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書畫藝術展廳布置效果圖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如何布置書畫展場地
布展精確到厘米
“全國青年美展預計在全國8個城市巡展,石家莊是繼北京、包頭之后的第三站,它對展出環境要求高,不是所有美術館都能接的?!笔仪f美術館名譽館長、知名畫家陳承齊昨天告訴記者,“展出的200多件作品是從全國參賽的9000多件作品精選出的,體裁涵蓋國畫、油畫、水彩、水粉、漆畫和綜合材料等,有些作品融合了丙烯等多種手段,我畫了一輩子都看不出是用什么畫的。因此這次布展打破了以往油畫、國畫各占一廳的常規,所有畫作不按體裁排列,體現畫展的豐富。”
記者在石家莊美術館看到本次畫展占據8個大廳,展廳負責人王志廣透露3月5日開始布展的,他和布展人員每天從早上8點忙到半夜12點,參與布展的都是平均年齡50歲的中年人,他們是退休后到美術館打工的,“有幾位師傅都成了高手,將畫掛到多高用目測就能完成得一絲不差”。
記者到時他們正在將一幅高2米多寬1.5米的油畫掛到墻上,幾人先將畫抬起遞給站在升降車上的兩人,他倆再將墻上的鋼絲鉤篆框。“看著簡單,其實掛的位置高低、左右都精確到厘米,為配合大眾的視角,每幅畫的中心線離地面都是1.73米,畫與畫間隔25厘米,組畫間隔則是3厘米,作品標簽則離地面1.2米,每個展廳都是如此。同時作品的排列組合也有學問,講求橫與豎、明與暗的搭配”。
燈光也有講究
將畫整齊地掛到墻上并不意味著大功告成,照明對于美展也是至關重要。石家莊美術館館長劉鋒透露,石家莊美術館建設時就充分考慮展出效果,“在燈光、展線等方面都有嚴格要求,展覽空間和光線設計是一般美術館不可比擬的”。布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自然光條件較好的展廳盡量采用自然光,“反之就采用燈光,射燈一般是40度角,不能直接照射到畫上,一般光線都要在作品上方,這樣觀眾看著才舒服”。
好畫最怕人摸
本次全國青年美展也是石家莊美術館繼去年的“國家重大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作品展”之后,迎來的又一個國家級大展。采訪中工作人員也向記者反映了一些不文明現象,“一些家長帶著孩子,卻放任小朋友在展廳內奔跑打鬧,另外有個別參觀者觸摸美術作品,油畫還好,國畫一摸留下印記,整件藝術品就毀了”。在此也給大家提個醒,全國青年畫展有很多創作手法新穎的作品,再好奇也別伸手去摸,讓我們尊重藝術家的勞動,文明參觀。
裝修公司展廳怎么布置
裝修公司展廳怎么布置書畫藝術展廳布置,大黃蜂展覽設計書畫藝術展廳布置,首先要選擇一個適合藝術展廳設計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的一個區域,因為優秀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的畫作可以直接將參觀者帶入其場景,讓人品味其中的內涵,在這個過程中不能過于喧鬧。過于喧鬧的環境會使參觀者無法專注的體會畫作的內涵。所以在場地的選擇上,應該選擇郊區或者是安靜的地方,當然,也可以選擇隔音效果好的裝修材料來擺脫地區的限制。
然后對于藝術展廳設計內部的顏色的選擇也要慎重考慮,將畫作擺放上去之后,我們要讓展廳的主題顏色可以對畫作產生一種烘托的作用,所以,如果沒有選擇與畫作相互呼應的主題顏色時,便會使展廳內部在顏色上喧賓奪主,影響參觀者的視覺體驗。
而在一個藝術品展廳的布置之上,空間布局便是設計師主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對于美術館來說,一個空曠的布局方式,結合畫作本身的悠然已經,給參觀者一種豁然開朗的感受,這樣更容易將參觀者帶入其中,而空曠大方的布局,也會讓參觀者找到自身喜愛的畫作之時,可以靜靜地在一旁觀看,而不會讓觀眾在參觀多幅畫作時同時出現,讓觀眾產生無可下手的感受。
畫展如何布展
首先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確定好有一些什么畫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然后做標簽,尺寸一般在A4八分之一大小,具體自行決定,標簽信息包括作品名稱,作者,尺寸,材料,創作年代。可以用打印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的,也可以手寫。
在進門處,可以放前言,總之,是放在顯眼書畫藝術展廳布置的地方。
然后就是掛畫,把主打畫放在顯要位置。畫的中心一般都稍高于眼睛的視平線。兩畫之間的距離更好不要少于0.5米,當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掛畫線如果有伸出來,更好藏匿于畫的后面。再然后就是貼標簽,一般在畫作的右下方,不要太低,更好不要讓人彎腰去看。然后就是燈光,一般忌諱一個聚光燈從畫的頂頭直直地打在畫的正中央,有條件的畫,一幅畫兩個聚光燈,從兩側面下光,使光勻稱的照在畫上。
在展場的角落,能有點綠植比較好。
要準備的東西還挺多的,給你一個畫展的現場圖片的網址,自己仔細觀察。

中國元素在室內設計空間中的應用,求論文思路啊···
參考例文:
《傳承?創新?融合》
傳承?創新?融合
——談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筑與陳列設計
張欣?陸雪梅?謝曉婷
來源:《裝飾》2009年03期
【英文標題】Inheritance,?Innovation?and?Integration?—Construction?and?Exhibition?Design?of?New?Suzhou?Museum
【作者簡介】張欣,陸雪梅,謝曉婷,蘇州博物館
【內容摘要】貝聿銘先生設計蘇州博物館新館的理念是:“中而新,蘇而新”,以對傳統的傳承和創新,追求和諧的尺度,“不高不大不突出”,精益求精,使之成為一座既有蘇州傳統園林建筑特色、又有現代建筑藝術的,并在各個細節上都體現出豐富人文內涵的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本文正是從這一理念出發,粗淺地分析了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建筑與陳列設計。
【關?鍵?詞】蘇州博物館新館?傳承?創新?融合
1.?蘇州博物館全景俯瞰圖
當今的博物館帶給人們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歷史文化,它不再是對歷史陳跡的簡單復制,而是一種文化精神的傳承。2006?年10?月?6?日,蘇州博物館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了。它的設計師貝聿銘先生用最豐富的情感和智慧,歷時五年,完成了他的圓夢之旅:“我企圖探索一條新的道路: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钡拇_,蘇州博物館新館在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完成了蘇州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理念的融合,同時這一嶄新的建筑也與為之度身定做的陳列設計融為一體。2007年蘇州博物館新館基本陳列獲得江蘇省博物館優秀陳列展覽精品獎。2008?年,蘇州博物館新館榮獲國內建筑工程更高獎項——魯班獎。2008?年?7?月?4?日的《紐約時報》在頭版刊登了著名藝術評論家賀蘭德考特先生撰寫的文章,稱“蘇博新館是一座國際一流水準的博物館,在不是太傳統就是太現代的眾多中國博物館中,這座與園林相伴的博物館是一個難得的‘例外’”(圖1)。
傳承
通觀國內外博物館事業的發展,任何一個成功的博物館都取決于兩個基本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這個博物館是否因體現特有的文化內涵,而被大多數日復一日前來參觀的觀眾所喜愛。從近三年的數據統計中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蘇州博物館新館無論是建筑還是它的陳列設計,對蘇州傳統文化精粹都進行了很好地傳承,體現了蘇州博物館特有的文化內涵。
1.?傳統建筑元素的運用
粉墻黛瓦是極具蘇州建筑特色的標志性符號,新館的色調正是采用這種傳統的建筑元素。
新館屋頂部分的三角形取自蘇州老房子屋頂的比例,豎邊是1?橫邊是2,這是江南水鄉瓦頂木屋架的模數。入口的中式大門框,主軸線的左右長廊,大廳頂上的亮窗,庭院里的亭子都是1?比2的三角形體。提取了傳統的比例和尺度,將幾何圖形與空間進行了完美的結合。
建筑景觀的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是蘇州古城的一大特點,而新館“不高不大不突出”的建筑風格,恰到好處地適應了蘇州城的整體風貌,與周邊歷史文化街區、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相融合。
2.?古典園林式建筑藝術的探索
新館建筑由一個主庭院和若干小內庭院組成,內外空間串連,使自然融于建筑。位于中央大廳北部的主庭院完美地借鑒了古典園林建筑藝術,由鋪滿鵝卵石的池塘、片石假山、直曲小橋、八角涼亭、竹林等組成。它的北面與拙政園之補園一墻之隔,古典園林建筑中“借景”手法的巧妙運用,使主庭院達到了雖由人作,宛若天開的境界。多條通往主庭院的門徑,游客可以通過各個角度一睹現代版的江南園林水景風光。另外幾個小內庭院也很別致,如茶室內側的紫藤園,其中一棵紫藤嫁接著從文徵明?400?年前手植老藤上修剪下來的枝蔓,如今已是虬龍盤旋,枝蔓纏繞,延綿著蘇州文化的古老血脈。
3.?蘇州人文精神的再度張揚
處于吳地中心的蘇州在中國歷史上特別是明清時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大都會。人口、財富、工農業生產、國內外貿易以及文化、教育、學術、藝術等主要領域在明清時期都躍居全國之一。中國早期的資本主義萌芽在這里孕育,從而使吳文化的內涵特別豐富,特性更加鮮明,生命力十分強大,輻射全國甚至海外不少國家和地區。因此,當時的蘇州是一個文人氣息很濃郁的地方,也是眾多文人雅士歸隱后的棲息之所,文人骨子里追求的那種清雅韻致在蘇州博物館新館的陳列設計中得到了很好地延續。無論是展室內的前言,抑或是展品的說明牌,文字表述上都是既扣題又典雅,且具有文人文化的氣質,富有蘇州地方特色的吳文化韻味。行文典贍華麗,言簡意賅,引經據典,文采飛揚,不言一物,盡得風流,意在揭示文物背后的蘇州政治、經濟、文化的隱征,且點到為止,啟人以思。香港鳳凰衛視著名節目主持人王魯湘在參觀新館之后也十分感慨地說道:“讀了前言,看了展覽,讓我感受到了蘇州文人的生活狀態,感受到了蘇州文化的博大精深?!?/p>
2.傳統建筑元素的全新演繹? ? 3.光線的奇妙運用? ? 4.米氏山水圖
? ?
? ? ?創新
蘇州博物館新館,無論從總體規劃,還是從細微之處;無論從博物館傳統的“功能、技術、形象”角度,還是從創新角度,無不體現出貝聿銘先生別具匠心的設計理念和銳意進取、挑戰自我的精神。
1.?用現代建筑方式演繹傳統建筑元素
精神在傳承,表達方式卻是全新的。為了更好地演繹出粉墻黛瓦的蘇州建筑符號,屋面以及其下墻體邊飾,使用的是一種被稱為?“中國黑”的花崗巖石材,產自山西至內蒙古一帶。它黑中帶灰,淋了雨是黑的,太陽一曬顏色變淺成為深灰色。其堅固性、工藝性以及平整度都非常好。石片被加工成菱形后,依次平整地鋪設于屋面之上,立體感極強(圖2)。
蘇州傳統建筑為木質梁架結構,貝聿銘在新館結構設計中完全采用了鋼結構,再用優質木材為鋼結構鑲邊、包裝。既保留了傳統文化信息,又可確保整座建筑永不變形,永不蟲蛀。
2.“讓光線來做設計”
不得不說,蘇州園林對光線的運用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這可從與蘇州博物館相距約?4000?米的留園“古木交柯”一景中得到充分的感受。小廊對角的天窗對光線的運用,真的可以說是“光線在跳舞”。
“讓光線來做設計”是貝老的名言。在新館建筑的構造上,他對光的利用充分而具體,并產生了超乎想象的藝術效果:在采光方面,玻璃、鋼結構可以在室內借到大片天光;屋面形態的設計也突破了中國傳統建筑“大屋頂”在采光方面的束縛;玻璃屋頂使得自然光線透過木質感極強的金屬遮光條交織成的光影,進入到博物館的活動區域和展區;大而敞亮的六角形狀,或大型落地式方窗,比起蘇州古典的裝飾性花窗簡潔許多,更有利于獲得視覺感受,自然光線的完美導入克服了博物館人工采光所帶來的一系列弊端。而在視覺上,玻璃屋頂與石屋面相互映襯,令人賞心悅目;光線經過色調柔和的遮光條的調節和過濾所產生的層次變化,以及不同空間光線的明暗對比,仿佛能讓周圍的線條流動起來,令人入詩入畫,妙不可言;光線與空間的結合,透過簡單的幾何線條來營造光影變化,使空間變化多端,讓景色隨腳步變化,隨視角變化,隨心情變化,讓人在移步換景之間,借助光線的忽明忽暗,產生不同的視野與感覺。這些變化,貝老是以非常簡明、便捷、出神入化的建筑語言來表達的(圖3)。
3.?建筑本身也是一件“展品”
新館的主庭院是一座精心打造出的創意山水園。山水園北墻下是貝老獨創的片石假山,這種“以壁為紙,以石為繪”、別具一格的山水景觀,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和剪影效果,看起來仿佛與旁邊的拙政園相連,新舊園景筆斷意連,巧妙地融為一體。假山沒有用傳統的太湖石,而是將渾厚的大石頭切片,用火槍燒烤的辦法,使石片的切面顏色接近老石皮,前后擺放也讓人感覺顏色由深入淺、高低錯落,自然有序,尤其是在江南朦朧的煙雨籠罩中,營造出了宋代“米氏山水”那種水墨大寫意山水畫的意境(圖4)。
5.?宋畫齋? ? ? 6.“陶冶之珍”展廳
7.“吳門書畫”展廳? ? ?8.?如畫的蘇州博物館
茅草屋頂的宋畫齋是一間復原的宋代民居廳堂,這是新館中唯一一處全部采用傳統工藝修建的常設展覽,建筑材料也多為傳統建材,青石、編竹夾泥墻、梓木、茅草等,給人的感覺就是“簡單、樸素、自然”的美麗。同時,室內?(?擺放?)?一些宋代的家具,仿宋的家具、字畫,讓觀眾感受到宋代畫室的內部場景是如何的。這間宋代風格的茅廬反映了貝老“在一個現代化的建筑物上,體現出中國民族建筑藝術的精華”的設計理念,這間屋子本身也成為了一件“展品”,展示了中國傳統的建筑藝術(圖5)。
通過中央大廳西側的天窗廊道,進入西部主展廳區,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別具一格的室內水幕墻和荷花池。水在蘇州文化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通常是靈氣和文氣的象征,荷花也表示著圣潔。這個大型瀑布疊水的水幕墻是按照空氣自然分解水分子的原理,巧妙設計的室內人工“瀑布”,按照流水張力的原理使水流橫向拉伸,沿著橫向或斜向突起的黑石墻面,翻卷出幾何造型的條條白色水花,歡跳著流入荷花池中?,?如粒粒珍珠在荷葉上滾動。富于動感和幾何線條的水幕景觀所帶來的是賞心悅目的視覺享受和大自然的音色之美。它不僅可以調節室內的空氣濕度,達到凈化空氣的效果,也是一處可供欣賞的重要室內景觀。
4.?對參觀者的尊重
建筑設計中,宜人的尺度很重要。貝聿銘曾經強調:“建筑是為人設計的。正是為了這個原因,我偏愛設計公共建筑。公共建筑能有更多的人使用,感受到空間,并受它的感化?!痹诳紤]人使用的前提下,貝聿銘大膽嘗試縮小了新館的建筑比例,使人群能在置身于小型私家宅院般的幽靜環境中時,將思想集中在藝術品上,而不為建筑所打擾。
“大門的處理很重要,要有氣派,又得有邀人入內的感覺。我記憶中的許多所謂深宅大院,包括我兒時玩耍的獅子林,大多是高墻相圍,朱門緊閉。而博物館是公共建筑,我想在這里用一些新的設計手法,讓博物館更開放一點,更吸引人。”貝老如是說。因此,他放棄了一貫的以幾何圖形和直線條為主的建筑風格,采用了玻璃重檐兩面坡式金屬梁架結構。
展廳的設計也頗具匠心,因為要與建筑通盤考慮。設計者舍棄了一貫的大開間,而是根據館藏展品特點量身定做,巧妙分割,做到小巧玲瓏、精細絕倫。展柜采用了1.35?米的模數,為展廳大小和不同的展示功能要求帶來了靈活性。對此,貝聿銘是這么認為的:“小件的東西你放在大的柜子里看,好像是友誼商店一樣,擺滿了,不對的,所以,我做了很小的,給每一個寶貝有一個柜子,有它的照明,這是新的,這是美國、歐洲都沒有,他們的收藏跟我們不一樣,適宜蘇州自己的收藏?!笔堑?,蘇州明清時的“多寶格”陳設柜,特點就是運用橫板和豎板依所陳設物品的器形,巧妙地分割出一個個小的獨立儲物空間,而整體造型玲瓏剔透,錯落有致,被文人士子喜受,擺放在廳堂、書房中,放置主人收藏把玩的奇珍異寶,閑情雅致。貝聿銘正是在古人的基礎上,加以改造并創新,更簡潔明了,且富有現代氣息(圖6)。書畫展廳是兩個對稱的八角形空間,巧用九宮格,中間貫通。展廳內部簡潔、通透,頂部為玻璃天頂,并加以木飾金屬遮光條,使自然光線分散而變得柔和,高大的墻面對表達條幅式書畫軸十分有利。“這個設計是為觀眾著想的,一走進去覺得就應該是這樣的,因為它很尊重中國藝術品欣賞的習慣,中國古代的書畫都是懸掛在廳堂或者書房的?!保▓D7)
新館陳列在內容設計上,脫離了傳統的地方通史展的陳列模式,或以文物品類為一室,或以文物用途為一室,或以復原場景為一室,以不同主題整合展品,做出更佳的藝術審美效果。
融合
融合,意即設計中的場所精神,從字面意義上可以理解為兩個層次,融:即交融;合:即和諧。蘇州博物館新館在傳承與創新的過程中將蘇州傳統文化與現代建筑特征完美地交融在了一起,從而達到了和諧統一的效果。
1.?建筑與陳列的和諧統一
一個現代化的博物館、或者說一個成功的博物館,它的建筑造型與內部功能需求的結合一定是高度完美、和諧統一的。正如德國新表現主義大師馬庫斯???呂佩茨所說:“好的博物館建筑必須具有這樣的特征:它容藝術品在其中,而不是通過建筑物本身的表現來驅趕藝術?!?/p>
新館的陳列設計自始至終得到了貝老的高度關注,他一再強調:“對博物館來說,藏品和展品陳列比建筑本身更為重要。”所以,陳列設計方案也自始至終與貝老的建筑設計同步,甚至先行,時刻保持著互動。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筑中的室內設計部分,包括陳列展覽幾乎均由貝聿銘先生本人設計,以保證內外風格和所有功能的和諧統一。同時,他也聘請了美國大都會博物館的陳列專家、建造世貿大樓?(?雙子樓?)?的結構工程師、盧浮宮的建筑噪音專家以及中國古建筑和文物專家等為其顧問?,?他們都是該行業中世界一流、國內一流的專家。
在陳列設計上,每個展廳的風格與建筑統一起來。每個展廳都做得很精致、簡潔,和蘇州園林及新館建筑互相適應,互為表里。在布局上也巧妙獨到,突出“移景”、“取景”、“借景”等蘇州園林特色,序列感、韻律感十足,感覺就像一藤之瓜,層次分明、錯落有致、似分又合。
除常設展廳外,新館還特設了一個現代藝術展廳。貝老這樣認為:“書畫藝術在蘇州有深厚的基礎,讓參觀者看了古代的再看看現代的,讓人們感受到蘇州的書畫藝術是延續的,是不斷發展的。”從開館時期的繪畫大師趙無極、現代藝術家蔡國強、徐冰的作品到后來展出的徐悲鴻、潘玉良、呂鳳子等,每一次展覽都吸引了眾多的參觀者。
2.?建筑與周邊環境的和諧統一
蘇州博物館新館位于蘇州古城區,北面的世界文化遺產拙政園以其“平淡疏朗、曠遠明瑟”的明代園林風格,堪稱“蘇州園林之最”,并已成為“世界文化遺產”而享譽全球?;東面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忠王府,南對蘇州“文化長廊”起點東北街,西接城市干道齊門路,周邊還有獅子林、民俗博物館、園林博物館、工藝美術博物館等蘇州古城的文化精華,這里“水路并行,河街相鄰”的古典格局十分典型。新館的建成使東北街歷史街區更具文化休閑品位,它將成為一代名園拙政園的現代延續?,?體現了保存和發展一種整體文化的設想。
蘇州博物館新館在老館忠王府旁邊,老館是重要的歷史建筑,是歷史的見證,新館的設計不但注意了新舊建筑的結合,而且把新館放在次要的位置,沒有絲毫張揚之意。新館、老館相得益彰,這種“雙面繡”的設計理念將兩者融合成一個共生態的統一體?,不僅有利于節約投資?,?有利于博物館本身功能的充分發揮?,?更有助于表現文化遺產在歷史和現實間聯系和發展的和諧美感。在現代城市建設中新老建筑如何協調,蘇州博物館新館給今后的設計師們做了很好的示范。
3.?陳列方式與館藏文物的和諧統一
博物館是為展品而服務的,所以在陳列設計上要與展品相一致以提高自身的藝術價值。新館精彩的展品超過?1160?件,大小不等,陳列面積約?3600?平方米。在內容設計時充分考慮了蘇州吳文化的特色與館藏文物的特色,將傳統文人文化理念傳承并創新,立意選題認清自身的功能和定位,結合實際,揚長避短。常設主題展覽,充分考慮到了吳文化特色,都以“吳”字起頭冠名。同時在挑選展品過程中,根據館藏文物特點,分成四大主題,再以時間順序歸納為四個主題展室,這樣蘇州的地方悠久歷史得到了高度濃縮。
“吳地遺珍”展廳展示的是蘇州當地的出土文物,這是蘇州地區悠久歷史的真實寫照,設計時并沒有采用傳統意義上的通史陳列,而是截取了蘇州歷史的四個精彩片段以及更具代表性的墓葬。在形式上,以質樸、凝重為特色,蘊涵深邃又平易近人。因為展示的是出土文物,所以在展廳的色調上沒有繼續用白色,而是很特別地采用了與泥土顏色接近的土黃色系。但四室在色彩、氛圍上又不盡相同,各領風騷。
“吳塔國寶”由兩個展廳構成,展出蘇州虎丘云巖寺塔和瑞光寺塔發現的珍貴佛教文物。由于虎丘塔出土的秘色瓷蓮花碗、瑞光塔里的“真珠舍利寶幢”及繪有四大天王的內木函皆屬國寶級文物,也是蘇州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分別單獨放置于這兩個展廳的中心,以示其圣潔,高貴。其中北宋的“真珠舍利寶幢”也屬于出土文物,所以與“吳地遺珍”的四間展廳處于同一個空間序列上,這樣既可以聯系在一起,也可以獨立展示,猶如孔雀開屏,又似眾星捧月。東北面展廳則陳列了五代越窯秘色瓷蓮花碗,這與兩塔實際的地理位置也吻合起來。在形式上,這兩個展廳設計成了八角形的仿磚塔結構,與塔身的八角形平面呼應。這樣主次分明,使觀眾從西廊的參觀路線走來一南一北,一目了然。在色調上也繼續了吳地遺珍的黃色系列,充溢著圣潔的宗教情懷。
“吳門書畫”展廳在學術研究的基礎上,以主題展示明中葉以來盛極一時的“吳門畫派”、吳門書家及其傳承的書畫作品,這也正是館藏書畫的精髓及畫旨所在。以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四位書畫家為代表的“明四家”,既是領挈一代風氣的藝術巨匠,同時也是體現蘇州文化精神的標志性人物。他們上承宋元文人畫傳統,建立并體現了明代文人思想理念和審美情趣的繪畫風尚,引導后學,并傳播四方,影響深遠。
“吳中風雅”展廳主要展示的是明清工藝類文物,尤其是蘇州獨擅的工藝瑰寶。明末張岱稱之為“吳中絕技”,沈德符列指為“時玩”的賴以成就文人閑賞、優雅生活的“玩好之物”,?因為在明清文人的集體記憶中,在當時諸多的雅士印象中,蘇州有著無可替代的歷史文化位置。因此這個主題可以說是蘇州博物館館藏文物中更具特色、最能出彩,也是最能吸引觀眾的,是與其它博物館有著更大區別的地方。所以根據這些工藝品的特點,把這個主題又分為了九個大小不一的展廳,面積分別為60-100?平方米不等,旨在更為真實而直觀地突出古城蘇州更具影響力的,更具人文內涵的城市文明及文人文化。
結語
如何在如此厚重的歷史文化氛圍中造一座走向?21?世紀的建筑,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墒秦愴层懴壬龅搅耍谛吗^落成后,這座現代建筑無處不體現著濃郁的中國味道。抓住中國精神,真正理解傳統文化,運用現代的科技傳達中國的歷史文化精神,這才是中國現代博物館建筑和陳列設計之路的根本。蘇州博物館新館,人、建筑、陳列、環境在這里得到了極高境界的融合,置身館內,仿佛置身畫中(圖8)。
注釋:
[1]?轉引自《蘇州日報》2008?年?7?月?11日?。
[2]?據統計蘇州博物館新館開館至今觀眾參觀人數為近?160?萬。
[3]?阮儀三:“現代建筑與傳統城市和諧對話——我看蘇州博物館新館”,《建筑師》,2008.2。
[4]?黃宇瓊:“以貝聿銘蘇州博物館為例談中國現代建筑設計”,《山西建筑?》,2008.9,?第?34卷?27?期。
展會展廳應該怎么布置呢?
展廳是企業的縮影,要想打造出一個優秀的展廳,就要學會展廳布置,而且一定要有合理的布局,重點突出企業形象、企業文化和品牌調性。對于展廳布置的技巧還是有機可循,今天大黃蜂展覽從這5個方面為大家進行分析:
01、色彩搭配
根據展廳風格進行色彩搭配,比如我們大黃蜂展覽對自家的設計色彩是以黑黃為主要搭配色,讓人進入展廳的之一感覺就聯想到了大黃蜂,展廳在無形之中有了營銷力,這就是一個展廳色彩搭配的巧妙之處。所以在色差搭配不能只為了好看而胡亂搭配,要在色彩上展示出企業形象才是展廳展示的需求。
02、展品布置
展廳之中的產品展示應該是多彩多樣的,盡量展示多總產品,讓展廳更多豐富多彩,還有產品布置位置盡量在客戶能輕易接觸的范圍,不應該置于高處,也不用過低,在1米-1.8米最為合適。
03、展品陳列
展示品在比較豐富的情況下要進行精心的陳列,不能讓客戶看起來雜亂無章,根據企業產品的特性進行陳列,在展廳中常用十種陳列法有主題陳列、整體陳列、整齊陳列、隨機陳列、盤式陳列、定位陳列、關聯陳列、比較陳列、分類陳列、島式陳列。
04、走線規劃
根據展廳展示的順序進行不太刻意的走線引導,讓客戶有序的參觀展廳達到的效果會比較好,但是有些客戶喜歡自由參觀,所以引導走線不用太刻意。
05洽談區規劃
洽談區應當布置在比較安靜的區域,方便與客戶之間的交談。而且在洽談區的位置旁可放置企業獲得的獎項或資格證書,在交談之間突出企業優勢?;ɑú莶菀部刹贾靡幌聛硌b飾現場環境。
對于展廳布置的小技巧就分享到這里了,大黃蜂展覽希望能幫到你做一個出色的展廳,想要了解更多展廳的小知識可到大黃蜂展覽設計
關于書畫藝術展廳布置和書畫藝術展廳布置效果圖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