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去軍事展廳的知識,其中也會對軍事裝備展廳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去軍事博物館參觀需要預約嗎
個人不用預約,團體需要預約
軍事博物館門票免費,游客持有效證件到售票窗口即可免費領取參觀門票,團體參觀需提前預約。
持本人二代身份證,前往軍博正門東側入口驗證入館,無需領票即可進館。
開放時間: 9:00—17:00 (16:00停止發票入館,每周一閉館)
目前可支持預約的證件類型包括:二代身份證、港澳臺身份證、護照。
持老年證、殘疾證、軍官證和士兵證的個人觀眾,可由西側票務中心綠色通道直接驗證入館參觀,無需領票。行動不便的殘疾人可由1名親友陪同。
北京軍事博物館全稱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簡稱軍博,是中國唯一的國家級大型綜合性軍事博物館,1958年9月21日正式組建。是向國慶十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
擴展資料:
參觀須知
一、請觀眾自覺接受安檢,嚴禁將易燃易爆、管制器械等危險品帶入館內。雙肩背包(不含)以上的大型箱包不允許攜帶入館,需寄存。
二、酗酒者、衣冠不整者、無行為能力者謝絕入館。14歲以下兒童須親友陪同參觀。
三、展廳內請勿攝像,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及三腳架。展廳內設立不可拍照提示標識的內容,則請勿拍照。
四、請觀眾文明參觀,愛護并正確使用公共設施;請勿攀爬、觸摸文物及展品。
五、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丟棄雜物,請勿在館內吸煙。
六、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館內工作人員指揮。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官網-參觀指南

去軍博參觀怎樣預約門票
軍事博物館實行免費參觀,并于2018年6月1日啟動了預約快速通道等服務,積極倡導團體和個人通過軍博官網、微信公眾號、電話語音系統(僅支持個人和部隊團體預約)等平臺,以實名制預約參觀。
一、預約觀眾入館方式
1.個人預約觀眾:持二代身份證預約的觀眾可直接前往東側票務大廳驗證入館,無需領票;持其他有效證件預約的觀眾請到東側票務窗口領票后入館。
2.團體預約觀眾:由預約人持二代身份證預約的團體,可直接前往東側票務大廳驗證后帶本團人員入館,無需領票;由預約人持其他有效證件預約的團體,請到東側票務窗口領團體票后入館。
二、未預約觀眾領票方式
持本人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前往西側票務窗口領票入館。
三、綠色通道觀眾
持老年證、殘疾證、軍官證和士兵證的觀眾,憑個人相應證件由東、西兩側綠色通道直接驗證入館,無需領票。行動不便的殘疾觀眾可由1名親友陪同。
四、預約規則
個人和團體可預約當日至10日內的有效參觀,需根據本站要求提供相應資料。預約參觀時間段分為上、下午,預約上午結束領取門票的時間為中午12時整,預約下午結束領取門票時間為16時整。預約觀眾請盡量按照預約時段入館。
五、其他信息
1、領票地點:軍博正門東、西兩側票務中心
2、開館時間:09:00至17:00(16:00停止發票),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周一照常開放)
擴展資料:
參觀須知:
一、請觀眾自覺接受安檢,嚴禁將易燃易爆、管制器械等危險品帶入館內。雙肩背包(不含)以上的大型箱包不允許攜帶入館,需寄存。
二、酗酒者、衣冠不整者、無行為能力者謝絕入館。14歲以下兒童須親友陪同參觀。
三、展廳內請勿攝像,拍照時請勿使用閃光燈及三腳架。展廳內設立不可拍照提示標識的內容,則請勿拍照。
四、請觀眾文明參觀,愛護并正確使用公共設施;請勿攀爬、觸摸文物及展品。
五、自覺維護環境衛生,請勿丟棄雜物,請勿在館內吸煙。
六、如遇各類突發事件,請服從館內工作人員指揮。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官網-參觀指南
去軍事展廳用英語短語怎么寫
Go to the military exhibition hall去軍事展廳,以后可以去有道查詢。望采納。
軍事博物館展廳介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位于北京天安門西面的長安街延長線上,籌建于1959年,是向國慶10周年獻禮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1959年3月12日,經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批準,正式定名為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擴展資料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是中國惟一的大型綜合性軍事歷史博物館,占地面積8萬多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多平方米,陳列面積4萬多平方米。主樓高94.7米,中央7層,兩側4層。截止至2012年末,全館有22個陳列廳、2個陳列廣場。軍博收藏34萬多件文物和藏品。
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793件,大型武器裝備250余件,藝術品1600余件,對外軍事交往中受贈禮品2551件。其中有銅鎏金弩機、鎮遠艦鐵錨、葉挺指揮刀、三八式步槍和解放軍之一輛坦克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
香港博物館還有五間分館,分別位于筲箕灣的香港海防博物館、深水蓨乶鄭屋漢墓博物館、位于柴灣的羅屋民俗館、位於香港魚涌公園內的葛量洪號滅火輪展覽館,以及位于中環半山的孫中山紀念館。
《伯遠帖》《五牛圖》《瀟湘圖》《祥龍石圖》等600余件回流中國文物,這也是我國首次對流失文物回歸工作進行全景式展現。展廳里,曾伯克父青銅組器、青銅虎鎣(yíng)。
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圓明園青銅鼠首兔首、皿方罍(léi)等600余件文物分“圓明夢歸“革故鼎新 昔往今歸”“多措并舉 殊途同歸”和“協和萬邦 四海歸心”四部分,講述25個回歸故事。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
關于去軍事展廳和軍事裝備展廳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