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各位分享科技展廳的項目的知識,其中也會對科技園展廳進行解釋,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下面開始。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相關列表一欄:
- 1、中國科技館有哪些好玩的項目
- 2、嘉興科技館有哪些項目
- 3、重慶科技館有那些玩游項目
- 4、溫州科技館有什么項目
- 5、科技館里都有什么?
中國科技館有哪些好玩的項目
展館內容
很大很好玩 一天逛不完
中國科技館新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分布著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等5個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科普展示區,加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總面積約達6萬平方米,是老館的6倍多。
據介紹,科技館新館建設共投資11.145億元,其中僅內容建設就花去7.9億元,展覽項目之多、內容之豐富,可以想見。新館不僅展項多,而且增添了大量新內容,其中39%的展項為創新性項目。
講解員告訴記者:“如今世界上的科技館已經逐步脫離原來那種高端的、遠離普通公眾的線路,開始走向大眾,特別是廣大青少年。因此,中國科技館新館秉承了這個理念,讓青少年在玩的過程中去學知識,寓教于樂。”
記者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在科技館新館快速穿梭瀏覽,目之所及,令人眼花繚亂,且所有的展覽項目都注重了趣味性和參與性,讓人們在快樂的游戲中領悟科技,啟迪智慧。
位于一層的科學樂園展廳設置了9個主題展區:認識自己、安全島、我們齊動手、創意工作室、歡樂農莊、山林探秘等,展項共計141個。
在科學樂園展廳的“歡樂農莊”展項前,一個小朋友正在媽媽的幫助下,當上了拖拉機手:他坐在小拖拉機模型上,一按“選擇”鍵,寬大的屏幕上就顯示出茬子地、已耕地、水田、莊稼豐收地四個項目。他在“水田”項目上重新按下“選擇”鍵后,耕地、播種、插秧、收割四個耕作階段依次出現。他在插秧項目上按下“確認”鍵后,手握方向盤,時而踩油門,時而踩剎車,著實過了一把“插秧癮”。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作為鎮館之寶矗立在這里,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目前更高更大的一座恐龍化石就在這里,它高達6.5米、長27米,還有個頭較小的,可別小看它們,它們一個是有“中華之一龍”美譽的許氏祿豐龍,一個是罕見的食肉恐龍——雙脊龍。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云南專程運來,并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幕墻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在魔方大廳,還有幾只巨型卡通飛艇懸浮在空中,參觀者可以通過遙控器操作它們,在大廳中營造出奇幻的氛圍。
華夏之光展廳設有序廳、中國古代技術創新和科學探索等5個分區,分別展示中國古代在采礦、冶金、農業機械、絲織等技術領域的創新發明,以及古代科學家在醫學、天文學、算學、物理學等方面進行的探索與發現,展項150多個。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至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
“空間站”里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新館二層的探索與發現展廳,設有8個展區:宇宙之奇、物質之妙、運動之律、聲音之韻、光影之絢等,共有166個展項、220件展品。在“探索與發現”A廳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展項前,觀眾用手握住操作桿向右旋轉,鐵礦石便被“輸送”到“熔爐”內,煉鋼的全過程依次呈現;“胎兒發育”展項前,轉動圓形轉盤,“胎兒”便隨著時間的推進,在透明的玻璃球內慢慢變長、變大。在這里人們還可以親手發電,讓一個模擬的游樂場亮起來、動起來。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更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書法、打太極,本領不同凡響。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記者在“宇宙之奇”展區還體驗了一回美國科幻大片中乘坐太空船的感受,坐在太空船內,在星際間穿行,飛出太陽系,進入銀河系的星云。太空船自己會動,體驗者還可以進行宇航方向的控制。
在體形龐大的祿豐恐龍化石腳下,專門設有一個微縮的“恐龍挖掘”現場,觀眾可以在專家指導下挖掘、拼接恐龍化石……
“互動性是科技館的靈魂——如果只能看不能動,就是博物館了。”館長助理邵杰介紹,新館在觀眾動手操作和親自體驗上下了特別大的功夫,800多個展項中絕大部分是互動性、體驗式的。“這樣可以更好地激發觀眾對科學的好奇心和興趣,彌補教學課堂和博物館的不足。”
在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以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作為展覽的貫穿脈絡,選取科學技術和人類社會生活的重要方面——關乎衣食來源的農業、關乎自身生活的健康、關乎家庭生活的家居與住宅、關乎社會生活的信息交流與交通運輸、關乎創造生活的工具與機械等,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觀眾感受到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同時,關注科技發展給社會生活帶來的一些問題以及人們解決這些問題所做出的努力,使觀眾在參觀和體驗中進行思考和領悟。
在健康之路主題展區以這四大元素為主線,主要圍繞“理性選擇,保持健康”、“飲食與健康”、“運動與健康”、“疾病與醫療”四個分主題。講解員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指出:組成健康的四大元素中,父母遺傳占15%,社會與自然環境占17%,醫療條件占8%,而個人生活方式占60%。通過對身體機能與健康問題的了解和對疾病與治療的體驗,正確地理解健康,理解健康要以預防養生為本,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舒適,沿著健康之路去經歷美好的生活和幸福的人生。在這里,人們可以感知生命健康的基本科學原理,從而樹立正確的健康生活意識。
交通之便主題展區緊貼人們日常生活中無法避免的“衣食住行”中的“行”,圍繞“交通面面觀”、“船舶與水運”、“火車與鐵路”、“汽車與公路”和“飛機與航空”五個分主題,展示“交通”中高新科學技術的應用、能源資源的合理利用、交通系統對生態與環境的影響,以及交通安全等一系列人們比較關注和感興趣的知識和問題,使大家了解“交通”方面的科技,體驗各種不同的交通方式,激發對于“交通”的想象力,并深入思考“交通”問題。
記者在這里體驗了駕駛巨輪、磁懸浮高速火車、超智能汽車的感受。
挑戰與未來主題展廳位于新館4層,面積5100平方米,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示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展示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觀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觀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依據“挑戰——解決方案——未來”線索,以全球面臨的重大挑戰引發人們對可持續發展的關注,以影響人類社會發展進程的重要領域中的科技創新與應用反映人類面對挑戰的各種努力,以未來生活的展示體現科技引領未來的思想,并通過從挑戰到未來的整體構架和連貫性展示,激勵公眾積極應對挑戰、共創未來。
展廳分為地球述說、能源世界、新型材料、基因生命、海洋開發、太空探索、走向未來七個展區,共138件展項。絕大多數屬于創新性、研發性展項,部分展項展示內容或展示手段都居于國內領先水平,國際上也極為罕見。
挑戰與未來展廳展項的表現形式非常豐富,在這里你可以欣賞到大型中國立體沙盤,并看到千萬年來的氣候變遷給我國帶來的變化,甚至親手“造就”青藏高原;你可以“操控”核裂變與核聚變,深入探討原子科學的進步給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深思;你可以認識納米材料并親自體驗它的神奇;你可以重溫科學家克隆多利羊的過程,可以親自“操刀”進行神經干細胞微創手術;你還可以化身宇航員“參與”空間站對接,并到月球基地看一看;你還能深入海底一睹海底牧場,操作探測船進行可燃冰的資源探測、鉆探考察;最后,你不妨走進科幻世界,了解人類對宇宙的認識與大膽想象,知道反物質火箭嗎?去過白矮星嗎?
記者在這里親手發射了火箭,體驗了楊利偉在太空艙內環繞地球的感受,還坐上月球車體驗了在月球漫步的失重感受。
觀眾在動手和體驗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根據我們的工作經驗,安全問題不容忽視。觀眾特別是少年兒童,在操作之前一定要先閱讀相關提示,按要求動手,不能太著急,不能太興奮呦!”管理員不斷地提醒著大家。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后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更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坐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坐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到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聯網23家省市科技館
遠程科普教育更便捷
科技館新館還搭建了全國科技館資源共享視頻平臺,該平臺通過網絡把中國科技館和全國23家省市科技館鏈接在一起,不僅使館際科普項目協作更為便利,也為遠程科普教育活動提供了便捷的手段。就人工智能、未來網絡等話題,與外地的小觀眾們進行了一場實時、可視的“科學對話”。
“信息化是新館的另一大特色。”邵杰介紹說,除建設基礎網絡系統外,新館還適當采用高科技手段,并結合科技館的展教特色,開發出RFID(射頻識別)應用系統、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的管理和展示平臺等,其創新應用居國際領先水平。
“體驗科學、啟迪創新,服務大眾、促進和諧”,是中國科技館新館的建館宗旨;“教育、服務、支撐”是新館三大功能。新館常設展項為800多個,匯聚了經典的科技展示和更先進的科技成果。此外,科技館還配備了一支專門的研發隊伍,確保每年不低于10%的展品更新率。如果你要仔細看,一天恐怕看不完。徐延豪館長表示,他們將以一流的服務,把中國科技館新館這個世界一流的科普基地管好、用好。
逛科技館
很長知識很便宜
據介紹,新館開放后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采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因此,在科技館參觀時,電子票千萬不能丟。

嘉興科技館有哪些項目
嘉興科技館主要有觀察自然展區科技展廳的項目,體驗自然展區、師法自然展區、探索未來展區等32項,里面有很多有趣的科學現象,還有有好玩的游樂項目包括旋轉迷宮,科技體驗等。
拓展科技展廳的項目:嘉興市科技館于1997年9月對公眾正式開放。科技館占地面積9900平方米,建筑面積6700平方米,其中展廳建筑面積2400平方米。先后獲得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全國地(市)級科技館示范館、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浙江省文明單位、嘉興市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重慶科技館有那些玩游項目
重慶科技館玩游項目如下:
1、兒童科學樂園
位于科技館主樓的二層,展示面積1730平方米,共有展品展項39件(套)。該展廳主要展示適合3—10歲兒童身心特點的科技內容。場景由“忙碌的城市”和“寧靜的自然”兩部分構成。
“忙碌的城市”下設可愛的家、愛心社區、科學公園、夢想學校、快樂工廠五個主題區域;“寧靜的自然”下設森林、河流、田園三個主題區域。本展區設置大量游樂性很強的參與展項,便于促進孩子們之間的團隊合作思想,激發探索自然界的興趣。
2、宇航科技展廳
位于科技館主樓的四層,展覽面積3031平方米(復層面積為1100平方米),共有展品展項40件。由宇宙之秘、宇航之夢等支撐主題組成。
該展廳以“宇航之夢”為主題線索,展示宇宙的起源、中國古代天文學成就和天體運行規律等知識,模擬人類對宇宙的探索活動,體驗最新的宇航科技成果,了解人類探索太空的歷程,展現科技對物質世界的影響和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培養觀眾的創新意識和能力。
3、生活科技展廳
位于科技館主樓的二層,展示面積4481(含復層面積)平方米,共有展品展項145件。由穿衣打扮、飲食健康、科學家居、人體健康、能源與環境、網絡與生活等六個支撐主題構成。
主要展示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蘊含的科學原理和科技成就,傳播“生活離不開科學,科學改善生活”的理念,引導觀眾穿出品位、吃出健康、科學居家,樹立節能與環保意識,享受信息技術的成果,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掌握科學的生活常識。
4、基礎科學展廳
位于科技館主樓的四層,展覽面積2900平方米。共有展品展項87件。由趣味數學、經典物理等支撐主題組成。
該展廳涵蓋了從趣味數學、經典物理到宇宙探索、物質構成的領域,把“像科學家一樣思考”融入到整個展廳中,集中展示數學原理及其運用,通過神奇的力、電的世界、美妙的光、聲音的世界等經典物理展品,讓觀眾感受到科技的美妙與神奇,啟發觀眾去發現并獲得開啟科學大門的鑰匙。
5、巨幕影院
重慶科技館巨幕影院采用球形結構,建筑直徑達36.8米,巨幅銀幕高16米,寬20余米,可容納200余人同時欣賞影片。
該影院以銀幕巨大、圖像清晰、精密度高、放映設備功率超強和六聲道多喇叭音響系統為特點,采用科視Christie全集成4K放映系統,讓逼真的三維影像呼之欲出,使觀眾充分融入到電影場景之中。
6、國防科技展廳
位于科技館主樓的三層,展示面積1061平方米。共有展品展項14件。由千里縱橫、明日之師等支撐主題組成。
該展廳是國內首個科技館內獨立介紹國防科技的展區,是國內獨創的在科技館內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宣傳科技進步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人類發展所起的重要作用,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展示人類保護和平的過程。
該展廳結合重慶的軍工資源,模擬戰爭的“新、奇、險、特”,展示軍事與科學、戰爭與和平等方面的知識,讓觀眾了解國防科技的歷史、現實和未來。
溫州科技館有什么項目
溫州科技館有水世界、太空船、體能訓練營等項目。
溫州科技館是溫州市公益性科普教育基地之一,整個展廳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共有展品展項231多件套,具有溫州特色的標志性科普教育基地。
溫州科技館整個展廳共分南北兩個部分。北面展廳以少年兒童作為主要參觀對象,設置了水世界、太空船、體能訓練營等展項,將趣味性、知識性完美的結合在一起,讓廣大少年兒童在互動中獲得到科學啟迪等等。
科技館里都有什么?
以中國科學技術館為例:
1、公道杯
古代漢族飲酒用瓷制品。杯中央立一老頭或龍頭,體內有一空心瓷管,管下通杯底的小孔;管的上口相當于老人胸前的黑痣高度(或龍頷)。
2、明代福船
“福船”出現于宋代,因在福建沿海建造而得名。福船是一種尖底海船,吃水四米,是明代時中國水師的主要戰船。它高大如樓,底尖上闊,首尾高昂,兩側有護板。全船分四層,下層裝土石壓艙,二層住士兵,三層為主要操作場所,上層是作戰場所。船首高昂,又有沖擊裝置,乘風下壓能犁沉敵船。
3、阿基米德螺旋
阿基米德螺線是所有形式為(極坐標方程)r = aθ 的螺線。這種螺線的每條臂的距離永遠相等于2πa。為解決用水灌溉土地的難題。阿基米德發明了圓筒狀的螺旋揚水器,后人稱之為“阿基米德螺旋”。
3、候風地動儀
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之一架測驗地震的儀器。由中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張衡發明于漢順帝陽嘉元年(公元132年),《后漢書·張衡傳》詳細記載了張衡的這一發明。候風地動儀用精銅制作而成,員徑八尺,漢八尺約合當今之一米八-九的樣子,其外形像一個酒樽。地動儀里面有精巧的結構,主要為中間的都柱和它周圍的八套牙機裝置。
4、水運儀象臺
建于北宋元祐年間,距今900多年,臺址位于北宋京城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它是一座大型的天文鐘,集計時報時、天文觀測和星象顯示三項功能于一體。其總高度將近12米,臺底7米見方,堪稱當時世界上更先進,技術綜合程度更高的大型機械裝置。
中國科學技術館展示的是按書中記載制作的1:2比例復原模型。建造工作由當時的宰相蘇頌領導,由通曉天文和機械技術的官員韓公廉等人負責設計。
5、大花樓織機
提花機是中國古代織造的更高成就。這種提花機采用束綜提花的方法織錦。提花技術中最難掌握的是把預想的圖案重現在織物上的花本技術。花本就是指按照設計好的圖案,使成千上萬根經線有規律地交互上下提綜,幾十種緯線有次序地橫穿排列,做成一整套花紋記憶裝置。花本結好,就可以上機織造。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中國科學技術館
關于科技展廳的項目和科技園展廳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