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手繪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中國有哪些著名美術館
一、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的主體建筑采用仿古建筑的閣樓形式,在建筑外觀主體上采用古典三段式構圖,展現出明顯的民族風格。主樓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一至六層樓共有21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6660平方米。中國美術館收藏有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13萬余件,從書法、油畫到山水國畫再到版畫、雕塑,無所不包,展品定期更換。以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主,對書法、繪畫等感興趣的一定不要錯過。
二、浙江美術館
浙江美術館坐落于西湖畔,毗鄰萬松嶺,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的展廳14個。主要代表國家承擔美術作品和美術文獻的展覽陳列和征集收藏。自2009年開館以來,一直堅持“重在當代,兼顧歷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立館方向,以“中國風”作為自己的風格追求。重點收藏和展覽反映浙江美術發展歷程,特別是近現代浙江籍和在浙江有重要美術活動的美術家作品、文物、文獻。
三、關山月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是以中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現代美術博物館,坐落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旁。美術館占地8000平方米,總共三層,1樓是一個臨時展廳,不定時的會有各種主題的展出,2樓是關山月先生的書畫展,3樓會有不定期的展覽。館內收藏了關山月先生813副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作品,主要以花鳥山水的國畫為主,同時兼顧其他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對研究我國近代國畫發展有極高價值。
四、北京畫院美術館
北京畫院美術館是新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更大的專業畫院。下設辦公室、學術部、展覽部、教育部等機構。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設四個展廳,展覽面積1167平方米。有容納上百人的同聲翻譯報告廳、有各種中小型會議廳、有各種裝飾風格的高檔貴賓室和可進行超大型作品創作的畫室,可以舉辦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以陳列藝術大師齊白石的作品為特色,以收藏、研究近現代京派繪畫為方向,同時策劃主辦現當代中外畫家專題展覽學術研討及國際美術交流活動。
五、廣東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是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美術館,于201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共設有12個展廳,展區面積8000平方米,戶外雕塑展示區面積5000平方米。其總體設計和布局體現出與美術館功能性質的統一性。廣東美術館以中國近現代以來的美術作品和海外華人美術作品為收藏對象,以中國近現代沿海美術和廣東當代美術為收藏重點,藏品以繪畫、雕塑、陶藝為主體,兼收對美術史構成意義的各美術品類以及有關的美術圖書和文獻資料。
六、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是中國國家畫院機構之一,展館面積約1900平方米,展線400米,有五個展廳及貴賓廳。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以弘揚民族精神,延續和發展中國畫傳統文脈為宗旨,以現當代中國畫收藏、陳列、研究為特色,自開館以來,先后舉辦了“中國畫研究院藏畫展”、“當代中國畫聯展”等各類展出,同時,展館還舉辦學術研討、國際美術交流活動以及眾性美術展覽。
七、上海美術館
上海美術館擁有展廳12個,展覽面積6000余平方米,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為舉辦各類藝術展覽提供了良好條件;而設備先進的演講廳、會議室、圖書館、美術資料數據庫及美術工作坊等,則為學術研討和普及教育等活動提供了保證。上海美術館現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積極開展了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和美術館學的研究,并為收藏保管、陳列展覽、教育推廣、中外交流等業務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在經常性展出其東南亞藝術藏品的同時,還策劃了多種以國家為關注點的展覽。
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新館由日本著名建筑師磯崎新在中國設計的首座美術館。美術館建筑占地面積354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777平方米。美術館外形石材幕墻與屋頂曲線過渡形成殼體,似立體回旋鏢。外墻覆蓋灰綠色的巖板與中央美院校園內其它建筑的灰磚顏色相協調,統一中富于變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是集合了展覽陳列、學術研究、教學互動、典藏修復、公共教育、國際交流、智識傳播等功能而建設的專業性、國際化的現代美術館。
九、湖北省美術館
湖北美術館是省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美術館占地面積15318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上4層,地下1層,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其按美術館的功能與設施所建,館內有十個展廳,展區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線總長度1200多米,可同時或分別舉辦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展覽。美術館術館承擔對國家藝術珍品的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以“立足本士文化,推進當代藝術”為宗旨,以學術交流和公眾推廣為主要目標,建立一個高品位、有特色的專業化美術館。
十、江蘇省美術館
江蘇省美術館是中國近現代之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建筑面積共計40000平方米,為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館藏以近現代美術作品為主,兼及古今中外,規劃以收藏"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的作品為重中之重。現有各類藏品近萬件,其中以中國畫最為豐富,包括明吳門畫派、清初四王、金陵八家、揚州八怪,海上畫派、新金陵畫派以及20世紀諸名家的作品。此外,還收藏大量版畫、中國油畫、中國水彩畫、當代書法、民間藝術等美術作品。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的簡介
新美術館于2008年3月竣工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位于中央美院校園內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是中國更具現代化標準的美術展覽館之一。美術館建筑呈微微扭轉的三維曲面體,天然巖板幕墻,配以最現代性的類雕塑建筑,展現中央美術學院內斂低調的特質,同時也與校園內吳良鏞先生設計的深灰色彩院落式布局的建筑物充分融合及協調。美術館總面積為14777平方米,地上四層,地下二層,局部地下一層。展覽及陳列面積
共4150平方米,其中二層為固定陳列展,展示古代書畫和美院資深教授的贈畫藏品,以及當今美院在籍教授的作品;企劃展廳設置在三層及四層,均為天光圍幕的敞開式現代化展廳。三層11米高的展廳可為當代藝術展覽提供充分的展示空間。美術館藏品庫房位于地下二層,1120平方米,采用國際最新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管理,在軟硬件方面均可達到國際水準。公共服務設施主要位于一層,其中報告廳可容納380人,為學術研討、專題講座及新聞發布會等提供了便利場所。其他公共服務設施還有服務臺、咖啡廳、書店等。
隨著新館的建成使用,美術館將以中央美術學院學術研究為基礎,策劃與國際接軌的各式展覽及學術活動,使美術館成為國內外藝術交流的平臺,為美院師生、公眾以及中外藝術家提供一個觀摩、學習以及展示的實際空間。特別是在學術展覽之余,新館將積極開展公共與社區美術教育活動,使其成為中國標志性、專業化、國際化的專業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是由日本建筑師磯崎新(ARATA ISOZAKI)設計,位于望京花家地南街8號中央美術學院內校區用地東北角,建筑占地面積354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777平方米。
新美術館坐落在弧形場地,立體外形為幕墻與屋頂曲線過渡形成殼體,似立體回旋鏢。三個出入口以回旋鏢的翅尖和彎角切割而成,出入口大面積采用玻璃幕,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性,同時又滿足了采光的需要。美術館外墻覆蓋灰綠色的巖板,跟建筑的灰磚顏色相協調,協調中富有變化,整個外部結構整齊和諧、層次分明。建筑物內部,中間沒有立柱,形成大面積展廳,展廳采光利用殼體的一個水平剖面形成類似月牙形合三角形采光頂,以自然采光滿足對光線的要求。整個建筑外形獨特,布局合理。
設計師磯崎新先生具有豐富的美術館設計經驗。他一共設計了12個美術館,其中巴塞羅那奧林匹克體育館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中央美院的美術館是磯崎新在北京的之一項設計,也是他在中國設計的首座美術館。他在這個美術館的設計中追求自由和超越。在技術方面,美術館的設計超過了他以往所有的作品;在思想上,表現得更為自由。磯崎新非常熟悉東方文化,他為美院設計的美術館體現著東方化的特色,同時又融入了現代的設計理念,難能可貴的是該部分設計與原有的深灰色的院落式建筑風格相協調,可謂國內一流。
建成后的美術館高24米,總共6層,地上4層,地下2層。地下一層有報告廳以及創作室、會議室等辦公區域,地下二層設定了健全的書畫保存機構,包括修復室、研究室、暫時和永久典藏室。地上分為四層,一層為觀眾提供空曠的公共空間,設有書店、咖啡廳以及可以容納380人的會議廳;二層是相對封閉的空間,主要滿足固定展覽的需要,該層完全采用燈光,避免了陽光中紫外線的照射對書畫的損害,適合書畫長期展覽。美術館注重燈光的方向性和可變性問題,采用國際一流的德國Erco的技術,同時為了配合燈光,地面采用較為粗糙的南方的密石,很好地解決了燈光反射的問題,在內部空曠的空間里,與作品發生關系的空間參數只有光的狀態變化一項,體現出當代展覽的一種理想狀態。值得一提的是,在該層有40米的珍藏陳列室,長期陳列明清的精品畫作,方便研究和觀賞。三、四層主要針對大型展覽,沒有立柱,空曠的空間,展廳采光利用殼體的一個水平剖面形成類似月牙形合三角形采光頂,以自然采光滿足對光線的要求,可以滿足多種大型展覽的需要,如三層提供高11米,千余平方米的大展廳。在這種空間中不僅適用于“白色立方體”般的傳統展覽方法,而且在展覽中能夠展示出適合展廳特征的“場地特性型”的作品。同時,為了滿足各種特殊展覽的需求,設有特殊展廳。
美術館的空間設計滿足多種展覽的需求,這種需求不以犧牲內部的美感為代價,在內部才采用大弧面曲線元素,用不規則的曲線劃分出多個層面,線、面結合富于變化、有很強的現代感。為了整個美術館內部造型的統一,注重設備的選擇應用,尤其在燈光和展陳條件上。實用與美觀并重,打造出內部空間的完美與協調。
這樣一座不僅在建筑規格上已達國際水平的美術館,已經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再配合以中央美術學院的專業學術研究精神的背景,無疑將成為中國最重要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自成立之日起就十分重視對藝術品的收藏,藏品涉及古今,兼顧中西,包括了美術的各個領域,體現著各個藝術類別與眾不同的風格樣式。同時,由于中央美術學院是一所綜合性的、專業門類齊全的國家高等美術學院,作為學院整個教學機構的一個組成部分,美術館的部分藏品同時也反映了建國以來我國美術教育發展的歷程。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現已收藏各類美術作品1.3萬余件,包括清代以前及近現代藝術大師、當代著名美術家的代表作和建院以來歷屆學生的優秀作品,國內外藝術家本人及家屬、國外政府、團體捐贈的美術作品,以及由我國政府和其他文化機構轉交來的國外藝術品。收藏的品類有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以及年畫、織繡、少數民族服飾和用具等民間美術品,還有一批青銅、陶瓷、雕刻工藝及銘刻拓片等中國古代文物。
美術館的藏品中包括十分珍貴的歐洲油畫原作,還有許多由我國油畫家在國外著名博物館內精心摹繪的具有相當研究價值的西洋名作臨本,早年留學國外藝術家的創作及中國當代著名油畫家的作品反映了從油畫傳入我國時直至當前每一個階段的發展歷程;在中國古代書畫收藏方面,有周之冕、朱耷、虛谷、黃慎、董其昌、袁江、任頤、吳昌碩等歷代大家的多種繪畫原作,其中大約一百幅的中國古代名家書畫已載入國家《中國古代書畫目錄》,部分作品被收入《中國美術全集》。除了在古代書畫收藏上的成就之外,美術館還較為系統的收藏了清末至建國以前近代有代表性的中國畫家和建國以后著名老一輩中國畫家和優秀中青年中國畫家的作品。藏品之中包括20世紀我國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張大千、黃賓虹、林風眠、吳作人、李苦禪、李可染、黃秋園等名家的作品以及當代部分著名中國畫家的作品;另外,木刻、銅版、石版等形式風格多樣的版畫作品,我館收藏也相當豐富,展現了版畫藝術在我國的興起和蓬勃發展;當代著名畫家董希文、葉淺予、劉凌滄、蕭淑芳、張仃等臨摹的涵括敦煌、永樂宮、麥積山等石窟寺廟壁畫的摹本以及部分我院早期學生所臨的壁畫也在收藏中。 現在,中央美術學院新美術館已經2008年3月投入使用。新建美術館
位于望京新校院內,由日本建筑師磯崎新設計,占地3546平方米,建筑面積14777平方米,為地下2層,地上4層的建筑。展館包括藏品庫房、固定展廳、臨時展廳以及藝術家創作室,報告廳、會議室、咖啡廳、商店等完善的服務設施。美術館無論從外觀設計,內部設施等方面均為國際一流,必將成為北京又一國內外藝術交流的中心。
新建美術館藏品庫房1120平方米,采用國際最新信息技術和數字化管理,在軟硬件方面均可達到國際水準;展覽、陳列面積4150平方米,頂高更高約11米,適合架上繪畫、現代設計、多媒體及裝置多類型展覽;同時可容納380人的報告廳更是為學術研討、專題講座及新聞發布會等提供了便利的場所。
隨著新館的建成使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將在國家和學院的大力支持下加速提高館藏水平、服務水平、科研水平和自動化管理水平,向公眾開放一個高層次高水平的審美領域,向世界呈現一個輝煌的文化藝術殿堂。

打卡5間成都小眾美術館,吃完火鍋剛好可以去
1.知美術館
千年老君山下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距成都市區約40公里,有一個地方叫“知美術館”。
日本知名設計大師隈研吾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的作品,很特別很美。美術館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的標志,是用一個個四川傳統建筑的瓦片元素與水景相結合。外立面的瓦片用特殊材料串聯懸掛,猶如漂浮在空中。建筑以當地傳統磚瓦為元素,將現代主義的極簡質樸與綿延起伏的山脈、流水等周遭景致融為一體,烘托出恍如中國古典文人山水畫般的意境。
繞著走一圈,你會發現美術館的輪廓流暢,動靜相宜。室內也會有展覽,登記身份證免費參觀。離成都市區較遠,建議自駕前往。
門票:除特展外,展覽免費對觀眾開放,需攜帶身份證。
時間:10:00-17:00(周一/二閉館)
地址:新津縣君山路嘉年華CEO度假酒店旁
2.成都當代美術館
成都當代美術館坐落于成都市天府軟件園——亞洲已建成的更大規模單體軟件園,緊靠城市中軸線天府大道,獨特的區位與環境,使之成為成都科技與人文交相輝映的獨特風景。
館體建筑分為東西兩樓,設恒溫恒濕典藏室、同聲傳譯學術報告廳、高清影音多功能放映廳、當代藝術圖書文獻中心等專項展示研究空間,以及MOCA商店、咖啡廳等配套設施。
門票:免費入館(個展、特展除外),需攜帶身份證。
時間:10:00-17:30(周一閉館)
地址:高新區天府大道天府軟件園C1樓(天府五街地鐵站C2口出)
3.麓湖·A4美術館
A4美術館坐落于成都天府新區的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由大地建筑之父安托內?普雷多克(Antoine Predock)擔綱建筑設計。臨湖而建的藝展中心與周圍紅砂巖地貌融為一體,成為天府新區的標志性建筑之一。
臨湖而建的紅砂巖建筑,可以算是成都數一數二的好看的建筑。室外的綠化維護得很好,每個細節都很精致,室內外都很適合拍照。
A4美術館包含了由DesignARC設計的三層獨立展廳,獨立的兒童藝術館、公共圖書館、學術報告廳、藝術品商店、藝術咖啡等功能空間,展示了成都的歷史和未來的魅力。
美術館內常年定期會有展覽,每一次的風格都不一樣,可以關注選擇自己喜歡的展覽去看。
門票:室外免費,展覽10-30元/人
時間:10:00-18:00(周一閉館)
地址:天府大道南延線·麓湖生態城·藝展中心(紅石公園地鐵站A口出)
4.藍頂美術館新館
成都藍頂美術館依緩坡丘陵而建,毗鄰3600畝白鷺灣濕地公園。
現有場館包括荷塘月色景區的老館、以及由中國著名建筑師劉家琨設計的新館,含四個獨立展廳,上百畝錦江濕地雕塑展示區將藝術作品與大自然融為一體。
門票:室外免費,展覽需購買門票
時間:10:00-17:30(周一閉館)
地址:新興鎮廟山村四組166號(成都行政學院A口出打車)
5.鹿野苑石刻藝術博物館
四川省之一家私立博物館。小型主題性博物館,收藏有自遠古到明清時期的石刻藝術品1000多件,以漢代到唐宋時期的佛教石刻藝術為主。
博物館主體設置于基地中更大的一塊林間平地上,竹林成為其間的自然分隔。路徑串連起各區域,沿途逐漸架起,臨空穿越慈竹林并引向蓮池上的入口。
這是一個鮮為人知的博物館,人很少。里面的建筑和綠化都是很禪意的設計,很幽靜。離市區較遠,建議自駕去。
門票:10元/人
時間:9:00-17:00
地址:郫縣新民場鎮云橋村
關于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和美術館展廳設計大圖手繪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