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展廳講解稿模板,以及展廳講解工作內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造船企業展廳解說詞誰給提供下?
這個解說詞要根據你們廠實際情況來寫啊,要言之有物,真正去宣傳你們的工廠,如果你簡單找個其它單位的解說詞,能用上嗎?能起到你們領導要求的作用嗎?不要弄巧成拙啊。
展廳的解說詞,就根據你們展覽的主線來寫,突出你們的產品特色,突出廠領導及全體職工的貢獻,突出各個階段發展的軌跡,突出黨的領導。。。
你如果文化水平不夠的話,可以先收集所有展覽的材料,如工廠的布置、占地面積、主要的船舶產品的具體參數、職工的情況 等等,然后再找人幫你編輯一下即可。
關于臨淄齊國故城遺址博物館的導游解說詞
臨淄,是我國古代東方歷史名都。從西周初年姜太公封齊建國,經春秋桓公稱霸,戰國威宣稱雄,開創稷下學宮,倡百家爭鳴,至西晉廢齊,臨淄作為諸侯王國的都城累計 1300 余年。戰國時,臨淄城中 7 萬戶,“臨淄之途,車轂擊,人肩摩,聯衽成帷,舉袂成幕,揮汗成雨,家敦而富,志高而揚”;西漢時期,臨淄仍是一個“有戶十萬,市租千金,人眾殷富,鉅于長安”的天下名都。
姜太公、齊桓公、管仲、晏嬰、司馬穰苴、齊威王、孫臏、田單等圣君明主、賢相良將,都曾在這里施展過他們的雄才大略,為齊國歷史,為中華民族的歷史譜寫了輝煌的篇章;為齊文化,為華夏文化增添了燦爛的光彩。
兩千多年過去了,那宏偉華麗的宮室臺榭雖不復存,但齊國故城垣和宮殿臺基依然存在,故城內外還聳立著 150 多座齊王和名士陵墓。齊國故城人為景觀薈萃,文物古跡聞名遐邇,地上地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素有“地下博物館”之美譽。國家已經采取了多種保護措施,市、區人民政府充分利用齊文化,發展文物旅游事業,建起了既有文物價值,又有觀賞游樂性的文物旅游景點,如仿城堡式的齊國歷史陳列館、東周殉馬館、臨淄石刻藝術館、齊故城排水道口、孔子聞韶處等,形式各異,各具特色。僅從十幾處文物景點便可窺視到泱泱大國之風貌,領略那昔日霸主之雄風。
我們先來看一下齊國歷史博物館。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座古城堡式的建筑是齊國歷史博物館,是全國十大異型博物館之一。它是以齊國故城大、小相銜接的形式而建,建筑面積 2600 平方米,設有東、南兩個拱形圓門,門楣上嵌有“齊瓊元府”四個金文大字,意思是“收藏陳列齊國精美瑰麗珍寶的之一府地”。其內部裝修取漢代風格,古樸典雅,別具一格,使陳列內容、形式與外部環境、室內氣氛交相輝映,渾然一體。
大家先來看序廳。我們首先看到的是齊長城的照片。齊長城是我國最古老的長城之一,修建于公元前 480 年到公元前 500 年左右,它從平陰縣的防門開始,綿延東行,到膠州市小珠山入海,全長一千多里。
序廳的中間聳立著三根直徑為 0.6 米的巨型原木,頂端鑲嵌著對角線為 1.2 米的菱形不銹鋼圖案,粗糙的原木與精致的圖案形成了強烈的反差,寓意深刻。它是齊國歷史博物館的標志物,也是古“齊”字的象征。
序廳的第三大部分是齊國地理位置圖,這是一張春秋時代晚期的齊國地圖,高 3.5 米,寬 6 米,防漢代漆畫制作,古樸典雅,做工精細。齊國地處黃河下游,華北平原的東部,東至黃海、渤海,西至黃河,南到沂水的穆棱,北到無棣,方圓二千余里,疆域占山東省的大部分地區。
接下來我們看先齊時期展廳。先齊時期陳列內容為五大部分, 15 個展廳,既突出了歷史,又突出了文物,形成了齊國歷史陳列序列。下面我們先從先齊時期看起。
在齊國還沒有建立之前,在臨淄周圍已形成了豐富的古文化,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后李文化,因為是 1990 年在臨淄后李官莊發現的,所以叫后李文化,距今 8300----7300 年,它是早于北辛文化千余年的一種文化。這些文物都是從后李文化遺址中出土的,主要特點是造型古樸,質地松軟,以夾砂紅陶為主,紅褐色占絕大多數。生產工具多為蚌器,石器少見。
大汶口文化是由北辛文化發展而來, 1959 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省泰安大汶口而得名,距今 6500 年 --4500 年,社會已進入父權制。陶器以紅陶為主,也有灰、黑陶和少量硬質白陶,手工為主,晚期出現輪制,造型較規正。生產工具以磨制石器為主,骨、角、牙器也多而精致。 1973 年臨淄薛家遺址出土紅陶、灰陶等大汶口文化陶器多件。
以后,大汶口文化又過渡到了龍山文化,這個場景就是龍山文化時期齊地的先民們在生產和生活時的情景。下面我們詳細了解一下龍山文化。請大家繼續參觀。
龍山文化是新石器晚期的一種文化。 1928 年首次發現于山東章丘龍山鎮城子崖,所以稱龍山文化,距今 4500 年 --3900 年。臨淄地區已經發現了 12 處龍山文化遺址,其中更大的是桐林田旺遺址,面積 50 萬平方米。這幅照片就是遺址的地層剖面圖,上面劃分的層次分別代表不同時期的文化層。陶器以灰陶為主,黑陶次之,紅陶和白陶極少。黑陶中有一種薄而有光澤的“蛋殼陶”,象這種“薄如紙,明如鏡,黑如漆”的黑陶,顯示了先民的制陶工藝的精美絕倫,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這一件叫做陶甗,是一種炊具。上半部可以蒸飯,叫做甑,下半部可以燒水,叫鬲,中間細腰內有孔往上透蒸汽。通高 115 厘米。一次蒸煮的飯食可供十幾個人同時用餐,反映了父系大家族的昌盛。
岳石文化是晚于龍山文化而早于商代文化的一種文化,得名于平度岳石遺址,距今 3900 年 --3600 年,即處于夏代紀年之內,即有其器物形制上的共同特征,又各自顯示出不同的地方色彩;使新石器文化與青銅文化有機的聯系起來。臨淄地區出土的方孔石鏟是岳石文化的代表器物。
商部落本是東夷族的一支,其早期活動范圍大多數都在今山東境內。商代農業比較發達,已用多種谷類釀酒。手工業已能鑄造精美的青銅器和燒制白陶。交換也比較擴大,出現了規模較大的城市。齊故城遺址及其周圍出土的銅戈、玉戈、陶鬲等,說明齊都是建立在商代遺址上。
3 、西周時期
周滅商以后,姜太公以首功,被封到營丘建立了齊國。姜太公,名尚,字子牙,炎帝后裔,東海人。先祖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 ,受封于呂地,所以又稱呂尚。姜太公死后,是返祖而葬的,后來齊地人民為懷念他的功德,把他的衣帽葬在這里,稱“太公衣冠冢”。
周武王把齊地封賞給了姜太公。太公率眾人去自己的封國,半路上住在一起有人說:“我聽說時機難得而易失,這些客人睡的這樣安逸,恐怕就沒有去封國就任的心”。太公聽后,便連夜穿衣上路,姜太公黎明趕到了齊營丘,正遇上萊侯率兵攻打,與太公爭國。經過一場激烈的爭奪戰,打敗萊夷,太公才在營丘安定下來。
姜太公封齊建國后,以尊賢尚功,富民強國為立國之本,興開放務實之政,求富民強國之效。所采取的治國方略主要有三條:之一,簡化君臣之禮,順其當地風俗,平易近民,所以他到齊國僅 5 個月,就初步奠定了開國主政的大基業。當周天子十分驚訝地問他,怎么如此之快時,姜太公胸有成竹,微笑作答:“簡其君臣禮,從其俗也”。第二,推行調理陰陽,治國安邦之術,尊崇賢智,獎賞有功的任人唯賢的政策。第三,開放工業、商業,發展漁業、鹽業優勢,同時勸勉婦女做工,發展手工業,所以人和物都聚集到齊國來,使齊國很快成為“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間斂衽而往朝”,這就說,當時齊國的衣飾鞋帽領導著周朝個諸侯國的服裝新潮流。難怪到了西漢,皇家貴族還要在這里專門設立制作春夏秋冬三季服裝的“三服官”呢。
姜太公的五世孫哀公,因受紀侯的誣陷而被周夷王烹死,他的弟弟胡公遷都薄姑(今博興縣境內)。哀公的同母少弟山,率營丘人攻殺胡公而自立,就是齊獻公。公元前 859 年齊獻公復都營丘,因臨淄水而更名臨淄。
臨淄齊國故城遺址分布圖(電動圖表)。
齊國興建國都時,地理位置是經過周密考慮和科學安排的,它利用系水、淄水作為西、東天然屏障,又在大、小城南北墻,挖護城河,使水系相連,四面環繞,構成了一完整的排水網絡。使這個具有 7 萬戶,達 30 多萬人口的繁華城市內的廢水、積水得以順利排出,即使大雨滂沱也安然無恙。這是位于齊故城西北部的一處排水道口,如此既能排水,又能御敵的科學建筑,是世界同時代古城排水系統建筑史上所僅見的。
4 、春秋時期
公元前 686 年,齊國內亂,襄公被殺,國內無君。逃往國外避難的公子糾和小白,于公元前 685 年,分別率兵從魯國和莒國日夜兼程奔赴齊都,以求繼承王位。不料途中相遇被輔佐哥哥的管仲一箭射中,險些喪了性命。
后來,大難不死的公子小白終于繼承了王位,這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齊桓公。本來他想殺掉管仲,報一箭之仇。但是他卻能聽取勸告,捐棄前嫌,沐浴更衣,親自迎接滿腹經綸、治國有方的管仲,并拜為丞相。從此兩個人攜手共進,于是就有了著名的“桓管改革”,也因此成就了一匡天下的宏圖大業。
姜子牙在建立齊國時帶來的舒張、達觀的國風,自由、開朗的民風,終于為齊國后來的稱霸春秋打下了一個好的基礎。不過,真正給齊國帶來盛世雄風的還是他,這位長眠在牛山的一代賢相 --- 管仲。
管仲臨危受命,輔政 40 年,殫精竭慮。公元前 685 年,出任宰相時,正面臨著一個充滿動蕩和白廢待興的局面。管仲上臺后,立刻治理整頓,穩定局勢。首先充分利用自然條件,發展生產,通漁鹽之利,興山林、海河、農工之業,壯大經濟,增強國力。其次鑄行貨幣,繁榮商業,打開關禁,降低關稅,不搞地區封鎖。齊國規定,帶 4 馬 1 車來的商人,免費吃飯;帶 12 匹馬 3 輛車的既免費吃飯又免費供給飼料;帶 20 匹馬 5 輛車的除上述條件外,還專門配備 5 個俑役人員,以供使喚。一時到齊國作買賣搞貿易的人,竟“歸之若流水!”大家看這邊陳列的便是當時流通的貨幣 --- 齊刀幣。管仲改革的第三點是相地衰征。把土地分給農民,根據土地的肥瘦決定加減稅收,休養生息。“養桑麻,育六畜”,“通貨積財”,結果贏得了民富國強,社會穩定。第四,在軍事上“作內政而寄軍令”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在外交上,反對“遠交近攻”,主張首先要與自己相鄰國家建立睦鄰關系,保持一個和平的環境。第五,實行“三選法”,舉賢任能。所謂三選,就是先由基層推薦,再試聘官職,加以政績考核,最后由更高當局下基層考察確定,認為合格者委以重任。即便是通過了三選,也不是終身制,期間還要經過多次的考核,發現問題隨時罷免。古齊國法律規定,如果有人出于私心,有賢不報,泯滅人才,一旦發現,就犯了忌賢妒能,有賢不讓的罪。重者,可開刀問斬!不用人才就是對國家犯罪,這恐怕是在古今中外的法律上都是首創吧。桓管改革,短短幾十年,齊國就“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郭沫若先生曾經這樣充滿熱情地寫道:“齊桓公稱霸,并不是僅僅由于產生了一位特殊的政治家管仲,而是由于這位特殊的政治家找到了使國富民強的基本要素”。這個基本要素就是“不圄現狀,勇于改革”。
消防器材展廳解說詞
應廣大觀眾的要求,3月1日,抗美援朝紀念館提前向公眾免費開放。免費開放首日,抗館迎來2000多名觀眾,是往年同期的10倍。 首位觀眾是一對夫妻 因為是之一天免費開放,抗美援朝紀念館副館長張忠勇,一直留意著誰是之一位進來的觀眾。 時間剛剛8點,一對男女走進大廳,嘴里不停地感慨:“真漂亮、真壯觀。”張忠勇走上前與二位交談得知,他們是一對夫妻,丈夫名叫楊玉利,是化纖公司下崗職工。 當他們看到毛澤東、彭德懷等偉人的雕像時,不禁感嘆:真是惟妙惟肖啊!在戰斗英雄黃繼光展位前,夫妻倆眼含熱淚,原來他們的小兒子正在黃繼光生前所在團當兵。 在參觀過程中,二人停停走走,不時地拿出筆和本記錄著。臨走時,他們還買了一本解說詞,說回家好好看看,哪不清楚,再回抗館仔細參觀。 免費參觀很受歡迎 3月1、2日是雙休日,前來參觀的觀眾絡繹不絕。記者發現,家庭觀眾和結伴參觀者成為主體,旅行團和高校學生也占很大一部分。 記者在領票處碰到了正在排隊的市民于先生。他說,“今天我們家來了老少三代5口人,以前抗館一張門票40元,全家人不能一塊來,現在好了,永久性免費開放,想哪天來都行,真是方便了。 這兩日,參觀抗館的旅行團也有很多,主要來自本溪、撫順等周邊城市。本溪團的周先生對記者說:“很幸運,抗館之一天免費開放就趕上了。”周先生說,以后他要帶孩子來,讓孩子受教育,多了解歷史和文化。 雖說抗館是永久性免費觀看,但也得持票進入。抗館根據自身容量和保護展品的需要,合理調控觀眾人數,周二至周五,每天發票3000張,雙休日、節假日每天發票4000張。同時,抗館提醒廣大市民,周一閉館(節假日除外),用以設備維護和展品調整。 有秩序參觀 文明參觀 為了游客能夠安全、有秩序地參觀,抗館特地增加了許多便利服務設施。抗館制訂了應急預案,增設了照明、消防、安防、展柜等設施,增加了導示牌、輪椅、嬰兒車等方便觀眾參觀的用具。 記者看到,觀眾們在展廳里,不再是腳步匆匆地瀏覽,而是認真地在每個展柜前仔細觀看,聽取講解。 不少參觀者表示,抗館的免費開放,將會引起更多人了解歷史的興趣,提高市民文化素質。
博物館優秀講解員代表發言稿怎么寫啊?????
博物館優秀講解員的發言稿,可以按照模板去寫,網上有很多模板的。大體說來,就是介紹自己,總結經驗,再接再厲等等。
肇慶科技館解說詞(800)
科技解說詞
初一七班
兒童類展廳是我要介紹滴一個種類滴科技展品區。它位于肇慶市端州區滴科技館三樓展廳講解稿模板,共有29項展品,專門針對兒童滴這一特點,好奇滴特點,設計了一些參與性強,形式活潑滴項目。在兒童們在游玩滴同時中體驗狂熱及滴神奇,感受科學滴魅力,接受科學只是滴啟蒙教育,是他們可以進一步了解科學,從而喜歡上科學,這個兒童展廳,不僅針對兒童開展啟蒙滴作用,還對大人們,從淺淺滴科學途徑了解科,我們從而感到,科學滴發展無止盡。
‘滾球’,它體現了許多人意想不到滴收獲。它滴展示主題是展廳講解稿模板:展項一次由多名觀眾共同參與,通過操作機械傳動裝置是鋼球在軌道中循環運動。在參與滴過程,既可以充分發揮參與者滴動手能力,還能加深他們對各種機械裝置滴認識,還能在不知不覺中培養彼此之間滴協作精神,增強他們滴團隊意識。開張這個活動,對大家滴動手能力又提升了,能培養協作精神,對許多人來說是,挺難滴,這次滴活動,對參加過滴人都受益匪淺展廳講解稿模板!
改展項10余個操作位置,是可以多人參與的項目,他是通過皮帶輸送裝置滴,轉向閥門裝置,杠桿頂升裝置,凸輪放裝置,滑輪提升裝置,齒輪條輸送裝置渦輪蝸桿閥門裝置,剪式連杠升降裝置。螺旋頂升裝置,落選下降裝置,平行四邊形傳送機構,赫齒機構,管機構等10余中簡單機械裝置滴趣味操作,來完成鋼球沿軌道滾動,越障礙,上升,下降滴工作循環。觀眾通過操作裝置中滴各種機械傳動裝置,移動軌道內滴球體做一個完整滴循環,可以認識他們還開展了滾球的比賽,這是一個多大滴趣味啊!
我們通過這樣一個科技展品,不僅知道了它滴作用和外貌,功能,還能知道,它給人帶來滴許許多多滴有益活動,使人可以動起手來,還可以知道它針對兒童滴奉獻,它給人帶來了協作精神,還有余下滴28項展品,它滴功能雖然都不同,但是它給兒童帶來了愉悅感,快樂,動手能力,協作精神等等。我們可不能錯過,這個大好滴機會,快去參加吧!
科技展現了人類文明滴發展,還展現了科技對人類滴貢獻,但最終,人類有收回了成本,那成本是人類對人類滴利益——回饋人類,科技是人類偉大滴創造!

求智能家居展廳的解說詞
要設計一個針對用戶30-50分鐘瀏覽欣賞過程展廳講解稿模板的劇本展廳講解稿模板,嵌入一些智能家居場景事件展廳講解稿模板,打動用戶。
誰知到講解稿怎么寫
講演稿的格式
講演稿的結構由標題、稱呼和正文三部分構成。
(1)標題。
講演稿的標題無固定格式,一般有四種類型。
1)揭示主題型,如《人應該有奉獻精神》。
2)揭示內容型,如《在省科技工作會議的講話》。
3)提出問題型,如《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什么素質》。
4)思考問題型,如《象牙塔與蝸牛廬》。
(2)稱呼。
提行頂格加冒號,根據受聽對象和講演內容需要決定稱呼。常用“同志們:”“朋友們:”等,也可加定語渲染氣氛,如“年輕的朋友們:”等。
(3)正文。
正文由開頭語、主體和結語三部分構成。
1)開頭語。開頭語的任務是吸引聽眾、引出下文。有六種形式:A.由背景和問候、感謝語開始;B.概括講演內容或揭示中心論點;C.從講演題目談起;D.從講演緣由引起;E.從另件事引入正題;F.用發人深思問題開頭。
2)主體。主體即中心內容。一般有三種類型:A.記敘性講演稿。以對人物事件的敘述和生活畫面描述行文;B.議論性講演稿。以典型事例和理論為論據,用邏輯方式行文,用觀點說服聽眾;C.抒情性講演稿。用熱烈抒情性語言表明觀點,以情感人,說服聽眾,寓情于事、寓情于理、寓情于物。
3)結語。是講演能否走向成功的關鍵,常用總結全文,加深印象;提出希望,給人鼓舞;表示決心,誓言結束;照應題目,完整文意等方法在激動人心的結語中結束全文。
為演講準備的稿子就具有以下三個特點:
之一、針對性。演講是一種社會活動,是用于公眾場合的宣傳形式。它為了以思想、感情、事例和理論來曉喻聽眾,打動聽眾,“征服”群眾,必須要有現實的針對性。所謂針對性,首先是作者提出的問題是聽眾所關心的問題,評論和論辨要有雄辯的邏輯力量,要能為 聽眾所接受并心悅誠服,這樣才能起到應有的社會效果;其次是要懂得聽眾有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層次,而“公眾場合”也有不同的類型,如黨團集會、專業性會議、服務性俱樂部、 學校、社會團體、宗教團體、各類競賽場合,寫作時要根據不同場合和不同對象,為聽眾設 計不同的演講內容。
第二、可講性。演講的本質在于“講”,而不在于“演”,它以“講”為主、以“演”為輔。由于演講要訴諸口頭,擬稿時必須以易說能講為前提。如果說,有些文章和作品主要通過閱讀欣賞,領略其中意義和情味,那么,演講稿的要求則是“上口入耳”。一篇好的演講稿對演講者來說要可講;對聽講者來說應好聽。因此,演講稿寫成之后,作者更好能通過試講或默念加以檢查,凡是講不順口或聽不清楚之處(如句子過長),均應修改與調整。
第三、鼓動性。演講是一門藝術。好的演講自有一種激發聽眾情緒、贏得好感的鼓動性。要做到這一點,首先要依靠演講稿思想內容的豐富、深刻,見解精辟,有獨到之處,發人深思,語言表達要形象、生動,富有感染力。如果演講稿寫得平淡無味,毫無新意,即使在現場“演”得再賣力,效果也不會好,甚至相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