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的知識,其中也會對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 1、中國科技館資料有哪些東西啊?
- 2、科技館里都有什么?
- 3、科技館五大主題展廳在哪?
- 4、中國科技館主展廳有些什么
- 5、北京科技館有什么?
中國科技館資料有哪些東西啊?
中國科技館的資料就是有關科技方面的一些書籍資料,也就是說可以說科技館的資料就是一個百科全書。
科技館里都有什么?
以中國科學技術館為例:
1、公道杯
古代漢族飲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
2、明代福船
“福船”出現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吃水四米,是明代時中國水師的主要戰船。它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士兵,三層為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船首高昂,又有沖擊裝置,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
3、阿基米德螺旋
阿基米德螺線是所有形式為(極坐標方程)r = aθ 的螺線。這種螺線的每條臂的距離永遠相等于2πa。為解決用水灌溉土地的難題。阿基米德發明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了圓筒狀的螺旋揚水器,后人稱之為“阿基米德螺旋”。
3、候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之一架測驗地震的儀器。由中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于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后漢書·張衡傳》詳細記載了張衡的這一發明。候風地動儀用精銅制作而成,員徑八尺,漢八尺約合當今之一米八-九的樣子,其外形像一個酒樽。地動儀里面有精巧的結構,主要為中間的都柱和它周圍的八套牙機裝置。
4、水運儀象臺
建于北宋元祐年間,距今900多年,臺址位于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它是一座大型的天文鐘,集計時報時、天文觀測和星象顯示三項功能于一體。其總高度將近12米,臺底7米見方,堪稱當時世界上更先進,技術綜合程度更高的大型機械裝置。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示的是按書中記載制作的1:2比例復原模型。建造工作由當時的宰相蘇頌領導,由通曉天文和機械技術的官員韓公廉等人負責設計。
5、大花樓織機
提花機是中國古代織造的更高成就。這種提花機采用束綜提花的方法織錦。提花技術中最難掌握的是把預想的圖案重現在織物上的花本技術。花本就是指按照設計好的圖案,使成千上萬根經線有規律地交互上下提綜,幾十種緯線有次序地橫穿排列,做成一整套花紋記憶裝置。花本結好,就可以上機織造。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國科學技術館

科技館五大主題展廳在哪?
以中國科技館為例,地址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北辰東路5號。五大主題展廳分別為華夏之光(1層)、科學樂園(1層)、探索與發現(2層)、科技與生活(3層)和挑戰與未來(4層)。
1、華夏之光
“華夏之光”主題展廳是一個系統、全面、綜合展示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專題展廳。展覽展示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科技成就及其對于中華民族乃至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國科技發展與世界文明的融合、交流與相互激蕩,讓觀眾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展廳面積2300平方米,共有展項146件/套,展廳設置“中國古代的技術創新”、“中國古代的科學探索”、“華夏科技與世界文明的交流”三大主題分區以及序廳、體驗空間兩個功能分區,圍繞不同主題,講述古老的中華民族在生存發展中不斷創造與發明、探索與發現的動人故事。
2、科學樂園
“兒童科學樂園”主題展廳充分吸納國內外先進的科學教育理念,遵從兒童身心發展規律,鼓勵兒童善于觀察、勇于探索,在快樂參與過程中獲得直接經驗,提高兒童的創造力、想象力和實踐能力,從小培養終生受益的科學決策能力。同時將家長也作為重要受眾群體,使家長在陪伴兒童的同時還能獲得科學教育觀念的提升。
展廳總面積3900平方米。展廳根據兒童認知發展由近及遠、由表及里的規律,從兒童自身開始,逐級擴展到身邊的自然世界,了解社會生活中的科技應用,延伸到體驗前沿科技和探索神秘的宇宙空間,形成按照“認識自己、親近自然、了解社會、觸摸科技”逐級展開的主題脈絡,共設置人體探秘、健康成長、山林王國、戲水港灣、熱鬧城市、角色體驗、機器伙伴、神奇宇宙8個主題展區和1個科學秀場,展品128件。
3、探索與發現
“探索與發現”展廳位于主展廳二層,包括A、B兩個展廳,主要展示了近代以來在基礎科學領域的探索與發現成果,同時也體現了人類在探索科學歷程中的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
A廳設有物質之妙、光影之絢、電磁之奧、運動之律、宇宙之奇五個展區,B廳設有數學之魅、聲音之韻、生命之秘三個展區,分別展現了在化學、電磁、光學、力學、天文學、數學、聲學、生命科學等領域的探索過程及取得的重大成果。多種多樣的展現形式和互動手段可以讓觀眾在參觀體驗的過程中領略到科學精神,享受探索與發現的樂趣。
A廳還設有電磁表演和大氣壓強兩個主題的常設實驗表演以及高壓放電的定時演示項目供觀眾選擇觀看。
4、科技與生活
“科技與生活”展廳位于主展廳三層,包括A、B、C、D四個展廳。各展廳展項緊密圍繞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衣、食、住、行,展示了現代科技是如何影響和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的,以及在生活中孕育著的科技創新與發展。
5、挑戰與未來
“挑戰與未來”展廳位于主展廳四層,包括A、B兩個展廳,主要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的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和諧未來。
A廳設有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三個展區,向觀眾介紹了地球面臨的各類環境問題和危機,以及為了應對各種危機在新型能源開發和新型材料應用方面的科技成就。
B廳設有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三個展區,向觀眾介紹了基因工程、海洋及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以及太空探索等方面的科技成就。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科學技術館官網-本館概況-關于我們
中國科技館主展廳有些什么
中國科技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四個特效影院,其中球幕影院兼具穹幕電影放映和天象演示兩種功能。此外,新館設有多間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多功能廳及短期展廳。
中國科技館以科學教育為主要功能,通過科學性、知識性、互動性相結合的展覽展品和參與體驗式的教育活動,反映科學原理及技術應用,鼓勵公眾探索實踐,不僅普及科學知識,而且注重傳播科學思想、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在開展基于展覽的教育活動同時,還組織各種科學實踐和培訓實驗,讓觀眾通過親身參與,加深對科學與技術的理解和感悟,激發對科學的興趣和好奇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科學素質。
北京科技館有什么?
1、侏羅紀恐龍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方塊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昨天已經在大廳組裝完畢,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2、科學樂園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歡樂農莊”里,一輛小拖拉機正在耕田,小朋友可以坐在拖拉機上嘗試耕作收割,拖拉機前的大屏幕上對應顯示整個模擬勞作的過程,十分有趣。
3、機器人現場素描表演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中國更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4、特效影院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擴展資料:
愛因斯坦展覽開幕,50多原件展品亮相中國科技館:
2010年5月30日,由瑞士駐華使館和伯爾尼歷史博物館帶來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展覽在中國科技館盛大開幕。瑞士駐華大使顧博禮先生、伯爾尼歷史博物館館長Jakob Messerli先生、中國科技館館長徐延豪先生出席了開幕儀式,并共同為展覽揭幕。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展覽于2005年在伯爾尼首次展出,是伯爾尼歷史博物館為慶祝愛因斯坦舉世聞名的“相對論”誕生100周年而舉辦的。這個展覽在伯爾尼歷史博物館開展后吸引了來自瑞士各地35萬觀眾,并且在全球獲得了高度贊譽。來自世界各地的眾多貴賓參觀了這個展覽,包括中國教育部原副部長。
2010年恰逢瑞中兩國建交60周年,“阿爾伯特?愛因斯坦(1879-1955)”展覽在中國的巡展由瑞士聯邦委員兼外交部長米舍利娜?卡爾米—雷伊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楊潔篪作為官方監護人。展覽由瑞士聯邦外交部瑞士國家形象委員會資助,是慶祝瑞中建交官方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北京科技館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愛因斯坦展覽開幕 50多原件展品亮相中國科技館
關于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和中國科技館展廳都有什么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