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黃河博物館展廳介紹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黃河博物館展廳介紹500字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相關列表一欄:
- 1、參觀博物館作文
- 2、博物館奇妙夜|來河南逛古都,先從這9家博物館逛起吧
- 3、問下鄭州都哪幾個博物館
- 4、讀懂黃河
- 5、鄭州有哪些館值得去
參觀博物館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相信許多人會覺得作文很難寫吧,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參觀博物館作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參觀博物館作文1
1月6日是小寒的節氣,這一天碰巧我們天通苑小學組織一至三年級參觀自然博物館,我心里別提多高興了。
我們首先去了二層的神奇非洲和奇妙植物,在神奇非洲里我正在看那些非洲動物的標本,旁邊的劉暢跟我說:“你看,那些禿鷹正在捕捉著一只小野兔呢!”再看看那邊,一只小鹿正在河邊喝水呢。里面還有獅子、老虎、豹、鱷魚、蛇……我們再往里面走,我又了解了關于非洲的一些知識。然后,我們出了神奇非洲,去了下一個館——奇妙植物。在那里有很多的稀有植物,比如:普陀鵝耳櫪,我知道了它的生長過程。
在地下一層我們去了恐龍世界和人體奧秘館。我們在恐龍世界看到了:霸王龍、劍龍等等……我們還學到了很多的知識,比如:世界上更大的恐龍是震龍,世界上最小的恐龍是細顎龍。在人體奧秘里,我們學到了我們在媽媽的肚子里成長的過程和一些關于人體結構的知識。
最后,我們來到了一層的古爬行動物。這些古爬行動物有:溪龍、永川龍、沱江龍等等……在這里我們還了解了古代魚類生活的過程。
這就是北京自然博物館,我很喜歡!我下次還要來這里!
參觀博物館作文2
報完到后,我和周滿笠-周晨龍去了湖南省博物館,去體驗了“佛光里的神秘西藏”。
這次展覽有130多件展品,都是來自西藏的各個寺廟,博物館,這些文物都反映了藏族人民的生活風俗、精神信仰和文化藝術水平。讓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一個就是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的金銅像,有11個頭,有一千個手和一千個眼。在身前八只不同的手,主臂雙手合十。其余6只手上都拿著不同的法器,其他那900多只手在觀音的兩側,像兩邊有兩半刺刺球一樣,在菩薩的兩側。銅像雕的非常細致,金碧輝煌的,特別引人入勝。第二件是魔女仰臥圖。這幅彩圖有一個傳說:傳說西藏大地下橫臥著一位巨大的羅剎女。頭朝東,腳朝西。佛教認為羅剎女是女魔,只有用寺院,佛塔等壓陣方能平安。所以在她的手腳、肩膀、膝和臀部都有大小昭寺,她的心臟還用白羊馱土。魔女的頭發是高高低低的,好像參差不齊的卷發。
這次參觀后,我感到西藏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有文化莊嚴的佛像、慈善的菩薩等,彰顯了藏傳佛教的魅力。
參觀博物館作文3
星期天,爸爸帶我去地質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分老館和新館,我們先去老館,它主要介紹了一些考古專家,還有一些蠟像,我覺得這些蠟像做的很逼真,我感覺好可怕。
新館分為四樓,先從一樓到二樓,二樓主要介紹了恐龍。例如,霸王龍是一種非常兇猛的肉食恐龍,它大大的腦袋,短短的身子,牙齒就像鋒利無比的匕首。我看了以后對霸王龍也有所了解了。
三樓主要介紹了煤炭和石頭。四樓主要介紹了生命的起源。生命是先從海里的魚兒開始的,然后出現了陸地上的生物,陸地上慢慢又有了許多猴子,猴子慢慢進化,變得后背挺起來一些,后來又直立了一些,最后進化成跟人一樣,后背挺直,可以直立行走了。所以說猴子是我們人類的祖先。生命真是奇妙啊!
參觀完地質博物館,我和爸爸都覺得增長了知識,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參觀博物館作文4
“出發嘍!”我們要去文化博物館了。坐在旅游的車上,我很開心。過了好久,才到了文化博物館,我們下了車,我的頭已經暈頭轉向,站都站不住。下了車,我們要先去扇博物館。走到了博物館,我們已經滿頭大汗,進了博物館,里面打著空調,看了一樓的扇子都是中國的,只有一個是日本的,里面有人在工作、有房子、有糧食……
還有一把最特別的扇子,高高的,大大的,可漂亮了。再往前面走走,只見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做扇子的一步一步的過程。還有一個是過古代的商店,里面有各種各樣的扇子,老板的手朝向扇子,似乎是在介紹一把把扇子的由來和形成。我本想進去看看的,可是上面寫著四個大字“禁止入內”,我就沒有進去。扇博物館逛完了,就前往手工藝術博物館。
我們來到了手工藝術博物館。剛進去就看到了很多藝術品,都很迷人。我們先注意的是制作陶瓷的叔叔,他雕的每一個水壺,都是很到位的。有一位阿姨是畫畫的,她在她要賣的包上都畫了一幅畫,十分漂亮,有些卻覺得有些老土。還有一位叔叔是賣可以涂顏色兔子的`頭、塑像、玩偶等等。我買了一些東西,就已經看完了。這次旅游的景物都歷歷在目。
參觀博物館作文5
上周日,天氣晴朗,陽光燦爛。媽媽帶我去了恐龍的故鄉——河源,參觀恐橙牛數字物館。
一進博物館門口,就看見了三具高大威猛的想龍化石,它價分別是霸王龍、翼龍,腕龍。沿著主路往里走,看到一只像火雞一樣的,栩栩如生的恐龍雕像,這只身上長著漂高的羽毛,嘴巴長著鸚鵡一樣的恐龍,這是我見過最奇特的恐龍,原來它叫竊蛋龍,它不僅長得奇怪,名字也很奇怪呢!難道它是一個偷蛋賊嗎?不是的,簡介上面說:“竊蛋龍是恐龍界中的好爸媽,在產卵之前它們會用泥土建成一個圓形的窩。并在底部鋪上柔軟樹葉,然后將蛋整齊地產在窩里,它們會張開雙臂保護自己的孩子,哪怕危險出現也不退縮半步。這就像我的媽媽像我的媽媽,總是把更好的給我,在我身上付出了大量的心思和時間。
很快地我們來到了第三個展廳,一眼就看到了成千上萬的恐龍蛋化石,直是太壯觀了!在這個展廳我了解了很的關于恐龍的知識。
一天的旅程結束了,我學到了許多知識,太開心了!
參觀博物館作文6
今天,我參觀了黃河博物館,通過這次參觀,我很有感觸。
首先我了解了黃河是怎樣形成的,它是距今10萬年前,由于強烈的喜瑪拉雅造山運動,使我國西部隆起,東部下沉而形成的。黃河流域氣候宜人,物種豐富,現代發現了大量的古生物化石,有羚羊頭骨、象牙等。古人逐水而居,先民們很早就在黃河流域繁衍生息。新石器石代,各種石器、骨器,用于生產生活,動物得到馴化,原始的宗教、建筑、繪畫、天文等得以開創,黃河流域原始的農耕文化領先世界。后來的,夏商周以及封建社會和四大發明等在人類科學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黃河水患。據統計,從先秦到1949年的2540年里,黃河共決溢5次,改道6次,給流域人民帶來了極大的創傷。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下令黃河流域大規模除害興利,綜合冶理,確保了下游的歲歲安瀾,改善了生態環境。但是近代,黃河也遭受了水污染的毒害,內蒙古等地亂砍亂伐,水污染嚴重,最后草原變成了荒漠,通過幾十年的治理,慢慢恢復了草原。
我認識到了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我們做為新時代的少年,要節約用水,愛護環境,保護好母親河。
參觀博物館作文7
今天,我和作文班的同學們來到了“中國沉香文化博物館”參觀,它的外形是一個金黃色的正方形盒子。外表刻了許許多多的繁體字,一眼望去,仿佛那是一個包含著許多“金子”的大盒子。
走進博物館,迎面撲來的是那濃濃的木香味。再往里走,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巨大的香爐。頓時讓人神清氣爽。在今天,我既了解了我們中國五千年收藏的寶物,又學會了敲“色空鼓”……但是,我最喜歡的活動是做香牌。過程是這樣的:我們先把用很多種中藥做成的沉香粉用勺子來攪拌,要把中藥拌到一起后,并攪均勻再把水放進去,倒水的時候,不能一下子倒完,這樣泥會過去吸,倒水的時候我們要少量多次,慢慢的倒。倒完后,像揉泥一樣,搓來搓去,一直到外表沒有一點一點的顆粒,然后再找一個自己喜歡的模板,涂上橄欖油,再把剛才的泥放上去,在木板上壓,再用針把旁邊的泥去掉,然后慢慢的拿起來就可以了!
這真是一次有趣的參觀,因為我既了解了中華五千年的古物,又學會了如何做香牌,還了解了我們國家的沉香歷史和文化。
參觀博物館作文8
今天,外公外婆帶我來到寧波博物館參觀。
博物館分四大部分,之一部分是特別展示館,第二部分是歷史館,第三部分是竹刻館,第四部分是民俗館。
我們先去了特別展示館。里面有乾隆時的沉香木雕花如意、青玉福壽紋如意、紫檀框紫石雕插屏、青花籌瓶、碧玉填金刻御制詩插屏等等,還見到了戰國時期的錯金鳥形尊。
我們接著來到了歷史館。看了歷史館的錄像和圖片,我知道了寧波是 *** 戰爭中英國堅船利炮攻擊的數個沿海港口城市之一,為反抗侵略,寧波軍民用鮮血和生命表達了中華民族不屈的意志,譜寫了之一次 *** 戰爭最慘烈的篇章。
之后,我們又來到了竹刻館,里面有李流芳刻行草《蝶戀花》竹刻,張風淺刻拓片、園雕荷塘夏趣等。
最后,我們來到了民俗館,里面是一些民間古老有名的小吃店的名字,有“缸鴨狗”甜食店、狀元樓、樓茂記醬園。
我走出博物館時,已經過了中午,雖然我肚子很餓,但是我為我學了很多知識感到自豪。我愛我的家鄉!我愛我的祖國!
參觀博物館作文9
國慶長假的之一天,爸爸帶我去博物館參觀文物。
我們坐著車子,不一會兒就到了博物館。站在遠處觀望,我感覺博物館很氣派,很壯觀!進入博物館后,一股古代的氣息就迎面而來。紅木做的建筑、古典而優雅的孔子石像…。許許多多的古代文物,讓我大開眼界。
我們進入了之一個殿,里面有許多錢幣,如:銀碇、銅錢,還有一個奇形怪狀的錢幣,它是由許多錢幣粘在一起組成的。看了介紹才知道,這些錢幣由于埋在地下,天長日久,泥土漸漸將它們連到一起,之后泥土慢慢被曬干,它們就凝固起來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接著,我們進入了第二個殿,里面是各式各樣的銅鏡。我們仔細觀看了銅鏡,可我們發現銅鏡根本照不出人,只能照出一點影子。房間里還有兩口大銅缸,應該是古人用來做飯的。
在參觀了許多大殿后,我們到了最后的目的地“大成殿。”進入大成殿,之一眼看到的就是孔子的畫像。孔子抱著一把寶劍,面帶微笑。畫像下面是孔子的簡介,還有三個青銅酒杯。兩旁分別是文狀元和武狀元的介紹。
這次參觀博物館不僅讓我收獲滿滿,還讓我見識到了古代人的智慧。
參觀博物館作文10
今天下午,我、媽媽和幾名同學去參觀博物館。
我們更先來到大自然展廳。一進門就看見兩只巨大的尾巴長長的綠色恐龍。它的腦袋扁扁的,看起來傻傻的。它們旁邊有幾棵大樹、小樹,幾個石頭和灌木叢。然后是幾個有的高、有的低、有的大、有的小、有的長、有的短的恐龍化石。接著是動物模型:一只牦牛,一身雪白,好像馬上要和別人決斗;一只馬鹿站在石頭上,豎起耳朵;一旁的石崖上的更高處是一只準備進攻的雪豹;中間是一只悠閑的巖羊;一只幼小的黃鼠狼膽怯的向前走著;幾只鳥兒、天鵝、鴨子、水獺嬉戲著;金雕在天上飛舞在石頭上休息最后還有有的像柱子一樣的,有的像碎石一樣的水晶石。
接著是民族民俗展廳、石刻藝術展廳、歷史展廳。
博物館了解不同的知識,博物館讓孩子愛上文物。
參觀博物館作文11
有人喜歡高大的泰山,有人喜歡美麗的日月。可我最喜歡的地方是歷史悠久的沁陽博物館。
走進歷史博物館,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座高大的三圣塔。它全身高33米,分:塔座、塔身、塔尖三部分,塔座高近6米,塔身有13層密檐,十分壯麗。
繞過三圣塔,我們來到了湖邊,湖上有一座小橋,站在小橋上,看著湖水,它安靜的像一面鏡子,綠的像一塊碧玉。一群群小魚在水里悠閑的散步,跨過小橋,我們來到了一個又長又直的長廊,擺著一張張凹凸不平的石官慶,還有一塊從天上掉下來的隕石,長廊兩邊有一排排王鐸寫的字,他寫的剛勁有力,很漂亮。
接著,我們來到了大廳里,里面有一個詩人李商隱,我就想起了他寫的詩《登樂游園》。
我十分喜歡博物館,希望下次還能來。
參觀博物館作文12
今天,我懷著興奮而又激動的心情,參觀了市博物館。市博物館位于天中廣場南側,是駐馬店唯一的一座以歷史與藝術并重,集收藏、展覽、研究、考古、公共教育、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
博物館的外形像一個鐘。走進博物館,里面共有8個展廳,陳列面積7585平方米,現有《厚重天中》基本陳列和《古泉天地》、《火土之魂》、《水墨華章》3個專題陳列,展覽文物、圖片數量20xx余件,展品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至明清及近現代。
參觀結束后,我走出博物館,雖然感覺有點兒累,但讓我受益匪淺。再回頭仰望那高大的建筑物時,我深深地體會到:中國的歷史是一段偉大而不平凡的歷史,中國的明天更是一個輝煌而燦爛的明天。想到這兒,我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歡快起來,步伐也顯得輕松有力了。路邊的花兒一個個都張開了笑臉,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更燦爛了。鳥兒在天空中唱起了動聽的歌,好像也為有這樣一座雄偉厚重的博物館而歡呼鼓掌。
參觀博物館作文13
今天爺爺奶奶帶我到自然博物館參觀。進了館先看到一條很大的魚骨頭,它還有前腿。到了二樓看見一個地球磁場模型,周圍有很多小指南針,指向一個方向。我搖了幾下搖柄,指南針轉動后還是指向一個方向。走過一個黑呼呼的小山洞,前面有一塊大屏幕,正在播放太陽發出光焰的圖像。再過去我看到大大小小的恐龍骨架和模型,模型的頭和尾巴還會動,還有一只像烏龜的小恐龍。然后我們又走到了三樓。
三樓地面上有一張很大的地圖,爺爺說這是浙江省的地圖。奶奶要我來找下我們居住的城市,我找到了杭州市。在三樓還有許多生物的模型和標本,有魚、鳥、蛇、熊貓、猩猩、大象等等。接下去走到一個森林旁邊的大山洞里,里面有鼴鼠家的模型,特別的有趣。
今天參觀博物館后我增長了很多知識,玩的真開心。
參觀博物館作文14
今天,我去博物館參觀《湘西土家族苗族民俗風情展》。
一走進博物館的大門,就看到一條鵝卵石鋪成的路,兩邊有綠油油的草坪,花壇兩邊擺放著五顏六色、千姿百態的菊花,美麗極了。
博物館可真大呀,有上下兩層樓,九個展廳。沿著石頭路走進展廳,迎面是一幅仿銅浮雕《五溪風情圖》。走進樓上的之一個展廳是悠久歷史部分。聽講解員阿姨介紹,湘西在遠古的時候是一片汪洋大海。十萬年以前就已經有人類居住了。在湘西境內出土了陶片、陶鼎、陶豆……,還有里耶秦簡、虎鈕T于、歷代錢幣。最有特色的是粉彩堆雕博古天球瓷瓶,它是清光緒年間的,上面的花紋圖案內容豐富,有一個鼎、有一個書桌,還有一個彩色花瓶里面放了一根龍頭拐杖……,它與一般的瓷瓶不太一樣,一般瓷瓶的花紋是畫在瓶子表面的,而這個瓶子的圖案花紋是突起的呢!
從第二個展廳開始是土家族苗族民俗風情了,聽介紹展覽分傳統工藝、宗教信仰、服裝首飾、男婚女嫁、節慶娛樂、生產生活、食居之俗等八個部分。在傳統工藝廳,我了解到苗族人喜歡刺繡,所以在衣服上繡了五顏六色的花紋。博物館還有清代的補花云肩、繡花堂帳、挑花搭褳……,好多好多漂亮的民間工藝品,真的令我眼花繚亂了哦。
參觀博物館作文15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館日。所以我們班級由家委組織集體到華僑博物館參觀。因為這幾天正處于梅雨季,所以當天天公依然不做美,下起了雨。盡管如此,這還是不能阻擋我們的熱情。由于老爸是組織者之一,所以當天我們提前了半個小時到博物館門口。等我們到的時候,發現還是有很多同學和家長已經到了。集合點名完畢,一個博物館內部員工阿姨給我們先介紹了注意事項,并且給我們每個人發了一張問卷。進入博物館后,我們有些同學邊聽介紹邊填寫問卷,也有些同學只顧著看雕像,不顧問卷(呵呵,我就是其中之一)。最后,我們來到了青銅,瓷器館,我老爸把答案交給我的時候,我才慚愧地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參觀完博物館后,我們同學一起在門口合影留戀。后面我們幾家約在一起到張琳欣媽媽推薦的軟件園二期的四季酒家吃飯,有賴奕如家,陳凌晗家,張琳欣家,肖裕凱家,高原家和杜澤新家。吃飯的時候我們幾個同學一桌,大家都狼吞虎咽,感覺吃得比平常都多,原因可能是和同學在一起特別開心。旁邊的一桌是家長大人,他們談了很多教育和班級的事情,也有說有笑。不過我們還是玩我們的。
最后,我們很開心地回了各自的家。
博物館奇妙夜|來河南逛古都,先從這9家博物館逛起吧
大河網記者 莫韶華
為一個館,逛一座城。河南地處中原大地,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中國“八大古都”有四個都在河南——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等,這個中國建都朝代最多、建都 歷史 最長、古都數量最多的省份,自然擁有豐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而作為最能彰顯文化特色的博物館,成為河南人的驕傲。
據不完全統計,河南各類博物館數量達340余家,如果你無法一一逛完,那么先來這9家看看吧——中國博物館協會公布的204家全國一級博物館中,河南有9家上榜,分別是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洛陽博物館、南陽漢畫館、開封博物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中國文字博物館、安陽博物館、平頂山博物館。
1.河南博物院:9大鎮館之寶不容錯過
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于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并更名為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館藏文物17萬余件(套),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更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九大鎮館之寶包括:賈湖骨笛、婦好鸮尊、云紋銅禁、杜嶺方鼎、蓮鶴方壺、玉柄鐵劍、武則天金簡、四神云氣圖壁畫、汝窯天藍釉刻花鵝頸瓶。
2.鄭州博物館:黃河文明璨若星河 沿黃九省(區)文物精品展太震撼
鄭州博物館成立于1957年7月,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城市博物館,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原址在碧沙崗公園內。1999年12月,嵩山路館建成開放。2021年5月1日,位于文翰街的鄭州博物館新館正式開門納客,也是我國單體更大的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現有文物藏品6萬余件,包括陶器、瓷器、銅器等近20個門類。尤以新石器時代陶器、商周青銅器、唐宋石雕、歷代瓷器等更具地方特色。
鄭州博物館新館21個展廳各類展覽20個,基本陳列全景式展示鄭州 歷史 發展脈絡,從舊石器時代直至近現代。專題陳列分為文物展和文化展兩類,除按器物門類專項展示精美的文物藏品外,還挖掘鄭州獨特的文化內涵,策劃了如鄭地名人、千年中醫、豫聲豫調、老家河南等有代表性且對當今 社會 生活仍有重大影響的特色展覽。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河珍寶——沿黃九省(區)文物精品展”,該展匯集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山西、陜西、河南、山東沿黃九省(區)16家文博單位共42件(套)文物珍品,現場觀感十分震撼。
3.洛陽博物館:五大鎮館之寶看古都
洛陽博物館是中國首批博物館之一,也是中國地方性的綜合 歷史 博物館,始建于1958年,新館于2009年正式對外開放。該館占地300畝,建筑面積6.2萬平方米,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
洛陽博物館累計展出文物1.5萬件,國家一級文物達508件。5件鎮館之寶分別為乳釘紋青銅爵、三層金絲楠木佛塔、東漢石辟邪、曹魏白玉杯、唐代三彩黑釉馬,按顏色也被稱為青黃赤白黑。
4.南陽漢畫館:漢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之最
南陽市漢畫館是目前我國建館最早、藏品最多、規模更大的一座漢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創建于1935年10月,現有館藏文物2000余件,展廳內陳列著二百余塊精品畫像石。
南陽博物館按照生產勞動、建筑藝術、 歷史 故事、 社會 生活、天文與神話、角抵、舞樂百戲及祥瑞升仙八大部分展出。
5.開封博物館:皇城根下的博物館
開封博物館是一座集陳列展覽、文物收藏、文物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為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該館始建于1962年,其前身為開封市展覽館。
開封博物館設有館藏精品石刻展、開封朱仙鎮木版年畫展、開封古代文明陳列、北宋東京城 歷史 文化陳列四大展廳。
截至2019年9月,開封博物館館藏文物8萬件。其中,商銅斝、明宣德青花瓷盤、北宋白釉珍珠地娃娃臥蓮瓷枕、清乾隆官窯霽紅瓷瓶、明青玉荷葉洗等館藏文物不得不看。
6.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2021年更值得前往的博物館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新縣,1984年開始建設,每年接待游客達60余萬人次。
在建黨100周年之際,來這里觀展更有意義,這里是感受崢嶸歲月、傳承紅色基因首選之地,該館藏品總數為1130件(2019年),主要是革命文物,主要種類有軍事用品,如“列寧號”飛機;文獻資料,如蘇區黨政機關的報告、法令,其中壁書《中國蘇維埃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土地法令草案》為革命文物一級品;革命烈士遺物; 歷史 照片;其它文物,如各級蘇維埃印章、錢幣、收稅憑單等。
7.中國文字博物館:文明的象征 了解文字從這里開始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于甲骨文的故鄉——安陽市,是經國務院批準的一座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專題博物館,也是我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
該館共入藏文物4123件,其中一級文物305件,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漢字書法史、少數民族文字、世界文字等多個方面。
該館基本陳列以世界文字為背景,以漢字為主干,以少數民族文字為重要組成部分,薈萃歷代中國文字樣本精華,講解中國文字的構形特征和演化歷程。
8.平頂山博物館:從鎮館之寶看平頂山別名鷹城
平頂山博物館由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設計,外形理念源自我國古書竹簡的形象,墻體由一片片抽象的竹簡構成,造型雄渾大氣,古韻盎然,同時也寄寓著博物館作為文明使者的傳播功能。
平頂山博物館館藏文物3萬余件,三級品以上珍貴文物2000余件。主要藏品有骨針、骨笛、應國時期的玉器、原始瓷器、束腰垂鱗紋升鼎、魯山花瓷和郟縣鈞瓷。西周應國白玉線雕鷹為平頂山博物館鎮館之寶。
9.安陽博物館:殷墟、甲骨文名氣那么大,不來看看?
安陽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5月,是河南省內成立較早的地級市博物館之一,有館藏文物1萬余件,包括甲骨、玉器、金屬器、陶瓷器、貨幣、書畫及近現代文物等十幾個類別,時間上起舊石器時代,下迄現代。
該館館藏精品為渦紋青銅鼎,粉彩白鹿尊,雍正款霽紅釉碗。
問下鄭州都哪幾個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有河南博物院,鄭州博物館。
1、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2、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原址位于碧沙崗公園內,占地面積4330平方米,新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占地14.8畝,建筑面積14206平方米。
擴展資料
鄭州博物館建筑布局:鄭州博物館主展館以鄭州出土的商代青銅方鼎為造型的原始基礎,配以圓形碟狀屋頂,取“天圓地方、鼎立中原”之寓意。建筑上方圓形碟狀屋頂隱喻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
主展館包括地上三層和地下一層。整體建筑風格取鼎器粗獷與精美相統一的神韻。鄭州博物館展廳總面積4720平方米,原基本陳列面積約為2000平方米,由“鄭州文明曙光”、“鄭州古都風采”、“古代文化神韻”三大部分組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河南博物院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鄭州鄭州博物館

讀懂黃河
500多萬年前的黃河劍齒象象牙化石、國家一級文物鄭工合龍處碑拓片、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黃河號子……走進黃河博物館,仿佛步入了一個黃河文化的時空隧道。
黃河博物館共分流域地理、民族搖籃、千秋治河、治河新篇、和諧之路等五大展廳,以琳瑯滿目的文物和文獻資料,從不同角度講述了黃河的歷史。
在世界著名的大河中,黃河是一條獨特的河流。它干流長度5464公里,居世界第六位;流域面積80萬平方公里,居世界第20位。但年輸沙量16億噸,每立方米含沙量35千克,居世界之一。由于特殊的水文地質條件,它成為世界著名的懸河、歷史上有名的害河。
據統計,從先秦到1949年以前的2540年里,黃河共決溢1590次,改道26次,其中大改道5次。平均“三年兩決口、百年一改道”,水害頻仍。決溢范圍北起天津、南達江淮,縱橫25萬平方公里。洪水過后,河渠淤塞,良田沙化,滿目瘡痍,生態環境長期難以恢復。陜西民謠“道光二十三,黃河漲上天。沖了太陽渡,捎帶萬錦灘”,就是黃河水患的生動寫照。在千秋治河展廳,懸掛著一幅《開封城摞城示意掛盤》。掛盤形象地顯示,歷史上,開封城多次被黃河泥沙淹沒而消失。從下往上,依次是北宋城、明代洪武城、清代的康熙城、今天的開封城。“開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幾座城”,從一個側面證明了黃河水患之害。
為了治河,歷朝歷代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長期而艱難的治理,涌現出許多治河名家,并積累了豐富的治河思想和技術。在千秋治河展廳,懸掛著一幅《河防一覽圖》。這幅圖長一百多米,是明代治河名臣潘季馴于萬歷十八年(1590年)組織繪制的,起自黃河上源,止于浙省運河,反映的是萬歷十六年至十八年間黃、運兩河及相關河道的堤防修治等情況,至今對于黃河治理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雖然從大禹開始,歷朝歷代都高度重視治河,也有過若干相對安穩的時期,但沒有從根本上擺脫“修堤一淤積一決口一改道”的循環局面。
新中國成立后,黃河治理翻開了新的篇章,黃河實現歲歲安瀾,連續70多年伏秋大汛堤防不決口。新中國成立后,毛主席首次離京就到黃河視察,并發出了“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的偉大號召。歷代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多次親臨黃河視察。70多年來,黃河治理由歷史上以防治下游洪災為主轉向全流域大規模除害興利、綜合治理,傳統治河技術與現代水利技術相結合,確保了下游歲歲安瀾,改善了生態環境,為流域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古老黃河發生滄桑巨變,從“中華之憂患”變為一條利民之河、安瀾之河,為世界大河保護與治理樹立了典范。2019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后,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成為繼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之后又一重大國家戰略,黃河治理又翻開嶄新的一頁。
臨黃河而知中國。一部黃河史,就是一部中國史。讀懂黃河,我們會更加熱愛我們偉大的祖國,熱愛我們偉大的黨,熱愛我們偉大的民族和人民。
鄭州有哪些館值得去
1、鄭州科技館:
鄭州科學技術館是鄭州市政府投資建設的公益性設施,是對社會公眾特別是對青少年進行科學教育的重要基地。旨在通過展覽和豐富多彩的科技活動,向公眾宣傳、普及科學知識,倡導科學精神,培養科學興趣、科學思維方法和創新能力。 鄭州科技館于2000年4月29日開館,建筑面積8426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上三層,地下一層,展廳內分設十六個展區,共有200余件(套)展品,內容涵蓋天地自然、聲學、數學、光學、生命科學等26個門類的基礎學科及應用技術學科。這些展品具有較強的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藝術性和參與性。 鄭州科技館先后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河南省級文明單位”、“鄭州市十佳青少年校外教育活動基地”等稱號。
鄭州科技館
【地址】中原區嵩山南路170號
【交通】公交1、9、44、60、84、900、B11、909、49、46在市博物館下車即到;地鐵一號線到“綠城廣場”站下車可到鄭州科學技術館
【門票】免費,直接進門參觀。館內瞬時觀眾控制在1000人以內,如超出,將停止觀眾入館參觀。
【開館時間】1月1日—6月30日 9:00—17:00;7月1日—8月31日 9:00—17:30;9月1日—12月31日 9:00—17:00
每周一閉館,全年節假日不休息(春節法定節日3天除外)
2、鄭州自然博物館
鄭州自然博物館是由鄭州市政府專項資金支持、鄭州師范學院承建、地方特色鮮明的博物館。該館主要從事動物、植物、古生物、礦物、土壤、水資源等領域的標本收藏、展覽,集教學、科研、科普等功能于一體。建館以來,曾先后被河南省林業廳、鄭州市科學技術協會命名為“野生動植物保護基礎地”和“鄭州市科普教育基地”。有一點就是寒暑假學校放假期間可能博物館也會閉館,所以參觀前一定要提前了解情況。
鄭州自然博物館
【地址】文化路與開元路交叉口東南角(鄭州師范學院院內,從北門進入)
【交通】乘95、K62、723、90、116、79路公交車,文化路英才街站下車即到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五 上午 09:00-11:30 ;下午 14:30--16:30 ;周二上午閉館,整理藏品;周六、日接受團體預約參觀。
3、鄭州博物館
鄭州博物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是一所地方綜合性博物館。博物館原址位于碧沙崗公園內,占地面積4330平方米,新館位于鄭州市嵩山南路168號,占地14.8畝,建筑面積14206平方米。鄭州博物館前身是1928年8月建立的鄭州市文物陳列室。1957年正式成立,取名鄭州博物館,1997年,鄭州市委、市政府決定興建新館。1999年12月28日,新館建成并對外開放。2008年5月18日,鄭州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目前鄭州博物館因改造維護暫停對外開放,閉館持續到2017年12月,具體開放時間可及時關注鄭州博物館通知。
鄭州博物館新館目前正在鄭州常西湖新區建設中,據說2019年新館就能開放參觀,我們一起期待下新館吧。
鄭州博物館
【地址】鄭州市嵩山路168號
【交通】乘44路、46路、49路、58路、84路、273路到市博物館站下可到。
【門票】現場免費領取參觀券
【開放時間】夏季 9:00—17:30(16:30停止入場) 冬季:9:00—17:30(16:00停止入場);每周二閉館
4、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
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是依托鄭州市新一代天氣雷達站建設的氣象科普專業場館,隸屬于鄭州市氣象局。始建于2010年3月,總投資1900萬元,占地28000平方米,室內面積3800平方米,2013年3月23日正式對公眾開放。館內擁有展品200余件,分為六大部分,包括室外展區、室內展區、4D動感影院、天氣預報模擬體驗廳、流動大篷車、氣象科普網。通過互動展品、實物模型、圖片及聲光電高科技手段合成等形式,能真實生動地將氣象知識傳播給廣大公眾。 它不僅是內容豐富、科技含量較高、與公眾生產生活聯系十分密切的科普活動場館,也是一所集休閑和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場所。
鄭州氣象科普體驗館
【地址】鄭州市管城區中州大道與南三環交叉口西北角
【交通】165路、38路、B58路、518路、B3區間、215、218公交到南三環與中州大道交叉口下車
【門票】免費,只有地震體驗館和4D影院收費
【開放時間】9:00—17:00
5、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坐落在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建筑面積5800平方米,布展面積4100平方米。建筑新穎別致,獨具風格。館內設有地球廳、恐龍廳、生物演化廳、古象廳、礦產資源廳、地質環境廳、礦物廳、4D動感影院(多功能廳)和地震海嘯感受劇場,館外有礦石林、科普廣場、恐龍雕塑等。目前,館藏地質資料7357份(種)、13328套;館藏中外文圖書文獻、地學專業圖書文獻9萬余冊;館藏化石、巖石和礦物標本50000余件,其中展出2193件。這里,可以飽覽地球運動造就的自然奇跡。
河南省地質博物館
【地址】鄭東新區金水東路18號(中州大道東2公里,金水路與民生路交叉口東)
【門票】免費憑票參觀,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工作證、學生證、軍人證、駕駛證、護照等)按順序排隊領取參觀券。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須有成年人陪同才能領票參觀!
【參考公交】乘26、43、47、916、k115路公交車到黃河東路或農業東路;或乘坐地鐵1號線到農業南路站下。
【開放時間】周二~周日 9:00—16:30(15:30停止入場,16:00開始清場,16:30閉館);每周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
【提醒】展館門前禁止停車。騎車或開車的家長可在大門領票后,從西門進入,將車輛停放到停車場,并從院內東邊道路入館。
6、鄭州市圖書館
鄭州市圖書館始建于1953年,現擁有藏書六十余萬冊(件)。開設有報刊、少兒、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參考工具書、歷史文獻、電子讀物閱覽室及綜合圖書、文學圖書2個借書處等共12個服務窗口,閱覽室座位400個;配置有計算機、終端170臺,實行計算機管理和服務。館藏文獻和服務設施基本上能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需求,是全市文獻收藏、檢索和學術研究交流的中心。
鄭州市圖書館
【地址】鄭東新區客文二街
【開館時間】每天9:00——18:00(周末、節假日不休息),每周一閉館(國家法定節假日除外)
辦卡及借閱要求:本人持有效證件(身份證、軍人證、護照、戶口簿)原件、押金即可辦理借閱卡。100元押金可借2本/次,200元押金可借4本/次,借期均為30天。
【提醒】這里的少兒閱覽室只能憑卡進入閱讀和借閱,小孩子的家長可以陪同進去閱讀哦!很貼心。公共圖書區域7至14歲兒童可以進入閱讀。
【交通】乘坐158路在民生路客文二街下車;乘坐916路、919路、115路、26路、43路、B16路在金水東路黃河南路下車步行800米;乘坐114路在祥盛街民生路下車步行400米;地鐵一號線黃河路與金水路交叉口下車步行10分鐘左右。
7、河南博物院
河南博物院位于河南省鄭州市農業路,為國家級重點博物館,是中國建立較早的博物館之一,也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河南博物院前身為河南省博物館,在馮玉祥主導下,始建于民國十六年(1927年),舊址位于開封市龍亭區三勝街31號。館址幾經變更,1961年遷至鄭州,新館于1998年5月1日落成開放。展館面積1萬余平方米,館藏文物14萬件。館藏文物多來自于二十世紀初商丘、洛陽、安陽、開封、淅川、三門峽、輝縣、新鄭等地的考古發掘,史前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器、玉器更具特色。其中國家一級文物與國家二級文物5000余件,歷史文化藝術價值極高,一部分藏品被譽為國之重器。抗日戰爭期間,河南博物院的部分珍貴文物幾經輾轉最終被珍藏在臺灣國立歷史博物館。
2015年7月14日起河南博物院將閉館,對主展館實施維修,預計工期18個月。
河南博物院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農業路8號
【交通】乘坐B1、83、32路、39路、42路、61路、69路、96路即可
【門票】免費憑票參觀,憑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工作證、護照、軍官證等)免費領取
【開放時間】夏季9:00——17:30(冬季開放時間為9:00——17:00),閉館前1小時停止發放參觀卡,每周一(除國家法定節假日外)閉館。
8、河南省美術館
河南美術館設有三個現代化展廳,總展區面積近4000平方米,展廳展出高度為4.5米,采用美國“凱利”中央空調系統對環境溫度、濕度進行調節。建有216個座位的多功能學術報告廳,擁有AV設備、專業射燈、投影、三聲道同聲傳譯等設施,是進行學術講座、研討、交流的理想場所。
該館藏品庫面積約1800平方米,設置了獨立的恒溫恒濕空調系統,現典藏有劉峴先生、靳尚誼先生及本土藝術家的大量作品。河南美術館不僅是河南美術工作者展示自己才華的廣闊舞臺,也是展示河南美術創作水平、對外美術交流的重要平臺。
河南美術館
【地址】鄭州市金水區商務內環路河南省藝術中心
【交通】乘坐地鐵1號線到會展中心C2口下車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9、鄭州美術館
鄭州美術館(鄭州畫院)隸屬鄭州市文化局,全供事業單位,其成立聚集了一批專業畫家創作隊伍,現有一級美術師4人,二級美術師7人,三級美術師7人,承擔著鄭州市人民政府和美術館書畫創作和美術研究的任務,擔負著美術創作研究及精神文明建設的重任。
鄭州美術館
地址】鄭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瑞達路83號
【交通】乘坐B12路、31路、56路公交車到鄭州美術館即可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9:00—17:00,每周一閉館(法定節假日除外)
10、黃河博物館新館
黃河博物館(Yellow River Museum)成立于1955年,位于鄭州花園路與迎賓路交叉口,迎賓路402號。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約29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1200平方米。
黃河博物館作為世界上最早成立的江河博物館之一,截止2016年是中國唯一一座以黃河為專題內容的自然科技類博物館,隸屬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黃河博物館的前身是成立于1955年的“治黃展覽會”。1987年6月,正式更名為黃河博物館,舒同先生題寫館名。
2016年,黃河博物館已成為多家大、中專學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德育教育基地、素質教育基地和社會實踐基地。
黃河博物館
地址】鄭州市花園路和迎賓路交叉口
【門票】免費
【開放時間】新館周一閉館,其余時間開放。
夏:上午8:00-12:00下午15:00-18:30;冬:上午8:00-12:00下午14:00-17:30
歡迎大家周末到這些免費的場館參觀,參觀前建議先了解是否可以提前預約或者是否閉館,以免耽誤自己的行程。
關于黃河博物館展廳介紹和黃河博物館展廳介紹500字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