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科技展廳簡介,以及科技公司展廳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溫州科技館的介紹 300字
浙南大地,甌江之畔,迅速崛起的溫州不僅在經濟領域備受世人矚目,更注重科技的發展。在建設現代化大城市的號角聲中,一個與溫州的經濟、社會和城市地位相適應的綜合性科普基地誕生了,這就是溫州科技館。
溫州科技館建筑面積為2.6萬平方米,展示面積有1.5萬平方米,建設資金約3億,輻射人口達1500多萬,整個展廳分為南北兩大部分,共有展品展項231多件套,是青少年學生學習科學知識、增長見識、開拓視野、提高學習興趣的理想場所。北展廳以少年兒童為主要參觀對象,單獨設置娛樂性較強的少兒科技天地展區。南展廳分為三層,展示主題以“3F”布置, FIELD- FRONTIER- FUTURE(科學大地、科學開拓、科學未來):一樓設置科學語言、音的感知、視覺與色彩、力與機械以及電磁等展區及一座動感4D影院;二樓設置全息音響、立體交通、環境與家園、古代天文、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展區;三樓設置數碼園地、納米技術、萊寶實驗室以及機器人等展區。
溫州科技館借鑒了各地科技館的一些成功經驗,在展項布置上采用大型場景、陳列型展品、操作型展品、直接運用計算機技術的展品展項、自動化類展品展項、影視類展品展項等方式,做到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相結合。展示內容設置不僅基于基礎理論的推廣,而且充分體現我國先進科學技術及其發展的趨向,充分體現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是具有溫州特色的標志性科普教育基地。
一座洋溢著現代設計理念的雄偉建筑,屹立在溫州世紀廣場。她容納了甌越科技文化的深厚積淀,她秉承了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這是一顆熠熠生輝的甌越明珠;她承載著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與方法的崇高使命,是溫州人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一座英姿勃發的科學殿堂。
溫州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地方博物館,創建于1958年,原址在江心嶼。2003年,位于世紀廣場西側的新館落成并正式對外開放。 溫州博物館建筑設計靈感源自雁蕩山的奇峰翠巒,追求雄渾、樸茂的藝術神韻。大門照壁飾以大榕樹石雕,寓意溫州人勤勞務實,百折不撓的開拓創新精神。中廳花崗巖壁面懸掛 *** 開天、女媧補天、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后羿追日、嫦娥奔月、神農伏羲、燧人取火、大禹治水等九幅中國傳統神話題材的銅雕壁畫,力圖表現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
本館擁有文物2萬多件,包括陶瓷器、青銅器、彩塑、磚雕、漆器、書畫等20個門類,而尤以陶瓷器、彩塑、書畫為特色,主要精品如宜山出土的東晉朱曼妻薛氏買地券,金沙塔出土唐代寫經,白象塔出土的北宋彩塑,西山出土的北宋青瓷等海內外珍品。
本館建筑面積約2萬6千平方米,館內展區總面積12000平方米。面積2100平方米歷史館展示“溫州人”5000年歷史足跡,另設書畫館、陶瓷館、自然館、工藝館、王維新銅版畫陳列室等五個專題陳列。展覽充分運用空間組合,力求在內容設計和藝術形式有所突破和創新,使一大批文化瑰寶得到充分的展示,文物內涵得到更深的發掘,從而使更多觀眾熱愛傳統文化,熟悉溫州歷史。
前進中的溫州博物館以實施精品陳列作為切入口,積極開展文物收藏保護、學術研究和社會教育等多種職能,力求以現代化、科學化、專業化管理與國內外先進博物館接軌,共創美好的明天!
四川科技館的科技館簡介
館內共4層樓科技展廳簡介,一樓包括航空航天展區、二灘水力發電模型和都江堰水利工程模型以及環幕4D影院;二樓包括機械展廳、電與磁展廳、機器人展廳、虛擬世界展廳、時光隧道等;三樓包括聲與光展廳、生態與環境展廳、天地萬象展廳等;四樓主要是青少年科技展廳簡介的科技展品科技展廳簡介,包括青少年科技展廳等。
四川科技館的建設得到多家在川科研單位及中科院成都分院的支持,中科院自動化所、光電所、成都生物所、成都山地所分別為四川科技館捐贈科技展廳簡介了相關展品和圖片,據統計,有14家單位捐贈了共計1559.5萬元的展品。值得一提的是,在科技館的展品中,其中很多都是“成都造”科技展品。如來自成飛集團的殲七III型飛機與成都發動機集團的WP—6渦輪噴氣發動機、成勘院等的動態仿真水利模型、來自理工大學恐龍模型等。
在科技館里,除了未來駕駛、航天指
揮等3—5個項目需要支付一定金額的參與費用,其余所有項目均向市民免費開放。考慮到公共場所的安全問題,科技館目前已制定了每日訪客更高級別限制。
四川科技館館址:位于成都市市中心,天府廣場北面,人民中路一段4號。

請問科技館 展廳特點有哪些?謝謝!
多媒體科技展廳是以數字化為主,燈光空間設計顯示屏,展現營造極佳體驗。而最終決定好壞的卻是,搭建整個設施團隊的經驗工藝水平。
真正能把前期設計、場地施工、軟件制作集為一體的商家國內只有( 觸派互動 )還可以做到。因為單軟件編輯工程師,觸派這家就聘請了數十位歐美工程師、據說是在意大利設有研究室。
科技展廳主要配置方面有服務器,紅外觸摸顯示屏,幻影成像、電子沙盤、弧幕、環幕、柱形幕紅外感應設備,顯示調節器等等。還有拼接屏和觸派主營的觸摸一體機。
通常情況下,一座展館造價需要20萬起步、多者更是上百萬。而大型科技型展館可能則需要上千萬不等。一般房地產,連鎖店居多,費用也不會太高。
科技展廳維護的成本主要是在,電器展現設備上,還有軟件的升級等。裝修這些到可以算是一次性的成本。
上海科技館簡介。
上海科技館坐落在上海浦東新區行政文化中心,與世紀公園相鄰,與東方明珠電視塔相望。
上海科技館以“天地、生命、智慧、創造、未來”等五大展館為基本內容,以人、科技、自然三者關系為主題,成為兼具展示與教育、科研與交流、收藏與制作、休閑與旅游等四大功能的新型科技中心。
上海科技館由天地館、生命館、智慧館、創造館、未來館等五個主要展館和臨展館組成,設有地殼探秘、生物萬象、智慧之光、視聽樂園、設計師搖籃、兒童科技園、自然博物等七個展區和立體巨幕、球幕、4D等三個影院。
一層,有表現生物多樣性的“生物萬象”展區,有表現五大洲野生動物原生態展示的“動物世界特展”,有體驗各種地質變化的“地殼探秘”展區,有表現多學科基本原理和典型現象的“智慧之光”展區,有兒童體驗科學樂趣的“彩虹兒童樂園”展區,和強調“好主意”是創意之源的“設計師搖籃”展區。
二層,有突現蜘蛛奇特生活方式的“蜘蛛特展”,有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同生共榮的“地球家園”展區,有表現信息技術引領社會巨大變革的“信息時代”展區和體驗人工智能應用技術飛速發展的“機器人世界”展區。
三層,有揭示人類破解物質和生命之謎的“探索之光”展區,有探索人體奧秘、傳播健康理念的“人與健康”展區和展現人類實現飛天夢想足跡的“宇航天地”展區。在公共空間還有中國古代科技和探索者兩個浮雕長廊,以及院士風采長廊。由IMAX立體巨幕、球幕、四維和太空數字四大高科技特種影院組成了國內建成最早、功能最全的上海科技館科學影城。
溫州科技館的簡介
溫州科技館,北展廳以少年兒童為主要參觀對象,單獨設置娛樂性較強的少兒科技天地展區。南展廳分為三層,展示主題以“3F”布置,
FIELD-
FRONTIER-
FUTURE(科學大地、科學開拓、科學未來);此外還設置一座動感4D影院的特效影院。
溫州科技館借鑒了各地科技館的一些成功經驗,在展示內容設置不僅基于基礎理論的推廣,而且充分體現我國先進科學技術及其發展的趨向,充分體現科學技術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結合,是具有溫州特色的標志性科普教育基地。她容納了甌越科技文化的深厚積淀,她秉承了溫州人“敢為天下先”的創業精神,這是一顆熠熠生輝的甌越明珠;她承載著弘揚科學精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與方法的崇高使命,是溫州人民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是一座英姿勃發的科學殿堂。
北京科技館新館展廳簡介,更好是關于探索與發現的,
中國科技館新館
地址是:朝陽區 北辰東路5號
新館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五大主題展廳、公共空間展示區及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等4個特效影院。此外科技展廳簡介,新館設有多間實驗室、教室、科普報告廳及多功能廳。
“兒童科學樂園”展廳 為十歲以下兒童設置科技展廳簡介,展示適合兒童身心特點科技展廳簡介的科技內容,注重兒童和家長科技展廳簡介的互動,讓兒童在展覽和游戲中體驗探究科技展廳簡介的樂趣,激發好奇心,培養對科學的熱愛。
“華夏之光”展廳 展現中國古代科技成就,及其對中華民族繁衍生息、中國社會發展和世界文明進步的重要作用,展示中國科技發展與世界科技文明的融合與相互激蕩,讓公眾在世界科技發展的宏觀視角下感懷中華民族的智慧和創造。
“探索與發現”展廳 展示科技的美妙和神奇,以及人類在與自然交互的過程中體現出來的科學思想和方法,使公眾體會科學探索與發現帶來的樂趣,激發科學興趣,啟迪創新知識。 “科技與生活”展廳 展示科技發展對人類社會產生的日益廣泛和深刻的影響,傳播科技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公眾感受科技創新為人類帶來的福祉和恩惠。
“挑戰與未來”展廳 展示人類面臨的重大問題與挑戰,展現科技創新對可持續發展的貢獻,表達人類對未來生活的暢想,使公眾認識到創新是人類應對未來挑戰的重大選擇,引導公眾對未來科技發展問題的關注和思考。
特效影院 特效影視主要利用現代電影科技手段,使觀眾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各類影視特效刺激,領略人與自然之美。中國科技館特效影院設有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四個特效影院。
主展廳
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非雙休節假日15元)。周一至周五,未成年人在成人陪伴下免票;無成人陪伴半價(法定節假日和寒暑假除外)。軍人、殘疾人免費參觀。
參觀范圍:持該票可參觀除科學樂園和影院以外的所有展廳,包括“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四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
北京科技館新館介紹
北京科技館展覽面積約4萬平方米,設有“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挑戰與未來”5個主題展廳以及公共空間科普展示。主展廳加上特效影視和其他展教活動場地,面積可達到約6萬平方米。擁有常設展項800多個,其中大部分展項可讓觀眾動手操作或親身體驗,生動形象、妙趣橫生,并有豐富的科技內涵。這些展項許多配有液晶播放互動設備,觀眾在參與互動科技項目時,可看到豐富生動的影像資料,也可從液晶屏上看到互動效果,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各個展廳特色鮮明,每個展廳大都是國內外最新研制的科技展項。
據透露,每個展廳的展項花費都在數千萬,這些充滿高科技技術的展覽項目將帶給觀眾前所未有的觀感。新館還設置了球幕影院、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共4個特效影院。其中,動感影院和巨幕影院將在20日首先對公眾開放。
中國科技館新館作為2009年全國科普日活動的北京主場,將于9月16日舉行開館典禮,16日至19日期間會面向單位及有組織的團體開放,20日起向社會公眾開放。
?看點1
侏羅紀恐龍“屹立歸來”
魔方大廳位于新館二層中心位置,直通頂層,高達28米,頂層條塊縱橫錯落,酷似電子游戲“俄羅斯方塊”的方塊造型。走進這個白色為主色調的大廳,陽光從天頂的方塊灑落,頗有魔幻的意味。云南捐贈科技館新館的三具珍貴的恐龍化石昨天已經在大廳組裝完畢,侏羅紀的霸主恐龍“復活歸來”。
因為要等到16日才能揭幕,三條龍目前還在大幕里面“沉睡”,只有高達6.5米、長27米的阿納川街龍忍不住“探出頭”看看新家。個頭較小的許氏祿豐龍、雙脊龍則被完全遮蓋,等待“蘇醒”的那天。三條龍腳下的土是從它們的出土地——云南專程運來,并搭上了不少零碎的化石。一旁的電梯直梯幕墻上,貼著三層樓高的巨幅畫卷,上面畫著恐龍時代的各種恐龍和遠古的生活環境,與一旁“復活”的三條龍構成一種別樣的視覺沖擊。
?看點2
科學樂園專為兒童設計
新館一層西北區域是科學樂園展廳,這是專門為3-10歲兒童設置的。走進這個展廳,仿佛到了一個科學城堡,積木形狀的房子,“參天大樹”繞著一圈走道,小型模擬醫院樣樣俱全,還能讓小朋友看X光片。“歡樂農莊”里,一輛小拖拉機正在耕田,小朋友可以坐在拖拉機上嘗試耕作收割,拖拉機前的大屏幕上對應顯示整個模擬勞作的過程,十分有趣。
“空間站”里面,小朋友能駕駛“飛船”“看地球”,還能穿越“時空隧道”,模擬太空探索活動。進行“動物探秘”時,通過“尋找動物”“它們是誰”“體驗飛翔”“蟲蟲運動會”等展項,小朋友們在液晶屏上可以看到各種動物影像資料,發現動物的秘密。戲水灣中,展項設計了一些游戲,例如管道游戲,兒童操控閥門讓水流到不同的目的地,通過透明玻璃看到如何控制水流在管道中流動,了解自來水的原理。
“這些都是兒童易于理解的,展項采用以游戲化互動參與為主的多樣化展教形式,營造輕松、快樂的學習情境。”展廳的負責人說。
?看點3
機器人會現場畫素描
科技與生活主題展廳根據社會關注和人類關心的科技與生活內容,在“機械之巧”展區的“仿人機器人”展項里,展示我國更先進的仿人機器人技術,不少機器人都有自己的絕活。
記者看到兩個1米多高,如同變形金剛般的機器人正在調試。據技術人員介紹,這兩個機器人頗為智能,對話、打太極、寫書法,本領不同凡響。當然并不是所有的話它們都能聽懂,只有在它們記憶庫中的“人話”才會激起它們的反應。
還有兩個不像人的機器人,可以現場為觀眾畫素描。這兩個機器人實際上是一套機械系統,觀眾看到的是畫畫的機械手臂。當觀眾坐在凳子上,機器人首先識別人臉,然后系統指揮機械手臂在一個液晶屏上畫出人臉的輪廓。
?看點4
兩特效影院將先亮相
科技館新館設有4個特效影院,其中包括世界上更大的球幕影院和巨幕影院、動感影院、4D影院。新館正式開放后首先對觀眾開放的有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其中,巨幕影院銀幕寬29.58米、高22米,可容納632位觀眾,并設有殘疾人專用座位。特別設計的大坡度影院座位,讓每一名觀眾都擁有無障礙的視角。目前巨幕影片有《海底世界3D》和《回到白堊紀3D》兩部。
動感影院引進了世界更先進的動感設備,由3組動感基座船艙式座椅平臺組成,雙機同時放映,5.1聲道立體環繞音響,可容納60名觀眾。當觀眾坐在6個自由運動平臺上觀賞影片時,運動平臺可隨影片畫面同步運動,模擬上下升降。觀眾的身體運動與影片情節相協調,仿佛乘坐宇宙飛船一樣驚險刺激。動感座椅、立體圖像配合一流的音響效果,觀眾將看到巨石迎面碾來,憨態可掬的動物將頭伸向面前。動感影院將上映《彗星碰撞》、《火星任務》兩部影片。
新館票價與老館相同
據介紹,新館開放后出售的有主展廳門票、科學樂園門票和影院門票。其中主展廳票價30元,學生票20元,持該門票可以參觀五大主題展廳和公共空間展示區;兒童樂園的兒童票價20元,大人陪同票10元;巨幕影院和動感影院的門票均為30元。
新館門票采用電子門票,使用的是北京奧運會的RFID超高頻技術,這種門票只需在卡機上輕輕一晃,便能很快識別,同時門票還能啟動很多互動展項。
除去展廳中的展品,新館的公共空間也有很多特色鮮明的展項,分布在新館展廳地下一層至四層,獨特的展品有:
小球陣列——位于一層西大廳天花板,由鋼絲懸掛的805顆直徑26厘米的小球組成長18米、寬12米的陣列;在計算機控制下,電機操縱著小球在空中上下直線運動,組成不同的幾何圖案。
生命螺旋——位于一層南大廳,由人體組成的巨大雙螺旋雕塑造型(高47米),表現DNA是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礎及其造型之美。
機械旋律——位于一層科普長廊,組合各種齒輪、連桿、氣缸、活塞、凸輪、光圈、滑塊、車輪和擺動結構等,以復雜機械裝置及其聯動關系和運轉過程,表現機械及其金屬材料本身的美感。
分子運動墻——位于一層南大廳,20多個半球形“分子滑塊”自由運動、相互碰撞,在表現類似于布朗運動的微觀粒子運動之美的同時,再現分子與分子之間的自由運動及相互碰撞的過程。
動態變形墻——位于二層北環廊。通過計算機控制的電磁閥帶動數百個氣缸桿伸縮運動,使墻面產生有規律的起伏變形,組成特定圖案或字符等,并可對背靠墻面的觀眾產生推出的效果。
生命歷程——位于地下通道。長達68米的藝術玻璃浮雕壁畫自西向東依次表現地球生命誕生、演化的歷程,內含生命進化的思想以及生命進化與環境的關系。
時間之輪——位于三層北環廊。透明表盤顯露出其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零部件,通過鐘表結構造型和機械運動,表現鐘表內部復雜精巧的機械結構和運轉過程。
天津科學技術館的展廳簡介
展示廳是該館的主體部分,其建筑面積 1萬平方米,大空間構造。展廳分上、下兩層,按不同學科和專業技術門類設13個展區,共有300多件(套)展品。展示廳布局氣勢恢弘,分區布展又各具特色,使人們進入展廳猶如置身于科學殿堂之中。其中,2002年8月建成的“數學廳”由陳省身先生親自設計,占地1100平方米,由序廳、數學史長廊、中外數學家、古典數學、現代數學、計算機及其應用等六部分組成,受到國內外數學家矚目。“科技名人園”、“動手動腦園區”等可滿足不同年齡和層次的觀眾參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