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中國畫展展廳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國畫展展廳圖片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青島市美術館的展廳分布
美術館展廳共分三組,由羅馬展廳、大殿展廳(含東廂展廳、西廂展廳)、伊斯蘭展廳組成。羅馬展廳為一、二層,共設展廳22間,總面積為900平方米。以展覽油畫、水彩、水粉、攝影等美術作品為主。
大廳為透明穹頂建筑,層高18米,中間設觀眾休閑區域;大殿展廳層高12米,面積288平方米,東、西廂展廳面積共262平方米,總面積為550平方米;伊斯蘭展廳為上下兩層,總面積為260平方米,以展覽中國畫為主。
大學路7號,一個包圍在黃瓦紅墻里的“高門大院”,一片環繞在名人故居中的樓閣殿堂。這座始建于上世紀三十年代的優秀建筑群落,在經歷了原“萬字會”、原青島市圖書館、原青島市博物館的駐址變化后,幾天后將開啟自己新的歷史——2006年6月15日,一座獨立的青島市美術館將在這里正式開館,走出成長的足跡。
2002年以來,隨著經濟發展,藝術市場迅速擴張,推動全國美術、藝術事業出現輻射狀發展,高校紛紛設立美術院校,各類文化、藝術展事大量增加。當時,雖然隸屬于青島市文化博覽中心的美術館以積極姿態陸續舉辦了一些具有相當影響的藝術展覽,同時,我市各類中小型展覽場所對日益增加的藝術活動也進行著“分流”,但更多更有影響的專業、綜合類展事,對美術展館的設施及獨立運作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于是,在有關方面共同努力下,創建青島市一個具有獨立身份、配有高水平設施以及擁有良好發展規劃的專業美術館,很快提上議事日程,并付諸實施。據青島市美術館副館長郝麒介紹:“當時市博物館原址空置,正等功能更新,又毗鄰大學區、周圍有很多名人故居,是青島傳統的文化中心,天時地利,大學路7號這處已經七十多歲的‘老房子’,就被確定為新建青島市美術館的安家地了。”
新注冊的青島市美術館,建設之初就確定了自己的高標準和長遠規劃。功能方面,從平面展覽拓展到可舉辦各類立體展覽,包括現代藝術展、雕塑展、裝置展以及綜合性的設計展等,不僅填補了青島市沒有獨立專業美術館的空白,而且成為具有長遠發展空間的現代化藝術展館。
“我們的燈光、展板、溫控等系統,在省內是更好的。”郝麒對美術館硬件設施十分自信,“不僅這些,安保措施也是一流,攝像監控、防火、防盜等都采用目前先進手段配備到位。”
由于是座已有七十余年的“老房子”,又被國務院正式批準為第六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功能的改善中,給美術館提出了新的課題:既要保護原有結構,又要讓現代化的設施有機地融合進去。“經多方考察論證,我們最終從專業角度上給出了更佳方案。”美術館展覽部的薛波介紹說,“比如其中的大量展板,我們采用活動式軌道吊掛設計,既能隨意組合、分割空間,又能在舉辦設計、裝置類立體展覽時將展板全部推至庫房,騰出空間。”
“老房子”也體現出自己的“得天獨厚”。在中部宏大的宮殿式展廳,郝麒指著高達7米的展架說:“這種高度的展板足以應對絕大多數巨幅平面作品了。老房子有老房子的好處,這種空間高度從平面到立體,各種創作手法、門類各不相同的藝術作品都能進行展示,別的美術展館看著都眼饞哪!”
美術館開館之際,由中國美術館、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市美術館、青島花鳥畫研究院承辦的《2006中國畫家提名展》將同時開辦。舉辦這樣一個高規格的展覽,除了慶祝之意,也表明新建青島市美術館的一種姿態。“從開館之日起,我們就要在美術界設定自己的高度,通俗地說,得有個‘門檻’。”郝麒介紹,這次“提名展”就是個風向標。此后,來自省市、全國乃至世界多個地區的多項高層次藝術展覽將逐步推出,“雖沒正式開館,我們的展覽已排到今年10月份了。”
大型展事期間以及檔期空隙,市美術館還將穿插一些小型展覽,包括個人的書畫類、內地、港臺地區的專題美術作品以及國內部分名家的作品邀請展等。所有這些,美術館都會從藝術影響、學術價值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高門檻”把關。
“專業展覽要‘高門檻’,對廣大市民可要降低‘門檻’,老人、學生等特殊群體我們甚至要‘零門檻’。”郝麒解釋說,“畢竟是公益機構,要以服務為本。這種服務意識要創新,現在我們已考慮為美術院校、美術愛好者設立臨摹區,在展區外開設茶室、書吧等,為觀眾們提供多方位服務。”
對前來舉辦展覽的藝術機構、美術工作者,市美術館同樣將提供專業級的后續服務,包括提供創作室,在中央“天井”安排發布、招待活動,以及設置休閑區域等,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市美術館副書記歐玉珉說,市美術館定位于建設一個永久性的美術事業機構,“將來要努力為青島的美術創作隊伍營造更多表現、發展自己的機會,讓美術館成為美術界交流的一個重要的平臺,那么,良好的服務意識就是根本保障。”
2013年底青島市美術館攜手山東收藏網推出“青島美術館—永不落幕的藝術展覽”,充分借助網絡平臺的優勢擴大藝術館的影響力,更好的服務于青島藝術事業。

在哪里能看到美術,畫展相關的信息?
1.主流的方法是關注各美術館的官方媒體賬號和官網
以浦東美術館官網為例,官網首頁的導航欄中有類似“展覽與活動”這種選項,可以很容易地找到正在展出,即將展出,過往展出的專場展覽活動。內容涵蓋展出時間、展廳具體位置、作品主題與創作理念簡介、作品圖示等相關信息。
同理,美術館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公眾號、小程序也會推送近期展覽訊息。
當然,官網也有海量館藏藝術品的介紹,大多都配有高清圖片可供下載,作品導讀以及創作背景、藝術流派等詳情。
2.看博物館和畫展,可以下載iMuseum這個軟件。
上面匯集了全球藝術展覽、博物館活動資訊,每日更新。通過“同城”標簽可以尋找距離你最近的展覽和博物館,并具有時間提醒標記功能,不錯過想看的展覽。同時還有交互模塊,記錄你去過的所有展覽,與朋友們分享照片。
3. 雅昌藝術網,比較老牌而專業的中國藝術品門戶網站,在上面可以看最新的藝術資訊,信息相當全面。
4.關注各個城市的公眾號或本地紙媒、藝術期刊等,大型展覽活動都會做相應宣發,還可以關注一些定期都會舉辦的藝術展會。比如浙江美術館每三年都會舉辦一次纖維藝術大展。
5.豆瓣的“書影音”模塊也涵蓋了一些美術、畫展信息。
豆瓣底部導航欄點擊“書影音”,頂部導航欄選擇“同城”,分類篩選“地點、時間、類型”就可以找到相應城市展覽信息。
中國有哪些著名美術館
一、中國美術館
中國美術館的主體建筑采用仿古建筑的閣樓形式中國畫展展廳,在建筑外觀主體上采用古典三段式構圖,展現出明顯的民族風格。主樓建筑面積18000多平方米,一至六層樓共有21個展覽廳,展覽總面積6660平方米。中國美術館收藏有近現代美術作品和民間美術作品13萬余件,從書法、油畫到山水國畫再到版畫、雕塑,無所不包,展品定期更換。以中國近現代藝術家作品為主,對書法、繪畫等感興趣的一定不要錯過。
二、浙江美術館
浙江美術館坐落于西湖畔,毗鄰萬松嶺,占地面積35000平方米,擁有各種規格的展廳14個。主要代表國家承擔美術作品和美術文獻的展覽陳列和征集收藏。自2009年開館以來,一直堅持“重在當代,兼顧歷史,立足浙江,面向世界”的立館方向,以“中國風”作為自己的風格追求。重點收藏和展覽反映浙江美術發展歷程,特別是近現代浙江籍和在浙江有重要美術活動的美術家作品、文物、文獻。
三、關山月美術館
關山月美術館是以中國著名國畫家、教育家、嶺南畫派大師關山月先生名字命名的現代美術博物館,坐落在深圳蓮花山公園旁。美術館占地8000平方米,總共三層,1樓是一個臨時展廳,不定時的會有各種主題的展出,2樓是關山月先生的書畫展,3樓會有不定期的展覽。館內收藏了關山月先生813副各個歷史時期的代表作品,主要以花鳥山水的國畫為主,同時兼顧其中國畫展展廳他當代藝術作品的收藏,對研究我國近代國畫發展有極高價值。
四、北京畫院美術館
北京畫院美術館是新中國成立最早、規模更大的專業畫院。下設辦公室、學術部、展覽部、教育部等機構。建筑面積4600平方米,設四個展廳,展覽面積1167平方米。有容納上百人的同聲翻譯報告廳、有各種中小型會議廳、有各種裝飾風格的高檔貴賓室和可進行超大型作品創作的畫室,可以舉辦各種學術交流活動。以陳列藝術大師齊白石的作品為特色,以收藏、研究近現代京派繪畫為方向,同時策劃主辦現當代中外畫家專題展覽學術研討及國際美術交流活動。
五、廣東美術館
廣東美術館是按現代多功能目標規劃建設的造型藝術美術館,于2011年被評為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總建筑面積22000平方米,共設有12個展廳,展區面積8000平方米,戶外雕塑展示區面積5000平方米。其總體設計和布局體現出與美術館功能性質的統一性。廣東美術館以中國近現代以來的美術作品和海外華人美術作品為收藏對象,以中國近現代沿海美術和廣東當代美術為收藏重點,藏品以繪畫、雕塑、陶藝為主體,兼收對美術史構成意義的各美術品類以及有關的美術圖書和文獻資料。
六、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
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是中國國家畫院機構之一,展館面積約1900平方米,展線400米,有五個展廳及貴賓廳。中國國家畫院美術館以弘揚民族精神,延續和發展中國畫傳統文脈為宗旨,以現當代中國畫收藏、陳列、研究為特色,自開館以來,先后舉辦了“中國畫研究院藏畫展”、“當代中國畫聯展”等各類展出,同時,展館還舉辦學術研討、國際美術交流活動以及眾性美術展覽。
七、上海美術館
上海美術館擁有展廳12個,展覽面積6000余平方米,配備了現代化的設施,為舉辦各類藝術展覽提供了良好條件中國畫展展廳;而設備先進的演講廳、會議室、圖書館、美術資料數據庫及美術工作坊等,則為學術研討和普及教育等活動提供了保證。上海美術館現有藏品8000余件,依托收藏,積極開展了以中國近現代美術史為重點的理論研究和美術館學的研究,并為收藏保管、陳列展覽、教育推廣、中外交流等業務工作的開展創造了條件。在經常性展出其東南亞藝術藏品的同時,還策劃了多種以國家為關注點的展覽。
八、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新館由日本著名建筑師磯崎新在中國設計的首座美術館。美術館建筑占地面積3546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777平方米。美術館外形石材幕墻與屋頂曲線過渡形成殼體,似立體回旋鏢。外墻覆蓋灰綠色的巖板與中央美院校園內其它建筑的灰磚顏色相協調,統一中富于變化。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是集合了展覽陳列、學術研究、教學互動、典藏修復、公共教育、國際交流、智識傳播等功能而建設的專業性、國際化的現代美術館。
九、湖北省美術館
湖北美術館是省文化建設的標志性建筑之一,美術館占地面積15318平方米,主體建筑地上4層,地下1層,建筑面積25000平方米。其按美術館的功能與設施所建,館內有十個展廳,展區面積約5000平方米,展線總長度1200多米,可同時或分別舉辦不同類型、不同題材的展覽。美術館術館承擔對國家藝術珍品的收藏、研究、陳列、展覽,以“立足本士文化,推進當代藝術”為宗旨,以學術交流和公眾推廣為主要目標,建立一個高品位、有特色的專業化美術館。
十、江蘇省美術館
江蘇省美術館是中國近現代之一座國家級的美術館,建筑面積共計40000平方米,為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館藏以近現代美術作品為主,兼及古今中外,規劃以收藏"新金陵畫派"代表畫家的作品為重中之重。現有各類藏品近萬件,其中以中國畫最為豐富,包括明吳門畫派、清初四王、金陵八家、揚州八怪,海上畫派、新金陵畫派以及20世紀諸名家的作品。此外,還收藏大量版畫、中國油畫、中國水彩畫、當代書法、民間藝術等美術作品。
關于中國畫展展廳和中國畫展展廳圖片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