閑旅游最美的國內知名的民俗體驗與度假休閑勝地,并將其建設成為大湘西核心4A級景區、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2、階段發展目標
近期(2011-2012)
以景點建設、基礎設施建設為主,建設核心起步區,使景區初具規模。利用民俗文化體驗特色,將景區融入大湘西核心旅游線路。
中期(2013-2015)
將乾州古城打造成為“省內一流旅游目的地”、“4A級旅游景區”、湖南省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遠期(2015-2020)
成為“國內知名民俗體驗與休閑度假勝地”、國家文化產業示范基地。
四、發展戰略步驟
近期(2011-2012)
重點開發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恢復原有城墻、古跡,將宣傳重點集中到“神秘文化”“休閑度假”,借勢鳳凰,逐步打造一個以湘西民俗文化體驗為核心,集休閑度假、美食娛樂、旅游購物多種元素于一體的大湘西核心景區。
中期(2013-2015)
豐富景區的產品體系,構建特色的休閑、體驗、度假產品,吸引遠程客源,通過大量的活動和宣傳打造省內一流、中部地區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遠期(2015-2020)
進一步完善旅游產品體系和服務體系,旅游方式由觀光娛樂為主向休閑度假為主轉變,實現旅游產業層級的提升,成為國內知名的集民俗體驗與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勝地。
五、旅游開發總體布局和功能分區
(一)布局立意——蝶舞飛揚
遠景精心策劃后的乾州景區,從地圖上看恰似一只剛剛破繭而出的美麗彩蝶。它褪去了昨日灰暗的外殼,呈現出迷人的色澤和光芒。正以民俗文化為靈魂,借助民俗體驗和休閑度假這對迷人翅膀,繞著用萬溶江水凝成的翡翠玉帶,翩翩起舞,向世人展現醉美的神秘乾州!
我們以“蝶舞飛揚”作為乾州旅游區的分區布局主題,既與規劃后乾州旅游景區的實際地形特征相符合,也象征著乾州這片沉寂了千年的古域破繭成蝶,向世人展現出濃郁民族風情的華美蛻變,具有深厚的內涵和豐富的意蘊。
[attachment=523795]
(二)功能分區——一核一江六區四街
一核——即核心游覽區,位于古城中部,包括文廟——胡家塘——校場坪——三門開等核心景點。
一江——即萬溶江風光帶,是優美的霓裳。沿萬溶江兩岸,主要以河南岸為主,包括碼頭、休閑綠地、濱水廣場、人工沙灘、水上游樂項目等。
六區-----即六個功能分區:
入口綜合服務區——古城西城門入口處,包括游客中心、停車場、休閑廣場、楊家祠堂、主題雕塑等歷史遺跡和景點。
民俗風情展示區——古城南部,包括城隍廟、天后宮、上河街以及河兩岸景點、民居。
民俗休閑度假區——古城北部,包括楊岳斌故居附近民居、院落。
時尚美食娛樂區——古城中部,包括古錢莊、原有學校及周邊民居等。
民族文化創意區——古城中部,包括百工坊、特色商品街等。
傳統苗寨體驗區——古城西南部,包括苗王城、璇潭等。
四街——即四條主題街:
民族文化展示一條街——上河街、下河街
傳統商鋪街——正街(解放路)
特色餐飲、休閑娛樂街——南門巷、北門巷(北正街)
六、乾州旅游整體形象定位
(一)乾州旅游形象基礎分析(略)
(二)乾州主題定位
乾州——大湘西神秘古城,古苗疆“非遺”大觀
1、夢里湘西傾城色,神秘多姿醉乾州。大湘西神秘古城乾州,在歷史的進程中依然保有千年前的容顏,并以純粹天然勿需雕琢的美麗,為我們構建起一個塵俗之外潔凈本真的精神處所。
2、乾州是湘西神秘形象的斑斕呈現,也是集中展示苗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金色殿堂。神秘古城乾州恰如一個美麗的民俗大觀園,朵朵“非遺”奇葩競相怒放、斗艷爭奇。
3、該定位以“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園”落戶乾州為契機,對乾州古城特色進行了凝煉的概括,側重展現乾州作為“湘西文化煉丹爐”的神秘邊城色彩和深厚文化魅力,強調乾州“非遺”的市場排他性、資源集聚性與產品差異性,從根本上解決了乾州“是什么”,應該“傳播什么”,給人“留下什么”的核心問題。
4、走進乾州,漫步“非遺”大觀園,將神秘湘西盡收眼底;洗盡塵俗,回歸夢中遠去的故鄉,沉醉于清幽美麗的世外仙境。
(三)乾州形象定位
苗疆魅影,神秘古城
1、魅,是一種極致誘惑色,是乾州帶給游客的深層心理感覺。在碧水青山繪就的湘西仙境,在充滿傳奇色彩的世外苗疆,乾州古城如同一個具有別樣風情的神秘魅影,令遠方的游人忍不住走近,讓走近她的人舍不得離開。
2、乾州之魅,不僅僅體現在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觀上,體現在風雨沉淀的歷史遺跡里,更體現在濃濃的民族風情和獨特的地方風物上,體現在大放異彩的“湘西非物質文化遺產園”內。
3、神秘魅惑,極致彰顯。乾州,用“非遺”裝點神秘風致,以魅惑俘獲萬千游客心,如紅塵外一朵活色生香的花,令人心神搖曳,樂不思返。
4、“苗疆魅影,神秘古城”向游客傳遞的是乾州古城旅游資源的核心要素和獨特亮點,能夠喚起人們對湘西神秘文化的由衷向往與美好想象,從而產生對游覽乾州的迫切期待感。
七、品牌營銷整體策劃
品牌營銷策劃方面采取將產品、價格和促銷相結合的目標市場營銷策略,運用突出主題、視角多樣、形式豐富、四維一體的全方位手段進行整合傳播,開展豐富多彩的節慶營銷活動,以節慶會展樹品牌,以營銷活動聚人氣,有效狙擊目標游客市場,從整體上促進乾州旅游品牌形象的提升,推動景區的健康發展。
八、重點旅游項目概念性策劃
[attachment=523796]
1、神秘古韻乾州城
通過恢復原有錢莊、城墻、城門、衙門、校場、傳統商鋪、民俗風情場所等古跡,從行政、軍事、商貿、民居、宗教和教育等方面來展示乾州悠久的歷史、獨特的文化和神秘的風情。
產品構成:乾州古城門(西城門)、建新街、乾州廳署(大老衙門)、乾州校場、古城墻、乾州怪街、乾州傳統商鋪街(老字號街)、古城水街、文廟——乾州風物館、民俗影視婚慶基地、名人故居展廳、陳渠珍公館。
2、胡家塘時尚休閑坊
產品構成:古井茶藝館、胡家塘時尚名品街、胡家塘韻味酒吧群、胡家塘咖啡概念店、胡家塘珍奇古玩店、景觀照壁。
3、東正街文化大宅院
產品構成:幽蘭山莊、兵戰文化廣場、文化大宅院、重檐歇山過街樓。
4、上河街民俗大觀園
產品構成:湘西民俗文化一條街、城隍廟、苗家對歌臺、民俗藝術長廊。
5、下河街絕妙百工坊
產品構成:古酒飄香——酒文化展示區(釀酒作坊、釀具制造作坊、民俗酒家、醉湘西碼頭等)、舊坊溢彩——傳統手工作坊區(竹木作坊、農家糕點作坊等)、傳統手工業展示公園(水打傘磨坊、室外DIY手工陶吧創意坊、創意集市、百工坊等)。
6、萬溶江水上游樂場
產品構成:萬溶江水上流動大舞臺、萬溶江觀光游船、沙灘浴場、水上攀爬區、潑水廣場。
7、醉湘西水上老碼頭
產品構成:碼頭文化公園、乾州老碼頭、鐵匠碼頭主題雕塑、萬溶江龍舟節大看臺、“印象湘西”系列壁畫、“天天有愛”浪漫小徑。
8、璇潭灣神秘吳王寨
產品構成:吳王寨、夫人池、夢幻苗疆演藝中心、吳八月起義古戰場、水上糧倉、“苗家樂”原生態飯莊。
非遺作文怎么開頭
非遺作文開頭
伴著清晨明媚的陽光,邁著輕盈的步伐,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參觀玻璃博物館,一踏進玻璃博物館的大門,就感受到館內到處彌漫著一種非遺文化的氣息。
隨后我們走進了展覽大廳,展廳內陳列了五顏六色的玻璃容器和玻璃藝術品,造型各異,琳瑯滿目,看得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令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展覽廳旁邊的那家賣工藝品的商店,有不少獨具創意的玻璃器皿,有可愛的玻璃小動物,有小巧的玻璃掛件和玻璃飾品,樣樣都令人叫絕,處處都讓人愛不釋手,我無時無刻不被這些藝術品吸引,深刻感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近三個小時的參觀是一次非遺物質文化的熏陶,精彩紛呈,開闊了眼界,令人戀戀不舍、流連忘返。

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周末開放嗎
非遺館開放時間 :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周一閉館。
位于泉州僑鄉體育中心內的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經過試運行、調整階段,于2020年元旦正式開館。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建筑面積9000多平方米,展陳面積6500多平方米,分二、三、四、五層展區,其中二、三、四層為常設展區,五層為臨展區。常設展區首次展出各類非遺展品650多件,薈萃眾多非遺保護項目,是目前國內更大的非遺館。參觀者不僅能看到非遺項目的實物展示、展板文字圖片介紹、多媒體演示,還能通過非遺傳承人的活態展演展示,全方位感受非遺魅力。
展館·二層
展館入口位于二層,正紅色的非遺魔方讓人眼前一亮,這里是來到非遺館一定要打卡的地方。前方的大屏幕正滾動播放著泉州非遺宣傳片。
旁邊的樓梯上運用了泉州特色的蠔殼屋元素,嵌入白色的墻體內,新舊建筑材料的碰撞融合得格外完美。
二層展館以 “物華之美,民間瑰寶” 為主題,集中展示了泉州非遺項目中的美術部分,在這里可以欣賞到木偶頭雕刻、石雕、花燈、紙織畫、妝糕人等傳統技藝。
木偶頭雕刻展區內首次使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對泉州木偶頭雕刻藝術家江加走的作品進行展示,觀眾可以在金字塔形的展示柜前,全方位地欣賞泉州精湛的木偶頭雕刻工藝。
在刻紙展區,市民可以通過互動游戲體驗傳統刻紙藝術。
展館·三層
展館三層由兩個展區組成,分別以 “民俗之風,濃情閩南” 以及 “泉腔之韻,晉唐遺響”為主題,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閩南生活。
“民俗之風,濃情閩南”展區涵蓋了傳統服飾、民間習俗、制茶制藥、武術運動等民俗類非遺項目。
展區內同樣設置有互動體驗游戲,可以根據屏幕的提示現場學習五祖拳動作。
“泉腔之韻,晉唐遺響” 這一展廳同樣位于展館三層,這里展示了傳統的木偶戲、布袋戲、南音、泉州講古等品類豐富的傳統文藝項目。
這一展廳內也設置了大量的動態視頻投影,市民可以在這里欣賞到動態的非遺文化;除此之外,展館內還設置了四個小戲臺,南音、木偶戲、泉州講古人等非遺傳承人將在現場進行表演,觀眾可以近距離、全方位地感受到傳統戲曲的魅力。
展館·四層
走上四樓,有一艘引人注目的大“船”停靠在“岸邊”,展示著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遺保護名錄的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
這一展廳的主題為“天工之巧,匠心營造”,展示了巧奪天工的非遺技藝,如陶瓷、漆線雕、刺繡等,陶瓷展區還原了燒制陶瓷的窯爐,配合燈光、音效和影像展示,讓人仿佛置身于陶瓷的燒制現場。
展館· 五層
展廳作為臨時展區和體驗區,將不定期舉辦各種臨時展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