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航空主題展廳,以及航空元素展廳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成都哪里有以航空為主題的博物館?
成都航空飛機博物館,坐落在成都武侯區太平寺機場。占地16000平方米,環境優美,展品豐富,種類齊全。博物館位于軍事管制區,擁有神秘色彩以及獨特的軍事特點,滿足你對軍用飛機所有的好奇。飛機博物館有近20架軍用飛機,展品都是珍貴的原物,館內陳列品沒有“請勿動手”的標牌,觀眾可以在解說員的帶領下參觀,還可以隨意拍攝展品,有專業的解說員陪同講解軍用飛機以及每架飛機背后的故事。它集教育性、科技性、軍事性、娛樂性、趣味性于一體,是接受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和國防以及愛國主義教育的搖籃。是目前成都地區乃至四川省規模更大的軍用航空飛機博物館!
航空博物館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之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該館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大湯山腳下。
1986年建館,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占地70余萬平方米,館藏270余架飛機、99架國家文物飛機、近萬件航空文物,是集科技教育、旅游于一體的國家級軍事主題博物館,也是亞洲規模更大、躋身世界前5位的航空博物館。
展出內容
中國航空博物館一期工程占地約20萬平方米,由山洞大展廳、珍寶館展廳和露天展區組成。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整體面積達到53萬平方米[5] 。
洞庫展廳
洞庫展廳 (11張)
山洞展廳面積為20000平方米,拱型頂上鑲嵌265盞圓燈,構成繁星點點的景觀。兩側兩條光帶,把展廳裝點得更加寬敞明亮。山洞展廳的展品從中國古代的航空發明與發現到當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殲擊機,從近代引進國外的航空器到國產的各種類型飛機,依照歷史的時序陳列于大型展廳兩側。空軍司令員王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駕戰鷹──米格-15比斯,就停放在這里。展廳右側還展出自己復制的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馮如二號、樂士文一號和列寧號。另有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捷克等國制造的多種型號飛機。其中,日本制造的99式高級教練機,蘇聯制造的波-2、拉-9、拉-11、圖-2、雅克-12,美國制造的P-51、L-5等飛機均為世界航空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收藏和觀賞價值。展廳左側是新中國生產的飛機系列,從自行制造的之一架初教機、之一架殲擊機到具有獨特設計格局的輕型殲擊機殲-12,完整地記載著新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和人民空軍的發展歷史。展廳的后部還展出雷達、導彈、高炮等其他武器裝備[5] 。
珍寶館
珍寶館展區面積為600平方米,分三個展室。之一展室展出航空主題展廳了航空博物館自己制作的各型遙控飛機模型和象真飛機模型;第二展室展出的是外國政府首腦贈送給中國黨和政府領導人的珍貴禮物;第三展室展出的是外國軍事代表團、航空界朋友以及其他友好人士贈送給人民空軍的精美軍徽、部隊徽等禮品[5] 。
露天展廳
露天展廳 (18張)
露天展區面積為40000平方米,露天展廳主要陳列著世界各國制造的各種飛機,如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參加“兩航”起義的康維爾-240、C-47以及英國的子爵式、圖-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機[5] 。
[6]
珍貴藏品
毛澤東的座機
毛澤東的座機
露天陳列場上的一架銀白色伊爾-14飛機,是毛澤東的座機之一。從1957年至1958年,毛澤東23次乘坐這架飛機飛往全國各地。現客艙內恢復航空主題展廳了毛主席乘坐時的原狀,艙壁上掛著《毛澤東在飛機中工作》的彩色照片。
紅星閃耀的“功臣”戰機
在航博,陳列著一批抗美援朝戰爭中的功勛飛機。如涂有一實三虛四顆紅星的米格-15飛機,就是抗美援朝空戰史上中國軍隊首次擊傷、擊落敵機的戰斗英雄李漢的飛機。1951年12月12日,司令員劉亞樓從前線致電空軍黨委航空主題展廳:“為了鼓勵擊落敵機的飛行員及機械人員,我認為可以仿效蘇聯的辦法,每擊落敵機一架即在擊落敵機的我機上涂上一顆紅五星”。空軍黨委同意后很快向部隊發出了指示電,
香玉劇社號
并明確擊落、擊傷分別用實心、空心紅星表示。從此,“功臣”飛機上有了閃耀的紅星。
“香玉劇社號”
機頭用紅色油漆噴著“香玉劇社號”字樣的米格-15飛機,是當年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捐贈給志愿軍空軍的戰機。當時,常香玉和她的“香玉劇社”全體同仁,于1951年8月從西安出發,輾轉5省,歷時半年,義演180多場,收入15億多元(舊幣,約合現人民幣15萬元),捐獻給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買回這架戰斗機裝備前線。[7]

北京幾家航空航天博物館的區別
這些航空航天博物館各有特色,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資料!
中華航天博物館坐落在北京中軸線,天安門南十多公里處。1992年10月開展,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展出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是目前中國航天技術更大的展示窗口,曾先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豐臺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
中華航天博物館由序廳、綜合主體大廳、高科技應用成果廳、分系統專業技術廳等幾大部分組成。一層綜合主體大廳薈萃了中國航天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運載火箭、衛星的實物、模型、燈箱、圖片等。有設備齊全的學術報告廳,較高檔次的技術洽談間、貴賓室,可接待各種學術、技術交流會議;還可以內外合作,承接各類展覽。
中華航天博物館攬勝
火箭騰空,衛星遨游。位于北京南郊的中華航天博物館正?式開館了。這是目前亞洲更大的航天博物館,也是運用現代化手段和技術于展覽的更先進的博物館。
看,大廳左側,一枚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如巨龍安臥其中,而左側的"火龍"、"震天雷"、"萬戶飛行"等景物展覽,則把人們帶到了被稱為"火箭故鄉"的中國古代。大廳正中是"星空在召喚"展覽,這里陳列著、"運行著"我國各種型號的衛星實體和模型,走進這里就像走進了撲朔迷離的星空世界。最令人驚嘆的是,大廳正前方3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正昂首凌空,象征著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昂揚的氣勢;而大廳正后方的模擬發射表演,則讓人置身于火箭發射現場,領略火箭發射時的緊張和激動。
整個博物館,以4枚運輸火箭和6顆衛星實物,數百種模型和近千張照片,構成了一幅中華航天騰飛圖。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成就,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增強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信心!
中國航空博物館(China Aviation Museum)
中國歷史上之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更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是亞洲規模更大的航空博物館,于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走進航空博物館,那高達十余米的館標就讓你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著一架通體潔白、正在緊急上升的單座輕型殲擊機,基座的正面刻著楊尚昆同志題寫的四個大字-志在藍天。博物館廣場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從泰山采集的一塊完整的黑色花崗巖制成,碑文為:紀念為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獻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航空博物館占地50余公頃,有兩座規模宏偉的展廳-洞庫展廳和露天停機坪展廳舉辦“洞內、露天航空裝備展”。洞庫展廳是利用七十年代開鑿的儲機庫改造的,宏偉開闊,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主要陳列著我國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珍貴飛機:初教-5,結束了中國不能造飛機的歷史:殲-12,是我國完全自行設計的新式殲擊機;運-5,曾將總理的骨灰撒向祖國大地。
露天展廳主要陳列著世界各國制造的各種飛機,如世界上之一種使用渦輪螺旋槳動力裝置的英制“子爵”號運輸機,還有其它各類飛機精品。除此之外館內還設有“發動機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設備展”、“救生防護裝備展”、“毛主席座機展”等陳列。館內共有100多種型號的200多架飛機,還有地對空、雷達等航空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規模如此之大的航空專題博物館,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航空史的縮影,也是飛行器的博覽會
2007年8月20日,中國航空博物館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北京航空館
北京航空館 位于海淀區學院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內,是以航空科普教育為宗旨兼顧校內教學的科技類博物館。 1986年10月對社會開放。 航空館展出面積9000平方米,包括兩個室 內展廳和一個室 外停機坪。東展廳的“航空史畫廊”,通過形象的圖片、逼真的模型、詳盡的文字向觀眾描述了人類航空之路。西展廳為“中國航空工業之窗”和“中國航天技術成就展”兩個展覽,全面展示了新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發展的歷程,是人們了解我國航空成就的窗口,也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室外停機坪是航空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這里展示了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飛機 30余架,其中有戰斗機、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直升機以及各種民用飛機等。幾乎每一架飛機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圖-2轟炸機參加過解放江山的戰斗;米格-15戰斗機在抗美援朝中,打敗過美國入侵者;強-5是我國自行研制的超音速高空殲擊機;L-60通用機則是捷克政府贈與劉少奇主席的禮品 !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展館簡介]
占地26000平方米的航模館,環境優美,展品豐富,動靜結合,它集科技性、軍事性、娛樂性于一體,是孩子們接受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和未來飛上藍天的搖籃。此外,還可利用場地動手制作、放飛訓練、一展才華。節、假日上午10:30舉行的大型仿真飛行表演 (惡劣天氣除外,門票補差價)倒飛、空投、特技、攻擊等等,緊張刺激,目不暇接
中國更大的航空博物館在哪里?
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之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更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座落在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籌建工作始于1986年10月,經過三年時間的采集裝修,于1989年11月11日正式向社會開放。目前,共收藏飛機91種163架,導彈、雷達、高炮等武器裝備600余種。
該館的宗旨是建立航空實物檔案,弘揚中華文化,普及航空知識,振奮民族精神,加強內外交流,促進科技發展。
該館一期工程占地約20萬平方米,由山洞大展廳、珍寶館展廳和露天展區組成。山洞展廳面積為20000平方米,拱型頂上鑲嵌265盞圓燈,構成繁星點點的景觀。兩側兩條光帶,把展廳裝點得更加寬敞明亮。珍寶館展區面積為600平方米,露天展區面積為40000平方米,此外,還有9000平方米的地面防空武器裝備存放場。待二期工程建成后,其整體面積將達到53萬平方米。山洞展廳的展品從中國古代的航空發明與發現到當代使用的高空高速殲擊機,從近代引進國外的航空器到國產的各種類型飛機,依照歷史的時序陳列于大型展廳兩側,構成了航空歷史長河的壯麗景觀。現任空軍司令員王海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駕戰鷹——米格-15比斯,就停放在這里。展廳右側還展出自己復制的中國航空史上著名的飛機——馮如二號、樂士文一號和列寧號。另有蘇聯、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捷克等國制造的多種型號飛機。其中,日本制造的99式高級教練機,蘇聯制造的波-2、拉-9、拉-11、圖-2、雅克-12,美國制造的P-51、L-5等飛機均為世界航空珍品,具有極高的文物收藏和觀賞價值。展廳左側是新中國生產的飛機系列,從自行制造的之一架初教機、之一架殲擊機到具有獨特設計格局的輕型殲擊機殲-12,完整地記載著新中國的航空工業發展和人民空軍的發展歷史。展廳的后部還展出雷達、導彈、高炮等其他武器裝備。
珍寶館里分三個展室。之一展室展出了航空博物館自己制作的各型遙控飛機模型和象真飛機模型;第二展室展出的是外國政府首腦贈送給中國黨和政府領導人的珍貴禮物;第三展室展出的是外國軍事代表團、航空界朋友以及其他友好人士贈送給人民空軍的精美軍徽、部隊徽等禮品。
露天展區收藏有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在50、60年代乘坐過的飛機,斯大林送給毛澤東的生日禮物——圖-4重型轟炸機,在“駝峰空運”、建設西藏、邊界反擊戰中屢建戰功的C-46大型運輸機,參加“兩航”起義的康維爾-240、C-47以及英國的子爵式、圖-124、三叉戟等大型客機。
該館還設有航空汽炮打靶、登機游覽、模擬飛行等航體游藝活動。
美國國家航空和航天博物館有什么展廳展示?
1957年,博物館開始增添火箭和航天技術方面的展品,1966年起使用現在這個館名。1972年由政府出錢,用4400萬美元建成了博物館的新大樓,又用1000萬美元安裝了博物館的各種設備。1976年7月1日在美國成立兩百周年之際,航空航天博物館隆重開展。
博物館的新館長209米,寬69米,高26米,可同時容納8000名左右的觀眾。之一二層有22個廳,第三層是圖書館,服務臺和餐廳。博物館的正面和兩邊均為玻璃大廳,顯得晶瑩剔透,輕巧明快。懸在大廳中的飛行器就如同正在空中飛行的一般栩栩如生。
火箭和宇宙飛行廳從介紹航天史開始,觀眾首先得知的是中國在13世紀即有火箭。大廳中還展出了19世紀英國人造出的火箭的樣品。此外還有儒勒?凡爾納的科幻小說中的主人公周游月球時乘坐的炮彈——“哥倫比亞”的模型。此廳還介紹了20世紀俄國、美國和德國等國家的學者。錄像《幻想與現實》把觀眾從早期科幻雜志和科幻電影片斷帶進了現代航天技術。人們可以了解到現代火箭和火箭發動機的工作原理。在大廳中央陳列著不同類型的火箭發動機,從最簡單的飛機起飛用的火藥發動機到離子發動機。宇航服是航天飛行必不可少的裝備。大廳中介紹了從潛水服到科幻影片《2001年太空游記》中的航天學者服裝的歷史。
飛行里程碑大廳展示了人類如何一步步實現飛行的理想。這個大廳展出了航空航天史上各階段的飛機和宇航設備。觀眾們常排著隊耐心地等上半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以便摸一下大廳的一塊真正的月球石。它是從寧靜海采來的、三角形的40克火山玄武巖片。
宇宙廳,它展出了更大的火箭和宇航技術裝置的樣品,像一座多層樓房一樣巨大的“天空實驗室”。大廳中還展出了對接成一體的“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和“聯盟號”宇宙飛船。美國航天飛機的模型和安放在航天飛機貨艙中的歐洲軌道實驗室“太空實驗室”的部分裝置也陳列在此廳中。沒有機會到基地去的人在此可以看見真正的火箭。其中有“婚神星號”和把美國之一個人造地球衛星送上太空的“先鋒號”。和宇宙廳相連接的是位于玻璃大廳樓頂頭的《研究月球的飛行器及設備》廳,那兒展出了20世紀60年代用于研究月球的無人駕駛的宇宙飛船“游騎兵”、“測量員”和“月球軌道站”的樣品。和它們并排放置的是阿波羅飛船的月球艙。
要真正了解登月航行的過程,就要去參觀介紹月球探險的“阿波羅”飛向月球大廳。從“阿波羅”飛向月球大廳下來,來到“從神話走向科學,漫游星際”大廳,此處介紹了宇宙概念形成的過程和宇航員在此認識過程中的作用。觀眾可以看到各種天文儀器,從古老的到現代的,以及在太空實驗室中使用的天文望遠鏡。通過計算機技術可以親眼看到銀河的產生過程。
衛星廳中展出了各種衛星系統的工作原理,展出了1960年開始出現的氣象衛星樣品。觀眾在此還可觀看到“地球資源衛星”所拍攝的地球資料片。
博物館中的電影院和天文館是參觀的最后一站,電影院可容納500名觀眾。天文館大廳可容納300人。博物館還是個研究航空航天史的國家研究中心。它的圖書館中有3萬本以上的書籍和期刊、成萬份技術報告。它的檔案館中有成百萬份的文件和沒有實施的方案、制定宇航計劃的參加者的回憶錄、載人宇航飛行時的錄音、美宇航局收集的大量的行星照片等,對培養航天學者有很大幫助。
航空航天博物館開館后成了美國首都的游覽勝地,每年大約有1500萬美國人和世界各地的旅游者來此參觀,每個星期至少有8萬人。
美國國家航天航空博物館內保存的各式各樣的飛機
世界著名航空展有哪些?
1903年,萊特兄弟首次完成載人動力飛行,掀開了人類航空史嶄新的一頁。從1905年起,在部分工業國家,開始出現一些群眾性的飛行活動。這種由航空愛好者自發組織的、沒有絲毫商業色彩的航空集會,雖然在很多方面尚未具備航展的性質和特點,但從其主題和形式上來看,可以說,它們便是現代國際航展的雛形。1909年,世界上之一個經過系統組織的全國性航展--巴黎航空展覽會在法國問世。這個最初以保護航空遺產為宗旨的飛機靜態展示會,隨著之一次世界大戰的迫近和軍事訂貨的顯著增長而迅速發展成為法國飛機制造商展示戰機、爭奪軍事訂單的競技場。1949年,它進一步沖出國界,發展成為一項國際盛事。今天,巴黎航展是世界公認的規模更大的航空航天技術交流和商貿集會,被視作世界航空航天工業廠家狀況的晴雨表。繼法國之后,英國航空界也從1932年開始在范堡羅舉行飛機展示和飛機表演。德國舉辦航展的歷史也是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前。1953年后,聯邦德國繼承了前德國的航展傳統,幾乎每年都有航展舉行。但連續性強,規模更大的是每逢雙數年在漢諾威舉行的聯邦德國航空展覽會。德國統一后,這一展覽會從1992年起改在柏林舉行,并易名為柏林航空展覽會。每雙數年的5月舉行。在亞洲,日本作為最早建立航空工業的國家,于1966年開始舉辦航展,兩年一屆。
北京有幾家航空博物館?
這些航空航天博物館各有特色,你可以參考一下下面的資料! 中華航天博物館坐落在北京中軸線航空主題展廳,天安門南十多公里處。1992年10月開展,建筑面積1萬余平方米,展出面積五千多平方米,是目前中國航天技術更大的展示窗口,曾先后被北京市人民政府、豐臺區人民政府命名為青少年教育基地。 中華航天博物館由序廳、綜合主體大廳、高科技應用成果廳、分系統專業技術廳等幾大部分組成。一層綜合主體大廳薈萃航空主題展廳了中國航天領域的主要產品,包括運載火箭、衛星的實物、模型、燈箱、圖片等。有設備齊全的學術報告廳,較高檔次的技術洽談間、貴賓室,可接待各種學術、技術交流會議;還可以內外合作,承接各類展覽。 中華航天博物館攬勝 火箭騰空,衛星遨游。位于北京南郊的中華航天博物館正 式開館航空主題展廳了。這是目前亞洲更大的航天博物館,也是運用現代化手段和技術于展覽的更先進的博物館。 看,大廳左側,一枚長征四號運載火箭,如巨龍安臥其中,而左側的"火龍"、"震天雷"、"萬戶飛行"等景物展覽,則把人們帶到了被稱為"火箭故鄉"的中國古代。大廳正中是"星空在召喚"展覽,這里陳列著、"運行著"航空主題展廳我國各種型號的衛星實體和模型,走進這里就像走進了撲朔迷離的星空世界。最令人驚嘆的是,大廳正前方3枚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正昂首凌空,象征著中國人民的尊嚴和昂揚的氣勢;而大廳正后方的模擬發射表演,則讓人置身于火箭發射現場,領略火箭發射時的緊張和激動。 整個博物館,以4枚運輸火箭和6顆衛星實物,數百種模型和近千張照片,構成了一幅中華航天騰飛圖。在這里,我們看到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新成就,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增強了實現"四個現代化"的信心航空主題展廳! 中國航空博物館(China Aviation Museum) 中國歷史上之一座對外開放的大型航空博物館、亞洲更大的航空珍品薈萃地。坐落在北京昌平大湯山腳下,是亞洲規模更大的航空博物館,于1989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走進航空博物館,那高達十余米的館標就讓你為之一振:乳白色的支柱斜托著一架通體潔白、正在緊急上升的單座輕型殲擊機,基座的正面刻著楊尚昆同志題寫的四個大字-志在藍天。博物館廣場中央,有一座“天魂”碑,它是用從泰山采集的一塊完整的黑色花崗巖制成,碑文為:紀念為中華民族航空航天事業獻身的先人、同仁和朋友。 航空博物館占地50余公頃,有兩座規模宏偉的展廳-洞庫展廳和露天停機坪展廳舉辦“洞內、露天航空裝備展”。洞庫展廳是利用七十年代開鑿的儲機庫改造的,宏偉開闊,總面積達2萬平方米,主要陳列著我國各個時期有代表性的珍貴飛機:初教-5,結束了中國不能造飛機的歷史:殲-12,是我國完全自行設計的新式殲擊機;運-5,曾將總理的骨灰撒向祖國大地。 露天展廳主要陳列著世界各國制造的各種飛機,如世界上之一種使用渦輪螺旋槳動力裝置的英制“子爵”號運輸機,還有其它各類飛機精品。除此之外館內還設有“發動機系列展”、“珍品展”、“航空照相設備展”、“救生防護裝備展”、“毛主席座機展”等陳列。館內共有100多種型號的200多架飛機,還有地對空、雷達等航空展品共600余件,其中不乏精品。規模如此之大的航空專題博物館,在世界上也是不多見的。中國航空博物館,是中國航空史的縮影,也是飛行器的博覽會 2007年8月20日,中國航空博物館經全國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北京航空館 北京航空館 位于海淀區學院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內,是以航空科普教育為宗旨兼顧校內教學的科技類博物館。 1986年10月對社會開放。 航空館展出面積9000平方米,包括兩個室 內展廳和一個室 外停機坪。東展廳的“航空史畫廊”,通過形象的圖片、逼真的模型、詳盡的文字向觀眾描述了人類航空之路。西展廳為“中國航空工業之窗”和“中國航天技術成就展”兩個展覽,全面展示了新中國航空航天工業發展的歷程,是人們了解我國航空成就的窗口,也是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 室外停機坪是航空館最引人注目的地方,這里展示了不同國家、不同時期的飛機 30余架,其中有戰斗機、轟炸機、殲擊機、偵察機、直升機以及各種民用飛機等。幾乎每一架飛機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圖-2轟炸機參加過解放江山的戰斗;米格-15戰斗機在抗美援朝中,打敗過美國入侵者;強-5是我國自行研制的超音速高空殲擊機;L-60通用機則是捷克政府贈與劉少奇主席的禮品 ! 北京航空航天模型博物館 [展館簡介] 占地26000平方米的航模館,環境優美,展品豐富,動靜結合,它集科技性、軍事性、娛樂性于一體,是孩子們接受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和未來飛上藍天的搖籃。此外,還可利用場地動手制作、放飛訓練、一展才華。節、假日上午10:30舉行的大型仿真飛行表演 (惡劣天氣除外,門票補差價)倒飛、空投、特技、攻擊等等,緊張刺激,目不暇接 價格嗎不清楚了,我沒去過,只是見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