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參觀科技展館的活動過程,以及參觀科技館活動流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添好友, 獲取更多信息
復制微信號
參觀科技館作文。
世界是多姿多彩、奇妙無窮的參觀科技展館的活動過程,科技更是日新月異、無所不能的。為了可以親身體驗科學的魄力所在參觀科技展館的活動過程,學校組織了一次社會實際活動——參觀科技館
踏入科技館,我們首先去目睹了4D電影的風采呢參觀科技展館的活動過程!4D電影果真是比普通電影更加精彩,比3D電影更加逼真更加刺激。
看完電影后,我們就去參觀體驗科技館里的項目了。
但由于項目太多了,剛進去時,我們就像沒頭沒腦的蒼蠅一樣,找不著一點頭緒。那兒逛逛,那兒看看。看到好玩的就奔涌而去。終于,我找到一個屬于兒童的天堂——兒童科學樂園。兒童科學樂園里可好玩了!有音樂花園,利用像樹藤似的管子,傳遞聲音。從一頭說話,在另一頭可以清晰的聽到從那頭傳遞來的聲音。還有泡泡工廠,利用肥皂水比普通水的表面張力小的原理,在空氣的作用下,可以拉出大大小小的泡泡。我和幾個同學也實驗了,的確如此。我們也不約而同的玩起來,可以吹出泡泡的工具,形狀也不一,大大小小、形狀不一的泡泡們在空中飄蕩。還有……
參觀完二樓后,我們也升級去“拜訪”三樓了。
踏入三樓,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地震災害圖,房屋倒塌。我的心中不禁惋惜起來。然后,我和同學們來到了國防科技廳內。“真是太壯觀了!”我情不自禁的驚嘆的起來。吸引眼球的是一架坦克,只見它(坦克)身著綠軍裝,昂首挺胸,整裝待發。其次,我還看見了一些手槍,步槍,沖鋒槍。在大櫥窗里,只見一位紅軍戰士,他神情嚴肅,衣冠整潔,手持步槍,好像準備隨時上前沖鋒殺敵呢!(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拜訪”完三樓,我又迫不及待的奔向了四樓。
四樓是宇航科技廳,也是基礎科學廳。廳中有許許多多的小實驗星羅棋布的分布在各個地方。我還了解了解了宇宙中的幾顆行星,以及在航天飛船內部的一些物品呢!
雖然在科技館中有太多有趣、好玩的實驗,但令我感觸最深的是盲人體驗通道。雖然盲人體驗通道,只有一小段,但都令我們都很害怕。我想:盲人一輩子都只能生活在黑暗之中,我們應慶幸自己能看到這美麗的世界,所以今后我們應該多關心關心盲人,讓他們感到在這個世界上他們并不孤單。
這真是一次科技之旅!
參觀科技館的片段描述
[參觀科技館作文]
今天爸爸局里組織全局的小朋友到烈士公園參觀科技館和到通程電影院看電影,參觀科技館作文,小學六年級作文《參觀科技館作文》.看電影的事我會在下一篇的作文中會一一向大家介紹.今天介紹的主要是參觀科技館的事.早上我和爸爸一起到他局里,沒想到其他小朋友都上車了.我上車后隨便找了個地方坐了下來.不一會兒車子就啟動了.一路上,我望著車窗外,一會兒就到了.下車后,我們就直奔科技館.走了一段路后就到了.我們一個個都迫不及待的往里頭擠.之一個看見的就是“人力吹球”,就是一輛單車,單車前面有一個氣球大小的玻璃缸,玻璃缸里裝了一個氣球,只要你騎那輛單車,玻璃缸里的氣球就會往上升,誰把氣球吹得更高,誰就贏了.瞧,那位同學投籃為什么老是投不進呢?走,過去看看.哦!原來這是“永遠投不進籃球”這個“永遠投不進籃球”的旁邊有一個兩個鏡片的東西,你透過鏡片再去投籃就會永遠投不進.第三個就是“摸不著的彈簧”,其實這個就是一個玻璃缸里有電壓你把手放在玻璃缸外面,里頭的電壓就會變.第四個就是“自己拉自己”,這個就是有一張椅子,椅子前面有一根繩子,你就拉繩子,拉得越高越好,當然也越來越難.其實啊,這個科技館里頭還有很多好多好多好玩的不能一一向大家介紹,所以你們還想了解更多,那么你們下次自己去玩玩就知道了.
參觀科技館的作文,500字,謝謝
游科技館
今天是星期一,我早早的來到學校。發現同學們在討論一個問題。
我過去問了一下我的同桌魯陳旭他說“今天我們要去科技館參觀。”這時,
我高興極了。
到了10到11點時時候,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了校門口。
突然遠處傳來了汽車的響聲,沒一會兒,汽車開過來了。現在我
才知道這是來接我們去科技館的校車,我們上了車,汽車開了一
個多小時后我們到達了科技館,首先在外面我們排好隊,我已經
太想進去了,就是排在了最前面,然后沖進了科技館,就在這時,
老師把我拉了回來,老師對我們說“都排好隊,一個一個進。”我們排著
整齊的隊伍,一個接著一個地進入了科技館,剛?去去我覺得很新奇,
我在這旁邊轉了一圈我發現同學們都在一個地方,我過去看了一看,
發現他們在玩一個很好玩的東西,就是一個人坐在上面,另一個人
在旁邊拉繩子,把那個人吊起來。我過來排起了隊,沒一會兒,
到我了,我坐上去感覺非常害怕。被上調起來的時候感覺非常好玩。
然后我又看見許多同學在排隊,我也跟過去湊了湊熱鬧,發現
他們在排隊玩Vi鏡像,因為這個東西大家都沒玩過,所以排隊排
排成一條長龍了,很長時間過去了,終于到我了,我把它掛在眼前
的時候,我看見了冰山,還有遍地的雪,就像自己在雪地里一樣,
沒過一會兒我看到了珠穆朗瑪峰,它瞬間讓我驚嘆了起來,vi
可真有趣呀!
時間過的真快,到了下午,我們又一個接著一個,
坐著校車回到了教室。

進行一次參觀(參觀博物館,科技館的觀后感)400字左右,謝謝
上海科技館游記 7月21日,二十多名來自園區各大外資企業的通訊員、在園區外企協會的組織安排下,乘坐巴士前往上海,此行我們將參觀上海科技館。 雖然是炎炎夏日,但車內的我們還是抑制不住周末外出旅游的愉悅和開心。有的人在透過車窗欣賞著高速公路兩側的田園風景,有的人全神貫注的在觀看車載電視播放的電視劇,有的人則興高采烈地在聊天。 一個多小時后,汽車進入上海市區,我們也仿佛進入一個被林立的高樓大廈包圍的 “都市叢林”。一邊是川流不息的車水馬龍,一邊是風格各異樣的一座座高樓大廈,構成了典型的上海景象。 下午一點鐘,我們到達了上海科技館。這次我們的游覽方式是從一樓游覽到頂樓。上海科技館南臨浦東世紀公園,,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以“自然·人·科技”為主題。2001年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就是在此舉行的。它由天地館、生物館、智慧館、創造館和未來館組成,幾乎可以容納現代科技的任何展示,體現了上海國際大都市21世紀的科技一流水平,是具有國際一流水準的科技館。 上海科技館外形獨特,由碩大球體和4層的框架結構組成,整展館以轉合的弧形平面,螺旋上升立體,將立體復蓋在一片由西向東緩緩升起的1萬平方米的巨型翼狀屋頂下,正好與科技館的展示功能渾然一體,相映生輝。 建筑內最搶眼的是擁有2000平方米的中央大堂。那直徑20米、形如地球的蛋黃懸浮球體矗立在卵形的中央大堂,即象征生命的孕育,又寓意宇宙的無限。球體內是極具特色的激光演示。大堂內巨大的馬門溪龍化石和舞蹈機器人相映成輝,讓你驚愕歷史的深遠和現代科技的深奧。進入地殼探區,蒼穹的夜色中,不時有流星彗星從頭頂掠過,讓你置身太空的感覺;在生物萬象展區,典型的活體雨林和生態景觀,讓你充分享受回歸自然的樂趣;兒童科技園里,孩子們可利用激光操縱“光控飛機”、“欄河發電”,可經歷獨立探索、團隊合作、競爭挑戰等考驗;到了智慧之光展區,你必須使出渾身解數,才能通過隧道幻光歷險、陡壁吸盤攀越、雷區紅外探測等關卡,在獲得意外驚喜的同時理解相應的科學原理。 正是如此,科技館才不斷給我們以驚喜,我們親身參與體驗了各種視聽娛樂活動,感受到了現代信息媒體影視技術的無窮魅力,我們的參與意識、想象能力得到了鼓勵和激發。當然膽小的通訊員不時地會被那些栩栩如生的蛇,蟑螂,蜘蛛等嚇得膽戰心驚。但我并沒有被這些動物們嚇怕,我不斷地逗逗小蜘蛛,向高空中的蝴蝶眨眨眼睛,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參觀的過程中,每個地方都讓我倍增知識,感覺像上了一堂堂科普課。 或許正是帶給了我們很多樂趣和知識,使我覺得上海科技館雖然不像東方明珠、金茂大廈等一系列標志性建筑、以矗入云霄、直指蒼穹的高度傲人,卻以近10萬平方米的博大胸懷,涵蓋科學、技術、人類、自然,“包容”中外、古今、未來乃至整個宇宙而震撼了我們的心靈。 我們在科技館逗留了近4個小時才基本參觀完畢。傍晚時分,乘車返回蘇州。在回來的路上,我還在回想著上海一日游的精彩有趣,心想以后還要再來參觀
以參觀科普場館活動為主,寫實踐日記。(初一,1200字左右)
1. 假期里,我去了位于成都市天府廣場的四川科技館。
穿過一片林蔭道后,一幢高大,氣派的大樓便映入了我的眼簾。幾個醒目的大字——“四川科技館”在陽光的流溢下金光閃閃,顯得格外耀眼,奪目。正門前有四根棕紅色的柱子,更是顯得十分的大氣。
終于,我們順利地走進了館內。這真是令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飛機,多種多樣的衛星,還有一架模擬的飛碟……哦原來這是航天航空館。接著,我坐了旋轉椅。下來后,我頓時有了天昏地暗的感覺,腦子里一片空白,連站也站不穩。過了好一會兒,我才清醒了過來。這時,我想到了楊利偉這位航天英雄,他在太空中遇到了眾多的困難,可他一直堅持到底,與困難做斗爭,真是太了不起了!
姐姐,快來看火箭升空!”是弟弟在叫我。“好了,我來了。”我連忙跑了過去。原來這是火箭升空的模擬全過程:只見火箭先是從預定的軌道整體垂直,緩緩的劃向了臍帶塔,然后是電池板抱住火箭,進行了最后的功能檢查,并注入了足夠的燃料。一切準備就緒,就聽到了口令聲:“十!九!八……”一聲比一聲令人扣人心弦,“三!二!一!發射!”只聽“轟”的一聲,火箭一級發動機及四個助推器同時點火,火箭長鳴飛向了太空。看啊,火箭順利地穿過了大氣層,行駛在了浩瀚無邊,繁星璀璨的宇宙中。先是拋逃逸塔,接著是火箭一,二級分離,然后是整流罩分離,以及建立軌道運行姿態,最后就是太陽能電池板的展開。由于飛船接受了太陽能,不再給人以搖搖欲醉的感覺,還使飛船飛的更加平穩,靈活了。
科技館里最有趣,最吸引人的莫過于機器人館了。當你踏入機器人館的之一步起,你就會被其中各式各樣的機器人所深深的迷住:只見一個身披金色披風,拂袖遮面的機器人用正宗的川劇唱腔向觀眾致意。隨著劇情的深入,機器人還在很短時間內變換不同的姿勢,飛快地變著臉。在別人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一張張綠色,藍色,黃色的川劇臉譜接踵而至,正當人們摸不著頭腦的時候,機器人頭微頷,又變回了他的“真本色”,引得了人們的吩吩稱贊。還有畫技高超的機器人,能歌善舞的機器人……
最后,我們還看了機械館,人體館,自然館等,真是流連往返。
時間不早了,我們只好離開了四川科技館。這次的科技館之行,讓我目睹,領略了高科技的精彩,了解到了地球上的千千萬萬,和各種科學定理,更讓我明白了科學是充滿趣味的;還讓我知道了:正是由于中國的科學技術日新月異,才使祖國年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一定好好學習科學文化技術,為長大后把祖國建設成為繁榮昌盛,美麗富強的現代化強國而不斷努力!
2.
暑假里,爸爸帶我去綿陽的大叔家玩。到了綿陽的第二天早上,大叔對我說:“楊瀚,今天我們去科技館玩,想去嗎?”“太好啦!”我興奮得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吃過早點,我們就出發了。
盼呀盼,終于到科技館了。大叔剛停好車,我就飛奔下來。剛到門口,就看到三個宇航員塑像:有一個右手拿著錘子,像在月球上尋找礦藏;另一個像登上月球后,向人們致敬;第三個在修補空間站。進入大廳,就看見廳內矗立著標有“兩彈一星”的大柱子,它在我面前,猶如“定海神針”一般,醒目的標記,在燈光的照射下,反射出金燦燦的光芒。
一層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導彈模型。講解員為我們介紹了各種導彈的名字,制造時間及用途。真想不到 我們國家,竟然擁有這么多導彈,讓侵略者不敢小覷。
沿著過道走,在一個轉角處,就來到一個模擬月球表面的地方。它是用藍色的玻璃和一些特殊的材料特意制成的環形坑。下面坑坑洼洼,上面是光滑的玻璃。我剛想踩上去,又縮了回來,覺得要掉進深坑一樣。大叔笑著說:“怎么啦?”我說;“怪嚇人的。”他說:“你親自去試一試吧!”我小心翼翼的試著踩上去,實際和平地差不多,只是看著嚇人。后來,講解員說:“宇航員在月球上,看似簡單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不容易,并且要完成科學考察任務,那就更加艱難了。”
接著,我們參加了空間站模擬系統的互動游戲。坐在特制的椅子上,手握操縱桿,對破碎的空間站進行修補。按照修補程序,我試了幾遍都沒有成功。大叔看我有些氣餒,就耐心的指導我操作,終于成功了,我開心的笑了起來!
進入第二層,我們就來到一個模擬核爆炸的展區。只要一按模型的啟動鍵,眼前的景象就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剛才還是萬里無云的藍天,立即升起一團棕色的蘑菇云,沖擊波像海浪一樣襲過城市、山村。霎時,繁華的城市一片死寂;美麗的山村沒有一點生機;房屋被摧毀、樹木成為焦炭,滿目都是荒涼。接著,工作人員帶我們看3D片,體驗核爆炸。我們坐上椅子后,座椅會根據情節上下擺動,有時,座椅下會噴出一股氣流,使人驚心動魄,大腦一片空白……核武器的威力真大啊!難怪美國在日本廣島投放的“小男孩”導彈讓日本在侵略戰爭中潰敗,殘留的核污染至今仍然影響著廣島人們的生活。我討厭戰爭,渴望和平,只有和平,才能讓人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
我們來到第三層,看到一個名叫“陽陽”的機器人,它是西南科技大學那些哥哥、姐姐聰明才智的結晶。“陽陽”穿著漂亮的宇航服,宇航服上還特意制作了一面五星紅旗。它的前面有一個操縱臺,上面有一塊屏幕和一個話筒,只要對著話筒,按照屏幕上的提示問它問題,它就會自動回答,可有趣啦!
在講解員的介紹下,我們還了解了科技館的創建史,以及在科學上作出杰出貢獻的科學家……雖然參觀的時間很短暫,但先輩們熱愛祖國,無私奉獻的精神深深的鼓舞著我!我決心努力學習,長大后,也能乘著宇宙飛船遨游太空!
3.
現在是21世紀,世界上的科學水平日益發展。從以前的長矛大刀,到現在的手槍坦克;從以前只能用馬車,到現在的汽車;以前翱翔天空只是個夢想,而現在則有了飛機……這些過程,都在科技館里。
為了讓我們學到科學知識,星期三,學校組織我們到科技館新館去參觀、學習。以前的科技館我去過幾次,而聽去過的同學講,里面的東西和舊館的差不多,不過更深奧,說來說去也說不出一個所以然來,使我覺得新的科技館有點神秘。
走進科技館,我發現科技館有四層,跟我們學校的構造差不多,中間是空的,展廳都在兩邊,以便人們出來后,可以清楚地看到另外的展廳,決定下一步去哪。科技館由科學樂園、華夏之光、探索與發現、科技與生活和挑戰與未來等五個主要展廳組成,一共有十個展廳。
在科技館里,我最感興趣的是科學樂園展廳里的一個智能機器人。這個智能機器人,如果你問他問題,他就會回答你,不過有的時候它回答的根本跟你問的問題對不上邊。比如,你問它會不會游泳,它可能會回答說它不會游泳,也可能會回答的是之前幾次科技館介紹這個機器人的工作人員問的問題,比如什么原子球之類的亂七八糟的回答,不倫不類。
徐博志說,這個機器人其實就是一塊大鐵疙瘩,里面裝個錄音機,介紹他的工作人員問它固定的問題,它也回答固定的答案,你問它別的,它就回答不了了,如果你問固定的問題,說不定也因為打亂了順序而回答另一個固定的問題。
我的想法跟徐博志差不多,不過我認為那個機器人是遙控的,里面裝著一些程序,科技館的工作人員問什么,就讓它回答什么,那些胡亂回答的可能是按錯了。后來我在網上查了一下,才知道不是這樣的,這個機器人能是個高科技的智能機器人。我又查了一下什么是高智能機器人,結果,很復雜,看的我稀里糊涂的,但是我知道了高智能機器人遠不像我們想象的那么簡單。
二樓有一個探索與發現展廳,里面有一個在可以在空中騎的自行車,我上去騎了一下,感覺很平穩,一點事都沒有,本來自行車在空中騎是非掉下來不可的,可是這個自行車卻沒有掉下來,這是為什么呢?我看了一會,才明白。原來,自行車下面吊著一個椅子,騎的時候有人坐在下面,由于下面有很重的東西,所以自行車從不會掉下來。
一樓的華夏之光展廳有一個很大的機器,說是機器其實也只是一堆木頭在互相牽引,用水把笨重的木頭推動,來干事,古人在沒有電的以前用這種方法來取代今天的機器,來同時進行磨面、織布、曬米等工作,不僅效率變快了,而且時間也縮短了,在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古人能想出這樣的方法,讓我們不僅稱贊古人的智慧。
我們去科技館,看到了很多新奇的東西,也明白很多東西,大大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讓我們學到許多我們在課本上學不到的東西,這也是我喜歡去科技館的原因之一。
南京科技館的參觀記
南京科技館坐落于風景秀麗的寧南新區、美麗的花神湖畔,占地約30萬平方米,其中主體場館占地3萬平方米,總投資3.5億元,它包括:科技館主體場館、科技影院及風景秀麗的園區,是一座集科技、人文、藝術、旅游為一體的科技化主體公園。目前,它已經成為南京市百萬青少年及周邊城市青少年、小朋友們最喜愛的科普教育場所。
各位游客,現在我們所處的是本館的科技公園,這是一座以自然園林風格為特色的科技主題公園,公園共分為三個景區,即戶外娛樂區、戶外休閑區和風景游覽區。
在戶外娛樂區我們首先看到的這些大型展項,是青少年朋友非常喜愛的拓展性攀巖訓練項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攀巖運動以其獨有的登臨高處的征服感吸引了無數的愛好者,由于攀登高山對普通人來講機會很少,所以拓展性攀巖訓練作為一項獨立的、被廣大青少年所喜愛的運動迅速在全世界普及開來。青少年和小朋友們可以在攀巖拓展性訓練中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培養堅忍不拔的拼搏精神。
首先我將帶領各位參觀本館的宇宙探密展區。這個展區位置更高,設在科技館的頂樓。
宇宙探密展區分為星際幻想、體驗探險、太空劇場、探索之路、數碼微觀世界等幾個小展區。在這里,我們可以直觀地了解宇宙、了解太陽系、了解航天知識,還可以通過參與性活動,對星際幻想展區進行神秘的探索。
衛星技術是尖端技術之一。如果掌握了它,可以使我國的科學技術實現新的跨越。然而,要把衛星做出來,也很不容易。1970年4月24日,我國之一顆人造地球衛星飛上了天。許多參加衛星研制任務的同志激動得熱淚盈眶,舉國上下一片歡騰。我旁邊的這顆就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模型。
當這顆衛星從浩瀚的太空向地球傳來清晰悅耳的“東方紅”樂曲聲時,當時的中國大地全都沸騰了,億萬人民走向街頭為我國成功發射衛星,進入太空研究領域歡呼跳躍,同時也體現出當時我國的經濟,科技,社會和軍事能力發展水平。
它對面的這件展品是按1比1比例制作的 “勇氣號”火星探測車模型。2003年6月,美國向太空發射了這個火星探測車。探測車歷時6個多月,于北京時間2004年1月13號到達火星,并在火星上進行了探索研究活動。
勇氣號全重175公斤,長2.1米,寬1.6米,高1.5米。
通過投影播放的是探測車經歷長達6個多月的艱辛歷程,安全降落在那遙遠而神秘的星球上的真實畫面。
這是探測車的攝像機在拍攝火星照片,機械手在采集火星表面上的土壤和礦物,然后經過電腦分析處理將數據傳回地球,幫助人類對火星進行科學探測。
在我右手邊陳列的是由我國自行研制的神舟升空模擬,這套系統包括運載火箭、發射塔架、發射指揮中心和投影演示等部分組成。它模擬的是由長征2F火箭運載神舟飛船到太空工作以及返回艙返回的全過程。
當火箭點火、升空繼而飛出人們的視線后,游客朋友可以通過上面屏幕,追蹤觀察逃逸塔分離、助推器分離、一級火箭分離、拋出整流罩、箭船分離、太陽能帆板展開、飛船入軌運行,以及返回艙載著宇航員重返大氣層,安全降落到預定回收地點的情景。
我們接下來進入的是太空劇場展區。在這個展區設置的太空座椅、空間站、三維滾環、火箭展示等大型項目,您可以親身感受航天員們訓練的艱辛,盡情體驗太空遨游的樂趣,從中了解我國火箭的發展歷程。
那么我旁邊的這個懸在半空中的就是傘翼機,通過操縱桿,控制滑翔爬升、俯沖,或向左或向轉。屏幕上,將同時顯示您滑翔的速度與高度,能盡情領略在群山與白云之間自由翱翔的刺激,幾分鐘后,還會顯示您成功著陸的畫面。
在我們探索宇宙的過程中,我們逐漸發現了在廣闊的宇宙里地球并不是唯一的星球,隨著人類認識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們對宇宙的認識也日益增加,目前被我們人類所認知的金,木,水,火,土等八大行星,在我們科技館也做了相關的展示。比如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八星稱重。它讓您了解到,當你置身在太陽系各個行星時,身體重量發生的各種變化。
請各位隨我穿越時光隧道,探尋星際的奧秘,觀看我國及其它一些國家具有代表性的古代天文儀器模型。
在這里,還能從中找到一些有趣問題的答案呢。比如,渾儀和簡儀的區別?古人沒有鬧鐘如何計時定時?如何通過地球儀快速方便的了解地球位置?如何知道星星的位置而又不受氣候的影響?
前方通過沙盤和實景,介紹了濕地、森林和沙漠的形成與特點,以及對人類生態平衡的影響。加上地震模擬、洪水模擬、火山模擬,以及人造生態實景、各類動植物模型等展品,讓我們了解到地球的地質形態。
通過游客親身參與模擬地震,以及火山、洪水、龍卷風等演示項目,從而引起游客對自然災害的感性認識。那就是人們在享受幸福生活的同時,要倍加保護人類的家園。
這里是海洋歷險展區。在這里,我們通過參與虛擬抓魚、海底歷險,以及模擬航海等五件大型展品,讓游客深度感受海洋的奧妙,親身體驗揚帆出海遠航的驚險與樂趣。
保護環境,節約資源是我們一直呼吁的話題,我們即將進入的展區便是提倡游客朋友們要有愛護資源,保護環境的意識。
隨著工業廢水的大量產生,煤、石油等不可生資源的枯竭,人類保護環境的意識越來越強,利用新興能源發電已經成為必然的發展趨勢。
現在各位看到的這件展品,就是用來演示五種不同的能源是如何發電的。
請觀眾隨意選擇一種發電模式,按一下沙盤邊緣相應的按鈕,對應的模型便會自動進行演示。如今水源污染現象日趨嚴重,工業廢水的處理技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那么,工業廢水可不可以經過處理達到凈化標準,再次利用呢?這件動態仿真工業廢水處理演示裝置,給我們做出了更好的答案。請看這里,我們可以看到,廢水池中的廢水通過水泵和流量計被輸送到微電解床中,在微電解床中與鐵屑和碳粒發生化學反應,將fe3+轉化成fe2+ 作為混凝劑,隨廢水一起到混凝槽上部的混合器中,加入堿液調節廢水成弱堿性,同時加入少量高分子絮凝劑產生混凝作用,使水中的膠體污染物附著在絮體上,以上是一級處理過程,被稱作化學處理;經過一級處理的廢水再進入二級處理系統,微生物在曝氣池中將有害的物質分解成簡單的無害的有機物或無機物,在二沉池中,活性污泥和已經處理的廢水進行固液分離,這是二級處理過程,是生物處理,三級處理利用石英砂和鵝卵石過濾水中的雜質,吸附柱里黑色的是活性碳,去除水中的異味,這是物理過程。經過三個步驟處理的水可以用來養魚和灌溉。
接下來進入的就是智慧主人展區。這里大多運用了虛擬和現實相結合的技術。在這里能體驗到進演播廳的感覺,也能體驗到全息的音響帶給您的是超級逼真的音質感受,還可以踢足球,打排球等等,可以在這里感受到虛擬技術帶來的運動體驗。
前面紅色的區域是我館區別與其他場館,特別設立的整體消防展區,它以“觀賞性、趣味性、先進性、教育性、互動性”為總體要求設計,以制作實體動態模型為主,共分消防基本知識、常見火災類型及滅火演示、火災報警、消防出救聯動展示、火災逃生實影演示等部分。讓觀眾在娛樂中獲取知識,加深了解。在這個展區,游客可以在模擬的火場中進行逃生演習,可以通過演練選擇正確的滅火器材,尋找準確的滅火點,還可以通過幻影成像技術,觀看高層滅火的全程實景。
接下來我們來到的就是機器人展區:這個奇妙機器人采用的是電動驅動器,它通過齒輪、鏈條、連桿等傳動機構,驅動機器人做出各種動作。這個機器人身上還裝有觸覺、光電、聲音三種傳感器,這樣,機器人就有了“觸覺”、“視覺”和“聽覺”的功能。吹奏薩克斯機器人具有人工唇和人工喉,依靠氣壓裝置,能抑揚頓挫地吹奏出優美的薩克斯樂曲。
一路走來都是人類智慧的結晶,這又引起了我們想了解人類自己。人類起源展區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人類的發展過程,和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各種副產品,像四大發明等等。在這里還可以看到放大了的心臟模型,人體骨骼模型,它向我們揭示人體科學與人體構造的奧秘,展示了人體內各個組織與器官的功能作用。
這是一組互動的人體骨骼演示模擬。當參與者和人體骨骼模型,各自踩動由傳動機構相連的腳踏車后,這時,利用半透半反鏡的原理,我們可以觀察到參與者的腿部與人體骨骼模型中的腿骨運動姿態完全“疊合”了
這就是心臟模型。這個模型顯示心臟主要由左、右心房,左、右心室和瓣膜構成。請觀眾細看心臟工作的全過程。
請各位透過有機玻璃外殼,觀看人體內部被解剖的各種器官,以及呼吸系統、消化系統、血液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生命發生機制等主要器官的功能演示。
最后我們來到的“人形機器人”展區可以說是二樓的亮點
在西周時期,我國的能工巧匠偃師就研制出了能歌善舞的伶人,這是我國最早記載的機器人。春秋后期,我國著名的木匠魯班,在機械方面也是一位發明家,據《墨經》記載,他曾制造過一只木鳥,能在空中飛行“三日不下”,體現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的智慧。
機器人可接受人類指揮,也可以執行預先編排的程序,根據以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行動,我館所展示的是我國之一代機器人,它擁有17個自由度,現在的機器人已經發展到59個自由度,增加關節靈活性。可見人類的聰明與智慧,在機器人這個領域里是不是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與發揮?
科技與人文相融合,自然與藝術相呼應。南京青少年科技活動中心作為南京市未成年人和全省青少年開展科普教育的重要陣地,將繼續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為廣大青少年朋友認知科學、了解科學、掌握科學而不斷的完善,不斷的提高;為推進人類不斷攀登科學高峰;為創造人類更加科學、更加文明、更加美好的明天,繼續做出不懈的努力。
